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2:17:27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范文篇1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范文篇2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范文篇3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范文篇4

早在远古时代,黄河下游地区就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创造了东夷文化。考古资料表明,发源于黄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文化一度处于当时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而当时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帝氏族及其后裔则创造了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渐次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两个主干——夷夏文化,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时间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独特的道路发展,使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化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状态。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时期,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战国时期,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揉合。特别是《管子》、《荀子》的出现,反映了齐鲁两大学派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历史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战略;齐鲁文化

一、“一带一路”战略简要概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一带一路”策略是现阶段我国最高等级的战略目标。主席在二〇一五年十月份访问英国时,重点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在该建议中,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虽然起源于古代丝绸之路,却不完全局限于丝绸之路,拥有更广阔的领域,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自己加入该范围当中。强烈地表明了本国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共同加入“一带一路”战略目标中。

二、“一带一路”文化战略及政策的实施现状

二〇一五年,山东省得到文化部门的全力支持,并在党与政府的领导下,对文化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开拓了全新的交流平台,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为对象的对外文化交流制度,力求于将齐鲁文化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在二〇一五年,山东省共派出一百四十二组访问团对外进行访问,共计1562人;共接待四百零六组外来访问团,共计4894人。

(一)根据国家外交以及全省外交现状,策划各种文化话交流活动

首先,安排高质量演出团队协同国家领导人员外出访问。二〇一五年十二月,省杂技团的《鼓韵》节目登入了中非合作项目推出的约翰内斯堡峰会文艺晚会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二是以省委政府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为依托安排各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山东省曾在法国地区组织了“孔府乐舞”、“山东鲁绣精品展览”等活动、在立陶宛开展了“孔子文化展”以及各种古典文化表演,在米兰世界博览会中通过演出的方式展示山东文化等;三是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强化山东省的文化水平。例如参加海外组织的“欢度节日”相关活动,在二〇一五年,山东省共派出十二批团队参加海外城市组织的“欢度节日”活动,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一次对外交流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国齐鲁文化的文化底蕴与特色;五是通过组织“东亚文化行动”来展示山东省的东亚文化之都形象及齐鲁文化底蕴。“东亚文化之都”对于山东省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渠道,山东省于二〇一五年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青岛活动年”活动,该活动共由4个部分构成,其中包括一百五十多项框架内项目,该活动对山东省“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依托孔子故里、齐鲁文化建立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首先是在海外建立“尼山论坛”这一品牌。具体是在泰国围绕“儒学、佛学宗教交流”等主题建立“尼山论坛”,中外各领导纷纷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开幕典礼。此外,中泰两国的研究人员共同针对这一主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尼山论坛”活动海外的成功举办,象征着我国齐鲁文化进一步推向了国际;其次是推动“尼山书屋”项目的构建。“尼山书屋”于二〇一五年正式在美国洛杉矶、纽约以及泰国曼谷等地区成立,截止至现在,“尼山书屋”已经在全球十四个国家正式落户,包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三是组建“文化中国、齐鲁风韵”演出团队,并奔赴世界各国进行表演。山东省与国务院侨办、省侨办、省外办等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机制,构建了一批演团队,专门赴海外进行各种以齐鲁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演出,向全球推广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四是将山东杂技推向全球各地。山东杂技是我省甚至我国较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也是将齐鲁文化推向世界的核心品牌。山东省杂技团与日本、美国以及欧盟各国建立了合作表演的良好互动关系,常年与上述国家联合开展巡回式商业演出,不仅获取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齐鲁文化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济南市杂技团在二〇一五年八月至十二月之间,将京剧意象杂技晚会《北京梦》在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进行了持续一百天的巡回商演,共计出演了九十二场演出,踏遍了美国二十五个州以及加拿大七十多个城市,刷新了我国杂技演出团队国际巡演的记录。

(三)文化贸易活动取得了理想的初步效果

山东省每年会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项目的开展,致力于发展良好的国际文化交流关系。从二〇一三年至二〇一四年间,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共拨款一千万元用于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例如山东齐鲁文化以及品牌的推广、文化进出口贸易工作的宣传、齐鲁文化贸易平台及相关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的构建。二〇一五年,山东省的关键文化产品以及实现了四十五点三亿美元的进出口额,以及百分之四十点四的同比增长率。

