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4:50:11

莫言散文

莫言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莫言;卖白菜;会唱歌的墙;主题词

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是中国文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自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纷纷讨论的话题,对于莫言写作方方面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从语言学角度,尤其是计算语言学角度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

现在,很多研究者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对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文体特征、思想主旨等方面进行研究,计算机技术与文学两个领域的结合也成为当今跨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对文学作品的高频词与主题词进行研究对于把握文学相关方面的研究有重大帮助。研究语料内容、语料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主题词研究。语料中语言规律能通过高频词与主题词反映出来。我们通常认为,文本的主题越明确或一致性越高,其词语运用趋势就越集中,反之词语的差异性就越强。文本分析软件可以计算某词或词组在观察文本中的频数、观察文本的总频数、该词或词组在参照语料库中的频数、参照语料库的总频数等四方面数据来计算关键值。我们通常认为高频词、主题词与文本的主题相关性密不可分。如果该词关键性高,则其与文本的主题就越相关。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选取莫言散文《卖白菜》《会唱歌的墙》为研究对象进行处理。在具体的中文信息处理系统中,常把对词汇的研究成果用复杂特征集的形式表示出来,从而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词汇的复杂特征表示,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具体的词的词汇知识做详尽的描述,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在此仅对两篇文章中的主题词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一、对文本进行的处理

(一)使用词性标注工具MyTxtSegTag软件对其文本进行词性切分标注,并大致上进行了人工校对。虽然机器标注存在一定错误,人工校对也不能完全解决,但基本可保证90%以上的正确率。当然,本次词性标注虽然也处理了标点符号,但本文只针对词进行探讨。

(二)使用Python编写程序对切分好的每个词遍历,进行词频统计。经过词频统计,本次最终确定文本分别为2597个词与4641个词,并得到每个词重复出现的次数、词性出现的次数等相关数据。

二、基本理据和文本分析

一般来说,文本或文本群的主题限制性越强或一致性越高,其词语运用就越呈现出集中趋势,反之词语的变异性就越强。《卖白菜》与《会唱歌的墙》两篇散文中名词所占比重都最大,分别为20.18%与26.65%,在此以名词为对象做以下分析:

(一)文章中词汇运用及分布与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某一主题具有独特的词汇群,这些词在语料库中具有超常的重复率,说明作者对某一主题的表达在词汇选择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卖白菜》文章主题较为明确,即母亲带我卖白菜的经过。在语料的名词中,“母亲”一词出现频率最多,为55次,占总名词词频的2.13%,“白菜”一词次之,出现34次,占总名词词频的1.32%,而其他名词出现的频率较低,因而基本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词为“母亲”或“白菜”。这两词恰好与文章主题相符。文章段落摘录如下: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一年的三个季节里,我和母亲把这104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地卖掉了……我不由得大哭起来,一边哭着,还一边表示着对母亲的不满。母亲猛地把我从她胸前推开,声音昂扬起来,眼睛里闪烁着恼怒的光芒,说:“我还没死呢,哭什么?”然后她掀起衣襟,擦擦自己的眼睛,大声地说:“还不快去!”

从该段可以看出,“母亲”“白菜”出现频率居多。

(二)自由文章由于主题比较分散,词汇选择范围大,自由度高,在语料的总体特征上比有明确主题的文章的词汇量大,重复率低。 《会唱歌的墙》主题较不明确,作者写了家乡的很多事物,但没有哪个事物是最主要的。从语料统计来看,语料词汇量较大,出现最多的名词为“池塘”,出现34次,占总名词词频的0.73%,“人”次之,出现34次,占总名词词频的0.54%。这两个数据已经很低了,其他名词则更低。而主题词应在语料中具有超常频率,这两次显然不符合条件。因而该散文主题词不明确。文章段落摘录如下:

沿着这条奇树镶边的黄土大道东行三里,便出了村庄。向东南方向似乎是无限地延伸着的原野扑面而来。景观的突变使人往往精神一振。黄土的大道已经留在身后,脚下的道路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黑色的土路,狭窄,弯曲,爬向东南,望不到尽头。人至此总是禁不住回头。回头时你看到了村子中央那完全中国化了的天主教堂上那高高的十字架上蹲着的乌鸦变成了一个模糊的黑点,融在夕阳的余晖或是清晨的乳白色炊烟里。也许你回头时正巧是钟声苍凉,从钟楼上溢出,感动着你的心。

黄土大道上树影婆娑,如果是秋天,也许能看到落叶的奇观:没有一丝风,无数金黄的叶片纷纷落地,叶片相撞,索索有声,在街上穿行的鸡犬,仓皇逃窜,仿佛怕被打破头颅。

由该段可知,文章为散文,以描述性语言为主,主题不明确。

(三)文章主题对词汇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限制性,主题越具体,限制越大,主题词汇的重复率也就越高。通过这两篇语料的数据对比,词汇重复率高的文章主题也非常明确,而词汇重复率很低的文章主题也是不明确的。

三、本次工作以后可以进行的相关工作

本文只是选取莫言的两篇散文一万多字进行分析,而要更进一步地研究莫言写作的语言特点或主题词汇的话,需要拿一个具有同一主题的语料库(该语料库作为观察语料库)与另外一个较大的语料库进行比较,就能把观察语料库中的频率超常的词语群提取出来,生成一个主题词表,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得到结论。

若要进一步进行研究,首先是计算出每个单独文本的主题词表,所谓主题词就是在所研究的语料库中频率超常的词语。基本此表统计能够提供一个语料库文本的词语频率分布信息,却难以说明词语在语境中的用法和词语之间的关系;索引分析能够提供语境中的关键词在短语和句子层面或同现语篇的用法和词语关系;而主题词统计能够提供语篇层面词语的分布与文本主题的关系以及词语之间的关系。仅对某一单篇文本统计出的词表,只能为观察该文本中的词语分布提供依据,如能通过计算,提取该文本中围绕为本主题所使用的词语群,则可以进一步观察作者在表达某一主题时所使用的语汇。如果表达某一主题要求相应的独特的词语群,那么在该文本中,这些词语出现的频率应远远超出其他主题文本中的频率。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文本,应能提取出某一文本中具有超常频率的词语群,而该词语群即可被看做该文本的主题词表。

参考文献:

[1]冯志伟.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林杏光.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语文出版社1999.

[3]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莫言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莫言;故乡意象;散文;艺术传达

作者简介:张洪波,女,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韩传喜,男,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莫言小说‘中国故事’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L16BZW007;东北财经大学科研项目“莫言小说的‘中国经验’及其文学传达”,项目编号:DUFE2015Y38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3-0120-07

与动辄长篇巨制、言丰意厚的小说创作相比,莫言的散文创作更近于简截短取、直言平述的随性写作。创作感言、旅游感受、生活感触……在其散文写作中皆有表现,然其中意蕴最为丰厚且富表现力的内容,还是其对于“故乡”的回忆与追述。故乡的山川风物、草木鱼虫、父母亲朋、师长同学……随着岁月的雕琢,刻写在莫言厚重的故乡记忆中,形成了其散文乃至贯通于整个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意象”。而这些所谓“故乡意象”,已成为其文学王国的核心与灵魂,并因其独特的审美特质,成为观照与研究莫言文学创作的最佳视角之一。从其文风独特的散文作品出发,我们可以溯流探源,一探莫言本源性的“故乡经验”与其创作的密切关联,更好地认知与把握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与普遍规律。

一、心灵胎记:“饥饿”与“匮乏”

莫言散文所涉题材范围,较之小说,似乎宽泛了许多,而其中最富生活质感与表现张力的,当属关于童年记忆和故乡生活的叙写。生长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方乡村的莫言,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古怪而狂热的时期”,“一方面是物质极度贫乏,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几乎可以说是在死亡线上挣扎;但另一方面却是人民有高度的政治热情,饥饿的人民勒紧腰带跟着共产党进行共产主义实验”[1]。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代中艰难存活与磨练成长的莫言,人生最初与最强烈、最深刻的记忆,几乎都与人类生存的本能相关:作为生命个体对食物的本能需求及求之不得的极度折磨,与作为社会个体对情感的本能渴求及被冷漠置之的内在痛苦,浓缩为其散文乃至小说中“饥饿”与“匮乏”两种核心体验,共同合成为莫言早年生存困境的典型图景,并为其人生与创作打上了终生难褪的心灵胎记。

“饥饿”曾是那个特定年代一个民族的集体生理体验与共同心理记忆。对于莫言而言,“从我有记忆力起,就一直饥肠辘辘”[2](P65)。而食物的极度缺乏和难以下咽带来的,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还有生命上的严重威胁。“那时死人特别多,每年春天都有几十个人被饿死。”[2](P10)童年的莫言,便时时目睹并经历着这种似已成为日常的悲剧事件,因而,当饥饿与死亡联袂而至时,原本应该单纯快乐的童年,对于莫言而言,“是黑暗的,恐怖、饥饿伴随我成长”[2](P10)。此种伴随终生的“饥饿”记忆,在莫言的散文中化为一篇篇表面沉静随性、内里伤痛弥漫的文字记录,以其不夸饰、不矫情的叙述语言,为当今读者描画着曾经的社会历史实相。

