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二代"获俄颁发卫国战争奖章:我们没一个腰缠万贯
2015年04月16日 10:24 澎湃新闻

  俄罗斯驻华大使给李敏等35位“老兵”颁发卫国战争胜利纪念奖章。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向中国老兵授予 “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的仪式,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等人获奖。

  当日,俄罗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杰尼索夫身着盛装,代表普京总统,在仪式上向35位获奖者颁发奖章。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刘少奇女儿刘爱琴、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等著名共产党人的后代均到场领取了奖章。

  据俄方表示,该纪念奖章授予那些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事业(在战场或在后方)做出了贡献的俄罗斯公民及外国公民以及无国籍人士。

  “1941年-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澎湃新闻记者 李坤 图

  从国际儿童院走出的获奖者

  身着暗色上衣和裤子、戴着眼镜的李敏坐在第一排,从杰尼索夫大使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仪式现场有来自其原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人员向她打招呼,她边和对方打招呼边说“我是代我哥哥他们来的……”

  她说的没错,这些获奖者,包括没有出现的,其实都属于一个群体。他们都曾在前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长大。

  前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建于1933年,位于莫斯科以北300公里的地方,是苏联为了支持各国的革命运动,保护、抚养和教育各国共产党和革命者的后代而建立的儿童院。

  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遭遇“白色恐怖”,中共党组织决定,将流落各地的烈士遗孤和革命者后代送往苏联国际儿童院。1941年,最后一批中国孩子到达苏联。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00名中国孩子(其中有20多人出生于苏联)在国际儿童院受到教育,不断成长。

  1950年,中国与苏联达成协议:凡在18岁以下的孩子都送回中国,18岁以上的青年自己决定是否回国。这些中国孩子由此回到了自己父母战斗过的祖国。

  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中国革命家的后代有很多,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女儿李敏,林彪之女林晓霖,高岗之子高毅,刘少奇和何宝珍的儿女刘允斌和刘爱琴,朱德的女儿朱敏,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和儿子蔡博,瞿秋白和杨之华之女瞿独伊,博古的女儿秦吉玛,蔡畅和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陈伯达之子陈小达,林伯渠的女儿陈琳,任弼时的女儿陈松……

  “在苏联的教育让我们有优秀的品质”

  前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赵毅敏的女儿赵绮莲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她说:“我们当时分有大班和小班,战争爆发后,大班的孩子参加民兵,小班的孩子们就参加劳动,自己种菜吃。战争中吃穿都很艰苦,一天发一个面包、两个土豆,面包是把麸子什么的都揉在一起做的,吃起来像锯末在里面一样。我们自己种的菜,西红柿还没熟,青的就往嘴里塞。”

  尽管条件艰苦,但赵绮莲认为,正是在苏联受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让他们这些“红二代”具有了比较优秀的品质。她说:“我们这些人,父母都是高级干部,后来至少都到省部级的岗位,也算现在说的‘红二代’了。可我们回国后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成为各方面的专家,比如刘少奇的儿子刘允斌就成为中国最早的核工业专家。虽然我们的父母都担任了很高的职务,但我们都很平凡,而且对金钱非常淡泊,没有一个腰缠万贯的。这在今天的社会是很罕见的。像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同志,就没有一点架子,非常平易近人,完全和普通人一样。”

  赵绮莲还对澎湃新闻说,现在俄罗斯经济比较困难,国际儿童院曾到了快解散的窘境,中国教育部得知后,决定牵线,让重庆文理学院每年接收伊万诺沃儿童院两名老师学习中文,学成后回俄罗斯教授孩子们,将两国的缘分继续下去。(澎湃新闻记者 王少喆)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