三、“一带一路”文化战略及政策的计划

山东省会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工作的开展,以“一带一路”文化为基础,将齐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深入地推广。致力于研究与策划,加强行业、部门以及区域文化的整合,深入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清晰的工作方向,以服务国家及本全身为格局,依托省政府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坚持梳理全省“孔子故里、齐鲁文化”的国际品牌,创新活动方式,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进展,向全世界讲述山东的故事,建立优质的山东品牌。山东省委政府在《山东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施是我国发扬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山东省素来享有“孔孟故里”的美誉,是我国齐鲁文化的发源地,齐鲁文化代表的是鲁家文化,对世界各国的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工作中可以将山东省的特色文化以及资源优势丰富地发挥出来,有助于齐鲁文化在全球市场中的推广,使山东省在全球的品牌形象良好地树立起来,享有更高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强化沿线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我国的民间文化铺设坚实的文化基础,使各国之间实现良好的文化交流与借鉴,增强国际文化的包容性。要加大人文交流平台合作机制的构建力度,进一步挖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底蕴,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宣传儒家思想的精髓,做好“山东故事”的讲述工作,使国际文化交流工作更有效地落实。构建高质量文化交流平台,以促进齐鲁文化传播为目的,全面提高全省地文化软实力,形成一个具有国际文化特色地文化交流中心。并构建一批独具我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品牌。二〇一七年,山东省将以“一带一路”文化战略为基础,致力于以下工作的落实:建立省部合作机制,全面贯彻文化部门的策划与统筹工作,与新加坡共同举办“二〇一七新加坡与中国山东的文化交流年”活动,两国并肩策划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美术作品展览、文化遗产展览、各种文化交流研讨会、旅游特色介绍等项目。全面贯彻“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构建工作。在“一三五”期间,山东省将与文化部门及山东高速集团进行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塞尔维亚中国文化中心,全面做好设计与策划工作,向上海以及北京等一线城市借鉴资源投入方式、人员派遣模式以及管理形式等方面的经验,充分做好塞尔维亚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工作。积极完善“东亚文化之都”的遗留工作。“东亚文化之都--青岛活动年”的开展取得了理想的活动效果,并掀开了中韩文化交流的最新序幕,我们应充分利用好“东亚文化之都”的良好口碑,将中韩文化交流工作推向更高的深度。扩大“尼山书屋”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范围。在二〇一七年,山东省将联合山东友谊出版社共同落实“尼山书屋”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工作,其中包含韩国安东大学孔子学院、安东市图书馆、韩国首尔尼山书屋等。5、庆祝山东省与澳洲合作关系建立三十周年活动。该活动主要包括:按照省委书记姜异康二〇一年九月与澳洲南部州长魏杰签订的《山东省--南澳州友好合作行动计划》,山东省计划于二〇一七年组建一个画家采风团队赴往澳洲进行有关国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的写生活动,随后又接着举办了有关山东画家眼里的南澳州艺术画展示。山东省计划在明年十月份继续举办“南澳州文化周”活动,活动由双方合作表演、南澳州艺术文化展、南澳州电影展等活动组成。“南澳州文化周”活动将作为两国三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开幕式,并邀请了两省州的领导共同参与,此外山东省还将派出艺术演出团协同省级领导共同访问南澳州。6、选拔并派出相关人才至海外进行深造学习。基于省委组织部在《关于加强儒学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山东省将选拔一批儒学传播人才至其他国家进行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播,预计在明年拟派出两名儒学派人才赴往海外图书馆进行研修学习。7、积极推广对外文化贸易交易的开展。持续更新对外文化贸易模式,构建更多优秀体系用于推广齐鲁优秀文化,维护山东良好的国际形象。山东省组织了对外文化贸易团队至日本以及韩国等过进行文化交流,对日本与韩国的文化产业以及贸易政策进行进一步了解,并共同讨论我省与日韩两国的具体合作机制。计划于明年赴新加坡举行以山东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产品展销交流会,强化与韩国在儒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增强两国的文化交流机制。

参与文化部门举办的海外春节联欢活动。山东省将组织各类杂技演员以及文化遗产研究人员共赴泰国参加“春节联欢活动”,在活动上开展风筝年画展览并形成风筝制作培训班,并将其作为泰中文化交流活动的最终闭幕式,同时也作为庆祝泰国王后八十四岁诞辰的表演活动。此外,山东省还将以“山东木版年画展”为代表至德国进行展示。预计在明年左右,山东省将组建十五个团体共同赴往十几个海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项目。最后,山东省还致力于加强与港澳台三地的文化交流活动力度,与港澳台相关文化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使中国京剧、戏曲以及笔墨等传统文化传播至港澳台地区。

作者:刘洪健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

[2]韩永辉,邹建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J].宏观经济研究,2014

[3]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共创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经贸合作新格局[J].国际商务财会,2014

齐鲁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齐鲁传统文化;高等艺术教育;传承;路径

一齐鲁传统文化相关含义阐述

齐鲁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齐地传统文化与鲁地传统文化。具体来说,齐鲁传统文化其实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合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的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思想。“齐文化”与“鲁文化”这两种古老的文化源起差异极大,相对来说,“齐文化”受以渔盐为代表的海洋经济影响比较崇尚功利,“鲁文化”受以农桑为代表的内陆经济影响更加注重伦理;“齐文化”对革新较为重视,“鲁文化”对传统较为尊重。“齐文化”与“鲁文化”这两种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具有独特性格魅力和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由于在较长历史时期上的经济富足,政治稳定,军事强大,促成了齐鲁传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甚至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文化都不为过。由孔子开创的“儒学”就是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学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传承齐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齐鲁文化尤其是其中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节气的爱国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勤谨睿智的创新精神等,更是成为推动我们这些华夏儿女不断开展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工作的力量源泉,初心所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能背离,甚至要深入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地,撇开齐鲁传统文化来套文化自信建设也是不可取的。当前,有些国人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应该承担的责任,逐渐迷失在犬马声色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为他们敲响警钟,让他们珍惜当前生活条件的来之不易,接受齐鲁传统文化的洗礼,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设文化中国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奋斗,国家只能起到一个带动引领的作用,而真正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人仍然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所以,必须借助于齐鲁传统文化让每个中国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全面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的局面。当前,层次不齐、形形色色的西方外来文化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国人周边文化环境进行净化,那么很容易使国人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对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做出违法乱纪、伤害他人的行为。在这个时候,齐鲁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可以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让国人在学习齐鲁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齐鲁传统精神的滋养,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强民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为了子女教育不惜投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其中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之窘境,没有体验父辈生活之艰辛,没有深刻的社会体验和历练,不懂得适度节俭,量入为出,有时候用挥金如土形容他们的生活也不为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常态,他们把所有的挣钱压力都给了父母,然而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却没有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给他们当头棒喝,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从而制定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规划,理解父母,为父母着想,坦然接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目标都可以借助于对齐鲁传统文化的传承来实现,让他们接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行体会其中的道理,传承其中的精神,感受齐鲁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三利用高等艺术教育实现齐鲁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点

