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感悟范文

时间:2023-03-08 02:45:47

家访感悟

家访感悟范文第1篇

说起来真的很惭愧,当了几年的班主任,今天是我第一次家访,在这次家访前,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家访就是一种形式,是为了给家长为了给学生看而去做的一项工作,但今天的家访改变了我的想法,家访不仅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间的相互了解,还能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这为以后开展班主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班级有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刘某,他在平时生活中学习好,爱劳动,但就是脾气古怪些,特别急躁,今天体育课后要求打扫卫生,我便安排班级两组男同学都出去干活,我便领着这些男同学去对面办公室打扫卫生,中途回班级取东西时,我发现刘某没有去劳动,当时我的心里很不舒服,心想这个孩子又闹什么情绪,即使有什么事也该和我清一下假,我刚想把他叫起来问个究竟,又转念一想,他脾气很暴躁,如果我直接问他为什么不出去,可能我俩就会发生冲突,就这样我假装没看见他就出去了。我一直等到学生上完晚自习,正想上班级问他究竟怎么啦,他步履蹒跚的从班级后门出来,我感觉有些不对劲,马上问他怎么了?他说腰特别疼,是体育课跳绳达标时腰扭了。我心里想多亏劳动是没有那么莽撞去批评他。后来我安排学生帮他拿书包并扶他下楼,将其送回家。

第二天我和家长联系一下,了解到孩子肌肉严重拉伤,必须在家卧床休息,当天晚上我认为自己有必要去他家里看望一下孩子,于是我买了一些水果去看孩子。他的父母见我亲自去家里都非常惊讶!在家里我们谈了许多!他妈妈说孩子前两天体育课1000米达标时就受伤了,今天早上他还嘱咐孩子请假,但孩子怕给老师添麻烦,认为自己还能坚持,在跳的过程中就已经感觉不是舒服了,但还是坚持跳完了。但回到班级腰就不敢动了,他还没和老师请假,一直坐了三个小时坚持到放学。

我听了这些心里有种由衷的敬佩感,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他的这种毅力值得全班的同学学习。我告诉孩子不要着急上学,身体健康很重要。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反思:首先我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学生第一次体育课就受伤了,我竟然全然不知。其次,我也庆幸自己没有没有那么鲁莽的批评学生,一定要了解情况再去批评学生。

家访感悟范文第2篇

2012年7月8日,我和五位老师组成小组对10位学生进行了家访,包括品学兼优生、性格内向生、生活贫困生、“双差生”等不同类型学生。

一 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对林××同学进行家访。家访前,我电话通知了孩子的妈妈。他妈妈听说我们要进行家访,特意提前下班,在路边迎接我们。到家后,家长热情接待我们,让孩子给我们递上热茶,送来水果。我看到孩子的房间里有一大排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各种书籍,《三百六十五夜故事》、《格林童话》等等。我问林××:“书柜里的书都看了吗?”他说:“都看了,有些书都看好几遍了。”看来孩子的家长平时也很注意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然后,我们与家长聊天,谈论着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对林××学习认真努力,爱看书的优点进行了表扬,也指出了孩子的不足。之后,我对林××同学在学习上提出两点要求:(1)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每一节课至少要发言一次;(2)要努力把字写好,因为一个人的字代表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孩子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老师的话。我们相信这次家访在孩子的心中一定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会对他今后的成长有一点点的促进。离开林××家时,家长把我们送出很远,他们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感谢老师为孩子付出的努力。

离开林××家,我们来到今天家访的第二站白××家。白××的妈妈早已在门口等候。一看到我们就说晚上就在她家吃饭,都已经预定了。我们连忙拒绝,感谢家长的一份诚意。

走进白××的家,房子是租来的,老家在北林洋。家虽然不够大,但给人一种干净舒适的感觉。白××正在做作业,看到老师光临,连忙起身迎接,端茶送水,很是热情。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平时她妈妈在外地做生意不在家,但是她妈妈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很紧,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听说孩子成绩下降了,她妈妈就提早回家,本学期白××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

从孩子妈妈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孩子在家学习的一些状况,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学习就会松懈,在家依赖性很强。我们和孩子面对面进行了交谈,对她的进步我们进行了表扬,并帮助学生制订了学习时间表。这样有步骤地去学习,就不会头脑混乱。每天空出时间多看书,积累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告诉家长,在今后要多联系、多沟通,这样对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家访,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马××,是我班一位典型的“双差生”,学习上没有动力,成绩差,还不服从教师管理,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抗拒心理。针对这样的学生,我改变思维角度,多次观察和寻找这位“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体育,喜欢打篮球,在场上组织能力较强,队员佩服他。一天,有位同学的中饭被清洁工给倒了,他还去买面包给同学吃。通过这几件事情,我找到了突破口。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我和家长谈了该生的这几件事情,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们说还没有哪位老师家访时说过孩子的好话。学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

二 家访的感悟

1.家长的热情

家长对我们的来访,都是那么重视与热情,有些家长还特意请好假,在家等候。当从家长手中接过那一杯杯冒着热气的茶水,那股暖,不仅暖在了手上,还暖到了心里。

2.家长的期待

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教育能够提高素质,他们把读书当做改变子女命运的重要途径,在子女的教育上舍得花钱。只要孩子开口,只要能做到,家长都会尽力去达成孩子的愿望。有些家长还利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去参加各类补习班。但是,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那种经济条件,尤其是那些打工家庭。从他们渴求、期待的眼神中,我完全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他们真是把我们老师当成了救星。

