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林|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信息,但真假难辨。今天看篇微信文章,觉得有道理;明天看到个网站新闻,观点不一样,但好像也有道理。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怎么辨别信息的质量?怎样形成自己的观点?

01

培养说理意识,避免感情用事

对某一现象,许多人讲话或写文章只有观点,没有理由;许多人习惯于凭个人的感觉做判断,下结论,或凭自己的爱憎、一时的感情冲动持有某种立场、观点,而不是依据事实或推理。许多人缺少求证意识。

例如,一名女游客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其母亲为救她下车,被另一只老虎咬死。这一惨剧发生后,有了各种说法。有人说不要跟易怒的人结婚,最讨厌动不动发脾气的人,现世报了;有人说不该蔑视规则,明知不能下车偏要下车,被老虎咬了咎由自取;有人说公园管理失误;也有人说男人懦弱……之后又有各种传言,有人说女游客下车的原因是跟老公吵架,还有人说她是“医闹”,但后来又有人辟谣说,女游客是以为出了猛兽区所以才下车的,并非吵架。

许多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去下一个结论,至于这个女游客到底为何下车、是不是“医闹”、动物园风险管理有没有问题,这些事实,我们很少去关心,也不打算去深究。大部分人所在乎的,不是事实,而是观点,是立场。

历史上,王安石主张变法,凡是给变法提意见的,不管正确与否,一律被认为是保守派,要么被降职,要么被贬官,被无情打击,以致在“刑不上大夫”的北宋时期,苏轼竟然差点死在狱中,变法因为带来巨大的弊端最后也以失败告终。司马光反对变法,对所有变法的主张一律反对,不管变法是否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能否使国家富强,最终将变法扼杀,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措施,使北宋走向衰弱,几十年后灭亡。

感情用事、立场优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危害,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思维方式,运用批判性思维强调事实和理由,讲究逻辑和论证,学会思考。

02

学会理性怀疑,避免盲从

我们的民族文化中理性精神贫乏,中国人“迷信”圣贤的思想,对圣人言常常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相信圣贤伟人具有超人的智慧,深信圣贤伟人的话都是真理。这就形成了中国人盲从的心理,并且从盲从圣人扩展到盲从专家、盲从多数。许多人不会思考,只是因为书上有某种观点,或者是受到了别人观点的影响,就认为某个观点正确。

自然科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找到正确答案,比如,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哪些力的影响。但我们的社会异常复杂,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很难有一个结论,让我们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网络中、报纸上、周围人的想法又各不相同,接收到的外部信息更是千头万绪,倘若我们不去怀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会怎么样?你凭自己的感觉接受、固守某一种观点,还是今天听这个觉得有道理,明天听另一个又觉得不错,一直处于摇摆中?我们将何去何从?

许多人对此无所适从,不会思考,于是盲从媒体或者大咖的观点,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的主见,这就经常会引起一边倒的情绪化浪潮。面对争论,网络口水战升级为网络骂战,以语言暴力代替了大脑的思考。倘若一些人刻意宣扬扭曲的事实和价值观来博取关注,不会思考的人极容易被利用,因此不会独立思考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批判性思维让人不再盲从,通过怀疑提出问题来引发思考,比如,他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正确吗?他的观点有理由吗?理由合理充分吗?有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吗?还有别的事实或证据吗?事实是否为真,逻辑是否恰当?还有别的理由吗? 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吗?还有别的论证吗?还有反例吗?可以找到别的证据、说明、原因和论证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结果?

理性怀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怀疑不是为了挑刺,故意寻找他人的错误和弱点。怀疑是为了寻找到更为合理的、更能让人信服的观点,破除已有观点,找到不同,打破自己的狭隘。当怀疑结束,也可能完全认同原来所怀疑的观点。理性怀疑,不只是对别人的观点怀疑,也对自己的观点怀疑。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对复杂的问题有好奇心和耐心。它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也不是陷入怀疑主义,对什么都不相信了;怀疑是为了更好地相信。

所以,我们要形成理性质疑的意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就是让自己的观点和别人不一样吗?

许多人认为,独立思考就是与别人的观点不一样,是与众不同。这种看法把独立思考当成捍卫自己观点、反对他人观点的理由。但这种只肯定某一种观点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思考。独立思考并不是刻意保持和别人的观点不一致,更不是盲目否定他人的观点。独立思考首先需要懂得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理由,并且尽可能地搜寻信息,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为某种观点找到充足而合理的理由,或者找到否定某个观点的理由。

真正的独立思考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先突破自我,然后超越自我和他人。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认为别人的观点有充足的理由,认可他人的观点也是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本质,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论证过程;不在于观点对错,而在于努力形式;不在于是否受他人影响,而在于怎样受他人影响。批判性思维要求对任何信念和观点都提供具体和充足的证明。

著名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批判性思维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独立之思想、理性之精神。社会学家萨姆纳说,以人类理性为灵魂的“批判性能力教育是唯一真正称得上培养好公民的教育”。

03

学习论证能力 ,培养理性精神

黎鸣先生认为,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琴弦。马立诚的《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指出,中国历史上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多失败了。他将这种现象归因为: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需要理性探索的制度创新。

