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姜冬冬:欢迎广大青年朋友来普陀圆梦

营造青年多元创新场景,打造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区。近年来,普陀区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新需求,针对解决联系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打造集学习成长、休闲娱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一体的青年中心“实体门店”。

那么,普陀是如何吸引青年、留住青年的呢?市人大代表、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口里提到许多新名词:“中华武数”科创名片、“半马苏河”公园、苏河驿站……在采访最后,他向广大青年朋友抛出橄榄枝。“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我们希望城区与年轻人来一个双向奔赴,欢迎到普陀来圆梦。”

◆ 创新创业在普陀 ◆

打造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区

姜冬冬介绍说,普陀有着深厚的创新基因,也集聚了较为丰富的科创资源。特别是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共同体、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是普陀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我们从中各取一字,提出构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引领带动产业布局、空间布局、人才布局同向发力。”

姜冬冬认为,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中华武数”科创名片与年轻人是双向奔赴的关系。一方面,打造“中华武数”科创名片需要大量年轻人特别是科创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以“中华武数”为牵引,打造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区,能够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更优服务、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这些年,我们打造青年近悦远来的兴业环境。比如通过举办区科技节和一系列高规格创新创业赛事,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姜冬冬介绍说,2023年,普陀区首次承办了第十届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海外人才专项赛,吸引了一批优秀海归创业青年走进普陀、了解普陀,最终有5个获奖的“好苗子”项目选择留在普陀生根发展。

此外,普陀还营造青年多元创新场景,不断扩大武宁创新共同体青年建功联盟的“朋友圈”,成员单位从20家扩展至64家,发挥溢出效应,为属地青少年提供20项科普课程、16项实践清单。融合青年发展型街区、园区、社区等多元场景,为青年创新创业创造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多功能支持的活力空间,在“家门口”“单位旁”营造青年创新发展生态。以青少年创新学院为牵引,推动全区10个创新实验室建设。

◆ 安居宜居在普陀 ◆

让年轻人进得来、留得下

姜冬冬介绍说,普陀区作为人口大区、居住大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围绕“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不同需求,分层次、多渠道地解决好各类群体的住房问题。

“十四五”期间,普陀全区将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32488套(间),形成供应21409套(间)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4988套(间),累计入市供应18022套(间),分别占到“十四五”总目标的77%和84%。针对一些对租金较为敏感、对居住地与工作地的通勤时间很重视的群体,如外卖骑手、快递员、家政服务人员、环卫工人等,普陀积极打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骑手新家”等安居项目,已筹措床位1000余张,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又比如,普陀区属国企西部集团建设的中岚居项目,围绕年轻人需求,提供1352套区位地段优、装修品质好、配套设施全、拎包可入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社区内建有花园健身慢跑道、户外会客厅、星空露台、全龄活动花园、儿童乐园,还配备了健身房、瑜伽室、休闲室、竞技室、阅读自习室、多功能厅、共享厨房、城市景观餐厅、洗衣干衣区、快递柜等室内共享空间,广受青年群体的青睐。

目前,普陀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出租率平均在80%左右,项目已覆盖全区10个街道、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职住平衡和供需适配的问题,让一大批年轻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 玩聚成长在普陀 ◆

欢迎青年打卡青年中心

姜冬冬介绍说,截至目前,普陀全区共建成市、区两级青年中心49家(34家市级、15家区级),涵盖了志愿公益、文化学习、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创业就业等多种类型。此外,还打造了一家5A级青年中心——华谊兄弟影城,以怒江片区青年中心为代表的一批4A级青年中心,以及661、友趣花舍、国金体育等各具特色的青年中心,培育了一批受青年欢迎、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有效实现了青年“玩·聚·成长,在一起”,越来越多的青年喜欢到青年中心打卡并开展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功能。进一步回应青年切实需求。围绕青少年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精心设计团团暖‘新’、‘半马苏河 彩虹学院’等服务项目,为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姜冬冬介绍说,将进一步激发青年参与热情。将青年中心作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催化剂”,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社区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投身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家园”。

除了青年中心外,普陀还高标准打造 “半马苏河·七彩秀带”,建好“半马苏河”公园和31座苏河驿站,实施沿岸景观灯光提升工程,绘就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姜冬冬表示,这些年,普陀深入发掘苏州河沿线文化资源,通过苏州河游船将沿线的资源串珠成链,开发一批文体旅融合、水岸联动的精品项目,发展影视演艺、游戏电竞、创意设计等特色文创产业,让“半马苏河”成为上海文化建设高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办好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电竞上海全民锦标赛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

◆ 引才在普陀 ◆

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引才留才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地区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姜冬冬介绍说,近年来,普陀主动服务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把人才工作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前不久,我们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了普陀区‘1+N’人才政策,包含1个总领性意见和首批6个配套专项政策,分层分类为人才发展提供‘靶向支持’,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引进、留住、用好人才。”

姜冬冬称,接下来,普陀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创新、集聚人才,以更大力度完善政策、吸引人才,以更大力度优化环境、用好人才,不断深化“人靠普,才无忧”的内涵,聚焦人才安居、教育、医疗、创业等重点关切,提供“全程帮办”和“24小时便利店式服务”,确保人才的需求第一时间响应、人才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人才的发展第一时间关心,更好地实现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这些年,我们坚持以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为抓手,引领凝聚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用心用情用力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在普陀学习、工作、生活、奋斗有更多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姜冬冬向广大青年发出“邀请函”,希望大家到普陀走走看看。

记者:范彦萍(青年报·青春上海)

来源:上海普陀

发布于:湖南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