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AA游戏饱和期?——谈“重制受宠”和“新作下滑”

事先说明,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欧美一线游戏——《仁王》和新的《塞尔达传说》当然不在讨论范畴内。

作为一个中度乐迷,我似乎从来没有看过任何榜单,也没有接触过“2016年10大最佳XXX专辑”之类文章。我最近手机里反复听的几张,分别是83年X的Under the Big Black Sun,88年Fields of the Nephilim的同名专辑和93年Cynic的Focus。以至于当年在国外被本地的朋友叫去听巡演的大牌乐队,我必须去偷着补补课。

具体原因,除了我对原创性的崇拜之外,最重要的是就算投资大量时间去听2016年的专辑,收获高质量又对胃的内容可能性远小于去挖掘80年代音乐。并且老歌乐迷在互联网上传播权更大些。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谁谁谁(某当代歌手)都没听过,有什么评论权”,但作为个体,我没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具体落在游戏上,这两年,各路欧美游戏开始大规模重置。除了埋怨下当代几个主机欠佳的向后兼容性之外,新的大作却销量比不上前作。《战争机器》和《光晕》可以指责制作组的变更,但《看门狗》和《耻辱》的续作销量也有大规模下滑。最新的《使命召唤》还没出,好多玩家称是奔着附送的《使命召唤4》的高清重制掏腰包的。重制受宠,新作下滑,也是当代事实。

具体原因也类似之前音乐界的事例,老游戏在市场上都是白菜价,5美刀淘到DLC齐全的二手《看门狗》,和59美刀预定画面没拼过GTA5的《看门狗2》,你选哪个?更何况游戏也多,《看门狗》的沙盘支线和成就也够忙一阵子。加上游戏同质化严重,玩哪个区别不大,剧情也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玩家不能建立情感联系。最新的《使命召唤》(我也不知道到底出到几代了)游戏性比不上4代,还不如让4代高清了玩起来过瘾。

悲观地想,十多年前,游戏曾跨过真实性的门槛,这让以前埋着头做卡通游戏的Naughty Dog之流转去做满是QTE的爆米花大片。这些年间游戏的变化却有限,年货越来越多。我们确实还可以在画面上下文章,但我还是相信多数玩家对画面不感兴趣的。

在真正的西方电影界,也遇到类似的滑坡。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er Owners表示,前20余年间电影票量销售只增加了30%左右。电影界给出的战略,除了翻拍和击鼓传花地炒IP之外,还有刷脸炒粉丝效应。电影至少还有社会性,游戏则面对更大挑战。日式游戏在这类滑坡前后也会把粉丝效应翻到极限,所以有了臭名昭著的Capcom整容术。即便如此,欧美人如何面对这种滑坡,我们尚无法给出答案。

这类滑坡当然在各个小圈子里都有类似的状况,“三剑”沉默了接近两年,很大程度上也面临着类似的局势。但最本质上,销量下降的这些游戏在玩法和美学上都没有重大突破。比如《看门狗2》在西海岸硅谷创业文化中杂糅了像素风和8-bits,如果和文化接地气些,你会感觉这是一帮策划突然补课之后做出来的产物,挖掘些内容套在育碧一招鲜吃遍天的沙盘里。至于《使命召唤》系列更让人耳朵长茧。去年旗开得胜的那些游戏,比如说《毁灭战士》和《泰坦降临2》,至少为玩家提供了个没那么陈词滥调的世界。3A还是有路可以走的。

如果不谈市场,3A说白了还是个精致的3D壳子。如果有一天3D技术烂街,像Heroes Reborn这类游戏的外形也能放在3A里以假乱真,是个人就能做出20个G的游戏的时候,界内成本更低些的制作有了翻身的机会,Outlast这样一夜成名也不是没有可能。

PC平台战略最火爆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有一天这个流派会沦落到《哥萨克3》的样子。在我们讨论谁是下一个《魔兽世界》的时候,我们度过了一个没有《魔兽世界》的时代。也许有一天电影向的单机大作也会成为历史,现在我们想不到那一天,但很多想不到的事情,都逐一发生了。

发布于 2017-06-05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