3.家长的诚恳

通过家访,我们和家长之间诚恳的谈话,也帮助家长解决了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家长把孩子管得太紧,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有些家长忙生意,过问孩子的时间也较少。我建议家长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由于班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我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吃苦的意识,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家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三 家访的体会

1.家访前要充分备课

这次家访活动,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是活动结束后经过仔细反思,我认为准备工作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例如,在一学生家家访时,家长问了很多关于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各科学习成绩、薄弱学科、作业完成、兴趣爱好、习惯、与同学的相处情况等问题,有时我们感觉无从回答,只好敷衍,模糊应对。所以,在家访的时候我们要对受访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掌握,以便家访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这样才不会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被忽视,也让家长多一份理解:老师在我们孩子身上花了不少功夫啊,比我们家长更了解孩子。

2.真心家访,以诚感人

开学以来,我发现一学生的家长很少和我沟通,所以这次我就确定她作为受访对象。在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造成家长很少和我们沟通的原因有两个:(1)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不好意思和我们说话;(2)不知道和我们说些什么,怕说话显得没有水平,不知道说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所以,我就真诚地告诉家长,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表达知道他们的意思,所以请家长们放心与我交流;只要是关于孩子的问题,任何问题都可开诚布公地讲出来,包括我们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家长听到这些话后,敞开心扉,与我们聊了很多,也聊了很长时间。

我认为,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要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谈话时一定要恳切真诚,采用商量口吻,不用“命令式”、“批斗式”,让家长感受到来访老师的诚意。首先,真诚告知孩子的表现,对于家长不予隐瞒。然后,主动向家长请教在家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也会把在校教育有效的办法和家长分享。

3.多正面教育,少反面教育

班主任在家访介绍学生情况时,要全面、客观、公正,在充分肯定、表扬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缺点,使家长和学生能够接受,并对改进缺点充满信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老师管不了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了一根“棍子”,学生不免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优点要用放大镜放大,缺点要用微缩镜缩小。让每一位学生从班主任眼里看到公正、公平的关爱,从而增加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我在这一天的家访活动中感受颇深,收获也颇多。但是,家访工作不能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了事,我们应对每个家访过的学生做进一步的后续教育和家访工作,巩固和延伸家访的教育效果;家访工作也不是被动的,不能仅靠学校组织的几次家访活动,我们要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使家访工作长期化、制度化,使家访工作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面的和谐交流,使得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如果说教师是轮船,那么家长是风帆,彼此默契,学生这个乘客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到达胜利的彼岸。但愿“今天,你家访过了吗”这句话能成为每间学校班主任和老师的常用语!

家访感悟范文第3篇

一、善于把握适当的时间

经验证明,适当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等,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

二、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也就是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通过家访教师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应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2.要了解学生。我们经常说,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我们有许多老师并不是非常了解学生,而“家访”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3.要了解家长。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性格,因此,在家访前老师有必要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从这方面来说,家访可以建立起新型平等的教师和家长关系,更好地统一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来把孩子教育好。

4.要了解学生家庭。为使家访效果更好,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家庭有几口人,各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单位工作,家庭关系如何……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教师家访就能灵活自如,效果就会更佳。

三、家访要讲究交流的艺术

1.学生要在场。家访时尽可能让学生在场。老师、家长、学生在一种平等、互信、轻松的氛围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又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2.注意交流方式。家访时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长对老师的家访是否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直接决定着家访的效果。首先,家访时教师应注意仪表形象,谈话开始,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上几句,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学生的情况。

同时,由于家长各方面都不相同。作为老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3.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家长也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同时,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要具有针对性,要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

4.要全面评价学生。最差的学生,都有好的方面,因此,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抓住某一两个问题就下死结论。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5.多引导启发。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宰牲节,启发他们说出心里话;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要巩固家访的成果

家访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动,学生心理正在进行着“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的对抗,正急需外部动力的辅助,以达到思想上的净化和改良。为了巩固家访效果,教师可采用学生监督和老师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公正的评价。

家访作为沟通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我们应该不断地尝试家访的新方法,使得这种沟通方式能更有效地进行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地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结合,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家访感悟范文第4篇

