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燕矶长江大桥“卡脖子”工序北锚碇地下基础施工提前完工——水落长虹“锚”美如花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黄冈

2023-11-19 09:50 来源: 黄冈日报
【字体:

  立冬时节,燕矶长江大桥北岸工地,已“出土”的锚碇正在安装支架、分层浇筑锚块,200多位建设者拉满弓弦,昼夜不停推动施工建设。

  北锚碇是燕矶长江大桥全桥施工周期最长、体量最大的关键性工程,是全桥的“定海神针”,也是一道“卡脖子”工序。自锚碇开工第一天起,建设者们就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开工初期,项目部仅用27天完成1122根水泥搅拌桩施工,7天完成锚碇场地外环便道的硬化施工,26天完成导墙浇筑。

  2022年3月7日,锚碇地连墙开工,项目建设者仅用90天就完成89幅槽段的施工,较方案计划提前24天,获得了黄冈市政府、业主单位湖北交投的表扬。

  2023年9月9日,大桥北锚碇前仓顶板完成第3次浇筑,宣告地下基础施工提前完工。中铁大桥局建设者没有歇脚,随后即转向地上施工阶段,开启“无缝衔接”的快速施工作业面,锚碇地下基础施工提前告捷!

  拔钉子!

  攻克施工“拦路虎”

  工程“拔寨”,无“快”不破。而要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必须除难点、破阻碍,这就需要技术先行,以创新的技术手段,拔钉子、解难题。

  中铁大桥局曾建造了多座长江大桥,其中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李陆平就参与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两座悬索桥的建设,在悬索桥建造方面经验丰富。而这一次,李陆平“重新出发”,因为他面对的是又一座全新结构的悬索桥。

  四根主缆牵起大桥桥身、8字形锚碇基础,这些都是燕矶长江大桥的特别之处。其中,8字形锚碇结构就是施工最大的难点之一。

  在悬索桥领域,锚碇结构大多采用圆形,而燕矶长江大桥北锚碇结构为8字形,在全世界都极为少见。燕矶长江大桥也是中铁大桥局首座进行8字形锚碇施工的桥梁,建设者们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需要自己摸索。

  北锚碇工区经理伍振荣介绍,与常规的圆形基础锚碇相比,8字形的受力更复杂、施工控制要求更精细。比如8字形地连墙存在Y型接头,这个接头要和3个方向的地连墙嵌接,内力变化复杂,截面混凝土受拉力影响。而混凝土的特性刚好是抗压强、受拉弱。

  Y型接头这个“栏”,必须跨过。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建设者们对Y型槽段施工过程进行了精密的计算分析、施工,并埋设了众多智能监测元件监控受力情况,一系列研究攻关取得突破性成果。

  最终,燕矶长江大桥北锚碇仅用时90天完成地连墙全部施工,为安全度汛、锚碇基坑开挖奠定了基础。建设者们对异形的支护结构、异形接头的计算分析方法,以及配套工艺的消化吸收和改进提升,为以后悬索桥的锚碇方案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破困局!

  创新工法加快工序转换

  从优化施工流程、做好工序衔接上着手,是快速推进工程建设的“破局”之策。

  北锚碇从地下基础顶板浇筑完成到锚体第一次混凝土施工,仅花了20天,其间完成了凿毛、清渣、转移塔吊、扩宽施工便道等多个工作,以最短的工序转换和衔接时间为主体施工赢得战略主动。

  “上一道工序还在完成中时,下一道工序就在同步进行准备工作了。”伍振荣这样介绍其中的“秘诀”。

  以正在进行的锚体钢结构支架安装为例,钢结构如果采取现场散拼工艺,花费时间较长。建设者们把时间的消耗转移到后场,在锚碇还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后场就开始同步进行支架的焊接拼装。待前场基础施工完成后,后场拼接好的支架就能迅速吊运到现场完成“搭积木”,实现现场工作“零等待”。

  工艺工法的创新应用,也为锚碇快速施工争取了时间。

  在工程建设领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要对之前一层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为了减少凿毛耗费的时间,项目部在锚碇后浇带与锚块之间应用了免凿毛的收口网。锚碇后浇带与锚块之间一共有12个面,每个接触面有90平方米。采用免凿毛的收口网这一新材料后,比人工凿毛能省15个工左右(一个工人干15天的任务量),算上清渣的时间可省20个工。

  强保障!

