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请校友畅谈。
关注者
340
被浏览
139,50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毕业生怒答!

心比天高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正能量部分:

1.生源确实很好。

以重庆市为例,2014年重本线514分,而建院的分数线分别为:建筑学625分,城乡规划610分,风景园林602分。

在重庆,当你坐上出租车,说出你是重大建院的,司机看你感觉都不一样了,个人曾经的真实体验。

(但是一直以来说建院的分数线接近清华北大,这个应该是以讹传讹吧)

2.重庆大学和学院有良好的硬件设施。

学院的系馆基本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但貌似现在有年级搬到了二综上专业课)

图书馆、绘画教室、专业教室、模型室、机房等硬件确实算是全国前列。

加上学校图书馆强大的藏书量,虎溪校区图书馆的藏书在老校区可以通借通还,还有短信提醒。

这一切的一切,给了想学习的人太多的机会。

其他可以参考

@徐信

的描述

在重庆大学 (CQU)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 大学就读体验

3.重庆这个城市给予的各种非常规的体验。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3D城市,在重庆学习能够有很多别样的提样。

从建筑规划和景观的角度来说,这种体验是十分有益的。

虽然不能与北上广深大量的建筑城市实践相比,但是重庆还是有不少可供参观学习的实例。

建筑:重大虎溪图书馆、川美新图书馆、老川美雕塑馆、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市图书馆、三峡博物馆等。

规划:江北城、渝中半岛、大学城、周边很多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等等)还有很多新城的规划(西永、蔡家、茶园等)

景观:朝天门广场、龙头寺公园、鹅岭公园、中央公园、石子山体育公园、园博园、彩云湖湿地公园等。

这些案例给予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对今后的学习和创作实践有很大的启发。

4.老校区的人文底蕴和生活便利。

作为在B区呆过5年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段很不错的人生经历。

校园里:几层楼高的大树,有历史感的老建筑。

校园外:便捷的交通,步行即可到达三峡广场的优势。


负能量来袭:

(以下很多点是国内很多建筑院校的共性,并非建院独有,特此说明)
1.对低年级学生缺乏必要的指点。

多少年来,从南安公园、何多苓工作室的抄绘开始,一年级学生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踏进了建筑的大门。

我个人是很支持基础训练的,但是这样训练的目的似乎没让一年级的学生弄清楚。

曾有三年级的学生跟我说他到三年级时才弄清楚一年级那些训练的意义,可惜当时就没按照应该的方式去做。

而本应该在当时指点的老师,似乎没有担当起这样的责任

举个例子,何多苓工作室的抄绘,本来是应该训练学生对工程图纸的熟悉的一个很有效的工具,然而我却看到有低年级的同学在拷图(把底稿放大直接描)这是与本来训练的目的完全相悖的。倘若这样的人得了高分,又会吸引多少老实人转向取巧的方式去完成作业?

低年级学生面临着从高中到大学生活学习上的巨大转变,盲目和盲从是很多人的表现,这时候学院和辅导员的责任其实是很重要的。

必要的时间管理意识,懂得做计划和执行计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社团活动。

这些东西对一个刚上大学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作为一个成年人,大学生自己有义务去做这些,但对于大学自身来说,承担一些责任,是对学生的负责,尤其是辅导员,感觉除了开会评奖以外,本身的“辅导”功能没有怎么体现)

2.设计课与理论课之间的矛盾。

在重大建院,设计课的地位高于理论课(貌似是很多国内建筑院校的通病)。

大家可以一周七天每天业余时间和晚上都奉献给专业课。至于理论课嘛,考前两天预习一下,基本上也就过了。

曾一度我以为大家都是这个样子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TOP2的建筑院校的理论课还有期中考试。

之所以在全国那么多建筑院校中有优势,正是因为综合素质强,而这种严重轻视理论的态度着实跟学校的地位不符合。

甚至有些保研的同学六级还没过,而这些同学当年是以很优异的成绩考入的。(这里不是鄙视这些人,而是说在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基本的英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样条件下的两个人,英语水平弱的要吃很多亏。)

而对理论课的轻视则又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对理论课的轻视——课下不花时间复习(学习)——掌握程度低——考试只能降低难度或者勾重点——甚至老师被学生“要挟”不断降低考试要求——理论课效果再打折扣

即使到了这种程度,仍有小部分同学考试作弊(甚至可见某学生,多次理论考试中间都要去上厕所),而这样的学生,甚至有的不是为了及格,而是为了高分保研。

有些老师为了避免考试,采用论文的形式,但是又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沦为CNKI搬运工。

当然,还是有老师在想办法补救,如某老师采取论文的形式,但是为了避免抄袭,采取“交题目——写大纲——交正文”的方式,虽然对老师来说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能看出老师的良苦用心。

还有某老师在决定考试方式时,推荐两种方式:一是闭卷,难度小,但是要背书,花的时间少(因为划重点);二是开卷,难度大,要花时间去看书。结果很遗憾,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前者。

当学生在吐槽应试教育毁了多少人时,又自觉成为应试教育的忠实走狗。

甚至有保研的同学连凸阳台计半面积的这种常识都不知道。

3.价值观导向的偏颇 相关阅读:如何评价国内现阶段的建筑学教育? - 学习

3.1 画图!画图!画图!注重表现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

不断有学生或者老师反思,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是“画图匠”,但是又在孜孜不倦地向“画图匠”的模式学习或是培养学生。

有位老师说,我们学院的学生,用人单位一致评价:“好用!”