高等艺术教育能够为齐鲁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适当的环境和群众基础。首先,高等艺术教育是完成对戏曲、音乐、美术、舞蹈等传统民族艺术的教学为目标,以形成重点学科、开展精品课程、成立名师队伍为主要手段,完成相关教学要求。所以,这与齐鲁传统文化有很多的交叉部分,可以说,在完成对这些科目教授的过程中就能部分完成对齐鲁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底蕴,艺术教育也是学生有更好发展的底蕴,艺术教育会潜移默化地启迪心智,引导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言行,这就为齐鲁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社会基础资源储备。而接受齐鲁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能够让高等艺术教育学生有更丰富的文化结构支撑,让他们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对于高校艺术教育来说,他们必须把传承优秀文化作为他们的教学任务之一,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艺术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内容与传统优秀文化息息相关,很多艺术教育内容都取材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实是让那些学生找到了教学内容的根源,对于强化艺术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基于齐鲁传统文化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路径

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国家对包括齐鲁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把开展高等艺术教育与传承齐鲁传统文化两个过程有机结合,那么就可以保证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单纯地开展高等艺术教育会让学生对某些内容不明所以,而单纯地开展齐鲁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按照高等艺术教育实际情况将齐鲁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丰富教学内容,让齐鲁传统文化通过学生这个媒介发扬光大,发挥出其作用,让学生形成高尚的精神,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一)构建有利于传承齐鲁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一些齐鲁传统文化添加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就接触到相关内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首先,把对齐鲁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内化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里,分别以知识技能传授、寻找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感态度等方式,加强学生对齐鲁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当前,大多数的高等艺术教育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上面有所欠缺,不仅没有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绝口不提传统文化,致使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所以,高等艺术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相关齐鲁传统文化课程,让他们学习基本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传承齐鲁传统文化的兴趣。(二)加强对齐鲁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将高等艺术教育作为传承齐鲁传统文化的阵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学习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高等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比如美术、音乐、舞蹈等,所以为了让传承齐鲁传统文化与培养艺术方面的人才两个过程有更高的契合度,我们应该加强对齐鲁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让学生多接触或者学习一些有关齐鲁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从而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高等艺术教育对传承文化的作用,同时还保证了课堂教学内容不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举两得。让学生在掌握艺术技能的基础上还不断接受齐鲁传统文化的洗礼,对于促进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让他们不断学习先人的崇高精神,他们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保持清醒,明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庞庆超.音乐学专业和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微——以宁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6):37-38+41.

[2]杨朝明.山东精神:公、信、仁、和——基于孔子“大同”社会理想研究的思考[J].孔子研究,2012(05):110-113.

[3]张成水.全国第一次齐鲁文化研讨会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123.

[4]周爱华.濒危民间戏曲传承意义的文化学、价值观、实践性解读——从“依团代传”传承创新模式谈起[J].戏曲艺术,2014,35(04):104-107.

[5]李霞.新时期高等艺术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2):110-111.

[6]陈群,刘文晓.增长极理论视域下区域高等艺术教育竞争力之培育——以上海市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04):32-38.

齐鲁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民间体育”可以解读为非官方的,源于民众且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风俗及特色的体育形式[1]。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了齐鲁文化的精髓,蕴含了富饶多彩的齐鲁“文化软实力”。本文从体育的视角出发,将齐鲁地区强身健体的民间锻炼活动以及孔子、孟子的养生文化同古代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生活面貌融合起来,以期搭建新平台,探索新途径,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启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征程。

一、独具特色的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

(一)齐鲁民间传统体育的起源。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起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劳作、民间信仰等,传承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中,以娱乐为主的有潍坊的风筝、临淄的蹴鞠等;以民间武术项目为主的有查拳、螳螂拳等;还有以体育养生文化为主的孔孟思想的导引术、健身气功、养生理念等。(二)齐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种类。齐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饱含深厚文化历史渊源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大多源于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休闲娱乐和健身养生这五种类型。1.生产生活。生产生活,顾名思义也就是在人们日常的生产劳作及生活中演变、发展、传承而来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风情,独具活态民间特色,例如商河鼓子秧歌、花鞭鼓舞、跑旱船、打花棍、高跷等。2.岁时节令。岁时节令,是指岁时和节日两个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岁时具有自然性、原始性、政治性等特点,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集体性习俗活动[2]。例如农历二月十五人们结伴而行的传统踏青活动“花神节”,清明寒食的荡秋千、放风筝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3.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集宗教祭祀、图腾崇拜、世代传承于一体的大众情感表达方式,齐鲁大地上的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通过耍龙灯、上杠高跷、跑龙船、玩狮狍、扇鼓舞等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神灵、祖先的敬畏和祈求。4.休闲娱乐。休闲娱乐是人们闲暇时间休息放松的生活形式,一般在岁时节庆、农闲时自行组织,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户外活动,随着参与人群的增加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齐鲁大地上颇具代表性的有抖空竹、跑竹马、打陀螺、斗拐、拔河等。5.健身养生。自先秦以来,齐鲁之地不仅是文化之邦,也是武术之邦,其文化中“崇文尚武”的体育思想也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中表现出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齐鲁民间传统的体育技击形式逐步演变为以养生健身为主的武术活动,如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少林拳、气功、导引术等。

