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石漠化治理典型模式)

本文为《石漠化》系列文章的第六篇文章,简要介绍了石漠化治理的七种典型模式。

阅文先导

『课前提问』

①以下的七种模式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

西南岩溶地区岩溶生态环境脆弱,立地条件恶劣,一旦破坏后形成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难度极大。然而,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表明,石漠化土地只要在造林之前做好立地环境的调查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造林恢复模式,因地制宜地选配树种并加强管理,植被修复不仅能有效促进西南岩溶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恢复,还能帮助当地居民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来发展经济。根据西南岩溶区的立体环境特点,特别是脆弱环境及其生态恢复的最佳途径,可概括成七类主要的植被修复技术模式及其配套的树种和措施。

1.峰丛洼地水源林+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模式

①立体条件和环境特点:主要分布于贵州的西部和南部,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云南的东南部,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海拔高度因地而异,贵州主要在八百至两千米,广西和云南在四百至八百米。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十四至二十度,年均降雨量为一千一百至一千八百毫米。

地貌主要为峰丛洼地山地,岩溶发育、地形奇特,以落水洞为排水点,水流排向地下。除洼地底部、坪口和山麓外,坡度普遍在三十五度以上,山麓地形坡度一般在十五至三十度,水土流失和漏失均严重。

岩石主要为纯碳酸盐岩,石漠化比较严重,缺水、少土。山坡零星的土壤主要为石灰土,富钙偏碱。耕地主要分布于洼地底部、山麓和山坡下部。洼地底部虽然土壤较厚但常受淹;山麓和山坡耕地多为石旮旯地;山坡上部和山峰多为石漠化严重的石山,但在垭口附近常有季节性表层岩溶泉出露。

②植被修复技术思路:山顶地段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并在封山的基础上,以发展水源林为主来涵养水源,使表层岩溶泉成为常流泉;山坡地段将石旮旯地实施退耕还林,重点发展以藤本、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山麓地段发展以果树、药材为主的高效经济林;洼地底部根据植物生长的适宜性和受淹的情况,发展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

③树(草)种选择:水源林:广西主要树种有银合欢、青岗栎、任豆、香椿、竹子等;贵州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滇柏、柏木、喜树、吊丝竹、香椿、核桃等。水土保持林:金银花、刺槐、核桃、山苍子、木豆等。经济林:广西有柿子、枇杷、黄皮、澳州坚果、苦丁茶、金银花、杜仲等;贵州主要树种有板栗、核桃、杜仲、花椒、金银花等。

④配套措施:一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坡改梯工程、洼地排涝工程、落水洞水土流失防护、建设地头水柜和节水灌溉系统。二是加强种苗培育与管理,培育石漠化地区适生的速生树种和经济效益好的名特优经济林树种,精心管护,建设高效生态林和经济林。三是发展沼气、水电等柴薪替代能源,力争家家户户建有沼气,减少居民对木材消耗。

2.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山区封造结合模式

①立体条件和环境特点: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的岩溶峡谷、岩溶槽谷和峰丛洼地等典型地貌分布区。海拔高度和气候因地区差别很大,但海拔均在两千四百米以下,年均气温在十二度以上,年均降雨量在一千米以上。

岩石主要为纯碳酸盐岩,岩溶发育,且地形陡峻。石漠化土地主要发生在山坡,坡度普遍在三十五度以上,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被不连续、破碎和瘠薄。山峰和岩溶峡谷、槽谷山坡多为荒山,局部山坡也有少量耕地,分布于谷地及两侧山麓。山坡、山麓耕地也主要为石旮旯地,生境恶劣,生产力低下。由于石漠化严重,山坡和峡谷地段干旱缺水。

②封造技术思路:对于三十五度以上、土壤少土层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应采取全面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长时间的封育,最终发展成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的林草植被群落。三十五度以下山坡和山麓则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以果树、药材、香料、饲料为主的经济林果木,增强石漠化区域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经济状况。

