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二十大丨重温历次党代会(三):中共三大

来源: 海东宣传

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六月——

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至2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的决议案,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础。

——

——

中共三大

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

“二七”大罢工失败以后,血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而加速了联合孙中山的工作。但对于应否参加国民党,如何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党内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1923年6月12-20日,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 党的三大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期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式的大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说。

——

——

筚路蓝缕

中共三大选址广州以及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广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州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大本营,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代表们到广州开会,也并不容易。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才两年,党的经费很困难。有些同志去开会,只好自己掏腰包。”中共三大代表、曾任国务院参事的徐梅坤生前回忆。

“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瞿秋白、张太雷、谭平山、向警予、邓中夏、项英……”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介绍,“完整的参会代表名单尚未发现,目前可查实姓名的有38位。”

参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工人,也有知识分子,并首次出现了女性,代表全国420名党员。他们当中最年长者46岁,最年轻者21岁。

“由于大会当时是秘密召开的,加上会址建筑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史籍和档案又均无记载,会址位置一度是个谜。”朱海仁说。

——

——

艰辛探索

党的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会上,陈独秀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和热烈争论,对怎样实行国共合作,为什么采取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形式作了深入论证。充分地估计了孙中山的民主主义立场,肯定了与孙中山国民党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会议认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在这个革命联盟内部实现党对革命的领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党内合作也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所能够接受的唯一的一种合作形式。只有采取这种形式,才能使革命统一战线迅速建成。最终, 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以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大会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的,是基本上正确的。它对于加速中国革命步伐,促进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大会着重反对的是张国焘“左”倾关门主义倾向,而对马林、陈独秀的右倾观点批判不够,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作用估计不足,这是大会的主要缺点。

——

——

浴血新征

“通过决议后,全体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领着大家唱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之后,宣布会议闭幕。”徐梅坤生前回忆。从党的三大开始,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会议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同时组织动员共产党员、革命青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此后,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封建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

“以广州为中心,革命力量从四面八方迅速汇集,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黎淑莹介绍,从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创办黄埔军校,国民革命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

“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翻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字里行间,依然可感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李大钊、张太雷、邓中夏、阮啸仙……一个个闪着光辉的名字,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三大的历史回响,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中经久不息。

——

——

重大意义

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正式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进行和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为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大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策略上的重要准备。

——

——

来源: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