二、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特性

(一)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对于民间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出一个民族和群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文化交流、互通的当今,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也将采取不同的方式,传播和发扬着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1.艺术文化传承齐鲁民间传统体育种类繁多,许多项目是集表演性、艺术观赏性于一体的,例如像舞龙、扭秧歌、划旱船等,在舞动中,身体运动与道具的完美配合极具艺术美感。可以说,艺术文化传承的方式使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拥有了艺术气息,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使得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艺术文化得以发展。2.非物质文化传承代代相传、口口相传以及口传心授是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在保存民间体育文化功能和价值上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是文化活的传承,由此可见,传承人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二)齐鲁民间传统体育的文化特性。齐鲁地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融汇了儒家文化的特点,在精神文化方面主要表现在“崇文尚武、文武相融”的体育思想和“中庸重德、仁和为本”的体育伦理观念,在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的类型上主要表现在“礼乐文化、融汇其中”的体育精神教养以及“以儒养生、以德健身”的体育发展脉络[3]。1.“崇文尚武、文武相融”的体育思想。鲁国以缓和的文教立国,推崇宗周文礼,故而鲁文化崇文;齐国以较为突进的武力强国,善于灵活变通,形成了富有谋略的兵家文化,故而齐文化尚武。鲁文齐武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衍延续而采取的具体行为表现,两国的不同则表现在侧重点的差异。在孔子的“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中尤为突出地表现了崇文尚武的具体思想。2.“中庸重德、仁和为本”的体育伦理观念。“仁”“德”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精神人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见仁”等都是儒家伦理规范的鲜明体现,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规则的制定等也深受其影响。武德始终把“尚德尚仁”放在首位,切合了儒家以仁为本的道德思想本质。3.“礼乐文化、融汇其中”的体育精神教养。礼乐教化对于在齐鲁地区开展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论语•季氏》中曾记载“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儒家礼仪文化体系中礼与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就如齐鲁秧歌在其发展和传播中所形成的鲜明礼仪特征,也正顺应了“礼乐文化、融汇其中”的体育精神教养,带有明显的儒家文化烙印。4.“以儒养生、以德健身”的体育发展脉络。武德是习武之人在从事社会活动中最本质的道德规范及准则,在齐鲁大地上,受儒家“中庸平和”哲学思想的熏陶,当地的传统体育活动的竞技风格也都打上适中、适度的“中和”思想烙印,形成了气功、导引术等以养生、健身为主的体育发展脉络。

三、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

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多元化创新发展是时展的主旋律。齐鲁地区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聚集地,更应该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与时代接轨,树立整体意识,建立传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形成自己的特色,传承发扬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一)紧密结合齐鲁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遗产。齐鲁文化自殷商时期形成,经西周至今已有八九千年,随着历史的演进,时代的进步,本地的民间民俗文化融汇了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齐鲁风格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体育文化是开放、动态、包容的,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继承是其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是其文化与时俱进的动力与源泉,所以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于创新过程中紧密结合齐鲁地区优秀文化遗产,借鉴优秀文化传承的成果。在继承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齐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蕴涵的文化价值与传播价值,丰富和完善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传播体系。(二)加强民众对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齐鲁地区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齐鲁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深受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该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是体育道德、人格价值取向、人文教养等,通过身体锻炼内化为无形精神的具体表现。现阶段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传入,使我国广大群众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功能、文化价值及内涵缺乏正确了解,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不强,对于那些相对古老的、缺乏时代感的,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几乎无人问津,这也就造成了历史文化的断层、传统技艺的流逝等问题的出现。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要创新其传承发展的路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带有迷信色彩、不科学的项目摈弃,同现代健身理念相结合促使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被大众接受,从而在其参与的过程中传承其内在的文化。(三)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学校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战场,青少年是传承传播推广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由此可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应以学校为主战场,与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相融合。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是融竞技、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趣味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易教、易学、易赛的特点,有利于在学校开展和推广。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中,在学校专设相关课程、兴趣班以及知识讲座等,顺应了当今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方向,同时也是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初心。通过这个创新的途径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参与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同时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与此同时还能获得体育运动背后所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从而达到弘扬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展要求。(四)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道路。在齐鲁大地上孕育形成的齐鲁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其丰富内涵的拥有者,应积极打造体育和旅游两大朝阳产业的合作模式,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在一起,以体育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建立与政府的合作,通过市场运作等方式,充分挖掘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潜在资源和经济价值。以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脉络,结合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开发一些趣味性、观赏性强且富有地方民俗特色,易于参与的互动活动项目,这样在旅游的过程中也可以让游客乐享其中,充实文化储备。与此同时,可以抓住机遇、正确切入,结合农令节日,民俗风情,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和表演,使广大游客不仅观赏了当地自然人文风光,也能亲身体验齐鲁民间传统体育的乐趣,从而自觉成为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忠实的传播者,更进一步地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正如淄博的蹴鞠作为体育历史文化名胜足球的发源地,可以通过宣传,采用“蹴鞠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运作模式,打造齐鲁体育竞技旅游的品牌,将体育、旅游、文化、经贸有效地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走市场品牌化发展道路,从而为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助推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创新。(五)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齐鲁民间传统体育饱含了深厚文化历史渊源及深厚历史背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特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体育价值观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形成了大众健身意识和需求增强的现象,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越来越多受大众喜爱、接受、参与的民间传统健身体育项目涌现出来,例如深受老年人喜爱的五禽戏、导引术、太极拳等。在齐鲁民间传统体育中还有许多受儿童及成年人喜爱的项目,例如放风筝、秋千、拔河、登山、打陀螺等,可以通过全民健身的形式,把本地区特有的体育文化传播给大众,不仅愉悦身心,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成为人人享用的精神财富。

四、结语

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形成了“仁者爱人、中庸和平”的体育价值观念,蕴涵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和丰富的精神追求。传承与发展是推动文化前进的动力,我们要不断充分挖掘、整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点滴,采取创新的手段和路径去继承和传播,在遵循民间风俗习惯的前提下,使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特色得到更好的发展。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所存在的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四个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要树立全局意识,抢抓发展机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好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创新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将齐鲁民间传统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以纳入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为突破口,加强民众对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道路,使齐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世代传承。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6).

[2]张艳.齐鲁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之研究——以济南民俗体育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4).

