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毕淑敏《蓝色天堂》:旅途苦乐参半,就像人生,充满变幻

原标题:毕淑敏《蓝色天堂》:旅途苦乐参半,就像人生,充满变幻

五百多年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了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新航路。在科技还是不那么发达的久远年代里,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哪怕到了如今,登上航船去旅行,依然是非常让人向往的事情。

2008年,作家毕淑敏在长时间准备之后,跟儿子卢淼开始了为期114天的环球旅行,母子二人飞到日本,登上环球邮轮“和平号”,开始了这次让人充满期待的旅程。

原本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一下子要到海上生活这么多天,也是比较挑战人的。在陆地生活,诸多方便,到了海上,很多事都相当不方便,但是为了饱览美景,这样的不方面也可以克服。

旅行却并不是一路快乐的,旅行之前,我们要进行目的地攻略的查找,制定适合自己的行程,需要定酒店,需要预期突发情况,然后就是列出旅行清单,把需要带的东西都带上,出发之后,又开始担心会不会有突发事件,一直到躺倒酒店之后,才放松一下。然后第二天,需要早早起床,争取多点时间,去游览,途中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毕淑敏完成了环球之旅后,写了《蓝色天堂》这本书,来记录她跟儿子114天的海上漂泊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思。

海上航行,比陆地旅行更加变幻莫测。如果是一般旅行,我们会因为天气恶化,取消或者推迟行程,而船到了海上,像毕淑敏说的,“任何机械事故和气象剧变,都可能造成船期延误,让所有的缜密计划付诸东流。”

到了海上,即便遭遇天气极度恶化,船如果离上岸还远,那么人们就会遇到生命危险。谁都不能预知天气的心情,这让旅途更加充满变化。

正如毕淑敏所写的:“漫长的海上漂流,谁知道有多少意外在等待我们?”

即便如此,还是改变不了,人们热爱旅行,并不是“快乐险中求”的意念作祟,而是旅途正是因为这些不定因素,才会更得与众不同。我们当然是不希望遇上危险的,但我们不能确保没有危险,这跟人生很相似,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充满变化,可我们并不因此而不爱它。

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写了旅行前期和旅行途中的见闻,让我们了解到海上之旅跟陆地之旅的各种不同。毕淑敏还以细心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在世界各国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为我们呈现异国风情之余,又引领我们去思考旅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

旅行不是只充满快乐的,它伴随着痛苦。如果只是出行三五天,一般人的体力都吃的消,而环球航行,耗时四个多月,即便每天能够休息好,也需要强健的体魄去领略各地风光。这里的痛苦也并非什么巨大的痛苦,有些人旅行会水土不服,时差没调过来,会晕船,会头疼,这些都是小痛苦,但它们却伴随着旅途。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这么不痛快,还不如呆在家里呢。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外出旅行?

旅行是因为它为人们带来欢乐,所以人们才去吗?固然,旅行会带来欢乐,可它也夹杂着疼痛。旅途中的意外,会让我们的欢乐有所打折,但不影响我们爱它。

刚刚大学毕业那年,我独自背上背包去西藏旅行。出发的一年前,我在查找攻略的时候,特别兴奋,跟毕淑敏一样,在看到别人宣传环球航行的时候,心动不已,兴奋难耐。

出发之前,对着清单一个个勾选必需品,打包之后,登上火车,找到卧铺坐下,才开始觉得很累。可是当火车经过一片蓝天白云绿草地之时,仿佛进入了电影中,似乎人都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一扫疲惫,心又兴奋了起来。旅途中的一个个惊喜,让我们可以忘却旅行的疲惫,让我们即便不舒坦,还是能感受欢乐和欣喜。

到了拉萨之后,我就马上感冒了。头疼得很难受,还是撑起精神,到大街小巷去转悠,这是高原反应,喉咙也极为不舒服,可是却阻挡不了我的兴奋,在稀薄的高原空气里,感受那距离天空最近的美好。

读着《蓝色天堂》,跟着毕淑敏去感受她的见闻,也明白她晕船和生病了,还是强打精神去游览的心情。这是一场荡涤身心的环球之行,除了增长见闻,还冲击心灵,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不一样的一笔。

旅途跟人生一样,充满变幻,它为我们带来欢乐,也夹杂着痛苦,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热爱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