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分区(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

SCI分区

为了区分办刊水平和刊物价值,同时方便期刊管理,学术期刊通常进行级别划分。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差异较大,且每年都在浮动,难以直观比较,因此 IF 定值不适合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为了合理反映该期刊在该领域的水平,将同一学科领域期刊,按照 IF 降序排列,并划归不同区间,即SCI分区。

在中国,SCI期刊主要有两种分区标准:科睿唯安JCR分区,中科院JCR分区。(国外更注重期刊权威性和知名度,不是很注重分区。) 两种标准都是基于期刊的 IF 将SCI期刊分为四个区,只是 IF 划分区间的标准不同。

1. JCR分区

科睿唯安(汤森路透)公司制定的 JCR 分区,简称 JCR分区。(原汤森路透,2016年被收购后改名为科睿唯安。)

科睿唯安每年六月会出版《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公布去年的 IF 指标,并更新SCI数据库。IF 计算公式为

JCR 将收录的 SCI 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各学科类别按照期刊 IF 降序,平均划分为4个区(各占25%),依次为Q1、Q2、Q3、Q4。

2. 中科院分区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 JCR 分区,简称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分区包括两种: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

<小类分区> 借鉴 JCR 已有学科分类体系,分区与其一致。

<大类分区> 将 JCR 中所有期刊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分为 13 大类,并按照 3 年平均 IF 降序将各个大类分成 4 个区。此外还会选出一些优秀的 Top 期刊。 3 年平均 IF 计算公式为

具体分区方法是分别将各大类的 SCI 期刊基于 3 年平均 IF 划分为一区(前5%)、二区(6%~20%)、三区(21%~50%)和四区(51%~100%)。

由上可见,有些期刊在 JCR 上可以排到 Q1,但按照中科院分区只能到排到二区/三区,即发生“掉区”情况。

[ 备注 ]

  1. 中科院分区里,一个期刊对应一个大类分区,但可以对应多个小类分区。
中科院分区示例

2. 推荐一个分区查询公众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

编辑于 2022-09-09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