③树(草)种选择:主要选择本地适生,最好是已经广泛栽培的名特优植物。广西主要树种有:任豆、香椿、柿子、枇杷、黄皮、澳州坚果、苦丁茶、金银花、肥牛树、竹子等;贵州有漆树、黄柏、李子、板栗、核桃、杜仲、花椒、竹子等。

④配套措施:一是建设水土保持坝、引水、提水等小型水利灌溉系统;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管护制度,对完全封山区加强管理,并安排专人长期监管;三是发展水电、沼气等能源,减少居民对木材及灌草的采伐。

3.石漠化区生态移民与封山育林模式

对于生存环境特别恶劣、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峰丛洼地和岩溶峡谷地区,应实施生态移民。这是石漠化治理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它既能减轻人口对岩溶生态环境的压力,又能拓展居民的生存空间,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该模式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移民安置,二是移民迁出地的生态重建。移民安置要确保迁移居民不返回原住地,这要建立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新体制和管理模式,将一些石漠化严重地区的居民移居到环境压力小、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除了经济上的支持外,还要利用先进的科技,对移民进行支柱产业培植,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市场引导,使农民的收入迅速提高,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移民迁出地的生态重建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重建的模式。全面封山,局部植树造林,逐步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具体的技术思路、树种和配套措施参考前述的第二个模式。

4.干热河谷乔灌草相结合治理模式

①立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分布在红水河、赤水河、南盘江、北盘江等海拔六百米以下的沿江两岸干热河谷地段。该区不独立成带,镶嵌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因受焚风效应的影响,河谷地段具有如下特点:

热量丰富,大于等于十度,积温达到五千五百度,年均气温大于十八度,昼夜温差较大,生境干旱。年均降雨量在一千毫米左右,干燥度大于一点五;大气和土壤水分亏缺,中心地段呈现稀树草原的景观。该区土壤主要是山地黄壤,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频繁;宜林荒山面积大。

②植被修复技术思路:该区域的首要目标是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从而改善石漠化山体的土壤,增加水土保持功能。由于干热河谷区干旱少雨,原生适生植物以灌木为主。因此,林草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推广以灌木为主的乔灌草林草植被恢复模式。在林种搭配上,主要采取灌草结合、乔草结合的方式。

③树(草)种选择:主要是引进本地或外地适生的具有耐热、耐旱、耐瘠薄、喜钙特点的树种。灌木主要有车桑子、番麻、小桐子、余甘子、花椒、三叶豆、金银花、剑麻等:用于混交的草有蓑草、白魔玉、黑麦草、柱花草、光叶紫花苕等;主要的乔木树种有新银合欢、巨尾桉、核桃、板栗、相思、赤桉、桑树等。

④配套措施:一是增加集雨灌溉工程、提水灌溉工程或在上游修建水库,以改善山坡灌溉条件;二是加强育苗技术,主要采取容器育苗手段,先催芽后播种,以解决苗木成活率低的问题;三是由于热量条件好,一些耕地可发展蔬菜,成为贵州的蔬菜基地。

5.高山、高原岩溶丘陵林草牧结合模式

①立地条件和环境特点: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东北部、贵州的西部和广西的西北部的乐业、天峨、南丹等区域。该区域海拔通常在一千三百至两千四百米,坡度较陡,普遍在二十五度以上,但山顶部相对比较平坦;该区域多为河流的源头,气温相对较低,年均气温在十三至十六度,年均降雨量一千两百毫米左右,土壤主要是山地黄壤;由于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和开矿采石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滑坡频发,石漠化问题突出。此外,由于该区域热量较低,阔叶乔木树种较少,可选择的造林树种也较少,恢复难度较大。

②植被修复技术思路:以营造水源林和水土保持林为方向,实现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生态防护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坡地主要采取灌草相结合、乔草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林草植被,以防治水土流失;在山顶和比较平坦的地带,应适当发展草场和牧场,以改善农村居民经济状况。

③树(草)种选择:乔木树种以针叶林树种为主,如华山松、云南松、滇柏等;灌木树种主要有小桐子、余甘子、车桑子、三叶豆、金银花等,用于混交的草有蓑草、白魔玉、柱花草等;牧草主要有黑麦草、白三叶等。