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一种手段,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管理孩子的有效途径。家访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经历的,优秀的教师是非常重视家访的,他们把家访看成管理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可以找到孩子未完成作业的原因,也可以找出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更好地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达到药到病除。但是在家访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时间,请勿农忙时节去家访 农村小学孩子的家长大都在家务农,因此,我们不能在农忙之时去家访。农忙时节,家长们忙种忙收,本来就很辛苦,一天忙到晚,回家时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哪有时间和精力听你反映孩子的情况。此外,白天家长们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这时很难遇到家长,因此也不宜去家访。只有不在农忙时节的晚上才是最佳的家访时间。如果在农忙时期确实有重要的事情,可以先预约,然后再去家访,家访效果会更好。 二、注意形式,请勿事无巨细皆家访 家访虽然重要,但也不是事事皆家访。现在通信发达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话,一点小事,打一个电话可以解决的,没有必要去家访。也没有必要事事把家长请来,小事去请家长来,家长会感到反感,总觉得是小事,来又耽误了他半天的时间,不来,又怕孩子“受气”,在进退两难间,他只觉得厌烦,有时会有抵触情绪,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有重要的事情时,才去家访,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注意内容,请勿家访报忧不报喜 不要在孩子犯错误时才去和家长沟通,这样,容易造成家长“谈访色变”。一见到老师去家访,心想:孩子又犯错误了,心理上就会有压力,常常会心不在焉的,一直等着“训斥”,其时,当孩子有进步时、做好事时,我们更应该去家访,把喜讯和家长一同分享,家长更容易接受,家长都希望孩子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四、注意语气,请勿居高临下“训”家长 有些教师,一见到家长,马上用居高临下的语气说“你的孩子如何如何,我管不了,你还是想办法让他转学吧!”弄得家长没有面子,一味地打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老是给自己丢脸。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试想,如果孩子都听话了,都懂事了,那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呢?我们岂不是要失业了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的案例我们都是看过的。孩子调皮了,不仅仅是家庭的原因,学校教师更应该好好找原因,和家长沟通,共同管理好孩子。遇到家长,我们能否轻言慢语地讲,心平气和地说,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保持了教师的为人师表,同时也能得到家长的尊重。 此外,如学校的管理体制改变了,也可以和家长沟通一下,请家长对学校的管理提意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效果会更好;现在交通日益发达,高速公路纵横盘县境内,家访时告知家长走高速公路的危险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有责任全部在于自己。这样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不能为了方便而走高速公路,只要家长重视了,我想,走高速公路的现象会有所减少甚至消失的。另外,还可以把家访转化为培训式的,可以告诉家长们,学校的校纪校规以及学校的新举措等。 总之,家访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共同把孩子管理好,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访感悟范文第5篇

在我的印象里,农村的家长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历代人的艰辛已经让他们对山外的世界充满向往,而且每位家长都会希望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可能是地域性差异的缘故吧,家访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我所想象的情况。每到一家,家长们都以农村特有的方式热情的迎接了我们。一阵寒暄之后,我们便步入正题,开始探讨孩子的教育,这时的气氛就明显不如前面了。经过我的观察,家长们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家庭条件较好,可以负担起孩子的读书开销,而且会为孩子们作出额外投资的;还有一类是家庭条件较差,心里想着孩子的未来却是没有办法付出太多,而且会让孩子做很多农活。对于前者,家长的付出挺多,但是关注度不够,他们的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相反会比后者少。他们或许是认为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条件就够了,其实不然,孩子还小,重点应该放在养成教育方面,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后者,他们深深地明白生活的艰辛,所以很希望孩子可以摆脱艰辛,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只能是在一边瞎操心,因为生活毕竟是生活。

月日,我们去了几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家,他们都是小学里的佼佼者。一路听着万永莲介绍着旁边的植物,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不一会就到了家,阿姨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她家是属于后者,的妈妈读过中学,很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且家庭也不算很困难,他爸爸在外打工。的爷爷是位眼光高远的老人,听了他的一席话,我们真的很感动,也很欣慰,以为年过花甲的老人有这样的见识着实让人钦佩。针对胆小害羞的性格,我们提了好多建议,也算是我们读书这么多年来的一些经验吧。在我看来,老师总是喜欢那些爱问问题,经常去老师办公室泡的学生。我们把这条“经验”介绍给,并让的妈妈帮忙监督。带着满意的微笑向刘媛媛家走去,她家的条件不错,她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可能是由于太过年轻吧,哥哥好像对妹妹并没有怎么照顾和关心,在学习方面更是任由其发展。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孩子成绩很好。针对此问题,我们向哥哥提了建议,愿哥哥对她的教育可以有所改观。最后返回到万永莲家,阿姨已经给我们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于是我们便在饭桌前聊了起来。虽然阿姨没有读过书,却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农村妇女,言谈举止之间流露着一种伟大的母爱。有这样的家长,万永莲真的是很幸福,这会是她一辈子的财富。

月日,带着病怏怏的,踏上了从未有过的“徒步”旅行。风里过,雨里淌,从来没有在这么难走的路上走过,到处是石头,随处是峭壁,不禁令人心惊胆颤。那一块块突兀的石头,似乎会没有任何征兆的落下来。从红日当头一直到天色渐暗,终于走完了五六公里山路,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山岗。的爸妈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看着奶奶那朴实的脸,一种亲切涌上心头。感觉贞伟是个好孩子,工作负责,上课也很积极,但是孩子的性格还是有缺陷的,经不住表扬,最近他渐渐的变了,变得很张扬。就此,我们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可以给爷爷奶奶的教育带来方便。天色已晚,我们不敢久留,毕竟还有五六公里山路要走。我们行色匆匆的下山,向另一座大山走去…

月日,家访的第三天…去了我一直都想去的罗赢家,因为我觉得罗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她的生活,家庭条件等等。可能是性格的差异吧,她的父母显得很平和,并没有像其他家长见了我们以后的那种激动。简单的攀谈后,我觉得情况已经差不多掌握清楚了。相比来说罗赢家条件较好,是典型的第一类家庭,孩子自幼生活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在同龄人中似乎有一些优势。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也使孩子的性格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农村的孩子有着城市孩子的性格”,这样来讲不知是否合适。家里为孩子的付出挺多,但似乎关心教育不多。家里要送孩子去遵义的中学读书,而且阿姨可能会去租房子陪读,这在其他孩子是想都不敢想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叔叔阿姨展开了探讨。在我觉得,罗赢的性格真的需要改,似乎是有点偏激,虽然说孩子还小,可能有时是不懂事,但是也不能任由其发展。批评教育还是必须的…