在《草木鱼虫》《吃事三篇》《过去的年》《酒后絮语》《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等关于故乡的篇章中,“饥饿”记忆时时显现于行文之间,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体验。在与生俱来的饥饿中挣扎长大的孩子,于莫言笔下永远是同一形象,“挺着一个水罐般的大肚子,肚皮都是透明的,青色的肠子在里面蠢蠢欲动”[2](P61),而且“小腿细如柴棒,脑袋大得出奇”[2](P45)。在饥饿折磨与生命本能的驱使下,这些孩子都成了“觅食的精灵”,“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尝遍了百草百虫”[2](P66)。“百草”包括草根、草籽、野菜、茅草饼、地瓜蔓、干结的青苔、秸秆上的菌瘤、水中的浮萍、房檐上的草、各种树的皮……“百虫”更是名副其实,当地能见到的各种蚂蚱、豆虫、蝈蝈、蟋蟀、蝉乃至金龟子等,都成了孩子们费力搜捕的“美味佳肴”;至于河沟里的鱼、螃蟹、土泥鳅更是特定季节里的必捉食物,癞蛤蟆肉也被传为是鲜过羊肉的至上美味。以故乡生活为叙写对象的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可谓难计其数,但如莫言般⒐氏缟活的细节以如此本真面貌反复呈现于笔端的,似乎为数甚少。不同于多数作家隔着“八千里路云和月”对于故乡的回顾,无论心理影像抑或笔端描画,都会产生时空岁月过滤后的记忆偏差与情感偏向,也没有一般作家对故乡的理想化观照、俯察式批判或主观化偏爱,莫言始终深深植根于北方乡村贫瘠的土地,特别是在散文写作中,他甚至是有意而固执地将自己重新深置于故土,以持守、平齐、对等的视角,以在场的姿态和方式,一遍遍客观冷静地细察着这方熟悉的地域及其上的人事,并以直露质朴的叙述语言将其合盘托出。

“饥饿”对于生命个体最重的戕害,是对人性尊严的彻底摧残与剥夺。对于一个整日饥肠辘辘的孩子而言,攫取食物成为其最发达的本能。在散文中,莫言毫不隐讳地写了自己年少时为了饱腹而四处偷取食物的“事迹”:抓店家案子上卖的熟猪肉,差点被刀砍掉手指;偷扒刚种下的花生种,因拌了剧毒差点丧命;偷吃生产队的马料,脑袋被按到沤料缸里差点呛死……可是“只要一见了食物,就把一切的一切都忘得干干净净。没有道德,没有良心,没有廉耻,真是连条狗都不如”[2](P70)。凡此种种独特真实的情节与直露剖白的心迹,是作家关于故乡最深藏的记忆,却于散文中毫无讳饰地直笔写来,裹挟着一种特别的情感蛮力。关于散文的真实性问题,莫言曾有过多维度的认知与表述。在其散文集《会唱歌的墙》自序中,作家曾坦言:“一个人写小说总是要装模作样或装神弄鬼,读者不大容易从小说看到作者的真面目,但这种或者叫散文或者叫随笔的鸡零狗碎的小文章,作者写时往往忘记掩饰,所以更容易暴露了作者的真面目。”[3](P123)此言可视为莫言散文创作的由衷感言与切实体会,至少在他的故乡题材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鲜活生动的生活细节、真实可感的乡村场景,这些原生态的童年记忆,以激切到有些粗率村野的语言呈现出来,其实是莫言生命深处的浓烈体验与沉郁情绪长期酝酿之后的一种自然宣泄。

莫言在散文中写过饥饿至极的乡亲们挖“白色的土”来吃,这在那个饥荒年代也许不算什么稀奇事;写过乡邻曾传说,有人将饿死的亲人的肉切下来吃,大概也不完全是主观臆想;但其所记述的“吃煤”事件,却无论如何均显得有些奇异:学生们拿学校取暖的煤来吃,且觉越嚼越香,上课时,老师被学生咯咯嘣嘣的咀嚼声吸引,竟然也惊叹其好吃。“这事儿有点魔幻,我现在也觉得不像真事,但毫无疑问是真事”,莫言在《吃事三篇》中写到,“王大爷说,这事千真万确的,怎么能假呢?你们的屎拍打拍打就是煤饼,放在炉子里呼呼地着呢”[2](P61)。莫言关于故乡生活的回忆,在粗粝的质感之上呈示着生活的本真模样,而这些所谓的现实,有时比“魔幻”显得更为奇异、虚幻、变形、夸张――吃豆饼喝水把胃涨破而死,五六岁的孩子一次能喝下去粗瓷碗野菜粥,扑抢麻风病人剩下的半碗面条……凡此种种超乎常人的想象之事,却无比真实地存档于并不久远的历史之中。而母亲常常提起的一个梦境,给少年的莫言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梦中,死去的外祖父在坟墓里亦吃东西,“吃棉衣和棉被里的棉絮。吃进去,拉出来;洗一洗,再吃进去;拉出来,再洗一洗……”[2](P69)令读者更为惊心的,是“母亲狐疑地问我们:也许棉絮真地能吃?”[2](P69)操劳一家衣食的母亲,在贫穷至极、饥饿难耐的日子里,能多发现一种食物的渴望强烈至如此程度!在此种历史情境中,原本听来极其荒诞无稽的梦境,却彰示着真切的本质况味与浓重的象征意味,莫言只须打开心门,直笔写出,便天然具有所谓“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效果。这也就难怪莫言一接触马尔克斯的小说便产生了强烈的亲和感,并将故乡故事如此自得地以“魔幻”笔法进行恣意描写。

如果说“饥饿”体验代表的是物质的匮乏与感官的痛苦,那么对于年少的莫言而言,亲情的疏离与淡漠、人世争斗造成的隔膜与伤害、少年辍学离群放羊的孤单与寂寞……带来的是深层心理慰藉与情感满足的严重缺失。关爱的匮乏、温情的丧失、心灵的孤独、尊严的戕害,是莫言“故乡意象”的另一深层内核,也是持续贯通于其散文中的情感倾向。在《超越故乡》中,莫言详细描述了自己因饥饿去地里偷萝卜,被抓住扭送到工地后,领导集合起二百多人,让他跪在像前请罪,检讨自己“罪该万死”,而在他忐忑不安地回家后,又被父亲用蘸着盐水的绳子暴打了一顿。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而在《漫谈当代文学》等篇章中,则记述了自己“因言获罪”的故事:因为说了几句学校和老师的“坏话”,而被同学告密,“老师大怒,在班里组织了一个严肃的批判大会,让每个同学发言批判我”,一个平日里喜g的女同学因发不出言,“竟上前扇了我一耳光”[2](P212),后又被老师用腰带拴在教室后面的床脚上,用弹弓当活靶打……此种人为的伤害与屈辱,来自于年少时的乡亲、亲人、同学和老师,对于敏感自尊的少年的残酷性与深层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至于洪水中一个人生病在家的恐惧与孤独,被迫辍学独自放羊的无奈与寂寞,更是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一个少年人的性格。“不幸福的童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一颗被扭曲的心灵、畸形的感觉、病态的个性,导致无数千奇百怪的梦境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惊世骇俗的看法。”[2](P8)读懂了这些,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莫言“故乡意象”的内蕴特质及其整个文学创作中社会认知与历史批判的内在视点和情感根源,甚至其艺术传达的方式。

二、艺术传达:苦难底色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想象

综观莫言的散文创作,极度匮乏的“饮食”作为贫困、粗糙与严酷的生活的代表意象,是一种生存状况与生命体验的高度浓缩与典型象征。因为“食”者,既关乎生命的本能、官感,亦关乎人生的状态、情感,更关乎人性的内在深层体验。莫言散文中,在吃的方面各种令人羞愧的表现在其回忆中比比皆是:“回想三十多年来吃的经历,感到自己跟一头猪、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一直哼哼着,转着圈子,找点可吃的东西,填这个无底洞。为了吃我浪费了太多的智慧。”[2](P63―64)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所谓自尊、面子,都是吃饱了之后的事情”[2](P59]。这种为满足生命本能需求所做出的种种有辱尊严的行为,也许是一些作家刻意回避、淡化甚或美化的,但莫言却于不动声色之中将生命的痛苦挣扎、生存的残酷真相、生活的无奈承受都以其固有的原生态呈示给读者。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身心感知所积淀下来的人生经验,奠定了其看待社会世态的目光与视角,铸就了其特有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关于童年记忆与故乡印象对于写作者创作的深刻影响,向来论者颇多,而对于莫言而言,双重匮乏的童年记忆成为伴其成长的无法褪去的心理胎记与精神负载,并因为现实生活的深长折磨而累加着无数伤痛,逐渐蔓延为其文学作品的苦难底色。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莫言甚至将“饥饿与孤独”概括为自己创作的财富,视其为创作的原动力与写作的基本内容。因而莫言的创作,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均是对现实冲突与历史苦难的省察与表现。从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到后来的《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生死疲劳》等,自然的灾荒、人世的灾难,具化为饥馑频仍、饿殍遍野、战争动乱、厮杀争斗、人性残酷……历史与现实的重重苦难构成其创作的一贯题材,而对于苦难毫不讳饰甚至有意强化的倾泻式的反复渲染,铺垫为其文学创作的基本情感基调。

《超越故乡》是理解莫言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至为重要与关键的一篇散文,作家系统而具体地谈到了故乡经历,包括故乡的人物、故乡的风景、故乡的传说对于自己创作的深远影响。以其为切入点,可以更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莫言文学创作的源泉与根基。自始至终,“故乡意象”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呈不同姿态,反复被纳入其写作视野、取材范围与表现范畴,化为其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各部作品中被反复倾诉,甚至固化成其文学世界的深重内核,构成了其绝大多数作品的“故乡”特质。其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对于“故乡意象”的迁移、化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复合、重构与升发。

