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美文欣赏:汪曾祺《文游台》

文游台

①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

开篇点题,此为主脑。

②台在泰山庙后。

宕开一笔,首见顿挫。开头叙写文游台周边的桥、鱼和庙等,意在真实表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文游台的人文风景。开头的简略和后文的繁复之间形成对比鲜明的审美张力。

③泰山庙前有河,曰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

由“文游台”而“泰山庙”,由“泰山庙”而“澄河”,愈挫愈远,为接下来写文游台与秦少游渲染了气氛,做足了铺垫。

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不过别处的这种鱼不似澄河所产的味美,倒是真的。因为都经过冷藏转运,不新鲜了。

文章把澄河里的瓜鱼与冷藏转运的鱼进行对比,不仅突出家乡瓜鱼味道鲜美,而且表现了家乡人对故乡由衷的热爱。

⑤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差不多每个县里都有的,其普遍的程度不下于城隍庙。所祀之神称为东岳大帝。泰山庙的香火是很盛的,因为好多人都以为东岳大帝是管人的生死的。每逢香期,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进庙门就闻到一股触鼻的香气。

⑥正殿的对面有一座戏台。戏台很高,下面可以走人。这倒也好,看戏的不会往前头挤,因为太靠近,看不到台上的戏。大都是站着的,也有自己从家里扛了长凳来坐着看的。

⑦唱戏的是“草台班子”,没有什么名角,也没有什么好戏,唱的是京戏,但有些戏是徽调,没有准调准词。只有一年,来了一个叫周素娟的女演员,在南方的科班里学过戏,唱戏很规矩,能唱《武家坡》这类的戏,甚至能唱《祭江》······现在却混得到里下河来搭班。还有一个大花脸,嗓子很冲,姓颜。有一回,我听他在戏台旁边的廊子上对着烧开水的“水锅”大声嚷嚷:“打洗脸水!”我从他的产音里听出了一腔悲愤。江湖艺人,吃这碗开口饭,是充满辛酸的。

这里叙述唱戏的周素娟和颜大花脸,刻画下层人民命运的落魄和生活的辛酸,借此表现作者作为客居京城的游子对故土、故人的深切惦念与悲悯哀伤的真挚情怀。

⑧泰山庙正殿的后面,即属于文游台范围。沿砖路北行,路东有秦少游读书台。更北,地势渐高,即文游台。台基是一个大土墩。墩之一侧为四贤祠。四贤,说法不一。明代张诞《谒文游台四贤祠》诗云:“蒲圻先生独好古,一扫陋俗隆高风。长绳倒拽淫像出,易以四子衣冠容。”我小时到文游台,连“四子衣冠容”也没有,只有四个蓝地金字的牌位。墩之正面为盍簪堂。“盍簪”之名,比较生僻,出处在《易经》,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快来堂”。我觉得“快来堂”也挺不错。我们小时候对“快来堂”的兴趣比四贤祠大得多,因为堂的两壁刻着《秦邮帖》。小时候以为帖上的字是这些书法家在高邮写的。不是的。是把名家的书法杂凑起来的(帖都是杂凑起来的)。帖是清代嘉庆年间一个叫师亮采的地方官属钱梅溪刻的,皆取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秦少游诸公书。曾有人考证,帖中书颇多“赝鼎”,是假的,我们不管这些,对它还是很有感情的。 (是小儿声口,是游子情怀。)

这里引用明代张诞《谒文游台四贤祠》的诗句,既交代了四贤祠的来历,又引出了作者小时候未见“四子衣冠容”的遗憾。

⑨盍簪堂后是一座木结构的楼,是文游台的主体建筑。楼颇宏大,东西两面都是大窗户。我读小学时每年“春游”都要上文游台,趴在两边窗台上看半天。东边是农田,碧绿的麦苗,油菜、蚕豆正在开花,很喜人。西边是人家,鳞次栉比,最西可看到运河堤上的杨柳,看到船帆在树头后面缓缓移动,缓缓移动的船帆叫我的心有点酸酸的,也甜甜的。 (作者儿时在文游台上看到田园的风光与船帆的移动,心中有些“酸酸的”“甜甜的”,流露出他小时候就感受到的家乡的美好以及离别的伤感与重逢的喜悅。)

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打破时空的界限,以儿童的视角来写家乡的文游台,回忆小时候在文游台的所见所闻所感,显得淳朴自然,让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⑩文游台的出名,是因为这是苏东坡、秦少游、王定国、孙莘老聚会的地方,他们在楼上饮酒,赋诗,倾谈,笑傲。实际上文游诸贤之中,最感动高邮人心的是秦少游。苏东坡只是在高邮停留一个很短的时期。王定国不是高邮人。孙莘老不知道为什么给人一个很古板的印象,使人不大喜欢。文游台实际上是秦少游的台。

对比映衬之中,凸显作者对秦少游的中意与偏爱,这是对桑梓先贤的崇敬与爱戴。

⑪秦少游是高邮人的骄傲,高邮人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因为他是大才子,“国士无双”,词写得好,著过《蚕书》,书中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还因为他一生遭遇很不幸。他的官位不高,最高只做到“正字”,后半生一直在迁谪中度过。四十八岁因为有人揭发他写佛书,削秩徙郴州。五十岁,迁横州。五十一岁迁雷州。几乎每年都要调动一次,而且越调越远。后来朝廷下了赦令,迁臣多内徙,少游启程北归,至藤州,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终年五十三岁。

⑫迁谪生活,难以为怀,少游晚年诗词颇多伤心语,但他还是很旷达,很看得开的,能于颠沛中得到苦趣。明陶宗仪《说郛》卷八十二:秦观南迁,行次郴州遇雨,有老仆滕贵者,久在少游家,随以南行,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少游留道傍人家以俟。久之盘跚策杖而至,视少游叹曰:“学士,学士!他们取了富贵,做了好官,不枉了恁地,自家做甚来陪奉他们!波波地打闲官,方落得甚声名!”怒而不饭。少游再三勉之,曰:“没奈何。”

这里援引明陶宗仪的《说郛》,状物写人,形神毕肖,表现了秦少游颠沛流离中淡泊旷达的人生观,同时说明这样的传记具有很珍贵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⑬我以为这是秦少游传记资料中写得最生动的一则,而且是可靠的。这样如闻其声的口语化的对白是伪造不来的。这也是白话文学史中很珍贵的资料,老仆、少游,都跃然纸上。

全文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先写拱桥、瓜鱼,再写庙中香火、戏台,最后写庙后的文游台,由远及近,文脉清晰;渐次分明,详略得当;风土人情,井然有序。

作者:汪曾祺

名家美文 欣赏:毕淑敏《提醒幸福》 2022-10-05

名家美文 欣赏:莫言《母亲》 2022-10-02

名家美文 欣赏:郭沫若《银杏》 2022-09-29

名家美文 欣赏: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2022-09-26

名家美文 欣赏:季羡林《海棠花》 2022-09-23

▍编辑:子不语▍标签:作文 写作技巧▍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原平台及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删除。

发布于:山西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