[3]牟燕.儒家伦理思想对齐鲁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7(4).

[4]宋晓楠,陈效科,孙健.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软实力”及提升策略——以齐鲁传统体育文化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9).

齐鲁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鲁剧

鲁剧构成因素的固定使其陷入模式化泥潭

经过多年的发展,鲁剧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鲁剧构成因素的固定也使其陷入模式化泥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大”特征标记品牌鲁剧。鲁剧有三个固定的标记特征,即:大丈夫、大题材、大手笔。“大丈夫”是指鲁剧倾向于塑造男主角形象,而且男主角形象都是大英雄大人物,如《大染坊》中的陈寿亭、《闯关东》中的朱开山、《大法官》中的杨铁如、《誓言无声》中的许子风。“大题材”是指鲁剧所选择的题材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宏大题材,如《大地缘》《21天》《大法官》《誓言无声》等都是以当年的热点大事件为创作蓝本,有着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主义倾向。“大手笔”是指鲁剧对“大”的热衷,综观山东制作的电视剧,多是荡气回肠的大基调、大情感,而且演员阵容和资金融入以及制作周期都尽显大制作、大手笔风范。当然,这些都是由鲁剧的自身定位和齐鲁文化所孕育的人物性格所决定,但是,如果一味的定大基调,将视角千篇一律地放在现实主义的大题材上,很容易使鲁剧写实有余而写意不足,最终被所谓的“大题材”“大手笔”架空。另外,男主角类型的过于单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鲁剧的艺术魅力和美学品格。

2.陷入主旋律作品共有的创作模式。鲁剧热衷于主旋律电视剧的拍摄。但是,主旋律电视剧有它固有的模式,首先它主张共同的叙事策略,即微小人物、宏大叙事、以小见大成了主旋律作品的共同特征。主旋律电视剧的故事框架大多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风云变幻的宏大政治背景下的艰难挣扎去缓慢构建,进而反映整个时代的变化与变迁。鲁剧的故事构建也已陷入这样的创作模式,例如《闯关东》就是通过朱开山一家的命运变迁,真实地还原了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中国那段苍凉、悲怆的历史岁月。这样的模式让我们想到了同为主旋律作品的《大宅门》《乔家大院》《大染坊》,如此雷同的重复与相似已经消磨了主旋律作品初始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特征。其次,主旋律作品的剧作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矛盾升华的处理已统一形成理念化的创作,作品情节都是伴随着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冲突不断推进而发展,最后的结局都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矛盾的升华则大多以中国抗日战争那段特殊的时代为背景,矛盾到故事的结局处都是上升到民族矛盾的高度。当然,这里不是说这样不好,问题是电视剧“注重叙事方式和线索安排”,①如果观众刚看完开始就知道结局和故事的主体框架,那么,这样的艺术最终是不会感染观众的。而鲁剧《鲁氏兄弟》《村主任李四平》《铁道游击队》《大法官》《大染坊》《闯关东》都有着这样的模式色彩。

齐鲁文化资源的浅层挖掘造就鲁剧发展的隐痛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文化、齐文化、鲁文化、运河文化的交融为山东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本该是鲁剧发展的有利支撑,但让人遗憾的是鲁剧对齐鲁文化资源的开掘力度不大。例如,刘墉是山东名人,却被省外的影视制作单位发掘,制作出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聊斋志异》是山东文学家蒲松龄的传世之作,却被省外的多家文化机构翻拍,就连港台的影视制作机构都涉足其中,让人又心痛又遗憾。莫言是山东高密走出的作家,他的《红高粱》被张艺谋搬上银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名作。从山东走出的编剧、作家和演员数量众多,但鲁剧中却鲜见他们的身影。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鲁剧下一步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深度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上下功夫。

市场化水平低下束缚着鲁剧发展

鲁剧的市场化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延伸意识不强。品牌延伸是一种充分利用无形资产的行销策略,品牌拥有者利用原有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开发同名或类似的系列产品,在成本增加较少的情况下,开发新的市场。②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很好的营销策略。但是,鲁剧在这方面十分欠缺。以《闯关东》为例,其同名或类似系列产品没有开发到位,只简单的一期《回娘家》节目,也是与中央电视台“剪不断,理还乱”。而《闯关东》的文字出版权也被山东文艺出版社拿去,像动画等其他制成品更是杳无音信。品牌的经济潜力没有充分挖掘。

2.产业带动能力低下,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鲁剧的带动能力不强,这与山东省的文化强省战略是不相符的。如鲁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和开发,《闯关东》仍然没有改变《大染坊》没能带动淄博周村旅游的隐痛。章丘朱家峪春节期间门票收入3万元的业绩与《闯关东》制作之初想把该景点推向全国的宏伟目标相去甚远。而省外的电视剧则做得很成功,如《大宅门》红火了宅门文化,《乔家大院》引爆了大院旅游。这不单单是山东朱家峪景点本身的问题,而是整部剧集对朱家峪的推销力度不够,如在《闯关东》中,随处可见的土墙院落与空旷无际的沙尘村道很难反映出朱家峪有什么特色能够叫响全国。客观地说,鲁剧本身的产业意识还不够开放,这直接影响了鲁剧的文化带动力。

3.山东民营影视制作力量单薄,发展不够。山东目前拥有电视剧“生产甲证”的影视机构只有山东影视中心、济南电视台和青岛电视台,没有民营制作机构。而且,山东民营制作公司推出的影视作品也缺乏影响力。影视作品是高投资项目,民营制作公司通过社会融资的风险显然要远远大于公有影视制作机构,如果没有政府资本的支撑和保障,同样生产一部影视作品,民营制作公司的成本要更高,这限制了民营影视力量的发展。

