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动不停,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永远未曾改变。众所周知,人格同一性是一个哲学中重要的概念,时间与空间改变的状况下,我们依然可以说他作为一个…
关注者
109
被浏览
90,40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不邀自来,整理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初心者,如有纰漏还请斧正。

大部分内容来自教科书和SEP, 都附在文末了。另外我个人认为人格同一性这个翻译其实没有涵盖personal identity所有的意义,所以下文直接用英文了。

当我们讨论personal identity的时候,事实上我们讨论的是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很惭愧在下所学不深,这里只挑几点简单说说。

首先能想到的自然是“我是谁”,这是脱开哲学背景也经常被讨论的问题。一般人们讨论的是性格、外貌、背景、职业等属于个人的特质;在这种语境下,personal identity指的是“使得某人成为他本人”的因素,也可以说这些因素定义了他本人。比如我喜欢听勃拉姆斯,那么”爱听勃拉姆斯”便是能归于我personal identity的一个因素。比较有趣的是,有时候这种因素未必是此人真正拥有的。设想一下有一位妄想狂,坚持认为自己是拿破仑,那么“认为自己是拿破仑”也是构成他的因素,即使这并不是真的。由此可以看出,personal identity是可变的;它可能因为时间而改变(比如我老了所以变秃,此时秃头可以纳入我的personal identity),或者仅仅因为某个人对自身的定义发生了改变(比如他的癔病突然好了,他现在承认自己是个普通白领)。而正是因为这样大大小小的改变,使得personal identity变得模糊和充满争议,这里先不展开,我会尝试在下一个问题一同解答。

另一个问题则是persistence, 即持续性。历史上这类讨论往往脱胎于对死后世界的思索, 宗教似乎倾向于用天堂地狱为我们勾画出灵魂的延续。到底是什么使得一个人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到底何时是作为人的尽头?为什么人们能指着幼年的照片,毫不犹豫地说出“那就是我”? 什么要素决定了那个存在于未来或过去的人是你?这一类问题也叫personal identity over time. 笔者主要接触了两种理论,一种是physical continuity (物理连续性),另一种则被称作 psychological continuity (心理连续性)。

首先来说说 physical continuity : 我们在此引入physical similarity (物理相似性) 的概念,顾名思义是肉体,实体上的相似。显而易见,仅凭这类因素来定义一个人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因为一个人在幼年和成年的外貌会差异极大,但我们仍倾向于认为他们是同一人。解决办法是考虑 physical continuity ,把成长的过程想象成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每一个变化阶段(比如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你的肉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像积分那样,在无限切割的时间段中物理意义上相似的你自然是同一个你。不过,这个理论也常遭质疑,比如把A的大脑移去B的身体,A已经抛弃了有生以来一直使用的身体,那A还能算作活着吗?一个坚定的 physical continuity 支持者应该否认,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A依然存活,尽管完全拥有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肉体。

再来看看psychological continuity。这里我们要讨论John Locke 的memory theory(记忆理论):一个人若拥有自我,那么他必须是能思考的一个个体;因为感知伴随着思考,所以一个人的personal identity 只有在有感知的情况下才能不断延续。这种感知,John Locke将其称为记忆;他同时声称,只要一个人能感知到过去的所为/所思所想,那么这些行为和思想就是出自于此人。更直白的表述是,如果一个人记得过去的某段体验,那么他便事实上有那段体验。John Locke 由此得出了非常具有争议的结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记得过去的某段体验,那他就没有这段体验。那,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如果记忆中断了,或者干脆忘了某段经历(生活中不是常有吗?),难不成我就不是我了?对此,Locke 的回答是肯定的:这种时候我们对过去的经历不明晰,那我们当然就能怀疑personal identity的存续。

把由常识导致的质疑先放一边,其实顺着Locke的思路我们也可以给出反驳:这里我引用John Perry 的观点:一位勇敢的士官年少因抢劫被鞭挞,后来在与敌军作战时抢夺旗帜,最后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在与敌军作战时记得被鞭打的事(因而在这两个时间段他们是同一人);在成为上将时记得拿下战旗的事(因而他经历这两个事件的他是同一人)。然而在他升任上将时,他显然已经忘了儿时被鞭打的回忆。那么在经历了这三件事情后,他到底还是不是最初的那个自己呢?按照括号内的说明,上将和抢战旗者是同一人,抢战旗者和受鞭打者是同一人,所以上将和受鞭打者是同一人。同样依据Locke的理论,因为身为上将的他忘了被鞭打的记忆,所以他是不是那个被鞭刑的小孩是存疑的。这一切显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Locke理论的合理性,故后来的学者提出把直接记忆改为间接记忆,即把记忆看作一种连续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上将始终记得之前的事,所以他的自我一直没有改变。

即使做了如上的修缮,显而易见的问题还是存在:有很多事情,很多时刻,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人们都无法记得。比如在你入睡的时候,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你都无法记得。就这样说“你没有感知到,没有记忆,所以你入睡的时候,你不存在。”实在太荒诞了。哲学家们理所应当地用了全新的概念来代替“记忆”的说法:心理联系(psychological connectness)和心理延续性(psychological continuity)。如果未来的你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现在的心理状态,那么未来的你和现在的你就有着心理联系。这个理念的巧妙之处在于,即使你睡着了/没有意识,你的心理状态也是受过去的心理状态影响,也会影响你未来的心理状态。比如你前天信仰基督,那么你昨天入睡时也是信基督,你今天一早醒来也会信基督。那现在关于personal identity我们便有了新的定义:心理连续性。今天的你和未来的你,以及过去的你,是由一连串心理联系组成的链条关联着的,所以这几个你一直都是你。

然而心理连续性并不是最后的解答,质疑声一直存在。比如如果把你的身与心做一个完全的复制,那岂不是同时存在了两个你?或者说只有其中一位是你,那你到底是谁,是原本的那位抑或是那位“复制品“?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作为一个从西方哲学之始便被时时讨论的问题,人格同一性并没有一个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来解释;我是谁?我从何起源?我死后会发生什么?依然会吸引无数哲学家及其他研究者的兴趣。鄙人之见,未来也许需要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方面来联合给出一个较为可信的解释;这篇回答仅仅是非常粗糙的科普,如果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在下荣幸之至。

参考资料:

1. Olson, Eric T., "Personal Ident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7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2. Piccirillo, R. (2018). The Lockean Memory Theory of Personal Identity: Definition, Objection, Response. [online] Inquiries Journal. Available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