此处所谓“迁移”,是指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情感体验较为直接地移植于文学创作中。莫言自言:“我的小说中,直接利用了故乡经历的,是短篇小说《枯河》和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2](P11―12)正是在多篇散文中写到的童年因饥饿偷食物被打受辱的经历,在作家的内心积存发酵,化为真切鲜活的文学创作素材。《透明的红萝卜》中,金色透明状的萝卜、匍匐怪兽般的火车、燃烧火苗样的头巾……写得鲜活灵动,令人赞叹,而这些为人称道的所谓的“童年视角”“神奇意象”“奇妙通感”……实际源于一个曾经饥饿孤独的孩子的内在痛苦及其造成的“真实”幻觉。正如作者所说,“并非只有挨过毒打才能写出小说,但如果没有这段故乡经历,我绝写不出《枯河》。同样,也写不出我的成名之作《透明的红萝卜》”[2](P13)。“任何一个作家――真正的作家――都必然要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编织故事,而情感的经历比身体的经历更为重要。”[2](P11)生活的冷酷真相、情感的冷寂状态,因其是作家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因而诉诸艺术表现时,无论是日常细节还是场景氛围,都呈现着切实可感的本真情态,加之作家独特表达手法与语言的运用,更赋予了作品可触可感、鲜活生动的细腻肌理,因而莫言的“故乡意象”洋溢着现实的“原滋味”,呈示着固有的“原生态”,这也是其文学创作的独特价值所在。正如荣格所言,“原型是领悟(apprehension)的典型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打交道”[4](P5)。作家正是在“原型”的展示中引领读者认知历史真相与内质。

对于生活素材的各种加工,是所有作家巧妙化用经验积累的通用方法。将莫言的散文与小说对照来读,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作家几十年创作的丰厚文学作品中,典型性的“故乡意象”一直在被反复化用着。《丰乳肥臀》这本以母亲一生事迹贯穿中国现当代历史的长篇巨著,对于母亲平生苦难遭际的描写,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始终伴随着食物匮乏造成的痛苦、无奈、挣扎、妥协甚至生命威胁。“母亲和姐姐们走出村子,在苏醒的田野里挖掘那种白色的草根,洗净捣烂,煮成汤喝。聪明的三姐挖掘田鼠的巢穴,除了能捕到肉味鲜美的田鼠,还能挖出它们储存的粮食。姐姐们还用麻绳编织了渔网,从水塘里捞上苦熬了一冬变得又黑又瘦的鱼虾。”[5](P112)大量诸如此类纤毫毕现而又真切传神的描写,基于莫言已经内化的生活经验,在其散文研读中我们已屡见不鲜。但在长期写作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意识又促使作家对熟悉的“故乡经验”不断进行开掘,因而这些早年“刻在骨头上”[2](P8)的记忆,又会以各种不同的“形象”化入其写作过程,极大地丰富了“故乡意象”。仅以自成“序列”的人物形象为例,除了《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儿”,“即使仅从饥饿的角度来看,这些‘变身’也可以列举《铁孩》中吃铁的‘铁孩’和‘我’;《丰乳肥臀》中疯狂恋乳、无法长大的上官金童;《牛》中贪吃好说的罗汉;《四十一炮》中吃成肉神的罗小通……经过多年的累积,莫言笔下的黑孩们已经形成一种特有的形象序列:他们是一群拥有共同精神内核的孩童,同时又是具有同类主题指向的人物,他们每一次出场都体现了莫言在创作上的‘变与不变’”[6]。其根本之“变化”,在于作品传达的不再是个体经验,而是衣食贫乏造成的痛苦表象下深层的生命困顿与普遍性的时代悲剧。

从实际经验到文学创作,是作者不断调动、整合、重构过往经验的一种复杂的能动过程,因而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与情感经验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得千差万别。即使在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中也会呈现出巨大差异,因为“随着一个作家的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变化,他就可能不断地‘修改’他的童年经验,从而变异出新的内容,发现它的新的意义”[7]。因而莫言将其不断拓展的生活阅历、合理丰富的艺术想象,纳入到“故乡意象”之中,从而在复合与重构中凸显“故乡”所蕴含的独特内质及其丰厚意旨。《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是莫言故乡散文中难得的温情叙事之作。回乡探亲的莫言偶遇昔日的小伙伴,想起二十年前的大年夜,两人在冰天雪地中跑到邻村,扮成“财神爷”讨要饺子的往事。而莫言将其作为生活原型写入小说《白狗秋千架》时,对其形象进行了诸多“重塑”。作家将女性人生中的天灾人祸加诸其身:美丽容貌被毁,丈夫残疾暴戾,孩子先天聋哑,生活劳累贫苦……从美丽热情的少女演变成粗俗可怜的农妇,从“个别形象”叠合成农村女性的共同影像,从而完成了对于一个时代女性集体命运的表达,赋予了人物特出的典型意义。莫言以故乡为出发点与根据地,在文学世界不断开掘,故乡经验及其生成的“意象”在作者持续的历练、增长的见识、丰富的想象、理性的思考的共同作用下,日益累加丰厚,从而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地理性故乡”。

但优秀作家的超拔之处更在于其对于生活细节和具体物象的艺术升发,他们甚至可以看到并表达出:吃食形象同肉体形象、生产力形象(肥沃的土地、生长、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8](P327)莫言在其创作中自觉地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着连类旁触的文化想象:《红高粱》中原始蛮力与“种”的退化的喻示,《酒国》中酒之文化与世象透视的连接,《丰乳肥臀》中“恋乳症”与“侏儒”型人格的象征,《檀香刑》中“酷刑”历史与残忍“看客”心理的揭示,《生死疲劳》中世道轮回与历史悲剧的重演,《蛙》中传统伦理观念与生育“政策”乃至“政治”的胶着……从个体体验推及为群体经验,从童年经历跨越到历史演进,从“地域性”故乡拓展为“普世性”乡土,从“喧嚣式”的外部视察深入到“情感化”的内在体察与“理性化”的深层省察――此种文化想象是对历史记忆与现实经验的升发与创造性的复合,不仅为其作品带来了丰厚的艺术表现内容,亦影响着其文学创作的艺术观念乃至传达形式,辐射出巨大的感染力与冲击力。

三、文学创作:反思中的“超越”与“限制”

所^的“故乡意象”,对莫言而言,“更多的是一个回忆往昔的梦境……作家正像无数的传说者一样,为了吸引读者,不断地为他梦中的故乡添枝加叶――这种将故乡梦幻化、将故乡情感化的企图里,便萌动了超越故乡的希望和超越故乡的可能性”[2](P18)。此言道出了莫言超越故乡的创作愿望与实践路径。

莫言创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于“故乡经验”的处理,首先是从心理情感的深处与之进行着根深蒂固的联结,因为“饥饿”与“匮乏”所刻下的永难磨蚀的痛苦经验,规制着他艺术传达的内在视点与情感基调,因而其笔下的“故乡意象”,永远呈现着本真的“”样貌,即使丑陋、残酷、不堪至不忍卒睹,也绝不回避讳饰,更遑论温情美化,他总是固执地呈现着其外在至本质的全方位真实影像,甚至逼近到触其温湿、探其肌理的距离,不留任何回旋的余地。而其无限放大的“故乡意象”中充盈着的是浓重而恣肆的情感洪流,甚至常呈现出情溢于物、意重于象的表达倾向与审美特征。如果说“从整体上看,当代中国故乡意象的文学建构至少包含两个向度的内容:实体性的故乡与情感性的故乡”[9],那么于莫言而言,其“故乡意象”的传达更偏重于后者。

莫言的散文与其说是对于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与记录,莫如说是对于自己情感体验与心灵历程的倾诉,这一特征也直接显现于其小说创作中。《卖白菜》当属其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散文之一。这篇平直朴实至几乎摒弃了所有结构技巧的短文,讲述了一次母子俩卖白菜的过程,读来却回味深长。作者将与母亲相处的全部体验与深切情感凝聚贯注在看似平铺直叙的行文间,但因其情感底色是“莫言式”的,素朴真率间夹杂着冷峻粗粝的母爱,反而赋予这位平凡普通的母亲形象撼动人心的独特魅力。十六岁出嫁,“从此就开始了漫漫的苦难历程”[2](P77)的母亲,一生可谓饱受折磨,单是各种病痛,在《从照相说起》这篇短文中便写得触目惊心:春天“心口痛”,夏天“头痛,脸赤红”,“翻肠绞胃地吐”,秋天好不容易熬过“心口痛”,冬天又开始遭受哮喘的折磨,脱肛、腰上碗口大的毒疮、带状疱疹……[2](P77―78)可不管如何疼痛煎熬,也必须硬挺着操劳不息。卖白菜的过程中,面对莫言不舍的泪水,她会掀起衣襟给他擦,衣襟上是“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面对莫言的哭闹,她也会“猛地把我从她胸前推开,声音昂扬起来,眼睛里闪烁着恼怒的光芒”,会“声音凛冽”地训斥可怜的儿子……一向坚强的母亲,却因为莫言多算了别人一毛钱而觉得丢了脸,流下眼泪[2](P253)――这样一位普通而又独特的母亲,被艰难生活磨去了温柔细腻,夺走了健康快乐,却坚守着人世最珍贵的道德与品格――这是典型的“莫言式的母亲”:她是莫言贫穷、孤寂生活中唯一的依靠与温暖,但她也会常常半怨叹半忧心地数落儿子;她将被生活剥蚀之后仅余下的温情与怜惜,全部给了莫言,“有时咽到嘴里也得吐出来给我吃”[2](P79),但也会时常露出苦难赋予的粗糙、严厉、冷冽……因而此类“匮乏”温柔和煦“母性”的“母亲”形象,常以不同的相貌、身份、境遇,反复出现在莫言的诸多作品中,升华成为莫言文学世界女性形象的内核与魂灵。扉页上写着“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的《丰乳肥臀》,被目为莫言的长篇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母亲形象正是莫言在“故乡”经验基础上,综合了很多相类的“母亲”的故事而进行的合乎情理的塑造。在莫言的文学王国中,塑造最为成功的,当属一个又一个鲜活丰满、姿态纷呈的女性形象,但无论怎样变化,综观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母亲”的形影隐现于其言行品性间。从《红高粱》中的“我奶奶九儿”,到《檀香刑》中的“眉娘”,从《红树林》里的林岚、陈珍珠,到《生死疲劳》中的庞春苗……她们缺乏传统文化形态中女人贯有的温良贤淑、娇柔文秀,而充盈着散文中所描述的“母亲”的独特性情――泼辣大方、勇于担当、爱憎分明、坚韧顽强……面对生活的磨难与剥蚀,愈发显现出其活泼的生命力与特立独行的姿态,洋溢着一种野性的美。因其倾注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最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于历史文化中女性意识的深层体悟与反拨式思考,而成为当代文学中的独特“类型性”形象。