月日,顶着烈日,双家进发…这俩双胞胎兄弟真的好害羞,甚至比女生都害羞,连老师都不敢正视。我把这几天的心得发现都讲给他们听,而且提了许多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建议。不知他们是否听进去了,又明白了多少。总之,希望这俩孩子可以顺利实现他们共同的心愿…

月日,家访的最后一天,又是一对害羞的双胞胎兄妹——朱俊和,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孩子之一。的成绩很好,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墙的奖状,很是气派。朱俊的成绩也相对不错,表现也很好。也许害羞是农村孩子的通病,这俩孩子很害羞,要比朱俊要好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孩子去哪里读初中尚未确定。作为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知道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的不易。如果要送孩子去好学校读书,势必会给本来就拮据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虽然说学习是靠自己的,但是环境造就人自古就是一个真理。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建议孩子还是去好一点的学校读书。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个美好的未来,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愿孩子们天天都有收获。

在家访过程中,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就是大胆发问的学生,多去老师办公室转转。”感觉我们的家访还是很有效果的,这几天,她们一来学校就来找老师问题,很是积极,我也真的是从未有过的欣慰…希望孩子们可以坚持这个好的习惯,好好学习。也希望家长可以更重视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孩子们现在还小,尚处于养成教育的阶段,也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重要阶段,家长们应该多注意这个问题。

家访感悟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家访;赏识;教育;误区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笔者带着赏识的目光走进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成功。然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为了推动家庭教育的同步,使学生有更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家访笔者建议并指导家长真诚地去赏识孩子的优点,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不足,并且对部分家庭实行赏识教育跟踪实录。

小W,生活在一个典型的较富裕的本地的家庭。父亲有着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经常在外经营着自己的小工程,母亲也会帮助父亲忙碌着他们的工程,但还是全身心照顾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里书报也随处可见,整个家庭有着一定的学习氛围。

第一次家访,2005年11月19日

父亲不在家,母亲热情接待了老师,但一进门,母亲就开始滔滔不绝:一天到晚喜欢打篮球,每天要打到很晚才回家,影响晚饭,父母这么忙,一点也不懂得体谅!在家又爱看电视、唱歌;英语较差,但从不听到读书,家里买的参考资料也不学;字也写得差,买了字帖也不练等等。母亲数落时,儿子也在边上,默不作声,但表情很难为情。对老师的一些提问也只是点头作答。母亲实行的是典型的唠叨教育,孩子得不到家长赏识,缺乏自信,缺点越说越多,在家长的唠叨中恶性循环。

帮助家长尝试赏识教育,走出家庭教育困境

指导家长领会赏识教育含义。家长应该将教婴儿学说话、学走路的耐心和信心延续到孩子的整个成长教育阶段,对孩子多欣赏,多表扬,多鼓励,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使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从而爆发出巨大的学习潜力。

对孩子的批评要注意场合。孩子也有自尊心,也要面子,在他人面前对孩子的评价应多一些赞赏和肯定,利用“皮革马利翁”雕塑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从而也能使孩子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对孩子多说优点少讲缺点。孩子的有些缺点,换一个角度就成了优点。如他爱打篮球,可以强身健体,也是劳逸结合,但对玩的时间一定要控制,不能影响到就餐和学习。如他爱看电视,有时也看看新闻,也是一种娱乐放松、增长知识的途径。家长看待问题的观点一变,孩子学习的态度也会随着改变。

转变由母亲单管的局面,让忙碌的父亲也参与进来。通常男孩子和父亲的交流会更深刻些,小W父亲的坚强与勤奋,对他会起到一种更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比母亲要高,能更好的操作赏识教育并直接影响到母亲的教子观点;父亲百忙中的参与,会让孩子更有一种受重视、受赏识的感觉,从而会使自己自觉的配合父母,纠正缺点。

留下家访任务。对学生:每天练字,老师抽查;英语每天大声朗读20分钟,家长监督;每天控制好打篮球、看电视、唱歌的时间,保证学习时间。对家长:孩子的每个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定期与班主任、任科老师交流孩子的变化;建议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册子,每天记录孩子表现出的优点、次数、家长的体会等。

第二次家访;2006年3月17日

父母都能够以理解的态度和温暖的情感对待孩子,家长特别重视,尤其是孩子的父亲,真的是从百忙中挤时间对儿子进行教育。但母亲总是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有时对孩子过分偏爱、溺爱;一有事情了。多数情况下还是会使用过分严厉和惩罚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并极易采取拒绝、否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也有的时候对孩子的错误不敢批评。考虑到老师指导她要赏识孩子、允许错误,也害怕伤害孩子。

肯定前期赏识教育成绩,指导家长注意误区

赏识必须出自真诚。父母不能把赏识理解为单纯的表扬与鼓励,为赏识而赏识,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赏识只停留在孩子已有的成就上,一旦孩子没有进步,不能如愿,赏识便会变成抱怨,甚至收回赏识,于是,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赏识并不出自真诚,而是带有很大的急功近利,孩子是家长生命的一面镜子,要孩子幸福,家长的脸上要有真诚。通过改变父母的思维方式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造就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容易与成功结缘。

