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近7成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背后大股东是英国太古集团

每经编辑:段炼,盖源源
据中新网援引大公文汇网报道,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5月24日中午在广州见传媒,先用普通话再次就国泰乘务员歧视非英语乘客事件致歉,并指将亲自领导跨部门的工作小组作出全面检讨,重新审视公司服务流程、人员培训和相关制度。
图片
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旅客:现在空姐挨个发毛毯
用英语、粤语、普通话播报
据南方都市报,5月2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乘坐国泰航空香港至成都的航班时,空姐挨个问机上旅客要不要毛毯,要的都发一个,另外该航班是用英语、粤语、普通话三语播报的。对此,国泰航空官方客服向记者表示,该情况属实,航司正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所有语言都会尽量播报,之前应该也是有普通话的”。
图片
国泰航空机舱服务员招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据早前报道,有内地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在21日搭乘国泰航空CX987航班,从四川成都飞往香港,座位刚好在最后一排靠近乘务员准备餐食及休息处。他发布了一段31秒的详细录音,能听到飞行期间乘务员不时使用英语、粤语抱怨乘客,声称“如果他们不会用英语说‘毛毯’,那他们就不配拿到毛毯”;还有乘务员嘲讽乘客分不清“carpet(地毯)”和“blanket(毛毯)”。该网民称,起因应该是有乘客努力使用自己会的英文单词,想要向这些“只会英文的”乘务员拿毛毯,结果反被取笑。此外,还有附近的乘客在尝试用英文询问乘务员如何填写入境卡时,同样得到无比不耐烦的回答。
22日晚,国泰航空发声明称,已知悉有关旅客在CX987航班上的不愉快经历,公司对此深表歉意,并联系相关旅客进一步了解情况,会进行严肃调查处理。
23日,国泰再次发声明称,已第一时间联系旅客,目前已经暂停有关乘务员的飞行任务,即时展开内部调查,并会于三日内公布处理结果。
当天晚上,国泰三度致歉,并发布开除3名涉事乘务员的声明。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在声明中称,将领导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做出全面检讨,重新审视该公司的服务流程、人员培训和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国泰航空的服务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确保所有国泰员工必须尊重来自不同背景及文化的旅客,在所有的服务地区均提供专业且一致的服务。
5月2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对于有关旅客在5月21日国泰航班CX987上的经历感到痛心。他表示,涉事空中服务员的言行伤害了香港和内地同胞的感情,破坏了香港一向的尊重、有礼的文化和价值观。
李家超表示,他已向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提出,此次事件属于严重事件,国泰航空需进行检讨,类似情况不容再次发生
背后大股东是英国百年集团
近7成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据中新网,国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是香港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以香港国际机场作枢纽,连同旗下附属航空公司共拥有228架飞机,在疫情前连接香港与35个国家和地区共119个目的地,包括内地26个目的地,是全球第八大国际客运航空公司及第三大国际货运航空公司
国泰航空母公司为跨国公司太古集团,是一家在英国伦敦注册的私人企业,在香港设营运总部,并持有国泰航空45%股权,属最大股东,另一主要股东为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99%。
公开资料显示,太古集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英国企业家约翰太古(John Samuel Swire)。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他是最早一批来中国从事贸易往来的外国商人之一,挣得了“第一桶金”,创立了著名的太古洋行
百余年来长期与中国的商业往来让太古集团赚得“盆满钵满”,逐渐从一个英国小型家族企业发展成如今的跨国集团公司,旗下包含地产、航空、饮料、航运、贸易及实业等五大业务板块。
据第一财经,成立于1945年国泰航空是中国香港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近年来,由于陆续将香港港龙航空和香港快运航空收入旗下,国泰航空在香港机场占据了超过50%的座位份额。而根据国泰航空疫情前的2019年半年报,来自香港及内地的销售收入,占据了公司收入总额的一半
如今,来自中国市场(含香港、台湾地区)的收入,在国泰航空的业绩占比进一步提高。在2022年年报中,国泰有67.51%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泰航空还与中国国航(601111)交叉持股。2020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和国航等国泰股东还曾出手390亿增资国泰。
财报显示,在2021年亏损50.80亿元后,2022年国泰航空再度亏损61.27亿元,不过主要是受子公司香港快运,以及国航等联属公司亏损的拖累。
而未来内地乘客选择乘坐哪家航司去香港,也将对国泰航空的业绩有着重要影响。
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已长期“霸榜”内地旅客偏爱的出境目的地榜单,目前预订端午节假期赴香港旅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截至5月22日,五一假期之后,内地旅客赴港旅游的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5倍。
编辑|段炼 杜波 盖源源
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新网、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