鲁剧要持续发展,需更上一层楼。其关键要从解决以上问题入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深化体制改革,力促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的形成。山东影视的产业化、市场化和集团化步伐走得较为缓慢,目前的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很难对电视剧的生产形成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山东影视的发展需要一个新型集团的出现,这个集团能够完全融入市场,形成小说出版、动漫游戏、文化会展、娱乐演艺、教育培训、卡通玩具、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广告经营、科技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推销力和整合度,并能够完成影视制成品的成本节俭和最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开发,能够创造鲁剧的最大市场价值。于是,通过市场和行政手段的结合组建新的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是山东影视发展的一个很好路径。

第二,要大力支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民营力量是影视制作业的生力军。它们不仅可以提高鲁剧的整体水平,而且对于鲁剧样式类型的拓展也大有裨益。因为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完全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运作,比国有制作机构更具竞争活力。而且,由于投资效益的驱使和制片所受限制较少,它们完全能够打破主旋律题材的局限,更注重娱乐平民化。

民营影视力量迫切需要政策倾斜和条件支持,政府应适当的将社会融资的渠道放宽,门槛降低。另外,公私合作也不失为很好的发展方式。以国有影视机构为母体,成立性质属于私营并且核算运营独立于母体的影视文化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社会融资,这样,既融合了国有制作单位人才、设备、资源等优势,又融合了私有企业的灵便、市场运作活力强等特点,是探索民营影视力量发展的一次很好尝试。

第三,要对山东的文化资源做科学的开发规划,寻找山东文化资源和全国文化资源的交叉点。首先,鲁剧应着力于对山东文化资源的开掘,但不是无序的盲目开掘。要以行政管理为宏观导向,对进行开掘的文化资源做科学、详细的论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以免投资失败。而且还要注意寻找齐鲁文化资源与全国文化资源的共鸣点和交叉点。在这一点上,《闯关东》做得很好。它将山东题材与东北三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要从齐鲁文化厚重的民间传说中发掘素材。因为“传说中有许多老百姓的想法,有他们喜欢的东西,有他们的美学趣味在里头”。③

第四,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打造全国性的鲁剧品牌。鲁剧应该注重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融合。鲁剧走出去,不仅仅局限于鲁剧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而且要形成品牌效应,包括制作人员的外聘和交流。引进来就是不受山东区域局限,有计划有意识地打破近亲繁殖的壁垒,敢于启用省外的创作人员,放眼全国,与知名编剧导演和影视明星合作,开拓鲁剧的新类型、新样式。从山东走出的编剧、作家和演员数量不少,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引进来也包括与这些山东人的联络合作。

综上所述,今后鲁剧的发展,不能沉浸在《闯关东》目前所创造的辉煌中,而应该看到《闯关东》之后,鲁剧发展所面临的潜在问题,科学规划,逐一解决,更好更快地发挥文化带动作用,为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注释:

①王艳玲.《电视文艺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P87

齐鲁文化范文篇9

山东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渊源深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六五”至“九五”期间,山东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与繁荣,民众物质生活水准得到显著提升。但与经济相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表现在文化设施的陈旧或不健全,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足,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照,民众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等诸方面。鉴于此,我认为尤其应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政府只有从宏观决策的角度,真正在思想上将文化建设提到人民生活的高度上来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具体规划、设计并全面实现“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形象,撰写新世纪山东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一、关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总和。所以谈到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传统。事实上,文化的“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它是在时空中延续和变异的,它存活于现实发展之中,连接着过去,包蕴着未来。正因为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所以它自身就蕴含着微妙的创造,应提倡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人类学者经常把传统中有创造力和更新力的基因视为“种子”,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现存的繁杂的生活现象中剥离出这粒种子。我们理解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培植这粒种子的工作,使文化在一种合乎自身发展规律的状态下去自然延伸。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以为,要关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在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中自始至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文化涉及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方方面面,会影响一代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等,所以传统文化也必须在教育的广度上贯穿始终。笔者认为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最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在大学、中学、小学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我们目前对于这类课程的理解还限定在概念教学的范畴,将传统文化枝干分离,抽其根,剥其花,去其果。这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枯燥,也必定会影响教育行为实施的效果。而且从教育的目的上来说,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传统文化并不仅仅限定于文字性的经典文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教育。在物质文化中,诸如民俗节令、城市营造、工艺造物等,传统文化的形象似乎更加血肉丰满,深人浅出,也更有亲和力。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结合,才能够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原生态色彩和本质特征。以美术教学为例,建议各级教育实施部门不仅仅教授西方的素描、色彩课,特别要注重增加对传统绘画、书法艺术的临摹和欣赏。建议围绕传统文化更多地开展一些动态教学活动,比如参观文化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围绕着它们增加一些手工劳作课程,真正动手触摸甚至体验传统生产、生活劳作方式和过程。亲自动手捏泥玩、编织结、剪剪纸、印年画、纺线织布,将传统文化还原到它的生存状态,让现代的孩子自已接近它体验它,在没有任何先验导引下自然而然地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之美和技艺的智慧。如果说这是一种美的教育,那就是在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综合审美体验能力,这才是对美的真正的理解,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真正的领悟。在这样动态的传统教育活动中,将不仅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播,而是把传统文化自然地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承下来。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体验得到了很好的贯通。二、加强文化设施的投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目前社会上较为流行“高学历,低文化(素质)”的说法,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育问题,也说明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问题。“高学历,低文化”是指人才培养的一种误区,指那种有技能专长而缺少文化底蕴和内涵修养的“人才”。作为一种倾向性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势必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后果:培养的人才自身无法建立独立而完善的人格体系,知识追求与生命追求相背离。这不仅违背人性的正常发展,也势必会引发道德水准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现行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外,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担当文化教育重任的“文化环境”营造不足。文化环境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就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俄罗斯改革之后,经济困难,儿乎所有生活指标都处于紧缩之中,但国家大剧院、图书馆的巨额建设却无人争议。在奥地利,中学的音乐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在课余走进琴房去弹奏,艺术设施是培养艺术人才,陶冶全民艺术素养,提高全社会精神品格的重要物质基础。奥地利政府在艺术设施投人、艺术氛围营造上的努力为他们赢得了“音乐之都”的美誉,同时也培育了旅游经济市场和奥地利人民健康祥和的人格心态。在这里,文化已经被具体地解析为城市雕塑、美术馆、画廊、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物化的符号。目前我国大型城市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北京将投资4亿美元筹建国家大剧院,上海更是提出这样的口号:“世界一流城市,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必须有世界一流的文化设施。”也因而造就了他们投资1·5亿美元的上海大剧院和世界最大的图书馆,计划投资2亿美元的科技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新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大手笔。至于山东文化设施的建设,笔者认为,在重视的基础上,不一定跟着别人的步子走,但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营造出齐鲁文化的特点。还应理性地剖析地区文化优势,选择好切入点。比如,突出宣传孔子文化,建立综合性的孔子博物馆或文化中心,表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博物馆的建设上,目前全国尚存在“千馆一面”的现象,走一家而知全貌,但专业性博物馆却极为罕见。根据我省民间收藏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完全可以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民间团体、个人兴办专业博物馆。同时还可以突出山东海洋文化的特点,筹建全国一流的“海洋科技馆”。另外山东的音乐厅等文化空白点也有待填补,美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有待扩建。三、保护齐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齐鲁文化范文篇10

