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纪录片?

关注者
33,021
被浏览
4,217,563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我想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叫做《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这是一部反映记录中国人在日本留学奋斗的故事。


该纪录片全片共 10集,每集约50分钟,差不多每2集,介绍一个人物。而我在这里想要和大家介绍的是该片最精彩的两集《我的太阳》


推荐它的理由,可能是因为看到现在有很多的同学花了很多钱出去留学,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把留学看作是一次长期的度假,并没有好好想着学点东西。


而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主人公李仲生的事迹或许能给那些未来有打算出国或正在国外的同学打一下鸡血,帮他们找回出去深造的初心。



下面,我将带大家来解读这两集纪录片,为了便于读者们可以更好的理清线索脉络,本文会将分成四个部分来讲

1.李仲生的博士梦想

2.KKC事件被妻子扫地出门

3.呕心沥血的论文没有通过

4.纪录片未播出的故事

第一部分:

李仲生,也就是纪录片的主人公,195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资本家家庭,因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缘故,耽误了人生最宝贵的十年学习时间。对于喜欢读书的李仲生来讲,没能上大学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

到了1985年的时候,已经34岁的李仲生听了去日本留学的弟弟讲,在日本上大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也不会经过政审,这让李仲生突然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在和妻子商量了一番之后,他就只身来到了日本,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导演张丽玲想要拍摄一部反应记录中国人在日本留学奋斗的故事,经朋友介绍,摄制组一行人找到了李仲生,便有了纪录片开头的一幕。

李仲生的导师佐佐木在给他讲解论文

此时的李仲生来到日本已有第十年头了。已经读完了本科和硕士的他,目前是国立千叶大学专攻经济学的博士,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一同接来了日本。

按照他的话来讲,自己好不容易能争取到来日本,为什么不把书念到底,我们的国家需要人才,虽然我的年纪有些偏大,但他希望自己回国后,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李仲生一天的生活节奏:

11点起床 简单的煮点挂面,算作是一天的早中饭

12点—16点 写论文

16点—19点 去超市买菜,然后烧菜,等老婆女儿回来吃饭

19点—23点 看书,陪孩子

23点—6点 写论文到天亮


如果没有课的话,李仲生一天大致就是这么过的。


自从考上了博士,李仲生也就不去打工了,挣钱养家的重担就只能靠她妻子一人的收入来维持,所以买菜做饭的任务也就落到李仲生的头上了,这才有了镜头当中,他在超市买菜的场景。

在超市买菜的李仲生

当导演问他为什么睡得这么晚,李仲生是这么解释的:自己写论文需要安静,晚上妻子和孩子回来以后,他就集中不了精神写论文,顶多只能利用这段时间看看书,得等到她们躺下休息后才能集中精力写。差不多写到快要天亮了,才匆匆睡上个四五个小时,所以一般会起的比较晚。

但是后来发生一件变故打破了这种平静。


第二部分

就在摄制组跟拍的同一年,日本发生了一件当时震惊全国的诈骗案——KKC事件。KKC事件是由一名叫做山本一郎的日本人在1995年的时候发起的一场类似于我们现如今P2P这样的庞氏骗局。参加的受害人最初被吸引加入都是抱着想要快速致富的想法,把自己的钱投了进去。可是没过多久,到了第二年,那些最早一批加入的成员发现自己投进去的钱要不回来了,于是就向东京警视厅报案,于是导致东窗事发。

不幸的是,在这些受害人当中,也有李仲生一家。撮合这桩事的是李仲生的一个朋友,他告诉李仲生这样赚钱来得快,学经济的李仲生当然知道收益来的这么快,背后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想着把钱运转个两三月,快进快出,也未尝不可,于是瞒着妻子,把妻子这几年来,靠着给人洗碗赚来的血汗钱全赔进去了。

他妻子受不了这份刺激,一气之下把他所有的东西都扔了出去,包括他的那台写论文的电脑。就这么着,李仲生被迫搬到了一间只有5平方米的斗室居住,十几年的夫妻就这么分居了。

摄制组再一次对他的拍摄是在半年之后了,在李仲生妻子的告知下,摄制组找到了他的新住处。刚推门进去,只看见两个小面包正放在铁锅里加热,冒起了烟,面包好像烤糊了,但李仲生舍不得扔掉,于是拿着面包在镜头前吃了起来。

铁锅上热的两块小面包

导演问他:既然现在分居了,你的生活来源靠什么?

他说:自从和妻子分居搬到这里之后,他就又开始边打工边上学,目前在东京大饭店打工,有时候很摘菜,有时候洗盘子,有时候当服务员。每周会去两到三次左右,月收入六万元左右,生活算是降到了最低标准了。


过了几个月之后,摄制组又来采访他了,赶巧,他正好要出去买点东西。于是摄制组页跟着去了。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只看见李仲生东张西望挑着便宜货,最后他在面包柜台买了八个小面包,又犹犹豫豫挑了一个最便宜的鱼罐头。


他对导演说:“面包是充饥的,这鱼罐头就算时改善伙食了、增加营养了。老实讲,自己真是竭尽全力了,尽管这么长时间的苦熬,脑子也不好使了。

超市买的鱼罐头

大概连他妻子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时不时地给李仲生送些吃的,慢慢的夫妻二人的关系开始扭转。


第三部分

论文终于写好了,四十八万七千字的巨作,但李仲生并没有时间可以休息,因为距离递交论文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根据学校规定,博士论文必须装订成册,需要七份,全部交给论文审查委员会。然后就有镜头前的这一幕,女儿负责复印,妻子负责整理,李仲生做着最后的校对。

全家人在便利店打印论文

然而,公布答辩结果的那天,李仲生的博士论文并没有通过。评审的教授认为他的文章在某些章节虽不乏精彩之处,但某些地方还不够严谨。这对他来讲是一次晴天霹雳。

李仲生坐在池袋广场的栏杆上,茫然的看着喷泉,或许对他来讲,这个打击比他在KKC事件中被骗去的钱还要心痛。这时,起风了,广场的几百只各自围着广场飞来飞去,在空中盘旋着。

没有通过博士论文的李仲生独自一人出来散心

到这里,两集的纪录片故事就结束了,但是现实生活仍还在继续……


第四部分

第一次论文答辩失败以后,李仲生时隔一年之后,又递交了他的学位论文,老实说,日本人在审核博士论文上确实相当严苛,只要有一位教授投反对票,就不给通过,第二次也没有通过,到了第三次递交论文,才被获准论文答辩通过,顺利博士毕业。那时候,他已经博士五年级了,差不多50岁不到了。

有读者可能会问,年纪都这么大了,读到博士还有人会要吗?这得多亏了当时帮他拍摄的纪录片,在1999年的时候,《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首次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当时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也看了这部纪录片,被李仲生的事迹所打动,并希望他博士毕业之后,能来他们学校任职。

于是在处理完日本的一切事物之后,带着期许,李仲生成为了首都经贸大学的一名教师。到这里故事算是真正的结束了。

今天,我花了这么长的篇幅来介绍这部纪录片,其一,是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这部纪录片,在我懈怠想要偷懒的时候,李仲生的拼搏精神总能让我受到极大的鼓舞;其二,面对现如今的留学潮,看到学多人花了很多钱出去却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想借前人的故事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


当然,我的叙述肯定没有纪录片的拍摄来的精彩,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