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01.悟道前的经历


所以他悟道之前的这一段经历很重要,因为其经历直接影响到他在龙场的悟道。那么悟道之前经历什么呢?


一、贬官,这虽然普遍,但对当官之人无疑是最大的打击。从兵部主事直接降到驿丞,相当于从中央直接降到县里当邮政局长,而且手下也只有两三个人,其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二、追杀,贬职就算了,还被刘谨派人追杀,幸好吉人自有天相,逃过一劫。


三、夜宿古庙,意外存活。按正常的说法,他本来是应该被老虎吃掉的,没想到老虎也可怜他,放他一马。


有了以上经历,不管是谁都会有所顿悟的。人往往要经历过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历尽世态炎凉后或者大病过后才会有所觉悟,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很难悟出深刻的东西的。 这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道理。



因此当经过这些考验之后,王阳明的心理也慢慢的恢复平衡,也开始有时间思考。当理性终于占了上风,人的情绪渐渐沉淀之后,此时的自已的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唯有生死念仍然在心底纠缠。毕竟贪生怕死是任何人和动物最核心的本能,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恐惧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感 受。为了克服心底这最后一点的软弱,王阳有暗暗立誓“吾惟俟命而已”,每日每夜在一只石墩上打坐入静,一段时间之后, 一颗心终于趋向于平静。


所谓“俟命”,语出《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微幸”,意思是即君子是本着原则行事,有着传统文人操守,本能上会选择交稳妥当的生存方式,做好自己的本分,以至于穷通贫富,则听天由命。


而小人则不同,小人是奔着明确的功利来生存的。很多时候往往通过以命相搏甚至以人生来当作赌注来追求现实利益。但儒家所谓的君子不一样,他们所向往的人生,会有人为和天命的区别,你在生活当中做一个好人,这是人事。


假如你是一个坏人,只是你自己于事于理认识不够或意志不坚,达不到君子的要求。但好人并不意味着好报,很多人也一生行善,却同样会经历坎坷。这就是所谓的天命,不是人为。因此得到好报并非就是做好人的标准,做好人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得到好报。但作人君子,你就必须要做个好人,这是无法改变的。


必须承认儒家思想里有着这是一种非常苛刻的道德要求,幸而古人开明,只要求君子,不要求人人如此,即只要求士大夫,不要求老百姓。小人的生存法则是功利主义,只有确切知道善有善报的时候,他们才会积极行善。君子相反,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当时很少人会因此而追问。


王阳明于此时此地恰恰酷似陷入了这样的处境,内心的坚守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崩溃的边缘,所以当务之急必须找出一个强大的能让自已真正信服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对一切所烦恼的、 所忧惧的都能释然。



历代的古圣先贤虽然给出了答案,但这些答案只要还有半分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性思辨的阶段,而不曾成为自己发诸内心的呐喊的话,纠结的情绪便永远不会得到彻底的释放。 这正如今天大多数人已经能够从理性上接受关于死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知识,但真到生死关头还是不免会产生恐惧。所以阳明心学总是强调学问须在“事上磨炼”。


从王阳明的这段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意志力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心态及理情的选择。他日夜端居澄默,积极做着正能量的心灵建设,终于胸中解脱,平静自若,而陪着他一路到龙场驿的从人反而尽数病倒了。在这等极端环境中,主仆关系只好暂时颠倒过来,他这在古代的是非常难得的。


他亲自劈柴烧水,煮粥来伺候从人,还要兼职心理医生,经常给他们唱些家乡小调,再讲几个笑话,当气氛活跃了,心情好转了,病情也就渐渐痊愈了。


经过这样的反复折腾,再到此情此境,王阳明在心里激发出一个影响深远的哲学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追问假如孔子、孟子处在他这样的处境,他们会如何面对呢?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我们在面对难关的时候也会想如此反问。


绝境中的问题注定与高贵无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这无关哲学,而仅仅是生存而已。其实在儒家系统里,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回答。君子忧道不忧贫,设若圣人处在此情此境,对一切艰难险阻都会安之若素, 只会继续安心向道,心志不会有丝毫动摇,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安居于陋巷一样。