④配套措施:一是发展集雨灌溉工程和节水灌溉系统,修建水土保持防护堤坝,改善山区灌溉条件;二是加强牧场的建设,引进和改善种草、养畜技术。

6.水库上游河谷陡坡地水土保持+防护林模式

①立体条件和环境特点:主要分布于红水河和乌江等河谷的两岸,有很多大中型水库和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站。由于河谷地带及其相邻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少,人地关系的矛盾比较尖锐,以致出现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现象。河谷两侧的谷坡以及河堤两侧的土地多数被开垦为耕地、园地、菜地,只有少量的地段栽种了不连续分布的护岸、护堤林。而河谷地带以水动力和重力为营力的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因此,沿江河两岸地表物质稳定性很差,具有侵蚀容易、保护难的特点,在不合理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下,极容易产生河谷坡径流侵蚀、坡麓洪水沟蚀,以致引发河岸崩塌,坡体滑坡,河堤抗洪能力降低和河流泥沙含量增高等生态环境问题。

②植被修复技术思路:江岸地带造林的主要目标是用水土保持林和护岸林来护岸固坡、护堤稳基,减少江河泥沙,保护和改善长江、珠江中上游沿江两岸生态环境。有些地块可以封造结合,实行封禁管护,以实现护坡、护岸、护路,减少土壤流失以及塌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③树(草)种选择:主要是选择根系发达、萌蘖性强、抗冲性好的树种,如杨树、喜树、枫杨、香椿、大叶桉、金银花、桑树、榆树、刺槐、水杉、柳杉、柳树、紫穗槐、柑桔等。

④配套措施:一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修建水土保持林保护堤坝;二是在塌陷、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地段,要进行工程防护与处理。

7.风景旅游区观光林业模式

①环境特点:西南岩溶区景观资源丰富,很有开发前景。一些已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比如云南的石林、普者黑,贵州的黄果树、红枫湖、小七孔。广西的桂林山水、乐业天坑、德天瀑布等,其他区域还有许多极具开发潜力的岩溶景观。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特点为:风景旅游区及其沿路地带,自然条件一般较好。但西南岩溶地区雨热资源好,森林植被长势好,交通比较便利,而且具有较好的生态建设实践经验。但土地资源珍贵,人为破坏较严重。

②植被修复技术思路:生态旅游区及其沿路地带,造林树种在选择上应首先考虑其观赏性和生态效益,营造的林分应为景区、景点添光增彩。规划时既要考虑与景区的协调统一,还要考虑到立体配置、水平混交等因素;整地不宜采用炼山、全垦、大穴等方式。部分风景区及其沿路地带,还有一些独特的景观地貌,如石林、石穹、壁画等,属于自然和人文遗产,这些地带绝对不能进行绿化。

风景旅游区周边公路、铁路十分发达,通道绿化是当地对外的窗口,是地方的形象工程。结合通道工程建设,在次要公路、偏远地带,营造生态型通道林,体现固土、绿化等功能;在主要公路、人口密集区,营造生态经济型通道林,体现固土、绿化、美化、经济等功能;在旅游区景点附近,有计划地种植景观林,丰富景观资源。

③树(草)种选择:乔木树种可选择喜树、枫杨、枫树、樟树、香椿、慈竹、银杏等;经济树种可选用猕猴桃、柑橘、桃、梨、李等;灌木树种可以选用紫穗槐、剑麻等;此外还可以配置一些花草品种,来丰富景区景观。目前岩溶旅游区的景观林主要有:椰树、红叶林、枫树、玉兰等。

—————————————————————————

结语:只有认真分析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立地条件实际,以寻找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的限制因子为突破口,以选择适生的造林树(草)种为植被修复的中心,加强科学研究和实践,合理配置植被恢复技术措施,加强试点示范与推广,形成科学的石漠化植被修复模式,为石漠化区域的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以上内容均摘自以下资料

1.刘拓,周光辉,但新球,et al.中国岩溶石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45–149


石漠化的其他内容(链接)






编辑于 2021-11-03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