而且随着创作的不断进行,走出故乡的莫言反观故乡时,亦在不断地对“故乡意象”及其蕴含进行审视与反思。人生苦难的根源与本质、现代历史的更迭变迁、历史风云中的个体命运、社会问题的追询考问……都被纳入了莫言的创作视野,极大地拓展了其作品的表现范畴。因而,当个人的痛苦体验推及为对于人类苦难的解读、对于生命本体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时,当个人的现实经验延展为对于文明历史的探寻、对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广泛考量时,作家的创作视域与作品的深广维度便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而为了适应如此繁复的内容表达,莫言在创作手法上也在不断进行着探索――借鉴西方现代文学表现手法,回归传统古典文学写作技巧,到多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与创造,莫言的文学超越一直没有停止。

《会唱歌的墙》可视为呈现“故乡意象”的一篇美文,故乡的独特风物在莫言沉静而深情的笔下与诗意、哲思乃至奇幻想象和谐交融。而其中心意象“会唱歌的墙”,则是九十九岁的门老头特意修建的,它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的,瓶口一律向着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2](P176)。此种描写让人联想起庄子所铺排描绘的天籁之声,但那是风穿过天然孔穴所发出的鸣响,是纯粹自然的乐音与吟咏,而这堵突兀立起的墙,却是用现代社会的大量废品堆砌而成――虽然莫言用特有的繁复倾泻式的语句赞叹其发出的“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2](P176),但朴实封闭的小村庄中这堵喧嚣的墙与传统的“故乡意象”似乎格格不入,散发着现代化进程带给乡村的冲突感与诡异感,从而呈现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故乡意象”――这是走出故乡却又不断回望、离开故乡却又永远汲取的作家心中所创造的永恒而又变幻的故乡意象,并因作家“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汇中按下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10](P226),而凸显出鲜明而独特的莫言式艺术风格。

然而对莫言散文与小说文本序列进行综合性考察,亦可见出,莫言的文学创作在趋向成熟稳定的写作技巧与风格之外,日渐显露出的局促与限度,“故乡意象”在被反复书写中亦日渐表现出对创作的束缚与制约,有时相同的题材会在不同的作品中呈同质化地反复出现。且因为对于故乡之种种过于熟稔,所以作者的观察视角及认知判断容易固化,对于相关人与事的表现有时呈模式化倾向。此外,表层叙事的喧嚣与繁复,有时反而稀释冲淡了内容的表达,难以真正触及历史的真相、社会的本质与人性的微妙。因为“作家当然可以借助调查、采访、阅读等技术手段来弥补个人经历之不足,但这些工作无法改变一个作家被乡土传统、乡土人情制约着的道德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2](P238)。“任何一位在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家都应具备这两种特性――突出地表现出来的地方色彩和作品的自在的普遍意义。”[11](P57)英国著名作家托・斯・艾略特此言道出了作家创作应追求的文学审美境界,而“自在的普遍意义”的追寻,也是莫言与当代作家应该不断突破限制、实现超越的努力方向。

考 文 献

[1] 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载《法制资讯》2012年第11期.

[2] 莫言:《莫言散文新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 莫言:《写给父亲的信》,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4]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5] 莫言:《丰乳肥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6] 张立群:《论莫言小说中的饮食现象》,载《创作与评论》2014年3月号(下半月刊).

[7] 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8]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9] 彭维锋:《当代中国故乡意象的文学建构――以新时期乡村小说为中心》,载《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

[10] 唐正序、冯宪光:《文艺学基础理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11] 托・斯・艾略特:《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李赋宁、杨自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Abstract: Description of hometown in essays of MO Yan is peculiar in its “hometown image” and “hunger” and “shortage” are the core of the image similar to the “birthmark” of the heart of the writer, which is through the writing career and shown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different form with different pattern adopted in the writing view, materials of writing and range of expression. This i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works by MO Yan and one of the best perspectives in exploring into the writing career, 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uniqueness of his writing.

莫言散文范文第3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先传出人教社要把他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选入辅助读本,继而上海也打算在新版高中教材里选入。可以想见,将会有更多地方的教材赶这个时髦。

我个人乐见教材编写者把莫言作品选入教材,但一直很疑惑他们的选择标准是什么。《透明的红萝卜》发表于1985年,距今已经有二十七年,早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的名篇。教材编写者如觉得这部作品符合选编标准,早该把它选入教材了。可编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莫言的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不适合选编;其作品中的血腥场面以及对性的描写等,并不适合在课堂上呈现。好吧,且不说“以长篇为主”是个常识错误,既然选编标准如此,为何莫言获奖之后又可以选入了呢?是莫言作品因获奖而神奇地不“血腥”了呢?还是教材编写标准产生了变化?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调查了学校八十名中学生,发现没有一个知道莫言。他发微博请我推荐莫言的作品,我推荐了上海文艺出版社早在2000年就出版的莫言短篇小说全集和其他出版社出版的莫言散文集。

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不是一个新人。他登上文坛三十一年,勤奋耕耘,成果丰硕,曾获国内外多项文学大奖,是当代文坛最有成就、也是最著名的作家。普通读者不熟悉莫言勉强可以理解,语文教材编写者是专业人士,虽不一定要全读过其作品,总该知道莫言及其作品。迄今为止,莫言创作了二十多部中篇小说、八十多部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五部散文集,还有大量的演讲和对话稿。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是研究生和教授们研究、撰文的主要对象之一,简单地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成百上千的各种语言的莫言研究文章。

我认为,莫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都合适中学生阅读,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也可以读。以僵化、虚伪道德作为借口来拦截学生阅读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这种做法不仅荒谬,而且可笑。即使以教材编写者的道德逻辑,莫言的短篇小说也有众多篇目可以选入:既不暴力,也不血腥——如《民间音乐》《大风》《三匹马》《金鲤》《夜渔》《鱼市》《天才》《铁孩》《大嘴》《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等,想象丰富、故事精彩、语言优美,无一不适合选入教材。可见,莫言的作品不是只有《红萝卜》《红高粱》。

莫言的散文也代表了当代作家中的最高水平,他的散文描写生动、情感细腻深婉,想象天马行空,如《上官团长的马》《会唱歌的墙》《美人不是人》《卖白菜》《洗热水澡》《我的中学时代》《我的老师》等,都在真实中见风骨,于平凡中见神奇,也没有选入教材。如果此前二十多年来这些优秀作品都“不适合”选入,那么《红萝卜》显然更“不适合”选入。上面提到的十几篇作品,每一篇都很“道德”,我愿意友情提供给教材编写者们参考。

这些作品只是莫言文学作品中极少部分,教材编写者如果多读些莫言的作品,乃至其他作家的作品,我想就不会出现以“血腥”“不适合”之类可笑借口排斥当代最优秀作家作品的可笑做法了。因莫言获诺奖而追赶时髦地急忙选入莫言的《红萝卜》,证明教材编写者的选编标准是滑动的、随机的、无原则的。

即便如此,我仍赞成语文教材突击选入莫言作品,起码可以让中学生知道中国有莫言这样一个作家,知道他以自己的杰出创作而当之无愧地摘取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我希望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师参考书时,别忙于把自己的读解当成唯一准确的标准答案,令教师以此标准灌输给学生。我更担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带领学生划分段落大意,寻找中心思想。好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整体呈现的。在学校里,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心智,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感觉。我最担心教材编写者过分积极,把莫言写成“身残志坚”的好榜样,把他写成“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的道德标兵。

莫言散文范文第4篇

今日参加一个活动,听说下午的课堂教学中,有位老师执教一节阅读指导课《印象莫言》。我很差异,感觉很新鲜,自然就有了一份期待。课前,老师告诉了我们选题的背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同国人一般,孩子们也甚是激动,纷纷去读莫言的小说。孩子们能读懂莫言吗?老师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帮一帮孩子们吧,老师决定舍弃之前的课题,引导他们读一篇莫言的散文,初步了解莫言,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印象莫言》。为了上这节课,老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莫言的作品,最终选择了散文《草木虫鱼》。

说真话,我是很感动的。这样的老师是有爱心的,有智慧的,他们善于学习。这样的教学是关注学生当下生命的有意义的教学,学生的选择就是教学的方向,学生的困惑就是教学的问题。这样的学生是享受着成长快乐的孩子,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有兴趣的知识,学有价值的知识,学习在他们的眼中多么快乐。

散文《草木虫鱼》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苦难的生活经历,作者用朴实而又幽默的语言,叙述了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缺乏的年代自己独特的体验——快乐,作者的乐观精神感染了每个读者。作品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选择这样的文本让六年级学生阅读,是恰当的、合适的。

教学:应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就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说说自己对作家莫言的了解,教师简要交代莫言的经历。交流学习单,说说从作品中了解了什么。第二板块,学生自由阅读《草木虫鱼》,说说自己对莫言有了什么新的印象。联系莫言童年吃过的东西,发生的事情,在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中,了解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的生活,感受莫言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三板块,了解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及有关作家对莫言的评价,向学生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莫言的作品。