任何一名儒家知识分子都会给出类似的解释,因为儒家经典里清清楚楚地这么写的,但是,当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所要应对的不是试卷,而是真真实实的险状时,老生常谈的问题忽然有了重新思考的必要。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很多圣人的觉悟往往都是忽然出现于梦里,人类历史上一些重大的发现是以这种近乎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的,如门捷列夫总结出元素周期表,王阳明也不例外,他就是在这一天的夜半时分悟出了格物致知的真谛。


梦寐之中,仿佛有人说着什么,他于是猛然开悟,不觉欢呼雀跃,将从人们骇得不轻。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就是这样发生的。



王阳明在这一刻所悟到的,是“圣人之道,吞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 “道”就存在于人的天性里,或者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者完然无缺的“道”,所以求道应该往内心去寻求,从前向外界物中求道纯属南镇北撒。


王阳明的学说之所以被归入心学,道理正在于此。


02.心学要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几句是“心学要诀”,也是王阳明追求的人生境界。那么这几话句应该如何理解,王阳明在龙场到底悟到了什么?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借用柯南的那句话,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宇宙万有的本体只有一个,老子为它起了个名字,称之为“道”,释迦牟尼称其为“佛”。名可名,非常名,名字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叫它真心也行,叫它真主也好,叫它上帝也罢,关键是要明白名字代表的是什么。正所谓,“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道”代表宇宙的本体,王阳明“悟道”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至于王阳明是否彻底悟道,我们不敢轻易下结论,也没有这个资格。“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悟道水平有高有低,不能用对错是非来评论。既然“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我们不妨做一回“拿来主义”者,借西方圣人之语解读一下东方圣人之言。


无善无恶心之体。古人也用“心”或“性”代表本体,所以有“明心见性”之说。本性“如如不动”,慧能的悟道偈中有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意思是哪里知道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就是道法自然的意思,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什么样子呢?无善亦无恶,也是佛家说的“非空非有”。元亨利贞,宇宙万物都是循环往复,物极必反,那“无善亦无恶”的境界怎么表示呢?我们的老祖宗用几个字来解决这一问题,“上”、“极”、“至”等等。所以有“上善若水”,“致虚极”,“大学之道,止于至善”,“极乐世界”等,这里的上善,虚极,至善,极乐说的都是道的境界,无善亦无恶。伊甸园中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亚当和夏娃刚开始是在无善无恶的境界中。上地创造出亚当,其实就是“道生一”,有了夏娃就是“一生二”。佛祖也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如此。



有善有恶意之动。道家有先天与后天之说,先天指的就是道,后天则代表宇宙万有,先天又称为混沌。先天是如何进入后天,道是如何生出天地万物的呢?这个问题只能个人去感悟,庄子有一则寓言“混沌生七窍而死”,说的就是先天进入了后天,七窍生,我们能思能想,有了自己的思想,“自我”出现,有了善恶之分,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亚当与夏娃“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吃了智慧树上果子后“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这说的也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先说了宇宙的本体“无善无恶心之体”,接着说先天进入后天“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么“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循环往复,借鉴了老子的写作艺术。老子先告诉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后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者说的是先天进入后天,后者说的是后天返回先天。正如《西游记》开篇所言“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句开始讲修行了。禅宗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大学》有“格物致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知性”是本体本身具有的功能。比如面前放一个苹果,我们小时候知道是苹果,长大了也知道是苹果,将来变老了也知道是苹果,知道是苹果的能知之性不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而知道是苹果这是“所知”的范畴,属于后天的思想意识。能知之性,孟子称其为“良知”。致良知说的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悟道的意思。


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后一句讲的是修行的真功夫,就是格物。格物就是格去心中的物欲,回归道的境界,就是大学说的“物格而后知至”,而为善去恶的终极目标是无善亦无恶,也是《大学》里说的"止于至善"。道家有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叫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是他的思想。我们静心想想,难道杨朱真的是小气吗?其实他是从道的角度来阐述天理,回归道体也就不存在“拔一毛”和“利天下”之事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白居易拜访鸟窠禅师,问道:“禅师,什么是佛法的大意呢?”鸟窠禅师回答他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听了这八个字,白居易哈哈大笑,就讲:“这句话,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就回答说:“三岁小孩虽会说,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一听,叹服不已。所以说“为善去恶”是真功夫!知得,也能行得,这就是“知行合一”!


03.结语


王阳明于七年后对这次略带传奇色彩的悟道叙述说: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发布于 2023-03-30 16:32・IP 属地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