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像至简——漫评宋晓军的肖像漫画

和晓军认识,缘于漫画。晓军的漫画,用两个字概括:讲究,再用两个字概括:耐看。晓军深耕漫坛,不经常出手,出手则每每精品,屡屡折桂,中国新闻奖,金猴奖……但他依然不停求索,孜孜不倦,钻研漫画的精神,用两个字概括那叫一个:严谨,再用两个字概括那叫一个:执着。
图片
经常见到晓军拿着一沓子漫画草稿,改了又改,草稿纸不讲究,但线极为讲究,大概就是为了找准画里最有神韵的那条线。亦经常看到晓军拿一个小本本,或随手抓来片纸,对着人物写生,聚精会神,那叫一个沉醉、痴迷,由此不难看出晓军对漫画艺术的精研了。
图片
说画漫画的,不会划拉几笔漫像,那都不叫有两把刷子,漫画家画漫像的水平,某种意义上讲,折射出漫画家的基本功,尤其是概括能力和抓“神韵”的本事,那可不是投机取巧能把握得了的。晓军耕耘漫坛,钟情漫像,自然而然。
记得初识晓军画漫像的功夫,缘于聊城的一次笔会,人有所求,晓军欣然应允,随手撕一方宣纸,捉一支毛笔,在墨盘里舔来舔去,迟迟不肯动笔,一瞬间,他眉头皱出几个大疙瘩,眼睛眯成一条缝,忽而疾笔走纸,如龙蛇翻滚,寥寥几笔,眼前人物跃然纸上,我情不自禁,那叫一个好,妙品大概如此。
后来,看到晓军的一件作品,那是足球明星马拉多纳,随意的几笔,背影闪现,看不到脸,但看过的人都知道那是谁,漫像不一定非得画脸,背影也是漫像,不是吗?
图片
再后来,看到晓军画的一张鲁迅漫像,绝诀之处在于鲁迅的胡子,翘得那叫一个俏,抓住了鲁迅风骨的“窍”。就是有识货的,这幅画被一家知名收藏机构收藏。
图片
再后来,和晓军交谈,拿出他画的一批水墨漫像,赏来甚有感觉。晓军说,有一些是酒后画的,画得比较大胆,但比较有感觉。我和晓军玩笑说:酒后、秃笔、宣纸、巧墨。这是你漫像背后的独特个性,晓军欣然哈哈一乐。
图片
说晓军的漫画受端详,耐看,缘于他的笔墨灵活概括,比如瞎子阿炳那张,分明就是看不见又看得见的感觉。有几张漫画像,寥寥几笔,五官都没有画全,但那人是谁?自见分晓,写的那叫一个神。
图片
画漫画的无人不晓大师丰子恺,读过一篇关于丰子恺的文章,说20世纪30年代,报纸曾幽默地评价道:“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泰戈尔亦称赞:“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晓军的漫像天地,随着笔墨耕耘,悠然已见南山。我说多了、写多了都是废话,还是看画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晓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学术秘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漫画家协会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第二届、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奖项。)
作者:商海春 编辑:徐征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