赏识必须做到客观全面。家长要善于观察,深入了解孩子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做出正确客观地评价,不能主观地下定论,以免发生偏差;家长必须承认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孔子曰,因材施教,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赏识教育,充分考虑到孩子某些方面的特点、优势和爱好,使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得到承认,得到发展,充分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使孩子得以全面发展。

赏识必须重优点轻缺点。始终用微笑来对待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成功的家教中绝没有一味地泼凉水、指责、埋怨,而只有赞赏、夸奖和鼓励,以及偶尔的适度批评,如果孩子遇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看到的是经常竖起的大拇指,得到的是赞赏、夸奖、鼓励,他的积极性就可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的坏行为、坏习惯,否则,“坏孩子”可能就诞生在家长的言语之中。

赏识必须注意批评的艺术。赏识并不是事事顺从孩子,不管孩子做得怎样,都不批评。赏识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的批评。奥秘在于批评的艺术,尽量做到:正面引导、尊重人格、避免当众批评、看准时机、相互配合。

赏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并不一定是“万能钥匙”,其操作方法也不可能一一列出,具体处理这一类问题,家长不能停留于对道理的一般理解,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严与宽之间、赏识与反对之间、表扬与批语之间、舐犊情深与铁面无私之间,教育的适度往往很难用数量表示,连文字表达也是有限的。把握教育适度的惟一途径,就是努力使自己具有科学的家庭教育见识,努力掌握教育的“度”,使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实际问题上,真正具备审时度势、宽严不误的能力,与时俱进,使赏识教育得到灵活运用、更佳发挥。

家访感悟范文第7篇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我坐上了开往芭蕉方向的班车。虽已是十月,但在这个南国乡村公路上,并不见肃杀之气,秋意尚不浓厚。沿路是恩施山区最普遍的景观:山林,依然显出郁郁葱葱之色,偶尔还有些许红花探出枝头。从车窗里看到公路两旁的农家小院,皆为两到三层洋房小楼,颇显出富裕大气之势。

车行四十多分钟,到达芭蕉乡集镇,但是我此行的目的却仍在不可知的远方,我一路打听着,找到一个摩托车,一路黄尘滚滚,最终到达黄连溪村。阙林清家在乡村公路的尽头,在车上我就看见站在院子外向我招手的阙林清。到达之后,她告诉我她家现在住的是木制的老房子,但是在这房子旁边那栋三层平房就是新修的。片刻过后,阙爸爸阙妈妈相继回家了,阙爸爸刚从村委会赶回来,虽然他其貌不扬,个子不高,脖子还有点歪,但是看起来就是个踏实肯干的汉子。阙妈妈回来时还背着一背篓刚采的芽菜,勤劳的阙妈妈热情地招待了我。

阙爸爸不愧是村干部,很健谈。他非常自豪地谈起自己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已于2007年考上中南民族大学,这个孩子很坚强,去大学报名是一个人去的,没要父母陪同。阙爸爸也很高兴培养出了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而对于小女儿阙林清,他似乎并没有抱很大的期望,他希望小女儿将来留在恩施,读一个卫生学校,找个医院上班。父母对于子女的人生路途早就规划好了。我跟阙爸爸说,阙林清学习上有厌学情绪,除语文和政治学科成绩未下滑,其他学科成绩已严重下滑。阙爸爸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并未严格要求自己女儿的成绩,只要求女儿在学校不违反学校纪律。

但在对待孩子人生的规划上,阙父的理念和一般父母不同,他在本次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听自己孩子的心声。对于阙林清我是比较了解的,她非常希望自己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希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阙林清在平时也多次谈到自己的厌学问题,只是其父不准其离开学校。但她的成绩已经全面下滑,并且她也无心弥补漏掉的内容,更无信心赶上正常水平,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高中教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像阙父这样的思想在恩施这片土地上还是比较普遍的。当父母知道自己孩子在中小学基础较差时,在送入高中后期望值是非常低的。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要求自己子女都考上重点大学,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求孩子的未来。学生本身也对自己的前途很关注,但学生自己希望做的未必是父母所希望的。这种冲突在很多家庭中都有出现。

回到学校后,阙林清的的厌学表现得非常明显,情绪很差,有几次想到了自杀。她说自己最希望和父亲沟通,但父亲却从不和自己多说几句话,因此想逃离这个学校,逃离恩施,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但自己却放不了父母,因为自己爱自己的父母,不愿不辞而别。她希望能够在得到父母的同意后离开学校。我找她谈话,希望她转化自己和父母的沟通方式,寻求其他的例如写信的方式,或者找人代为传递自己的思想。

过了几天,阙林清很兴奋地告诉我,其父亲已经同意她离开学校,并且帮其找了武汉的一所航空学校就读,学的是空乘专业。我问她父亲为何同意她离开恩施,她说她让表哥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了父亲。在亲友的劝说下,父亲终于同意了她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次家访让我感慨颇多。我意识到当今时代是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人生的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一元价值时代已过时。因此作为父母,在对自己孩子人生规划时的视野要广阔,要考虑成功的多元途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志趣,不可让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未实现的理想而牺牲孩子的志趣甚至是孩子的一生。最近在美国的加州有一位华人自杀了,他叫王庆根。王庆根在少年的时候就得过化学奖,来到美国在斯坦福大学读了博士,同时还读了IT硕士,后来成为硅谷首席工程师,但是他却在重负下自杀了。王庆根的悲剧,也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王庆根的一生不可能轻松,他的背后不只是含辛茹苦数十年的父母亲人,更肩负起为家乡争光的重任,他肩负了太多的责任和期望。有网友说,如果不是那些光环,他这一生或许可以活得轻松些。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追求幸福的普通人。