一、*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

*是文化大市,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书法文化、兵学文化、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全市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50多处,河东凤凰岭、郯城黑龙潭等地发现的细石器,距今已有1万多年。汉晋时期,*是琅琊国所在地,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汉晋遗址、墓葬分布密集,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定为部级的有千余件。1972年,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震惊世界,影响深远,被评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汉画像石资源丰富,是全国汉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出土汉画像石的地点有近百处,汉画像石精品1000余件。1954年在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墓,属全国仅有。*城建城史已有2500年历史,自西周至满清历为郡、府、道衙驻地,曾经孕育荟萃了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载入中国《二十四史》者达千余众,文有王羲之、颜真卿,武有孙武、孙膑,智有诸葛亮,孝有王祥、王览等。孔子七十二贤徒,*籍13人,中国古代著名二十四孝,*占有7孝。目前,全市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迹370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0余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全市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国家珍贵文物已达2792套2979件,其中一级文物62套110件,二级文物291套323件,三级文物2439套2546件。

2、红色文化感天动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这里领导开展了五次大的革命暴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市。目前,全市现有革命纪念地56处,其中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4处。党政军机关旧址有:八路军115师师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新四军军部和华东野战军旧址,山东战工会旧址,山东分局、分局党校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山东新华书店和山东第一个党支部沂水支部、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等;战场遗址有:孟良崮战役、南北岱崮保卫战、大青山战斗、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马牧池突围等遗址。伟人足迹有:孟良崮战役指挥所旧址,刘少奇、办公地,旧居等。红色纪念建筑有: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革命烈士陵园、滨海革命烈士陵园、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王庄烈士陵园、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沂蒙六姐妹纪念地、沂蒙红嫂明德英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等。新中国成立后,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先后受到主席的批示表扬。这三处地方,现在也都建立了批示纪念馆,也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3、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文学、音乐、戏曲、表演、舞蹈、书画、制砚、柳编草编、陶瓷、木玩、布艺、刺绣、彩色印花布、泥木玩具、剪纸、根艺、奇石、家谱、碑文以及民俗、服饰等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沂水县是中国民间手绣艺术之乡,费县是中国民间奇石艺术之乡,苍山小郭村是中国民间泥塑之乡,郯城县是山东省民间剪纸、木旋玩具之乡,莒南是山东省民间石雕艺术之乡。柳琴戏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龙灯扛阁、沂蒙山小调、小郭泥塑、郯马五大调、木旋玩具、柳琴戏、王祥卧鱼,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金兰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张明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部级民间工艺彩印花布传承人,林化强被评为山东省民间工艺剪纸传承人。首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32项。

4、商贸文化繁荣发达。*市东靠日照港、岚山港和连云港,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范畴,处于山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南北交汇,海陆兼济,发展空间广阔。*飞机场通达全国十几个城市,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沿海铁路大通道在*市境内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非常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主干网,加上不断完善的现代化通讯网,使得沂蒙大地对外联系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多纬交汇,内外双向互动,辐射海内外,一个大开放、大交融、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目前,*批发市场占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有49个专业批发区,各类市场1006处,经营业户4万户、10多万人,每天有2000多万吨货物在这里吞吐集散,30多万各地客商在这里聚集交易,商品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的格局。商贸物流业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全国各地语言文化、风俗民情、传统习惯等相互交融、激荡的文化格局,为*文化增添了新的丰富内涵,构成了*特有的商贸文化现象。

二、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提升,*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思想和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

