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业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工大在读本科生,但是由于种种奇怪的原因基本就是宿舍学校两点一线。而且对学校并不如何喜欢,所以其实是想问问毕业以后的出路或者有没有什么大牛学长一类的(计…
关注者
769
被浏览
1,222,046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北工大大一计科小渣自己来答。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

大牛学长有呀,邓潇学长自己开公司做CEO。

上回作为志愿者,接待了毕业20周年校友返校,7系也有很多厉害的人。

优秀毕业生展板上,也看到有在BAT等地方混的很好的。

即便是现在,我也见识过大三、大四很牛的学长学姐,有技术大牛,有保研的,有出国的,有生活特别精彩的。


题主说“由于种种奇怪的原因”造成两点一线,我挺好奇的。

我感觉身边的朋友们,普遍对学校的归属感一般。也许是因为很多人都能常回家、也许是因为很多人掉档才来的北工大,也许是因为工科学校的特点就是如此。有的同学一心想出国,有的同学安安稳稳过日子,有的同学完全是在走读,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态度。我觉得这倒无所谓,毕竟我觉得大学是一个很广阔的沙盘,生活方式可以相当自由地去布置。但我觉得,人们做事时不可能完全把动机和心态相分离:如果你不爱这个学校,那这个学校也难爱你。也许题主,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学,并不需要学校的爱。但我短暂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让我有了一个感触:大学的资源虽然很多,但最终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情况是极为不同的,好的资源和机会需要靠自己去发掘,去争取,去感受。这大概离不开自己心态的帮助,起码对我个人来说是如此。我从来不赞同(甚至是反对)形式化的集体主义,我倡导顺其自然,来去自由。希望题主能对学校产生认同感,我相信这绝无损失。毕竟大学的设立,尤其是滥觞于普鲁士大学模式的现代大学,绝不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而服务的,它追求的是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咱身边也有许多热爱专业、热爱生活的同学,他们都是我的榜样。跟这些人相处,总是会觉得很正能量。


说到这提一个事儿。今年,我身边很多来北工大的朋友,是因为北京高考志愿规则改革,即一志愿1A1B的模式下,很多同学1A冲的太高导致掉档,甚至还有二志愿来的。不得不说,1A1B这种模式已经是帮大家降低了风险,降低了对自我评估能力的要求,但是还是很多同学掉到了北工大。我觉得高考不仅仅是考分数,也考验自我评估能力,考验心理素质,很多同学没过这一关。我听到过很多“我当初根本就没考虑会来这个学校”、“我当初根本就没考虑要学这个专业”,但客观的事实,不接受还能如何呢。不错了,起码是北工大,起码是211,起码是市属领头羊。我还有不少(大量)同学1A报北工大没有考上,他们在谈论“出路”等问题的时候恐怕会比题主的心情更加沉重。有意思的是,从我们工大建校之初(19世纪60年代),「我明明报的是清华,我怎么会被分配到这种破地方」,类似这种声音,从未在平乐园的这块土地上断绝过。


关于就业,不甚了解。是另一位答题的学长似乎是银行的?

听说计算机院每年有不少毕业生去的都是银行。


很赞同学长的回答。

私以为,北工大并不是一个学风非常浓厚的地方。当然了,现在的北工大至少可以好好学习,并不是当年的大染缸了(道听途说,加上看过《草样年华》,至于是不是大染缸从来没听工大的前辈亲口讲过)。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也应该把握机会,多丰富自己的经历也好,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好,总是要多尝试尝试。现在我搞学生工作(班长),在一两个社团里活动,没事儿的时候看看书打打球,感觉自己过的很充实,起码在将来我回顾我的大一生活时,我不会感到虚度光阴,不会感到后悔。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所以学生工作对我的帮助很大,如果我大学只是闷头好好学习,想必走入社会后会后悔没把握好大学时良好的试错机会。


北工大的位置挺神奇的,在北京市的东南边,对角就是欢乐谷。不得不说这地方稍微有点偏远,骑车往东南是一个叫小武基的地方,这是个村,过了小武基…说不下去了。地段和氛围啥的肯定是比不上海淀那边了,好处就是比较清静,周边老年人比较多。估计很多同学不愿意待在学校,也是因为到了周末和没课的时候,也确实没啥玩的。不过14号线很快就要通车了,估计届时学校的交通又能更加便利一些。