作为一节阅读指导课,教者将课题定位“印象莫言”,就是想通过阅读指导让孩子们对莫言有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对这样的定位,我是赞成的。但是,初步的、整体的印象不等同于粗浅、模糊的印象。作为文学层面的推荐,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草木虫鱼》的内容,只是通过内容去了解作者。在内容的了解上,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从教学的三个板块看,教学停留在“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层面上,显得重复、单一,阅读指导的意义未能真正体现。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教者忽略了文本的语言,莫言说过:“一个作家的风格最鲜明地体现在语言上,我们判断鲁迅、沈从文主要来自其语言风格和讲述题材的类型。”所以,要走近作家莫言,必须去了解他的语言特点。散文《草木虫鱼》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看,至少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语言朴实,表达真情实感。如“我的决窍连爷爷也不告诉,因为我奶奶搞得是按劳分配,谁捉到的蚂蚱多,谁分到的吃食也就多。”莫言的叙述就像是在聊天,看似平淡,却颇有内涵。一个孩子为了多得到吃点食物,他把自己的“诀窍”藏了起来。我们从这句话读懂了一个既聪明机灵,而又有点自私自利的莫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读者,不去细细地体会、咀嚼这些句子,是很难对莫言有真正意义上的印象。

第二,语言幽默,充满情趣。如何表现“苦”中的“乐”,运用幽默的语言是再好不过了。“那时候,我六、七、八岁,与村中的孩子们一起,四处悠荡着觅食,活似一群小精灵。我们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几乎尝遍了田野里的百草百虫,为丰富人类的食谱作出了贡献。”寻找食物,寻找草木虫鱼,这样的寻找在人们的眼里,是何等的痛苦而无奈,但是,莫言他们“活似一群小精灵”,“ 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有的是欢乐,有的是发现新食物的激动,他们自豪,因为他们“为丰富人类的食谱作出了贡献。”幽默往往代表的是一种力量,莫言的幽默是他渴望生存下去的力量,是他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希望的力量。文中类似的句子特别多,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我们的孩子们从这样的语言中获得了什么,不仅是笑声,不仅是欢乐,而是学会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困难,面对人生的挫折。

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了解内容只是第一步,品读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才是教学的重点。

莫言散文范文第5篇

在当代文坛,诸如此类文人之间互相的抬举和恭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谢有顺说叶开是莫言研究的首席专家,或许仅仅是出于一种礼节,退一万步说,即便谢有顺真的认为叶开就是莫言研究的首席专家,但这样的判定也并非就成了铁定的事实。想不到叶开却以此当真,顺着杆子就往上爬。事实上,叶开的《莫言传》完全就是其先前出版的《莫言评传》的翻版,书中除了少量的字句略有不同之外,最多就是增加了一些对莫言肉麻的神话和变相的溜须拍马。如:“总体来讲,对于莫言重要作品的相关评价,基于我多年阅读莫言的认识,也基本没有跳出我之前对他的评价:莫言在获诺奖之前已经是一位世界级的大作家。”《莫言传》除了粉丝似的一味地神话莫言之外,其最大的致命伤,就是材料的虚假和想当然的胡编滥造。该书中大量的文字都是从莫言的散文和《莫言王尧对话录》中大量抄写、改写和任意拼凑出来的。因为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使此书完全就像是儿戏,种种虚假的杜撰和瞎忽悠就像狂风卷起的沙尘暴一样,接踵而来,弥漫在整个书中。在该书的开篇,叶开就煞有介事地写到了莫言的家乡高密东北乡:“村里有一座天主教堂,夹杂在村户房屋的中间,教堂顶上尖尖的十字架直插苍穹,似乎隐秘地在跟上天交流着关于东方这个神秘国度里苍生的消息。这是已经完全中国化的教堂――莫言在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里一开始就写到了这座教堂,写到了那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几十年如一日地待在中国,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高密话的瑞典神父马洛亚”,“在高密东北乡平安庄,这样一座天主教教堂,经历了风风雨雨,已经融入了村民的记忆深处。那些目不识丁的乡亲们一度在教堂里虔诚地唱着赞美诗,让自己的灵魂与天主同在。”对于叶开这种把小说中的描写当做真实的材料来书写莫言传记的做法,莫言的大哥管谟贤直截了当地指出:“平安庄虽有基督徒,却没有带着‘高高十字架’的教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叶开用这种子虚乌有的文字来从事学术研究和撰写《莫言传》,最多只能是给文学和学术研究添乱。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叶开这样的“莫言研究首席专家”是多么不靠谱。

在《莫言王尧对话录》一书中,莫言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散文可以大胆地虚构,而且我相信90的作家已经在这样做了,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所以我就说索性把散文的真实性的定义彻底否定掉,虚构的散文,散文无非是一种文体,并不一定是亲身经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2] 事实上,莫言在写作中,不仅早就已经在用这种虚构的笔法来撰写散文,虚构自己传奇性的履历,甚至在日常谈话中,也常常是用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来进行对话的。莫言在《我的老师》中说:“我五岁上学,这在城市里不算早,但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莫言对王尧说:“上一年级时,还有许多孩子光着屁股上学,后来校长把家长找到学校开会说:光着膀子上学可以,但光着屁股是不可以的。我在下面跟同学说学校是监狱,这个老师是个奴隶主,我们都是奴隶。他认为是个大问题,就向学校汇报,学校一听学生讲这样反动的言论,非常重视。像我这样十岁不到的孩子,你说怎么处理?家里也不是地主,是中农,父亲呢也是大队会计。我的大哥还是一个大学生,和校长女儿的关系很好,后来学校开大会宣布,给我一个警告处分。”而在《我看十七年文学》中,莫言却这样写道:“十岁那年,我升入四年级,因为私下里骂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班干部像老师的狗腿子而被同学告发。老师大怒,在班里组织了一个严肃的批判大会,让每个同学发言批判我。有个特别漂亮、平日里我还对她想入非非的女同学发言发不出来,满面通红,扇了我一个耳光,表示了她对我的反动言论的愤恨”,“我之所以口出反对(动)言论,与老师的重女轻男、以貌取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刚看了一部反映生活的影片《农奴》有关系,要不然像我这种傻瓜一样的农村小孩,除了见过横行霸道的村干部,哪里知道什么奴隶主啊!”

莫言的这些文章,往往都在刻意美化和包装自己。五岁就开始读书,意味着莫言堪称是一个早慧的农家少年;骂学校是监狱,老师是奴隶主,说明莫言从小就富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大义凛然地同邪恶作斗争,哪怕为此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和处分也在所不惜。但根据《大哥说莫言》一书的讲述,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莫言的虚构,可说是越来越不着调。其大哥管谟贤在“莫言年谱”中,不经意就揭开了莫言虚构的履历:莫言七岁才入读大栏中心小学读书,老师为之取名管谟业。一九六七年,莫言十三岁,“年初,上海、青岛等地开始夺权。大哥谟贤回乡探亲,带回一些造反派散发的传单。莫言受到启发,到学校造反,贴老师大字报,骂老师是‘奴隶主’,撕烂课程表,成立战斗队,到胶县(现胶州)去串联,在接待站住了一晚,尿了炕,吓得第二天跑回了家。为此,学校决定开除他。”[3] 管谟贤还在书意告诫读者说:“莫言的散文也是小说,不能当真。”“莫言只是从写文章的需要出发,他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可也。万不可当真,更不能将其引入自己的文章,当做事实进行宣传。”作为一个文学博士,并且从事莫言研究多年的学者,叶开不可能不知道莫言文章中那些凭空的杜撰是不能作为作家成长经历的。但叶开的《莫言传》,所谓的事实根据,主要都是来自《莫言王尧对话录》和《莫言散文》,甚至莫言的诸多小说。为了说明莫言苦难的童年和罕见的饥饿,叶开在传记中几乎整段整段地照抄了莫言的散文《吃相凶恶》:““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起初死了人亲人还呜呜哇哇地哭着到村头土地庙里去注销户口,后来就哭不动了。抬到野外去,挖个坑埋掉了事。很多红眼睛的狗在旁边等待着,人一走,就扒开坑吃尸。据说马四从他死去的老婆腿上割肉烧着吃,没有确证,因为很快马四也死了。粮食,粮食都哪里去了呢?粮食都被谁吃了呢?村里人也老实,饿死也不会出去闯荡。后来盛传南洼那种白色的土能吃,便都去挖来吃。吃了拉不下来,又死了一些人。于是不敢吃土了。那时我已经上学。冬天,学校里拉来一车煤块,亮晶晶的,是好煤。有一个生痨病的杜姓同学对我们说那煤很香,越嚼越香。于是我们都去拿着吃。果然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我们在下边嚼煤,咯咯嘣嘣一片响。”但事实上,一九六0年莫言根本就没有上小学,叶开不加甄别,甚至人为地将这些虚构的故事写在书中,这只能对读者进行误导,给那些从事莫言研究,却又不明就里的学者制造出一桶稀里糊涂的糨糊。

更为令人感到吃惊和不可思议的是,叶开公然将莫言小说中第一人称的“我”,一律当做真实的莫言,将小说中主人公的故事,当做莫言和他的成长经历,并以此为蓝本,大肆胡编乱造,在当代文坛疯狂地造神。在莫言的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中,描写了一群身怀绝技的分子。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写了一篇《记一次跳高比赛》,这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用红笔画了许多圈,点了许多点,这就叫做可圈可点。他还用红笔写了二百多字的批语,什么‘语言通顺’啦,‘描写生动’啦,‘层次分明’啦,‘重点突出’啦,‘继续努力’啦,‘不要骄傲’啦,等等。后来我的语文老师把《记一次跳高比赛》送给一组的中文系教授老单看,老单看了说,一个十岁的少年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很不简单。老单是全国有名的文学史专家,连李白的姥姥家姓什么他都知道,能得到他的夸奖,就跟得到了郭沫若的夸奖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老师得寸进尺,又地把《记一次跳高比赛》送给省报总编辑李镇看。李镇用一分钟就把文章看完了,然后摸出一支像火棍的黑杆钢笔,连钩带划,把原长一千字的《记一次跳高比赛》砍削成五十个字,说:就这样寄出去吧,没准能发表。我们老师非要他给写一封推荐信,他实在顶不住黏糊,就写了一百多个字,给省报的编辑。我和老师欢天喜地地把稿子寄出去,然后就天天盼省报,几天后文章果然发表了。这一下子我有了名,我们老师有了名,我们学校有了名,我们学校的五一运动会更是大大有了名。第二年,全县教师运动会就挪到我们学校召开了,第三年,周围几个学校也组织体育教师来观摩。”在《莫言传》中,为了说明莫言是写作的神童,叶开公然将小说中的事件移植到莫言身上说:“莫言少年时过一篇歌颂体育比赛的作文,被《大众日报》的李总编辑看了一眼,删为五十个字,就投到报纸上发表了。”