一是深入弘扬沂蒙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沂蒙精神是我市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组织开展系列重大活动,扩大了沂蒙精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4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13项系列活动,召开了理论研讨会,率先开辟了红色旅游线,举办了红色雕塑展,成立了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尤其是2005年8月,我们在北京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览,被列为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三大展览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首都及社会各界累计18万人次参观了展览。沂蒙精神轰动京城、感动中国,成为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齐名的政治品牌。2006年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举办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复展,并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展览成为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基地;编写出版了全国弘扬革命精神系列丛书之《沂蒙精神》,举办了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筹拍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推出了一大批新时期弘扬沂蒙精神的典型,使沂蒙精神始终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开拓奋进、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举办重大节庆活动,打造节庆文化品牌。我们充分挖掘整合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成功举办了五届书圣文化节、两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四届颜真卿奖书法大赛、荀子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纪念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35周年系列活动,同时举办了七届广场艺术节、*民间艺术展、民俗文化展,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打造了知名文化品牌,扩大了对外影响。五届书圣文化节共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名客商,签约项目902个,签约金额累计719.22亿元。以举办书圣文化节为契机,扩建了王羲之故居,建设了书圣笔塔,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以实施,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2005年,书圣文化节被评为全国节庆50强,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类节庆”和“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书圣文化之乡、中国诸葛亮文化之乡,并被列为全省重点文化旅游城市。为全面推介*,扩大对外影响,我们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出国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2005年9月12日至19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了中国*(首尔)文化周,韩国国务副总理金振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活动通过新闻、文化展览、投资项目和旅游资源推介、歌舞演出等多种形式,与韩国各界进行了广泛交流,引起韩国社会广泛关注,有数万人到现场参观展览,还签订了4.3亿美元的合作项目。2006年10月13日至16日,市政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功举办了“中国*(华盛顿)文化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对于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统筹规划,打造文艺精品品牌。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加强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了大型乐舞诗《沂蒙颂歌》、大型廉政专场《正气之歌》、大型文艺晚会《谁不说俺家乡好》、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大型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等一批文艺精品;摄制了电视专题片《王羲之》,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拍摄了8集电视连续剧《血沃丰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沂蒙》已经完成拍摄,进入后期制作,并被、中央电视台列为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和2009年开年大戏;舞剧《王羲之》和电视连续剧《大商城》正在前期创作。《沂蒙山小调》获全国民族交响乐大赛铜奖,填补了30多年来山东交响乐大奖空白;《蒙山沂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推介扶持的演艺精品,并参加了中印文化交流;《王祥卧鱼》获中国柳琴戏艺术周13项大奖,将于今年6月份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戏剧类专场首场演出,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台晋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戏剧类剧目。在山东省第八届“精品工程”评选中,*有11件文艺作品获,并获得组织工作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历史文化包括历史著作、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文化现象,它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自身存在的鲜明标志,也是发挥影响力的优势所在。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就是要紧紧围绕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充分展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焕发出新的光彩。重点发扬光大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和孝悌文化。以弘扬王羲之、颜真卿书法艺术为依托,提升王羲之故居文化内涵,规划建设羲之文化园、书法博物馆、书法碑林,申报中国书法名城,打造“书圣故里、魅力*”的品牌;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和诸葛亮兵法为依托,加快竹简博物馆扩建、马陵古战场的开发、诸葛亮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兵学之城,树立“世界兵学看中国、中国兵学看*”的品牌;以王祥卧鱼等历史典故为依托,加强相关历史故事的发掘和整理,提升孝河公园的品位和档次,加大孝悌文化的展现和宣传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孝文化之乡。

二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即是革命传统文化,它包括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革命人物和事件、文艺作品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就是以弘扬沂蒙精神为核心,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努力把*建设成全省红色文化核心、全国红色文化名城。按照“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规划布局,集中抓好红色文化聚集区建设。“一个中心”,就是依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重点建设沂蒙革命历史纪念馆,整合红色资源,打造以*城为中心的红色名城。“八个组团”,就是依托英雄孟良崮、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红嫂故里、大众日报创刊地、滨海革命文化、大青山战斗遗址、鲁南革命文化等八个纪念区,建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组团。全力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力争推出更多更好的经典剧目、品牌剧目。要组织力量集中创作一批文学、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善于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研究开发新的红色文化业态,多渠道、全方位地展示我市感天动地的革命文化。

三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礼节、风尚、习俗、节庆、传统等文化的总和。由于居住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各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都独具特色。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就是充分挖掘*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加快规划论证和综合开发,重点建设民俗博物馆、民间民俗文化体验基地和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结合新农村建设,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地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民俗村镇;加强对民间民俗艺人的保护和培养,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之乡。

四要打造现代文化品牌。现代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以创新为特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新形式,它的内涵十分宽泛。打造现代文化品牌,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文化创新,在一些有基础的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大力宣传推介,形成一些新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建设水城文化、旅游休闲文化、传媒文化。水城文化建设,要坚持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相结合,以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标志工程和精品工程,打造以水为魂的宜居城市景观;把文化与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规划建设水上运动之城;特别是要把沿沂河、涑河景观带建成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健身文化长廊,充分展示*市区的现代文化神韵。旅游休闲文化建设,要继续突出“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四大主题,重点打造“蒙山沂水”旅游品牌,努力把蒙山打造成养生长寿的名地、休闲观光的名山;充分利用河东、沂南优越的温泉条件,加快打造温泉休养功能区,建设全国一流的温泉疗养、休闲度假胜地,尽快申报中国地热城;借助沂河滨水通道的开通,加快建设更具吸引力的郯城银杏观光区。传媒文化建设,要从基础较好的广电、报业、影视行业突破,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扶持一批文化创新、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四、几点建议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省的宝贵财富。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打造齐鲁文化品牌:

1、系统梳理齐鲁文化资源,找准打造文化品牌的突破口。丰厚的文化资源,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础。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山东这块土地上,先后创造了辉煌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创立与传承,使齐鲁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题。近代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不仅如此,山东还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有着特色鲜明的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滨海文化等等。这是打造齐鲁文化品牌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要系统梳理齐鲁文化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变成品牌优势。尤其要充分发挥孔子文化的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组织举办高水平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切实增强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加大投入,努力繁荣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打造文化品牌的基础。文化事业的投入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设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着重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