也有人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近年来高学历人才频频自杀?不少网友认为,不可否认,寒门苦读值得鼓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一条积极的通道。不过,上名校找好工作并不是唯一的价值体现,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尊重子女的志趣,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自己选择。青少年学生的社会阅历不够,在选择自己人生道路时需要父母长辈的指导,这样青少年的人生道路才会少走弯路。父母应该在了解自己子女志趣、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研究适合自己子女未来发展的道路,然后给予指导性的规划,并通过多次沟通引导子女按照规划发展自己。如果父母在子女前途规划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就要去咨询有关专家或机构,而不可不假思索胡乱规划,更不可盲从。青少年学生更容易盲从,看见周围的同学都报体育,自己就想着也去体育,缺乏成熟的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在体育的道路上发展,自己其实并没弄清楚。这时就需要父母要保持清醒头脑,帮子女确定一个正确的人生规划。

家访感悟范文第8篇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家访

一、高校家访的目的

高校辅导员的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有利补充。首先,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辅导员老师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以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家访可以建立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通过辅导员老师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老师可以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从老师口中更进一步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此外,家长也可以将自己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看法,以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二、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形式与实施方案

在新形菹拢随着电话、短信、QQ、微信以及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方式的不断涌现,家访的形式亦越来越多样化了。尤其是对于当下的高等院校来说,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家乡遍布全国各地,辅导员老师想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并非易事。所以,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家访工作来说,家访就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而较为常见及效果较为显著的形式就在于电话访、书以及实地走访这三种。

1.电话访。电话访主要是针对边远地区的学困生、贫困生以及特殊家庭的学生,辅导员老师通过电话家访,与家长进行简单的电话交流,及时地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让这一通电话的信息量最大化,使得学生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的同时,也能了解学校以及辅导员老师的各项工作,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

2.书。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收到来自学校与老师方面的问候,每次寒暑假放假之前,学校和老师给每一位学生的家里寄去“致家长的一封信”,并附上学校以及主管辅导员老师的电话的联系方式,以尽可能多渠道地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书信家访中,学校与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文字把学生的在校情况以及学校的各项政策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期望。在开学初,若学校和老师能够欣喜地收到来自家长的意见反馈,这就更好地实现了书信家访的目的。

3.实地访。实地访是让辅导员老师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走进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也是高校家访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鉴于高校生源的实际情况,辅导员老师对学生家庭的实地走访也显得并不容易。因此,在选择走访的对象时,就要具备针对性,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家庭的学生等等。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偏远的农村,而高额的学费却和家庭经济状况矛盾着,他们由此也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家访过程中,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就要鼓励学生要正视家庭经济条件,并希望他们通过自己努力,来提升自己以后的生活质量。除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有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也值得辅导员老师关注,这就突出表现在单亲家庭或者家里出现较大变故的学生中。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不管是在学校的表现上还是自身的性格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例如性格孤僻,不愿与老师同学们交流等等。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在家访中,更进一步了解他们家庭情况的同时,积极地开导和鼓励他们。可以说,不管是家庭经济困难,还是家里有一些特殊的变故,这些都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阻碍,此时,辅导员老师就要要鼓励他们正视家庭情况,让他们树立起美好的志向,绝不能因为家里的一些消极因素而懈怠。

对于辅导员家访的实施方案。首先,在家访过程中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情况等,了解特殊家庭、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其次,辅导员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等;再次,根据不同学生,介绍学校的相关政策,让学生以及家长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项政策;最后,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学生工作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意见和建议,全力配合学生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以很好地实现辅导员家访的目的。

三、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意义与展望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首先,辅导员老师通过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等基本情况,能够解决家长对于我们学生工作的某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对学校的信任度,使得家长能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其次,家访可以获得更多更真实的学生资料。例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于很多方面的因素及顾虑,可能不会很真实的反映家里地情况。而家访就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真诚地与家长交流,了解受访学生的真实状况,了解到家长的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地记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再次,家访能够将爱送上门。说起家访,大家想到的往往是中小学生被班主任家访的情形,而当人们听到大学也有家访时,往往会感到很惊讶。是的,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员,高校教师亦有责任给学生及其家庭送去爱与关怀,这正是我们大学老师走出去家访的目的。此外,家访还可以多方面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档案里看不出来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毕业后的志向等等,使得我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状态,有利于我们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家访活动,不是一个短期的、应景式的任务,要形成一种制度,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做好此项工作。”因此,高校的家访活动应持久地开展下去,推进家访活动常态化,并积极利用网络、书信、电话等方式拓展与学生家庭沟通与联系,让家访成为提升我们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家访就是在于通过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努力构造起学生、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明,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4)。

家访感悟范文第9篇

对于家访,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首先家访不是辅导员的独角戏,而是与家长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重要桥梁;其次,家访并不是去告状。尽管学生在学校里会犯错误,会有缺点,但辅导员家访时,应该在如实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的基础上,多谈学生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而不是一味的渲染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最后,家访的目的不是走过场。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希望,家长迫切的希望通过辅导员的家访,了解学生在校各个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家访 关怀 感悟