传记文学是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杜绝虚构。我们看到,明明是莫言在“”开始的时候学造反派,成立“蒺藜造反小队”,到学校去贴老师的大字报,撕课程表,造老师的反,骂学校,骂老师,但经过莫言的一番巧妙改写之后,反而成了是学校乌七八糟,老师重女轻男,以貌取人,对相貌丑的男生,尤其是对莫言特别不好,进而激起了莫言的义愤。作为一个经过学术训练的文学博士,叶开却连起码的学术常识都不顾,在撰写《莫言传》时,青红不分,皂白不辨,在未经对材料进行仔细甄别,甚至明知是虚构的情况下,就大搞个人崇拜,说莫言写小说能够达到这个地步,我觉得毫无道理。研究他的历史,想从中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基本上就是徒劳。莫言的才能不是后天学习来的,他是一个天生的小说家。叶开不仅将莫言塑造成一个少年英雄,而且飙捧为一位当代的“伟人”,在中国文坛大肆造神。叶开肉麻地吹捧说:“出生在平均海拔不超过二十米的胶河平原边上的莫言,举手投足的姿势如同凌泰山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的伟人。”“莫言是一名天才而勤恳的建筑师,他在自己亲自设计蓝图并亲手建造的高密东北乡王国里,日夜不停、废寝忘食地大干特干,巧干苦干乃至蛮干狠干,从高楼大厦、辉煌华屋到泥棚茅舍、青砖瓦房,从天河寰宇到犄角旮旯,莫言胸怀世界,眼观脚底,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不管沃土巨野还是瘠泥碱地,都躬耕不止。”“在新时期以来的代表性作家里,莫言即便不是最有天才的作家,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作家,最富写作韧性的作家。”“莫言随手扔下一块鹅卵石,地里也会长出一片红高粱。”看到叶开这种失去理智的狂热吹捧,我不知道莫言究竟会有何感想。倘若莫言真的天生就是一位小说家,他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将他的小说直接就发表在《人民文学》,或者《当代》《十月》这些著名的文学刊物上?而是要将习作投给一个小小的地方刊物《莲池》杂志,并且在收到该刊编辑的回信之后,激动得一夜没合眼?倘若莫言的才能不是后天学习来的,莫言为什么还要争分夺秒地拼命复习,考入艺术学院去深造,乃至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去进修?别说是莫言,就连鲁迅先生都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而爱因斯坦也非常谦虚地说:“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灵感。”试问叶开,难道莫言真的比鲁迅和爱因斯坦更牛?将莫言吹捧为文学的大神,表现出的是当今文坛典型的浮夸风。对名人一跪三拜,可说是当今某些文人常见的一种软骨病。

为了将莫言打造成为令人高山仰止的天才,叶开可说是绞尽了脑汁,甚至从遗传和生育的角度来论证莫言天生就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叶开写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优秀的文学天才,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最小的孩子得到父母最多的溺爱和呵护。最小的孩子通常最胆小,最敏感,最体弱多病。这种体弱多病的特质,常常是一个作家得以成为优秀作家的原因之一。不必举法国现代派大师普鲁斯特、不必举奥地利天才的诗人里尔克,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少年莫言同样体弱多病,常常因为生病而一个人呆在家里的炕头上,百无聊赖地观察自己周边这个神秘的世界。”叶开这样的文字,无异于就是瞎扯淡。谁说体弱多病的特质就是成为优秀作家的原因之一?海明威拥有强健的体魄,不仅从小就喜欢拳击,而且终身酷爱打猎;辛弃疾不仅天生具有一副魁伟的身材,其醉里挑灯看剑,驰骋疆场,“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气魄是多么的豪迈!谁说优秀的文学天才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马尔克斯兄弟姐妹众多;屠格涅夫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福克纳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苏轼有弟弟苏辙;鲁迅是家中的长兄,下面还有周作人和周建人两兄弟。叶开为了将莫言推向神坛,居然不顾事实,炮制出这种以偏概全的“生育”和“身体”决定论,暴露出的只是一种浅薄和无知。为了神化莫言,在叶开的《莫言传》中,常常出现的是一些荒谬的推理,得出的是一些可笑的结论。莫言在文章中说:“我是我父母的最后一个孩子,我出生的时候,还没搞‘’,日子比较好过,我想我能活下来,与我的母亲还能基本上吃饱有关。母亲基本能够吃饱,才会有奶汁让我吃。因为我是最后一个孩子,母亲对我比较溺爱,所以允许我吃奶吃到五岁。”(笔者按:莫言在《〈丰乳肥臀〉解》一文中却说,其上小学二年级了还要吃奶。由此可以理解为莫言到了八岁都还在吃奶)对于莫言这种互相矛盾,未必真实的叙述,叶开居然捕风捉影地进一步发挥说:“在乡村,那些饿死鬼投胎一样的小孩子,都要吃母亲的奶吃到很大。莫言吃到了五岁――那时候他已经上小学了――很多人吃到八九岁。这样的母亲,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毫无营养可言,被小孩子吸吮得干瘪如同泄气的气球。”而莫言的大哥却说,一九五九年,莫言五岁的时候,村里已经开始饿死人,公共食堂解散。姐姐谟芬退学,专门负责挖野菜给家人吃,以度荒年。全家人都在吃野菜艰难度日,莫言却在吃奶,莫言的母亲即便是再溺爱莫言,靠吃野菜度维持生命的莫言母亲,也未必是想给莫言奶吃就能够办得到的。在叶开的笔下,那些农村妇女的,仿佛就像是自来水管道,哪怕是她们都已经因为饥饿吃草根,吃树皮,吃白色泥土,但丝毫也不影响她们的孩子吃奶。只要她们想要给孩子奶吃,甚至吃到多大的年龄,都可以像打开水龙头一样,轻而易举地直接放出来。

在神化莫言的同时,叶开在书中还念念不忘地将莫言的家人也一起进行了罕见的神话。叶开写道:“莫言的爷爷管遵义,字居正,又字嵩峰,生于1895年,故于1978年,享年八十四岁。管遵义是高密东北乡一个深孚众望的高级农民。”“莫言的爷爷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农民,是农民中的贵族,是土地的思想家。人们用被灌输且习惯的‘贫下中农’的形象来推想他,会走入死胡同。管遵义没有念过书,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却比很多识字分子更加深刻。他心灵手巧,会做一手漂亮的木工活,能打一手神乎其神的好算盘,在高密东北乡方圆几十里地是闻名遐迩的劳动高手。”“莫言的爷爷这样的割麦高手在劳动时是一种真正的享受。他们把劳动当做享受,而不是我们想象中满腹怨言的苦工。一般的农民,干活无精打采,穿着最破烂的衣裳,还浑身沾满灰土和麦芒。莫言爷爷这样的割麦高手,他们去劳动不叫劳动,叫去找乐子。他们割完自己的麦子,去给大地主打短工,身上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褂子,好像当今高级商务楼里的高级白领。农活干完,他们身上纤尘不染。”“莫言的爷爷把干活上升到了一种劳动美学的高度。”“莫言的爷爷根据自己长期农田劳动和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对新社会很多所谓的新生事物投了否决票。在全国万口一声歌颂中苏友好,把和斯大林比作天上的两个太阳,带领两国人民解放全人类时,他一言中的地说:天上怎么可能有两个太阳?两国之间就跟两个人一样,现在怎么好,将来就怎么斗。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他的话一一应验。他还对大炼钢铁不以为然,对放农业卫星更是感到不可思议。根据长期的劳动经验,他对亩产万斤小麦的神话根本就嗤之以鼻。他说,别说是种麦子,就是把麦子打下来,一亩地铺一万斤小麦也是挺厚一层了。他对公社化、大锅饭的反感和反对,更是现实了他的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在这些犹如新东方神话一样的传说中,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似乎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笑话。在叶开的笔下,莫言的爷爷不但是一位劳动能手,而且还是一位旷古绝今的乡村行为艺术家,他在劳动时,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农民”一样,总是穿着白褂子,纤尘不染地一边挥舞着红绸,一边尽情地享受。莫言的爷爷简直就是中国农民最杰出的代表,是智慧和思想的化身,他的远见卓识,无疑更应该写入中国的民间思想史。莫言的爷爷在劳动时真的就像叶开在书中所描绘的那样快乐无比吗?莫言大哥的叙述,直接揭开了叶开传记虚假的面纱。在莫言的爷爷去世时,莫言曾悲痛万分地给大哥写信说:“祖父的死,使我感到心痛。他老人家一生含辛茹苦,农忙时辛劳耕作于田间,农闲时又持斧操锯在作坊。”倘若莫言的爷爷在劳动时真的就像《莫言传》所说的,是一个高级农民,是农民中的贵族,劳动时是一种真正的享受,莫言怎么又在信中说自己的爷爷“一生含辛茹苦,农忙时辛劳耕作于田间”?叶开这种哗众取宠,不嫌肉麻的描写,完全是在故意和莫言唱反调,给莫言帮倒忙。

对于散文的写作,莫言极力主张完全可以虚构,莫言说:“前几年有人还批评人家台湾的三毛,说她的那些有关大沙漠的散文是胡编的。我觉得这些人真是迂腐 ,谁告诉你散文、随笔都是真的?你回头看看几十年来咱们那些著名的散文、随笔,有几篇是真的?大家伙儿都心照不宣地胡编了几十年了,为什么不许人家三毛胡编?”可以说,莫言的许多散文,都是随意虚构的产物。在谈到童年的读书生活时,莫言在文章中的叙述常常是前后矛盾,相互龃龉。如: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被盗版一样。

