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金融常识

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

发展出口,限制进口

1960年代,日本经济开启第一次腾飞。日本当时发展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出口贸易,限制进口贸易进行。国内节衣缩食,尽量不买东西,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国外去。开始主要是对美国出口玩具和纺织品这类轻工业产品,靠着日本人没日没夜的996,日本资金与技术开始慢慢积累。 有了本金以后,日本产业逐渐转变为重化工业,他们开始炼钢、做机床、搞研发,没过多久日本汽车横空出世,这个时候的汽车特点是省油和便宜,但因为国情不同,以及世界石油价格也很便宜,所以当时美国人更喜欢大排量的汽车。

国际油价上涨

直到1978年,巴列维伊朗的亲美政权被人推翻,导致伊朗停卖石油60天,世界石油出口总量降低10%,2年后,中东又打了两伊战争,石油大国伊拉克和伊朗打的不可开交,世界油价翻了三倍,从每桶13美元,冲到每桶41美元。

日本产品倾销美国

日本汽车的机会来了,凭借省油的优势,销量一路走高,日本其他产品也打入了美国市场,松下的摄像机,东芝的机床,小松的重型机器等等,这些品牌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巨大影响,每日贸易逆差高达500亿美元,占了美国进口总量的40%,美国工厂接连倒闭,工人下岗失业,大批人群失去工作,于是美国发生了反日游行,打砸日本汽车,反日货形成当年的风景线。

广场协议,日元升值

于是美国政府出手了,提高日元汇率,美国认为,日本商品之所以有竞争力,是因为日元不值钱,只要日元值钱了,出口的东西就变贵了,美国人就会相应减少购买日本的东西。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曼哈顿广场酒店,当时世界五大强国,美、英、法、德、日,五国财长代表商量如何操纵汇率,签订了广场协议。协议通过英镑、法郎、马克、日元的升值来反应美元的贬值,提高美元在世界贸易上的竞争力。

日本内部,其实是知道日元升值会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但是日本当时发展全靠美国赏饭吃,而且日元升值对于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也有好处,对于当时日本政府与日本民众都还是挺接受这份协议的。

于是在各国央行的强大干预下,一天之类,日本对美元汇率就大涨了5%,鼻子灵敏的投资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美元要跌,于是大批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美元,进一步让日元持续上涨,短短一年,日元升值了20%。对于靠出口为生的企业来说,就是要命,企业为了活下去,只能疯狂压低成本,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费,所以最后不可控制的变成了压榨工人,企业老板天台站,工人成为了奴隶惨又惨,日本全国上下开始疯狂痛批当时政府,政府也慌了,于是政府开始了降息策略。

于是日本宣布降低银行利率,从5%降低到4.5%

  • 1986年1月30日,4.5%
  • 1986年3月30日,4%
  • 1986年4月30日,3.5%

这一步开启了日本失落40年的重要伏笔,日本大企业,家大业大,抗日元升值能力还是比较强,可中小企业就不行了,恰巧此时遇到了国家降息,手里能贷到一笔钱,加上日元升值,内耗严重,反过来说日元对外的购买力却大幅提升,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海的那边,中国。

中国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各个行业蓬勃发展,人力、物力、税收什么都很便宜,于是日本中小企业开始疯狂贷款投资中国,在中国建厂创业,这个方法一定程度上帮助日本企业度过了困境,但是对于日本国家来说就是非常不妙了,因为大部分企业都跑中国去了,留在本土的企业哪里是中国廉价商品的对手,一家家宣告破产,日本人收入断层下跌,他们没有钱就只能更多的去购买中国廉价的商品,但随着他们购买中国廉价商品越多,中国的廉价商品卖到日本的就越多,低级市场就慢慢被中国商品霸占,然后中国商品又逐渐向日本中高级市场侵蚀,因为日本有钱人越来越少了,谁还买得起奢侈品,可人们越是买廉价商品,国内日本企业倒闭的就越多,日本人就越穷,完全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产业空心化带来的可怕后果。

空心城、空心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条件恶劣、空间不足),东北其实也是差不多情况。

日本政府也很快发现这个情况,他们开始出手干预,它先是给人民减税1万亿,再放水5万亿扩大内需,本意应该是让日元贬值,让钱到实体,给员工发工资,从而振兴日本经济的雪中送炭的行为。

当时的大环境是美元下跌,日元升值,而且这个升值还是国家背书的,所以傻子都知道此刻该做什么,炒外汇,买日币,躺着赚钱,于是这6万亿里面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外汇市场,短短一两年间,东京外汇市场的规模就扩大了3倍,

