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苹芳先生与宋元明城市考古

徐苹芳先生的宋元明城市考古研究以古代北京城为起点,相关工作以196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在侯仁之、赵正之、宿白等前辈学者的指引下介入古代北京城研究,编绘明北京城复原图;之后主持元大都、金中都考古勘查与发掘工作,完成布局复原与城市规划研究。1950年,徐先生入燕京大学,读书期间曾随侯仁之先生考察金中都遗址。1956年,徐先生从南开大学历史系调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在从事居延汉简整理研究工作的同时,随清华大学建筑系赵正之先生调查元大都遗址。赵先生对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元大都中轴线及街道系统均为明清北京城所沿袭的重要论断,并推拟出若干大建筑群所在的方位。1961年,赵先生病重住院,关于元大都的研究成果难以正式成文,在宿白先生的建议下,徐先生到医院请赵先生口述,先后10次记录。1962年,赵先生病逝,徐先生将记录整理成文,题为《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的研究》,1966年拟由《考古学报》发表,因文革中辍,后发表于1979年出版的《科技史文集》第2辑。

原文配图:徐先生据赵先生口述之记录。

1962年,在侯仁之先生指导下,徐先生开始着手编绘明北京城复原图。这项工作首先以1937年北平市政府工务局测绘出版的五千分之一《实测北平市内外城地形图》为底本,将清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按比例加以缩绘。进而以此为底图,参酌《明宫史》、《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宛署杂记》等明清文献的记载详加考证,由此得出反映明嘉靖末年至崇祯时期北京城市面貌的复原图。1964年5月完成初稿,稍作修改后,1966年春定稿。本拟收入《中国历史地图集》,但因政治局势影响及编纂体例变化,一直拖延至1986年方才由地图出版社以《明清北京城图》为名出版。这是绘制科学的城市复原图的开端,并为后来元大都的复原研究确立了重要基础。

原文配图:《明清北京城图》之明北京城复原图。

从1964年开始,徐苹芳先生正式进行元大都考古工作。对于元大都这样的古今重叠型城市,在考古工作之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此,徐先生收集了大量的文献、碑拓、地图、航片等各类资料。在此略举一例,以资说明。熊自得《析津志》是研究元大都的重要史料,在宿白先生的提示下,徐先生非常重视对该书的利用。《析津志》佚文除《日下旧闻考》所引外,多见存于《永乐大典·顺天府》。徐先生根据李盛铎旧藏缪荃孙艺风堂钞本和赵万里藏徐维则铸学斋所藏李宏信小李山房旧藏钞本,提取了很多有价值的记录。此外,徐先生还注意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室所藏两卷《永乐大典》传抄本中亦有引自《析津志》的内容,而该叶在中华书局所影印之本中恰已缺失。这些《析津志》的佚文在考证复原元大都建置具体方位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徐先生将搜集到的大量史料整理成《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稿本两册,由此得以对元大都城市建设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把握。

1964-1974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管理处组成元大都考古队,徐苹芳先生主持勘查发掘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明清北京旧城以外元大都城垣、城门、水涵洞、街道等遗迹的勘查,得知元大都光熙门大街至北顺城街之间排列东西向胡同22条,与明清旧城所存情况相同;二是明清北京城垣、城门所叠压的元大都建筑遗迹的发掘,包括桦皮厂、后英房、106中学、旧鼓楼大街豁口、雍和宫等地居住遗址和窖藏以及和义门瓮城等;三是明清北京旧城内元大都城垣、城门、河道、街道、建置等遗痕的勘查,发现东西长安街以南诸胡同所反映的马面、瓮城痕迹。通过这些考古工作,证实了此前赵正之先生提出的关于元大都中轴线和街巷系统为明清北京城所沿袭的重要论断。

在此基础上,徐先生进一步开展对元大都若干建置具体方位、范围和等级的考证。先后成文发表的有中书省、大都路总管府、枢密院、太史院、也里可温十字寺等,此外形成结论的还有太庙、社稷坛、国子监、警巡院、万亿库、崇仁库、宝钞库、倒钞库、和义行用库、文明行用库、千斯仓、北太仓、大承华普庆寺、大圣寿万安寺、大天寿万宁寺、大庆寿寺、崇国寺、圆恩寺、柏林寺、崇贞万寿宫、孔庙、武安王庙、城隍庙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考证,徐先生修正了此前赵正之先生的一些复原意见,并多有补充,将元大都复原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研究成果直观地体现在1988年出版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和2012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所收元大都复原图中。

在复原研究之外,徐先生另对元大都的城市规划特点做以深入分析。提出:元大都是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套合组成的重城式布局;采用开放式街巷制街道规划,纵横九条主干大街;官署布局从分散到比较集中;市场在宫城之北;太庙、社稷坛分居宫城左右;符合《周礼·考工记》“九经九纬”、“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定。说明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上承北宋开封城,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典型,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5-1966年,徐苹芳先生还主持了对金中都的勘查工作,1975年调查了明中都遗址。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对宋元明时代都城规划的发展和变化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街巷制所替代;宫城的位置开始居全城中央,形成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相套的重城式布局;宫城东、西华门的位置从东西垣中央变为前朝正殿之南两侧;礼制建筑和中央官署从分散到集中于宫城前中轴大路两侧;开始对全城中轴线在通过宫城后的终止点有意识安排高层建筑。徐先生还提出:辽金都城规划与宋元都城不同,辽上京和金上京为体现民族之别与贵贱之分而采取南北城之制,后来的辽中京和金中都则模仿北宋都城制度。至于元上都和元中都,为新出现的离宫式城市,所以规划有其特殊之处,城内无民居市肆。1980年代以后,徐苹芳先生开始关注宋元明地方城市研究,对一些重点城市的考古工作予以策划和指导。1983年和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地方文物部门合作,先后组建了临安城考古队和扬州城考古队,徐先生任队长。后来,蒋忠义先生所作唐宋扬州城复原及笔者所作南宋临安城复原,都是在徐先生指导下,根据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方法所进行的实践。徐先生还敏锐地意识到宋元明经济型市镇出现的重要性,并主张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李德金、蒋忠义先生关于南宋永和镇的考察,杭侃教授关于宋元江南市镇的研究,都是在这一思路下所作的尝试。徐先生还对宋元明地方城市的布局作有系统的分析,划分出方形十字街式、方形(或长方形)丁字街式、长方形纵街横巷式、不规则式四种类型。徐苹芳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考古学研究,宋元明城市考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中,徐先生在前辈学者探索的基础上,确立了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的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总结了都城规划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分析了地方城市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由此构建了宋元明城市考古的基本体系。(刘 未 来自纸上考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