  为施工前线配足“弹药”

  充足的资源配置与完备的措施保障是快速施工的基础。

  据李陆平介绍,燕矶长江大桥离鄂州花湖机场仅5公里,受航空限高、航道限宽等因素影响,大桥设计采用1860米跨径不同垂度四主缆悬索桥结构体系一跨过江。

  与常规同等跨径的双层悬索桥相比,燕矶长江大桥主塔高度低了60多米,这就意味着“矮个子”要有“壮身体”,所以大桥采用超大锚体结构和高强度超厚壁门式主塔结构,以提高承载力。

  北锚碇有多大?它被中隔墙分为前仓与后仓,顺桥向最大长度128.1米,横桥向最大宽度77.6米,占地面积9412.5平方米,相当于22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总重量超过100万吨,是国内体量最大的重力式锚碇。锚碇地下基础分41次浇筑完成,共计使用混凝土18.9万立方米。其间,多次连续浇筑量超1万立方米,最大单次用时46小时浇筑1.5万立方米,满负荷投入7台天泵、20台混凝土搅拌车资源,来回送料1000多次。

  如果没有精细化的施工组织、完备的各项资源保障,就不能快速完成这一庞然大物的建设。

  伍振荣还记得,夏季高温施工期间,混凝土搅拌站每隔三五个小时就要投入冰块。因为用量太大,整个黄冈市场的冰块都不够用了,项目部就从鄂州、武汉等地联系外购冰块资源,全桥总用冰量达到上万吨。他说:“前线在‘打仗’,‘弹药’必须充足。我们千方百计备足资源,加快锚碇基础施工步伐,为锚碇乃至全桥施工争取了时间。”

  连续大方量混凝土浇筑,确保浇筑质量至关重要。

  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大、超大尺寸收缩变形大导致极易开裂的难题,项目部采取埋设电子监控元件的方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此外,还通过设置循环冷节水管、添加高效外加剂,尽可能减少水化热,在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科学组织施工生产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快速施工才有意义。”李陆平说。

  抓关键!

  党建引领为生产添动力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在北锚碇建设过程中,人永远是占据第一位的因素,也是最核心的因素。

  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战斗力、以快制胜?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王洪松介绍,十多年前,中铁大桥人曾来到燕矶长江大桥上游20多公里的黄州唐家渡,参加了当时世界最大跨度(主跨567米)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黄冈长江大桥建设,创造了桥梁施工的“黄冈速度”。

  这一次,大桥人面对的是又一座世界级难度的长江大桥。

  与十年前相比,大桥建设难度提高了,大桥人的建设水平也提高了,但建桥铁军打硬仗的精神不能下降,新的“黄冈速度”需要书写。

  为有效应对北锚碇浇筑方量大、面积大、浇筑时间长、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等难题,项目部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青年突击队力量,开展劳动竞赛和党员创岗建区活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网格化管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建设一线,助力项目建设。

  锚碇工区技术员们还记得,在地连墙施工期间,风雨无阻吊装钢筋笼,下雨时就搭棚子,克服天气困难;在内衬支护施工进行最后一次浇筑时,已经是腊月廿九的晚上,大家坚持到大年三十的凌晨4点浇筑完成;锚碇每次进行大方量混凝土浇筑时,一连几天几夜都要“钉”在现场……

  建设者们用假期换工期,赶时间拼进度,超前完成锚碇基础施工任务。

  “我们紧密围绕生产经营,坚持遵循‘123456’工作思路,以‘黄州江畔党旗红,建桥铁军争先锋’党建主题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王洪松表示,要努力将燕矶长江大桥建设成为平安百年品质示范性工程和世界一流的长江大桥。(

记者 汪秀玲  通讯员 潘攀 周威  蔡军

  责任编辑: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