(似乎皇家布鲁斯特学院毕业生也有此美誉)

也许是老师的水平或者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看方案,在评图时图面效果甚至超过了设计本身。

而这一点最大的害处是,它像一根指挥棒,把大多数学生都往追求图面效果的方向引导。

曾有低年级观摩高年级作业时,看了半天,最后的感受是,“画的好棒,下次我也要这么画。”

有些人注重图面效果,可以在图面上让自己的设计的某些角度看起来非常棒,然而这种角度在现实当中是永远看不到的。


3.2 设计不够尊重历史和现状(习惯于上帝视角)

随便问一个建院学生系馆建筑的设计者,十有八九都不知道。陈永昌老先生不知心做何想。

而对设计来说,对历史和现状的不够尊重是很难做出好设计的。

我记得在低年级的时候,当时有个叫做“九棵树”的设计,很注重场地环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之后就很少再见有这样的好方案了。

本来重大的优势,就是擅长对地形的掌控,而很多学生的设计,乱标标高,肆意更改原始地形的事情也是件挺常见的事情。而对于场地原有建筑的不尊重,则是在规划和建筑都能看到的常态。

设计中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很多也成为了充实图面的工具而已。不尊重实际现状,这也是行业内挺常见的事儿,最近很火的南林事件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怎样看待公路入南林校园事件? - 大学

可以想象,随着大家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这种自以为上帝的设计理念会遭到更多类似的反击。

也是在警醒建筑和规划设计师,你的设计,最终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图。


3.3 原创性之辩

这一点其实很悲哀的,大学本应当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地方,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更应该是有自己想法的。

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学长学姐的作业成为了参考对象。结果就成了,09级参考10级方案,10级深化11级方案,12级再造11级方案……

老师没有花精力去查这些方案的原创性,而本身建筑的原创性其实就是一个很难说清的事情。

但是,曾有一个校友来讲座时,说他当年做设计时,发现自己的方案和某人的很像,一气之下重新做,为的是避嫌。

如今,有人明目张胆的借鉴方案,还说出一系列理由,不得不让人心里一声叹息。

望京SOHO“抄袭门”

缺乏自己的设计思想,也是有些同学出国作品集难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价值观的引导,比设计本身重要。


3.4 向钱看

现在似乎三年级的学生就已经有开始杀鸭子(接私活)的了,还是让我很惊讶。本科一年级时曾有老师在专业课上闲着没事儿画自己的施工图,不知道是不是潜移默化对大家就已经有了影响。

“哪个老师最能赚钱”似乎比“哪个老师做了很厉害的方案”更有吸引力,四大“印钞机”这种称号也让人很难去评价这种氛围。

而极致的体现,则是在毕业设计。本来,毕业设计是一个人五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看日本一些院校的的毕业设计作品集,能感受到确实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而现在,毕业设计变成了大家最希望水掉的东西,管得宽松的老师很快被抢,而管理的严的老师或是联合设计,则被大多数人视为狼虎。

水掉毕业设计多出的时间,则用来杀鸭子。

曾有人统计自己最后一个学期杀鸭子的收入,到了五位数。难以评价。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以上有些并非是特色,只是但凡是问题,拿出来讲一下,以后若能改掉一些就再好不过了。

可以进一步阅读:

中国的理工大学缺少什么? - 大学教育

4.负面的peer pressure

当以上或多或少有问题的价值方式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态时,想打破常规做自己就更难了。

学院规模小,一个年级200多人,加之某些不好的政策的引导(保研政策算是一例),导致表面的多样性下,大多数学生价值趋同。

莫名其妙的熬夜

学长一级一级把这种传统往下传递,甚至出现了为了熬夜而熬夜的情况出现,有些人把熬夜作为一种资历,真是可笑。

设计院里大把的四十岁就谢顶的设计负责人,早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奇葩的价值导向居然从大一进校就开始灌输。

而熬夜的后果是带来一部分人的效率低下,看电视剧、LOL等,画图时长可以不断拖延,永远有人画不完。(与上文对应,这些人更加不顾理论课)

而一些政策导向则让更多人陷入了对一些东西的盲目追求中:拿保研政策举例,专业课成绩方面,引导着更多的人在向过分追求图面效果的歧路上走,设计求新求异求怪(比如刘家琨的设计在现在的评判标准里是很难得高分的);而理论课则吸引着小部分人去以某些不合适的方式追求高分,甚至“要挟”老师降低考试难度,划重点,论文的抄袭现象也难以遏制(尽管在国内大学很普遍,但普遍不意味着合理)

对图面效果的过分追求逼迫着更多的人去花更多的时间在表现图上,而不是读书、调研、与人(潜在使用者)交流、思考,这些远比图面效果重要。

有人觉得在效果图上的云和水面倒影多花些时间,比去读一本思考城市和建筑的书更有意义,我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


最后,学院在努力,我们在期待。

作为一个毕业生,我还是不后悔说自己是个重建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