――《童年读书》

“我们邻村一个石匠的家里有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这套书好像是在讲述三千年前的中国历史”,“为了阅读这套书,我给石匠家拉磨磨面,磨一上午面,可以阅读这套书两个小时,而且必须在他家的磨道里读。我读书时,石匠的女儿就站在我的背后监督着我,时间一到,马上收走。如果我想继续阅读,那就要继续拉磨。那时,在我们那里根本就没有钟表,所以,所谓两个小时,全看石匠女儿的情绪,她情绪好时,时间就走得缓慢,她情绪不好时,时间就走得飞快。

――《福克纳大叔,你好吗?》

莫言这段童年读书的经历,居然有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前者是一个国内版,而后者则是在美国加州大学演讲时经过改写的国外版。或许是为了将故事述说得更加能够打动老外,莫言就将原来借书给他的男同学,转而虚构成为了邻村石匠漂亮而又内心阴毒的女儿。对于莫言这种朝秦暮楚,以假当真的文章,莫言的大哥一再坦诚地告诫人们:“万不可当真,更不能将其引入自己的文章,当做事实进行宣传。”然而,叶开在《莫言传》的写作中,明明知道这一切,却仍然大量地将莫言散文中的描写一律当成真实的经历,反复写进书中,使《莫言传》里到处充斥着胡编乱造,成为了当代文坛上又一部典型的虚假之作。在《会唱歌的墙》中,莫言不仅虚构了一个所谓的,用数万个酒瓶堆砌起来的音乐墙,而且还凭空虚构出了高密东北乡神秘莫测,美食飘香的“雪集”:“但现在已是滴水成冰的隆冬了,大地沉睡在白雪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眼前展开万丈金琉璃。许多似曾相识的人在雪地上忙碌着,他们仿佛是从地里冒上来的。这就是高密东北乡的‘雪集’了。‘雪集’者,雪地上的集市,雪地上的交易,雪的祭祀和庆典,是一个将千言万语压在心头,一出声便遭祸的仪式。成千上万的东北乡人一入冬就盼望着第一场雪,雪遮住了大地,人走出房屋,集中在墨水河南那大约有五百亩的莫名其妙的高地上。”不仅如此,莫言还神秘地写道:“我多么留恋随着爷爷第一次去赶‘雪集’的情景,你只能用眼睛看,用手势比划,用全部心思去体会,但是你绝对不能开口说话。开口说话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心照不宣。雪集上卖什么的都有,最多的是蒲草编织的鞋和各种吃食。主宰着雪集的是美食的香气:油煎包的香气、炸油条的香气、烧肉的香气、烤野兔的香气……

对于以上这样的描写,莫言的大哥明确地告诉读者说:“大栏一带更不存在什么‘雪集’。”但叶开却不顾事实,将这样的描写说成是莫言童年时期真实的生活。并称莫言的爷爷带他去参加过那个高密东北乡最为神秘的“雪集”。用小说的笔法来虚构出作家的“光辉”履历,在当今的中国文坛,早已经成为某些写作者秘而不宣,讨好作家的惯用手法。更为可笑的是,叶开在书中居然将自己的女儿――一个十二三岁的学生,也说成是莫言忠实的粉丝。称其仅仅花了两天时间,就把莫言伯伯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精读了两遍,并且感到兴趣盎然。这种曲意迎奉的笔法,实在是让人感到身体严重不适。在此,笔者想要请教叶开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一天24小时,两天是多少小时?对于这样一部长达44万多字的小说,即便是不吃饭、不睡觉,须臾不离手,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以叶开女儿小小的年纪,每小时最少要读多少个字?用两天时间精读两遍《生死疲劳》这样厚如砖头的长篇小说,除了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之外,在偌大的中国,我不知道有哪一个阅读高人能够真正做到?

(作者单位:深圳市大道文化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叶开:《野性的红高粱――莫言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年1月版,第1-2页。

[2] 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93-194页。

莫言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诗经》;宾语前置句;韵律

Abstract:AninvestigationofTheBookofSongsshowsthatitscategoriesofobjectfrontingbasicallyagreewiththoseinprose.Therelationshipbetweenobjectfrontingandrhymepresentsustwocategories:thefirstcategorywasdeterminedbygrammaticalconditionswhichallowednovariationonthepartofthepoet,suchasthefrontingofsomeobjectpronounsbuttheseconddependeduponthepoet''''sdeliberatevariation,suchasthefrontingofnounobject.Asaresult,whenthepoetwasorganizinghislines,hetriedhisbesttomakeanobjectfrontinglineoccurattherhymicalfoot.InTheBookofSongs,thoselineswhichfellintothe“noun+BE+verb”patternmightbedeformedbecausetheydepartedfromthecontext.

KeyWords:TheBookofSongs;objectfrontingline;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图、举、助、补,鱼部)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3.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参考文献]

[1]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3]伍桂蓉.《诗经》特殊语序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莫言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诗经》;宾语前置句;韵律

Abstract:AninvestigationofTheBookofSongsshowsthatitscategoriesofobjectfrontingbasicallyagreewiththoseinprose.Therelationshipbetweenobjectfrontingandrhymepresentsustwocategories:thefirstcategorywasdeterminedbygrammaticalconditionswhichallowednovariationonthepartofthepoet,suchasthefrontingofsomeobjectpronounsbuttheseconddependeduponthepoet''''sdeliberatevariation,suchasthefrontingofnounobject.Asaresult,whenthepoetwasorganizinghislines,hetriedhisbesttomakeanobjectfrontinglineoccurattherhymicalfoot.InTheBookofSongs,thoselineswhichfellintothe“noun+BE+verb”patternmightbedeformedbecausetheydepartedfromthecontext.

KeyWords:TheBookofSongs;objectfrontingline;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图、举、助、补,鱼部)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3.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参考文献]

[1]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3]伍桂蓉.《诗经》特殊语序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莫言散文范文第8篇

由中共烟台市牟平区委宣传部、牟平区文联、牟平区机关事务管理处主办,牟平区作家协会协办的“机关大院纪事”有奖征文在《昆嵛》2016年1-3期连续刊登,《心中永不消逝的好干部――李德沂》《五问老科长》《八分钱部长》《修志琐记》等,把机关干部的优良作风、高尚品德真实再现,把牟平人踏踏实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呈现给大家,充满正能量。

2016年3月中旬,《昆嵛》杂志社组织胶东昆嵛作家采风团一行20余人,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故里采风,采风团参观了莫言老家旧居、莫言文学馆、电视剧《红高粱》拍摄基地等。采风活动给大家一个近距离感受莫言、感悟文学的机会,相信对提升文学素养肯定有所帮助。2016年第4期《昆嵛》,收入了杜广友的《莫言家的门槛石》和柳华东的《莫言故里看民俗》,可能限于《昆嵛》的版面,本次采风的其他作品没能收录,但我们在胶东昆嵛作家群博客上已看到了更多。对莫言,正如杜广友所言:“在他的笔下,所有的人都是有罪的,而他要做的就是以笔为解剖刀,以纸做手术台,把人的丑恶和残酷一样样晒在阳光下。”

诗歌版块 重磅来袭

《昆嵛》自创刊以来,诗歌是每期必有的内容,而2016年的《昆嵛》,更使人眼前一亮。透过“好客山东诗意龙泉养生福地”烟台牟平龙泉全国主题诗歌大赛专题选登(《昆嵛》2016年第3期),我们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诗人的优秀作品,这次诗歌大赛吸引了辽宁、江西、黑龙江、山西、河北、重庆、云南、浙江、四川、江苏、、新疆、福建、安徽、广东、甘肃、山东的众多诗人参加,作为一次定向诗歌赛事,以牟平龙泉为主题,诗人们尽情挥洒他们的想象力,让人领略了《诗意龙泉》(山西诗人王志彦的诗歌题目)。正如本次诗歌大赛评委、《联合日报》记者、总编助理王川在《诗歌:一次丰沛的地域性书写》一文中所言,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取材的丰富性,二是情感的真实、真挚,三是很多诗人具备较高超的抒写策略和技巧。

与此同时,“山东诗歌报”应运而生,《昆嵛》旗下的“山东诗歌报”由焦红军主编,刘向东、李克利、吕芳为执行主编,目前嵌在《昆嵛》中,也通过昆嵛微信公众号平台和胶东在线文化频道,这支幼苗的成长着实令人期待。在文字版之外,还有“山东诗歌报・聆听好声音”朗诵版,由“哈尔滨朗诵网”主编、山东诗歌报编委、山东诗歌报・聆听好声音栏目主持常世伟领衔的这个栏目,给“山东诗歌报”锦上添花,我自认为,诵读诗歌、聆听诗歌的确是一种享受,朗诵把诗歌的意境、情感通过优美的声音传递出来,好极啦!

文学评论 风生水起

纵观2016年的《昆嵛》,明显加大了文学评论的分量。

著名独立文学评论家周其伦《从焦红军散文中读出他宽厚的文化积淀》,对焦红军先生的六篇散了述评,周先生直言,焦红军先生的六篇散文读完的时候,我几乎是睡意全无。我在想我曾经苦苦思索的,很多作者写的散文作品难以出新、难以跳出瓶颈的那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有了一个答案了呢?我想至少应该会多了一些解读的路径吧。

周其伦先生《伊人文采绽放 胶东海天苍茫》是对《丽人行――半岛女散文家作品集:刘郁林、王彦平、吕芳、北芳、蔡风》的评论,周先生不愧是文学评论大家,对五位作者的评论真诚中肯,赞赏有加,我只有学习的份啦!