但是日本人本质还是很谨慎的,即便有国家背书,但是玩金融市场这块还是多持有观望态度,然而就在此时,日本横空出现6家公司,分别是阪和兴业、山一证券、夏普商贸、伊藤商事、三菱信托、日本信托,历史上称作六鬼闹东京。尤其是阪和兴业这位带头大哥,本来是搞钢铁生产的企业,在市场的打击下,他既没有选择疯狂压低成本,也没有把产业转移中国,他们社长直接抄底炒外汇,他招了很多年轻人,组了一个班子,从每天早上八点开始炒外汇,一直炒到半夜零点,炒汇范围从东京到纽约,每天进进出出的金额从两千万美元,一路飙升到5亿美元,这钱来的比炼钢更多更快,用阪和兴业社长原话说,一天一个亿就是小儿科,炒汇果然是轻松愉快的买卖呀。

在带头大哥的榜样下,企业家一夜就悟道了,搞实体、搞科研是没有未来的,炒币才是永远的神,于是日本不管大的小的企业都开始不务正业,纷纷涌入外汇市场,然后他们惊喜的发现,这个钱真的就白给,太好赚了。

仅随企业其后的就是日本普通民众,当时日本股价上涨趋势近乎呈90度,这疯狂的牛市,带动了全民炒股,政府之前拨下来的6万亿救济金,就这样成为了打出泡沫的洗洁精。

全民炒股的日本有过狂热,多有钱呢?一个普通的白领,周末不是打高尔夫球,就是去滑雪,最简单一套运动行头,不到十万日元以上都叫做垃圾,晚上就去夜店,那里纸醉金迷,美酒佳人怀中坐,人均都是富一代。喝完酒以后,白领手上抓着一把万元大钞,站在街头挥舞着拦出租车,出租车爱答不理,说不缺钱。

除了股市,房地产也差不多,前面说了国家降息,那么来自银行的大量贷款流入到了房地产市场,进而开始不断推高房价,起初日本的许家印手上有块地,他抵押给银行,银行给了他10个亿,他用这10亿大肆购买新土地建筑,和日本的许家印同样想法的BCDE君也是这样想的,房地产市场就水涨船高,房价慢慢上涨,这个时候A君置办的10亿房产就价值15亿了,他还了银行本金和利息,还净挣利润几个亿,然后他会用现有的地皮价格去找银行贷出更多的钱,然后接着去炒房市,然后接着贷款,接着炒。于是房价越炒越高,贷款越贷越多,溢出的泡沫就越来越大。

普通日本人看着房价不断涨上去,他们慌了,眼红了,所以很多日本人忙着像银行贷款买房,或为刚需,或为炒作,反正都生怕上车上晚了,就这样日本掀起了不可控制的全民购房热潮,谁都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根韭菜,谁都相信总会有下一个人来接盘。所以当时日本整个社会到处都在讨论股票和房地产,企业做一年的利润,还不如一块地一天的涨幅,实体经济累死累活产生的效益,还不如炒币卖股票赚得多,那谁还脚踏实地工作搞创新呢,玩到最后,连农业用地也被大量挤压,日本农业产量受到严重威胁,这肯定是病态扭曲的。

然后新一代日本年轻人一毕业,发现他们根本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有志向的科学家、实业家也心生茫然,无处使力。直到这个时候,日本政府才从全民狂欢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了泡沫经济,于是日本政府开始收缩货币政策,上调了维持了2年多的超低存款利率,

  • 1989年5月 2.5% 上调到了3.25% 之后连续四次上调
  • 1990年8月 6%
  • 1991年日本银行停止了对房地产的贷款

房地产开始了硬着陆,也许日本政府当时只是想单纯降一降过热的经济,但却没想到这个泡沫实在太大,太过于脆弱,根本经不起任何变动,直接砰的一声,炸裂开来。

1990年1月12日 日本股市暴跌70%,然后陷入了长达40年的熊市之中,紧随其后的是房价崩盘式下跌,这个下跌趋势持续了16年以上,一夜之间,日本的各个银行、证券公司、信用金库相继破产,炒房炒股的最后一批韭菜,只能站在天台上深吸最后一口烟。

那个说一天一个亿是小目标的社长,因为害公司巨额亏损,也灰溜溜的引咎辞职。这当头一棒,让日本从虚幻的美梦中彻底清醒了过来,他们透支消费的这段时间,终究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慢慢偿还。

金融就是轮回

编辑于 2021-09-28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