中国人形象思维能力突出,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模糊性,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模糊的。这样的思维特别依赖于感觉,重视直观和经验,人们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整体的粗浅的印象,而不做周密详细的分析,不做本质的分析,很难把握事物的规律。

形象思维的模糊性导致认识事物也具有模糊特点。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事物,用模糊的方法和工具从整体上对事物进行认识,注重对事物的判断,忽视对事物进行量的分析,注重直觉和所谓的顿悟,缺乏逻辑推理,因此对未知事物带有笼统和猜想的因素。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人们冲破盲从,避免冲动和武断地下结论。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不要根据直觉来接受某种观点,而应采取一种反思的策略,引导思考者澄清关键的概念,运用基本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去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推理的充足性,探索隐含的假设和价值标准,挖掘更深的含义和根源,避免可能的逻辑谬误,并寻找看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思路,避免轻信和不明智的决定,使推理更为合理,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学习论证,便是要弄懂各种逻辑谬误,弄清楚影响逻辑分析的常见因素,学习推理的正确方法。我们要完整地表述一个观点,或者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需运用归纳、演绎、因果等推理形式,才能形成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我们不会论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既没有分别将归纳、演绎、因果等逻辑思维形式弄明白,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不明白论证的原理,不知道有哪些逻辑谬误,只是通过模糊的感觉、个人的悟性来讲理,犯了错误而不自知。

学习论证与辨析,有助于培养理性精神和学术精神。

中国几千年的学术传统,大部分是由读经书和注释经书的学者规定的。其特点是“代圣人言”,思维方式强调综合和直观,缺少科学分析的思维和意识。一旦面临实际问题,读书人或者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引经据典,固守陈规,下笔千言,却是废话连篇,丝毫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中国缺少真正的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理性精神。真正的学术性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规则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术研究要遵守的理智规则和行为准则。

学术精神,是人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发展形态的“理”(怎样)“由”(为什么)的追问。这种追问形成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术形态上逐步形成文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人文学科。学术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和批判、积极进取、不断变革。

04

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强调怀疑和反思,可以使我们在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时始终保持警惕,并能及时地排除虚假的知识。批判性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思维定式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惯用的模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时,思维主体可以不假思索地把问题纳入到特定的思维框架中,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和路径对其进行思考和处理。而批判性思维强调反省、质疑自己的思维框架,“批判地审视我们的先入之见,让我们避免自欺欺人和故步自封”,这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

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乐于接受现成的结论,不愿进行复杂的思考。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其认识常常停留于现象层面,未经思考就妄下结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认为过去的做法和认识就是好的,就是对的。这种思维定式常常阻碍思考的深入进行。怀疑打破思维定式。

批判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往往建立在对既有思想或事物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能够为创新提供思维方法,拓展思维空间,疏通思维渠道,提高思维效率。

05

拓宽课程视野,改革语文弊端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失败了吗?》一文中有一个部分,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有很大关系,篇幅不长,但对问题的描述很精辟,特别摘录如下:

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表中,通识课程边缘化并不是最严峻的问题;教育最大的缺失,不是一个数学系的学生的课表中没有诗歌鉴赏,或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不知热力学定律为何,而是缺乏阅读、写作和逻辑训练。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阅读和写作的训练竟然主要安排在中学阶段。中学英语课程仅限于初级语言教学,因此实际上仅有语文一科涉及实质上的阅读和写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文教学奠定了国人的思考方式和智力习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在于重视文采远胜于理据。语文老师当然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文字的美感,但除了抒情和审美,学生更应该掌握如何用文章求知、思考和论辩。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太多《滕王阁序》这类以意象生动、音韵铿锵见长的美文,结果学生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琢磨诗眼和警句上,却没有学到如何批判性地阅读一篇文章。不会读文章,自然也不会写文章,议论文尤甚。我上了大学后,逐渐发现中学语文老师教的论证手法背后存在诸多陷阱,此后又耗费了不少工夫挣脱旧习。拿中学时论证命题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引证法为例。和学术文献中的引用截然不同,中学所教的“引证法”指的是在议论中引用世人公认为正确的常识、名言、警句、谚语等作为论据。这种论证手法实在大有问题。使用“引证法”的学生常求助于《名人名言大全》这类参考书,但为什么哲人或专家说的话就一定可以给论证增添分量?实际上有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就叫作“诉诸权威”。

长期以来,不仅是大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满意的也不多。几次的教学改革,包括最近一次的课程改革,并未能真正改变语文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总体来看,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以接受式为主,各信息点浅显而散乱,缺少联系,导致的结果是知识碎片化、思维浅智化,学生缺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育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否认以审美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是用以思维为核心的理性教育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语文教育更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课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来阅读和研究、追究理由、收集信息、鉴别真假、判断他人的观点,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论证的方式有条理地把思想表达出来,使之清楚和有说服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很多人可能并不习惯运用工具,但它的好处,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成容易学习、可以操作的方法,让“提高思维能力”这个很玄的事情变得有迹可循。

本文摘自《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