焦红军主席为《丽人行――半岛女散文家作品集:刘郁林、王彦平、吕芳、北芳、蔡风》所写的序言《秋水丽人不以无人而不芳》,充满诗意的题目,以深情的笔触道出了本文集的缘起,他对散文的见解,对五位作者的点评,可以说没有焦主席的创意、付出,就不可能有这本散文集。

孙忠花的《人生因追梦而精彩――孙丕兴长篇自传〈追梦人生〉读后》、王彦平的《古拙厚重赤子之情――〈母亲的望儿山〉读后感》,都是很有见地的评论。

正如焦主席所言,一个文学刊物,不能没有文学评论。每每读到《本期榜眼》,总会看到一个简短的编辑荐语,或简介作者,或点评文字,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昆嵛》之外 别有洞天

除了上面说到的《丽人行――半岛女散文家作品集:刘郁林、王彦平、吕芳、北芳、蔡风》这本散文结集之外,2016年《昆嵛》还与山东省散文学会合作,策划出版了《故乡是昆嵛――半岛散文家作品集:牟进军、杜广友、菊子、徐丽、孙忠花、蛐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焦红军主席的长篇文化散文《冰心与烟台》由《齐鲁晚报》连载,真是可喜可贺。

2017年1月15日,中央电视台3套“向幸福出发”栏目播出了王锡文和陈碧芳的故事,这对夫妻因文学结缘,此前,烟台电视台“烟台故事”栏目也对他们做了专访,其中有牟平作协的孙伟、孙汉宁和蔡风到他们家看望的镜头,感到很亲切。我知道王锡文和陈碧芳的故事还是在《昆嵛》2013年第1期上的一篇文章《超越爱情的文学梦》,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据我所知,这个故事传播途径是:《昆嵛》――烟台电视台――胶东在线――中央电视台。其中《昆嵛》功不可没。

父爱如山 母爱如水

如果f母爱如水,那么,父爱是山。如果说母爱是涓涓小溪,那么,父爱就是滚滚流云。

2016年《昆嵛》推出了好几篇叙写母爱与父爱的文章,如谢玉堂的《平生难忘慈母恩》、杨悦浦的《母亲的望儿山》、卞彬彬的《母亲老了》、杜广友的《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等,文章或长或短,但都感情真挚,现择取两篇简述如下:

谢玉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早年曾在牟平工作,读他的长篇散文《平生难忘慈母恩》,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都非常打动人。谢省长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母亲身上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崇敬、感恩之情,正如焦红军主席评论所言,全篇以描述母亲所经受的人生苦难为明线,以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奋斗历程为暗线,忆苦难,感母恩,写母情,整篇文章虽长,但读起来,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文字冗长,而是感到有血有肉,字字珠玑,吸引读者急切地读下去,有一气呵成之感。

杨悦浦是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他的《母亲的望儿山》,倾注了一位老艺术家对母亲的无限深情,虽然杨悦浦先生在老家招远农村只生活了三年,也就是在他7岁到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在他9岁那年去世。杨老久居京城,他对老家是这样理解的:老家,就是那个你一旦离开就让你留恋的地方,既熟悉又感觉神秘并总在你心里徘徊着的那个影子,那份养育你的血缘和地脉被一份浓重的情感包裹起来实实地放在心底,当你走遍所有的地方,发现这里才是最不可替代的心灵归宿。更重要的是,老家有作者童年的苦与乐,有母亲的影子,有母亲的墓地。作者通过望儿山,引入了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怎能不让每一个游子动容。王彦平老师的读后感《古拙厚重赤子之情》写得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借用两篇文章的标题作为结束语:《昆嵛》是《文学绿洲中的那一朵灿烂之花》(2016年第2期牟民文章标题),与《昆嵛》相逢,《相逢是首歌》(2016年第2期刘郁林文章标题)。

莫言散文范文第9篇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终落中国,“诺奖”由神话变成国人的身边故事。这个有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国度,成为一片沸腾的乡土。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百年中国现代文学的艰难历程和痛苦经验所换得的整体成就,终于在国际上赢得应有的地位。

去年10月11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诺贝尔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为:将虚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河崖镇大栏乡。他是母亲最小的孩子。和绝大多数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他是被饿大的。他对童年的回忆,最多的就是饥饿。

不久前的2012年12月7日,他在瑞典学院演讲。说他记忆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他吓得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时,他听到母亲唤他的乳名。他从草垛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打也没骂,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他记忆中最痛苦的事,是跟随母亲去集体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人们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母亲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他们捡到的麦穗扬长而去。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他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莫言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他,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童年时的经济贫困和政治歧视,直接影响了莫言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莫言因“”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1981年在河北保定的《莲池》第5期上公开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始,莫言已发表了八十多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出版过五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九部影视文学剧本,两部话剧作品。他的作品还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莫言的文学创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魅力。《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

迄今为止,莫言和他的作品荣获了海内外诸多奖项: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第二届冯牧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雍外国文学奖、2002年首届鼎钧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7年“福星惠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师姐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获因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曾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但在他的老家,人们像朝圣一样赶来,破落多年的院子人流如织。

莫言散文范文第10篇

莫言引外

市常火爆

莫言“”的消息後,在中地和港澳地及世界上多家都出了一股“莫言”,多店的莫言作品集被一空。在莫言的第二天,《莫言文集》便在北京首,套文集包括莫言的《高家族》、《天堂蒜苔之歌》、《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蛙》等11部篇小,有部中篇,3部短篇小,以及莫言的散文、文和作共20本,是目前最全的一套《莫言文集》。其中最新修版散文集《唱歌的》、作《我的》、《碎文字》、演《用耳朵》,以前有出版。此外,作家出版社也在近斯推出一套《莫言文集》。上海文出版社今年推出的一套16本的《莫言作品系列》,3天就10套。其中,《蛙》的售量本已超20,段出版社正在急加印。出版社加印已“莫言作品系列”封面上的作者介由“茅盾文得主”改“文得主”。另俄斯媒,由俄斯彼德堡阿姆佛拉出版社已著手在出版俄文版的莫言作品集《酒》和《乳肥臀》,今年年底前在俄斯上市。在瑞典、法、德、美、加拿大等美家,莫言作品集的者也大增,有些以前莫言名字的者,也特地到店去些莫言的看一看。在越南,市上一下出了多莫言的版。

莫言中文界

有大激作用

市的火爆和出版社的利是莫言“”引的一表面象,更重要的是莫言“”中代文具有指性的意。著名作家王蒙莫言的表示祝,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明中代作家、以及中代文成就得了世界的注。莫言是中一代很具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在外的影很大,包括日本的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等,莫言都有很高的。”中作家、新言人崎:“莫言的中的作家文作肯定有正面的激作用,首先是他的作品有很高的文水,次‘’也充分明‘越是民族的、越是本土的作品,越具有世界性。”其次,莫言背後有一重要的背景,那就是我行改革放30多年,中的展了,中的文化步了,上的文化交流活也繁起了,中的文走出人家解和注的更多了。”

莫言的土作路子

的作家有借值

莫言是一民的後代,他在文作之初,原本是想走“土”的作道路。是由於他出身在一富裕中的家庭,“”中是受打的象,所以他在中肚子去偷吃了生的一受到批。因此他在作中有意“去高密化”、去土化,量抵制著故的色犬他的惑,而去海洋、山、。了小道德高尚,他主人公的手塞了一本《列集》;了小有族息,他主人公日琴三百曲等等。按他自己的法是:“不了泥腿子的附庸雅,鼻子牛屎味的胡造!”也就是的作品信封寄往有刊後,等的多是退稿和印的部鼓信函。後,他意到源於生活的道理,改了原的作思路,回到了高密那片高地,他的作品便有了的土息和“根文”的特色。有位老作家曾趣地:“莫言那些‘土得掉渣’的小,就是高密北那‘破麻袋’摸出的。”有意味,但莫言把成是自己的最高嘉。

毫疑,是最初被拍成影引起的《高》,是後得“茅盾文”的《蛙》,莫言的作品大多都是他故里高密的父老,那片高地的情,“我”、“我奶奶”、“我父”、“我母”、“我姑姑”、“我”的故事,是符合“熟悉的人和事”最基本作原的。在作的格上,他持“古今用,洋中用,取其精,去其糟粕”,既有文化的承,也有外文化的借,既出民特色,也融入明的代性和世界性:一方面,他用的土地域和深厚的民源,加上用大量的代主文作技巧,使他的作品行流水,特,情富,涵深刻。特是他中的史的烈人文和深刻挖掘,是他有的成就。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受到了福克和克斯的影,他下的“高密北”福克下的克帕塌法和克斯下的孔多小一,充了象徵和寓意。在某程度上反映在改革放程中,中作家接了西方作家的作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中西文的碰撞,促使莫言“民故事、史和代事以魔幻手法於一”,促使他以富的想像力,出富有力、情感的村“民深”,到了高的境界。莫言次“”他本人是之愧,至名。同,他的些作方法,多作家特是文青年,是有借作用的。

莫言引的“”

需要理性待

莫言“”已引中地甚至是海外一股“作”、“”和“出”,但是我也必看到,在上世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地出的那股“文”及文生的“效”,已著“以建中心”的移,回到文的本位。加上多年受到影和路的,文的“化象”已是不的事。我在鼓人好、出好、好的同,也要理性地待莫言的:如多出版社出了大量的《莫言作品集》,不到不完,造成和浪?又如有的者了莫言的是真的,是在架上斯文的?再如有的文青年打算向莫言文奉一生,但竟像莫言的成功者毛麟角(文委然介:全世界具有得件的著名作家有500多位,但每年只能有一位著名作家能,且今年文初步被提名的著名作家就有120位,能得提名就已不易了),你有有做好根本不能甚至要日子的思想?些都值得相者冷思考、理性待。

上一篇:周国平散文范文 下一篇:朗诵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