每年寒假,省里都组织“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2013年寒假,作为辅导员中的一名,我积极参与其中。每次家访后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触,每走访一个家庭,我对学生的了解就更全面、更深入一些。经过一年的学习,有的学生带着新的成长回到父母身边,汇报收获并分享喜悦,但也有的学生带回的是些许遗憾。通过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和谈话,在给受访的家庭带去学校的殷切关怀和温暖鼓励的同时,也让我对日后如何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如何与学生相处都有了新的想法和计划。现将我此次的家访活动汇报如下。

一、精心准备、方向明确,踏上家访之旅

家访前,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们平时的在校表现,我从不同的视角,选取了家在葫芦岛地区的学生中较有代表性的五个进行走访:建筑121班的张晓博痴迷于网络游戏,在本学期期末考试的5科中仅2科及格,专业排名91/129;道桥121班的齐欣和李雷的家庭条件都一般,二人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没能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虽然在平时的学习中班长和学委经常督促,但效果不佳。本次期末考试一共5科,其中齐欣仅1科及格,专业排名86/94,李雷仅2科及格,专业排名79/94;建环121班孟令哲,平时沉默寡言,担任本班文体委一职,但入学以来学习成绩却逐渐下降,本次期末考试一共6科,仅3科及格,专业排名45/61;建环122班的王惊,是本次家访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专业排名23/61,虽然生活在单亲家庭但十分努力上进,通过本次家访进行鼓励,并核实其是否能在下次的贫困生评选中参评。

总结以往的家访经验,期望通过本次深度走访,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有的放矢的为学生制定成长计划和努力方向。

二、辗转行程、走进家庭,带去真情问候

因张晓博的母亲当天要值夜班,所以我们在其工作的医院进行了本次谈话。该生是本次家访对象中家庭条件较好的,父母对孩子有些许溺爱。他母亲称,每次开学都将孩子送回学校,并将床单等日常用品取回家换洗,包办孩子的一切,不需要他自理生活。可越是这样为孩子创造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反而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平时较贪玩,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网络游戏和谈恋爱上,不能以端正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我建议家长不要包揽孩子的一切生活琐事,要让他学会承担责任,不仅要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学业,更得学会为家庭承担和付出。

道桥121班的齐欣和李雷,家庭条件都一般,两人能够考上大学,自然成为了家里的希望,但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确让家长十分担忧。齐欣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均没有稳定工作。一家三口住在不足三十平米的平房中,昏黄的灯光下,面对父母的愁容,齐欣很是惭愧。我向他的父母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学分和绩点考核方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我还将学校的助学金制度进行介绍,鼓励齐欣努力自强,通过学习的方式为家庭减轻负担。李雷的母亲早年已经过世,他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一个姐姐也已经出嫁。由于父亲没多少文化,我将该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告诉了他的姐姐。通过沟通我和李雷的姐姐一致认为导致该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沉迷网络游戏,希望家长和老师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其戒掉网游。

建环121班孟令哲,平时沉默寡言,担任本班文体委一职,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父母工作较繁忙,与孩子的沟通不多。该生母亲反应孩子在家里与家长的交流也较少,因此比较头疼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建议该生母亲在繁忙工作之余尽量多与孩子对话,开学后可以多给孩子打打电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树立理想和人生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才会有努力的动力。

建环122班王惊,是本次家访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虽然成长在单亲家庭,和母亲及姐姐生活在一起,但该生自强自立,不仅自身学习成绩优秀,并在学院的学生会中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并参与了本次锦州世园会的志愿者工作。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老师完成工作,并在期末考试时帮助其他同学复习。我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辜负母亲和老师的期望,争取取得更多更优秀的成绩。

三、感悟真情、点滴记录,肩负责任继续前行

每次家访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体会和感悟也逐渐增多。

首先家访不是辅导员的独角戏,而是与家长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的重要桥梁。在我讲解学校关于学分、绩点的相关考核政策的基础上,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存在的各样问题。一定要避免辅导员说个不停,而家长却一言不发,没有沟通和交流,就不会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也就失去了家访的真正意义。所以家访时,辅导员既要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又要认真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

其次,家访并不是去告状。尽管学生在学校里会犯错误,会有缺点,但辅导员家访时,应该在如实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的基础上,多谈学生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而不是一味的渲染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希望,如果仅仅是批评学生,那么打击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只会因为你的到访导致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但没有解决相应的教育问题,反而给家庭和学生带去了更大的压力。因此比较委婉地提出学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用商量的口气与家长讨论,才是较为合理的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家访的目的不是走过场。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希望,家长迫切的希望通过辅导员的家访,了解学生在校各个方面的情况。如果辅导员三言两语地做个简单介绍或总结,就匆匆忙忙地一走了之,不但起不到家访的作用,作为辅导员本身也会失去家长的信任。所以辅导员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家访,家访前要订出计划,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此外,在家访的基础上,我以电访的方式与近50名专业排名靠后的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将这些学生的成绩如实反映给家长,并详细讲解了关于学分、绩点与毕业证和学位证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学校规定的学分制度。首先希望他们督促学生在假期中认真准备相应科目的补考,尽早解决学业问题,不要积累过多的学业压力,以免降级或无法顺利进入毕业设计。

