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台湾交通大学

台湾交通大学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21年,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交通部颁交通大学组织纲要,沪校为第一交通大学,唐校为第二交通大学,平校为第三交通大学。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全国交通会议,会中决议改组交通大学。交通部公布交通大学组织大纲,沪唐平三校合称交通大学,由交通部长王伯群任校长,其下分设各学院。平校称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分车务、财务二门。

大陆时期

1896年春,办理轮船电线事务大臣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筹设南洋公学,并在上海斜桥高昌庙划地捐助。以轮电两局集捐经费,筹建南洋公学屋宇。


南洋公学

1903年,奏请定为南洋高等公学堂事,8月盛宣怀复奏请将上院作为高等商务学堂。

1905年,奏定校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自商部改隶邮传部,称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以下简称沪校)。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胡燏芬,札饬关内外铁路局筹设铁路学堂。勘定开平前武卫军学堂旧址开办,因实习方便,改设于唐山。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以下简称唐校)。

1910年,增设邮电简易班,及邮电高等班,并改称邮传部交通传习所(以下简称平校)。

1911年,武昌起义后,沪校改校名为南洋大学。铁路工程科改为土木科。辜鸿铭离教务长职,以后即取消教务长职位。张謇等拟将上海吴淞口渔业公司地基,捐建商船学校。海军大臣将沪校船政科划入商船学校,先行成立,由唐文治兼任监督,夏孙鹏任教务长,称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以下简称船校)。

1912年,唐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设有铁路工程科。沪校隶属交通部,称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平校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船校更名吴淞商船学校,由萨镇冰任校长,设航海科。吴淞新校舍落成,迁入上课。


唐校大门

1913年,唐校改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1914年,船校因经费困难,本年停办。

1916年,平校交通传习所划分为铁路管理学校及邮电学校。

1920年,交通总长叶恭绰提出合并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等四校为交通大学之计画。十五日由内阁会议通过。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1921年,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称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改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邮电学校与铁路管理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以唐山之机械科迁上海,以上海之土木科并唐山,铁路管理科并北京。北京之邮电并上海。

1922年9月,交通总长高恩洪将三校分设,沪校为交通部南洋大学,唐校为交通部唐山大学。平校原拟撤销,合并于沪唐两校,卒以进行困难,改为唐山分校。

1923年,平校独立为北京交通大学,由张福运任校长。

1927年,沪校改称第一交通大学。铁道管理科改称交通管理科,分铁路、营业两门。

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驻北京,北京改称为北平。交通部颁交通大学组织纲要,沪校为第一交通大学,唐校为第二交通大学,平校为第三交通大学。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全国交通会议,会中决议改组交通大学。

交通部公布交通大学组织大纲,沪唐平三校合称交通大学,由交通部长王伯群任校长,其下分设各学院。在上海有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绳善)、电机工程学院(院长张廷金)、交通管理学院(院长锺伟成)。在唐山有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孙鸿哲)。在北平有交通管理学院分院(分院长沉琪),名义上隶于上海之交通管理学院。铁道部成立,孙科任部长,交通大学划归铁道部管辖,由孙科任校长,黎照环任副校长。


唐山交大土木系教学楼.jpg

1929年,铁道部训令,交通大学交通管理分院改为北平交通大学交通管理学院。铁道部公布铁道部直辖交通大学暂行组织大纲,改沪校交通管理学院为铁道管理学院,分车务、财务、材料三门。平校称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分车务、财务二门。沪校恢复土木工程学院。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筹备就绪,正式成立。

1930年,沪校正式成立工业研究所,研究所下分设工业研究部及经济研究部。

1931年,唐校增设采矿冶金系,故改称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7年,沪校由交通部移交于教育部,8月13日淞沪战起,黎照环校长率校自徐家汇迁入法租界。芦沟桥事变,院址陷落,唐校于湖南湘潭钱家巷土木系复课。矿冶系三、四年级则暂借读湖南大学。矿冶系一、二年级与土木系合并在钱家巷上课。教育部呈行政院核定,全国各大学均归其办理,故交通大学各校,自本年8月,改隶教育部。沪校之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合并为工学院,下分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科学学院改称理学院,仍设化学、物理、数学三系,管理学院则仍维持其旧。


四川的国立交通大学旧址

平校陷落,学生南下经上海至汉口,于汉口法租界辅堂里交大同学会会址内,组复院委员会,拟在汉口复院。

船校仍隶交通部。淞沪战起,校舍全毁,暂迁租界极司斐尔路。


唐山工学院

1938年,沪校在租界上课。唐校、平校于湘潭复课。五月间迁湘乡杨家滩,租用前清云贵总督刘某之宅地上课。十一月,日军攻湘北,长沙大火,奉令西迁。十二月一日抵桂林,翌日遇敌机空袭,全部图书、仪器、行李均被炸毁,复步行至柳州暂停。

船校迁入租界后,经费拨汇困难,乃告停办。

1939年,湘校撤退至柳州稍停,继续西行至贵州平越,于二月在平越复课。吴淞商船学校于本年依照国防最高会议之决定,由教育、交通、海军三部筹办,在重庆复校,定名重庆商船专科学校。

1940年,经教育部核定,借用小龙坎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工厂一部分房屋,成立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1941年,沪校改以私立南洋大学名义暂行维持。

1942年,贵州平越之唐山工程学院,改称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有土木、矿冶两系;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有铁道管理一系。