感觉北工大挺有心气的,四教盖的非常漂亮,天台风景非常好(请勿举报= =)。学校还有2020年规划,要翻修逸夫图书馆,盖综合服务中心,盖新宿舍楼等等。整体感觉学校是在向上走的。还有就是学校的各种设施和服务感觉很不错。我的一些在其他学校上学的朋友,偶尔能听到他们抱怨在校生活条件,感觉北工大整体上的服务还是不错的,虽然存在餐饮有点贵之类的小问题。上回听学生通气会,印象深刻的是保卫处,感觉保卫处认真负责,让人觉得踏实。北工大的治安确实不错,有一次我车忘锁了,巡逻保安帮我把车锁上了(其实我没那把锁的钥匙,结果我把车从知新园扛到东门修车铺,请校友自行脑补)。


感觉北工大整体是管理并不是很严格,我比较喜欢这种氛围,因为这样我就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但是对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的同学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其实对于那些强制出早操,强制晚自习的大学,我表示并不能理解。


我觉得吧,上大学最好别太重目的,还是得“活在当下”,也就是答友所说的“享受青春”。当然了,我说“活在当下”并不是宣扬享乐主义,而是我觉得要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美好,仔细而认真地做事,目的自然会实现,青春还过得充实。


回头接着更,先放图




===========更新分割线=============


时隔279天更新。现在答主已经大二了。


个人近况:学生工作离我远去了;书单长度的增长速度保持不变,没能遏制住看书时间的增长率逐渐减小的势头;社团活动主要是科幻协会、自行车协会;还是浮躁,一直致力于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无私的情怀主义者」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工大近况:四教系列建筑修好了,已经能开始用了;游泳馆(终于)开始翻修了;坐落在三四食的综合服务中心快封顶了。换了位新校长,老校长调到市委升官了。


上了大二后,课程变得更有意思了。可能毕竟专业课稍微多点了吧。生活也更加interesting了,虽然挺忙也挺困。其实我大一一年,错过了很多东西,很多事情也没做好,肯定称不上圆满,但我愿意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觉得我还是挺知足的。


​不想多说啥了,手头想干的事儿还有太多,要看的书还有不少。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是闲的不行。等回头有心情了继续更,我希望能更新到本科毕业。


放点图吧。



===以下内容更新于2015-12-6===


14号线终于快要通了!!站名是「北京工业大学西门站」。

从此想去哪就去哪,哈哈哈哈哈哈哈。


承载了很多代工大人的621线公交车,于前些月也改线了(听说以前叫821)。也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

2019年07月21日更新:

答主已经毕业一年啦。我本科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现在做后端开发。回看自己当年的回答,感觉有点想笑,又有些怀念。如果是现在的我,朋友圈发图一般也就发原图了,至少不会把图修到变色。写博客的话,也绝对不会说什么『利己主义者』之类的话了,怪不好意思的。

由于我整个大四,基本上都在全职实习,所以我可以说我在北工大待了满打满算3年的时间。仔细想想,有点没待够,但对我的职业发展来讲,似乎又足够了。因为我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兴趣,所以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对我来说是个自然而言的选择。其实,即便在工大,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似乎都是个稀罕事,尤其是像我这样到互联网行业做开发工作的。不过这也挺好,相信绝大数人都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很多人都谈到过工大的学风问题。以前我认为学风不好,是指大家不好好学习,其实,现在来看的话,一个学校的就业氛围和就业水平,也是『学风』的一部分。比如说,你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同学,那么你身边有多少同学有志于从事开发工作,有多少同学保持对行业的关注,有多少同学想做产品经理——我想这都会对你产生影响。我现在认为,北工大其实并并不是一个『学风很差』的学校,想学习的人很多,学习的资源也算丰富,但是对于学计算机并且想工作的同学来说,你很容易成为稀有物种。

大学的时间,现在想想,真的是充裕到惊人,自由的时光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但是游在水中的鱼是感知不到水的。每个上过大学的人都会告诫后来人,一定珍惜大学时光,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但是这话又注定地不会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掀起什么波澜,因为缺乏对比。幸福也好痛苦也好皆来源于对比,当现实和预期产生差距时我们就会产生各种情绪,但对于还没参加工作的同学们来讲,想做这种对比,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我以后有没有机会再读书呢?

再回答一次这个问题:在北京工业大学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答:尽是青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