家访感悟范文第10篇

一、家访是一种态度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学的内容框架体系中,家访常常被认为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途径之一。要求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以及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意见。但在实际的家访中,教师常常把向家长报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作为与家长沟通的核心内容。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习惯单向度地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忽视了对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行为表现的了解,窄化了家访的教育内涵,把家访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师的告知义务上,使得教师的家访渐渐失去其本应有的教育价值。长此以往,家长对教师家访难免陷入认识的误区,以为只有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学业成绩不理想,或出现异常状况,教师才会进行家访,就有了所谓的“告状式”家访。久而久之,孩子害怕教师家访,家长担心教师家访,故避之而不及。因此,当有了新的更为便捷的告知方式时,人们就自然认为家访过时了,不需要家访这一传统的沟通方式。

2012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的郁琴芳老师,对上海市146所公办学校关于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提供的18种家校联系方式中,家长喜欢的家校联系方式排名前面的依次为:第一,家长会;第二,家校联系册;第三,电话联系;第四,学校网站;第五,家访;第六,校报校刊(家长小报);第七,家长园地(布告栏、橱窗)。校长认为理想的家校联系方式排名前面的依次为:第一,电话联系;第二,家访;第三,家长会;第四,家长委员会;第五,家校联系册;第六,学校网站;第七,家长学校。其中,不难发现,家访依然被大家认可,但在校长和家长对家访的态度上开始出现分歧,被学校推崇排名第二位的家访,却并没有获得家长的认可,仅排名第五位,客观地反映了家长对家访的态度。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家访中的问题,实际的家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因此,家访之于教师而言,一定不仅仅是告知。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家访更重要的是给予家长一种态度,一份沉甸甸的教育诚意,学校应接纳孩子的全部,表达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和关怀。

二、家访是一种亲近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家长的教养和家庭生活经历渗透式的影响,当孩子走进学校接受系统化的教育时,他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满满的家庭教育的印迹,带着家长的期待走进学校。因此,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个教育期待。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学校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异质性结构特点。教师和学生是各具不同文化品质的社会角色,教师属于“规范性文化”,彰显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学生则属于“需求性文化”,个体需求特征明显且可能含有比较多的非制度成分,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难以形成共同的群属感。在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互动中,学生容易感受到来自教师“权威性文化”的压力,出现逆反心理和抗争行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在不断的抗争和妥协中磨合形成的。此外,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类型构成,三者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有交叉,但它们之间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各有其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即家长和孩子对教育的期待并非都与学校、教师的教育期待相一致,甚至可能相悖。因此,要形成一个真正的教育共同体,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家访就是极好的剂。

因此,家访之于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是一种亲近,让教师走下讲台主动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家庭,以平和的心态理解和接纳家长的教育期待,让家长真切地体会教师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

三、家访是一种分享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有争议,那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即教育是一项充满着个性化色彩的生命活动,则完全被大家认同。在教育的世界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一个个鲜活有思想的生命体,面对生命没有权威,只有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当一个成年人成为一个家长,就承载了作为教育者的责任,从他者的视角努力走进另一个生命体,与其对话,一起成长,拥有了教育的经历,并基于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形成其教育认知,有着自己对教育的感悟,赋予教育内涵,同时积累着教育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家长都是一个教育者,而且,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教育亲情是任何一位教师无法替代的。作为教师,当我们面对家长时,一定心存家长的这份教育体验,尊重家长的教育选择。

在法律的层面上,家长和教师平等地拥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权力,只是他们所在的场域不同,一个在家庭,一个在学校,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家长有权力选择他们认为合理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但在传统的家访中,教师常常以教育者的姿态,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附属物,以审视的目光看待家庭教育中的家长行为。为追求校内校外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合力一致,把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强加于家长,对家长的教育行为提出一些要求,忽视了家庭教育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平等关系,对家长及其家庭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在以人为本价值多元的时代,这样的家访不仅难以实践其真正的教育价值,还会给家长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家访不是教师的教育宣讲。在家庭这个场域中,家长是主人,教师是客人。家访之于家长和教师,应该是一种基于平等关系、相互尊重的教育心得分享。教师应尊重和理解家长的教育选择,一起分担和分享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和喜悦、教育中的困惑和感悟。

四、家访是一种互动

综观目前的教师家访探讨,大多关注的是这样一个教育形式所带来的结果,期待一个学期的一次教师家访能带给我们惊喜。为了增强家访的实效,出现各种家访新形式,如“以学生主题培养为切入点的家校互动式家访”“以联合两个教育空间为目标的家校协作式家访”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访的内容和家访的针对性,但是否也让纯粹的家访有了太多的负担?毕竟家访只是众多家校联系中的一种方式,就是一次面对面的谈话。如果我们让家访承载过多的功利价值,就容易忽略了家访作为教师与家长互动这一过程本身的意义。我们倡导教师家访,也正是因为家庭特殊的情境场域和教师的亲临,使得这一互动方式具有其独特性――真诚、真实。而这种特定场域中的互动过程是其他的沟通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使得家访也具有了特殊的价值。

因此,家访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家庭场域中,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双向互动,它有助于缩短教师与家长不同社会角色间的距离,帮助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同时也能让家长更好地理解教师。在教师家访中,互动既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家访的目的之一。

总之,家访是建立教师、学生、家长亲密关系的朴素方式,传递的是教师的教育态度,在互动和亲近中分享教育心得。家访就是家庭访问,只有让家访回归教育本身,才能拥有家访的全部,实践家访的教育价值。我想对教师家访说:人与人的沟通方式可以变化,不变的是教师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上一篇: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 下一篇:安全感悟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