沪校为伪政府接管,仍在中华学艺社上课。

徐家汇校舍为日人同文书院占用。

教育部以沪校陷落,乃以重庆分校改为总校,迁往九龙坡新址。

1944年冬,黔桂战局紧张,贵州分校准备迁校至重庆附近壁山,于十二月四日自平越出发。

1945年,贵州分校在丁家坳复课。教育部贵州分校于暑期中迁甘肃,改称国立交通大学甘肃分校。未几,抗战胜利,乃作罢论,筹备复校。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在上海中华学艺社之伪交通大学,迁回徐家汇,组上海临时大学补习班,由李寿雍任班主任,管理其学生及一部分自伪中央大学转来之学生。渝校二千余学生,分四批抵沪。

1946年,教育部令恢复吴淞商船学校,租东长治路雷士德学校旧址为校舍。

唐校独立,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

平校春复校,独立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8年,中共入北平,平校停办。唐校迁江西,沪校仍维持。

1949年,国立交通大学校务停顿。

台湾复校

 

交通大学工学院大门(现博爱校区大门)

1957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台湾地区国防主管部门、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及台湾地区交通主管部门会呈“行政院”,请求在台恢复“'国立交通大学”研究院,设立电子研究所。新竹县政府捐赠土地。台湾地区教育部长张其昀乃组织筹备委员会,聘请前校长凌鸿勋为主任委员,李熙谋为副主任委员,柳克述、钱其琛、李景璐等为委员。

1956年,旅美校友会致电交通大学校友会,建议在台复校创设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1958年,学校电子研究所正式成立,于台北市罗斯福路设立办事处,聘李熙谋为所长。


七十三周年校庆

1961年,政府与国际电信联合会签约,于学校成立电信与电子训练研究中心。举行本校四十九学年毕业典礼。本学年度毕业学生人数,共计硕士班21名。

1964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令增设电子物理学系及电子工程学系,参加台湾地区大学联招会招生,共录取新生83名。建立半导体实验室。

1965年,学校增设自动控制工程学系。自制氦氖气体雷射及积体电路成功,成功研制台湾第一批电晶体。由交通大学校友会发动募捐,兴建实验馆(现博爱校区实验一馆)。

创校七十四周年庆典

1967年,锺皎光教授接任院长。交通大学校友会庆祝复院小组委员会决定募捐兴建图书馆(现博爱校区生科实验一馆)。

1968年,学校征收邻近校地(现博爱校区)。

1969年,刘浩春教授继任院长,新图书馆开工(现博爱校区生科实验一馆),欧阳藻来校任客座教授。

1970年,学校博士研究生张俊彦通过博士学位考试,为台湾地区第一位工学博士。增购校地,兴建教学大楼(于现博爱校区)。

1979年,学校恢复校名为国立交通大学。

1980年,学校主办1980年国际计算机会议。1981年,学校光复校区大礼堂(现光复校区中正堂)竣工启用,光复校区总图书馆(现光复校区人社一馆)正式启用,博爱校区图书馆(现博爱校区生科实验一馆)改为分馆。


台湾交通大学

1988年,学校张俊彦教授获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校长阮大年获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新竹分会理事长。

1989年,台湾地区“国家级次微米实验室”破土兴建,《交大青年》荣获台湾地区大专青年期刊优等奖。成立电信研究中心(Center for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简称CTR)。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评定为七十六学年度办理社会教育绩优学校。机械系李安谦副教授荣获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论文奖。

1990年,由学校电信系成功研制台湾地区第一个毫米波平面式振汤器。机械系陈家富副教授研究开发成功气相合成钻石,荣获日本金属学会金属组织金相奖。


建校104周年校庆

1991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择定学校为台湾学术网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大新竹地区区域网路中心。将博士论文加入 DAO (UMI Disseration Abstracts on Disc ) 资料库,成为亚洲第一所加入的大学。电子工程系所叶清发副教授开发完成每毫米16Bit高密度之传真机CIS元件。

1992年,学校设置世界第一套学生宿舍光纤网路。邓启福教授经遴选接任学校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

1995年,美国纽约出版的《系统与软体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公布1993年至1994年间,六种软体工程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总量排行榜,学校于世界学术团体中排名第三,成立台湾地区第一座高频实验室。理学院统计学研究所所长李昭胜教授荣膺美国统计学学会会士(Fello,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学会简称ASA)。

1996年,学校光复校区浩然图书馆完工。

2000年,学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正式加入国际WAP FORUM 为台湾学术界首例。李立家族基金会及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新台币1亿7000万元(美元550万元),由副校长魏哲和主持成立李立台扬网路研究中心,从事网路技术之开发。


校园环境

2001年,学校获选为台湾地区工程师学会九十年度建教合作绩优得奖单位。

2002年,学校电资学院与电子资讯中心共同成立晶片系统研究中心。

2004年,学校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外国文学与语言学研究所硕士班。光复校区工程六馆新建工程取得使用执照,材料系及电物系搬迁进驻使用。

2006年,学校增设生医影像与工程研究所硕士班、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研究所硕士班、奈米科技研究所博士班、财务金融研究所博士班、平面显示技术硕士学位学程(硕士在职专班)。与厦门大学签订两校学术交流合作协定(Cooperation Agreement)。


校园环境

2007年2月,学校成立教学发展中心。6月6日,宣布成立智慧型仿生装置研究中心。9月27日,荣获台湾“行政院“颁发第五届金档奖,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补助100万元台币。加入开放式课程联盟(OCWC),成为台湾第一所加入该国际组织之学校。

2008年4月12日,学校举办了在台建校50周年校庆暨台湾50、影响50颁奖典礼,11月28日,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97年度产学合作绩优学校奖。

2009年,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执行成果,考评结果优等。4月,与北京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11月 ,参加第一届亚洲区开放式课程会议,并争取到第二届举办权。

2010年12月8日,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产学合作优质学校奖之核心指标智慧财产授权收益与效率台湾国立大学组奖项第一和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中小企业处创新服务奖。


台湾交通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