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初心依旧 仙居这些耄耋老党员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这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党员群体。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是一个特殊时代的光辉印记,是一笔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他们一以贯之、至诚至坚的信念与行动,更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见证,是我们年轻一代“薪火传承,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

在仙居,目前还剩下48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他们有着明显的共同特征:虽然都曾冒着抛头颅洒热血的生命危险,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些老党员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默默地在本职岗位上做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

下面,小布就带大家

去重温下这些老党员的故事

李三弟——革命时期,立下过一个誓言:“假如被发现,要死就死自己一个,绝不透露其他同志。”

今年90岁的老党员李三弟就是这样。年仅18岁就入党的他,在解放后被村民选为村干部,一干四五十年,直到79岁为村子建好下山安置的集体用房后,才得以成功“辞职”。“事实上,村干部和村民们到现在都还喜欢找我父亲说事儿,请他帮忙出主意。”李三弟的儿子李水木感慨地说。不过,对老人自己来说,他感到最自豪的,还是:“我做村干部时,为村里办了十八件大事,从没拿过公家一分钱,也从没有为自家谋过一分利。”

看着老人一直挺得笔直笔直的腰板,还有这坚定有力的话语,令记者仿佛看到了他在解放前夕最危险的日子里,曾与同村其他党员一起立下的誓言:“假如被发现,要死就死自己一个,绝不透露其他同志。”

在走访其他老党员时,记者也有着类似的强烈感受:公就是公,私就是私,没有二话可说。而对党,他们无比忠诚,也无比感恩。

走再远也不忘来时路

杨森毫 ——现在上战场是跑不动了,但只要有需要,我就愿意去

“三十九军一六师二三六团三营七连第五班班长!”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92岁老党员杨森毫一口气报出了部队的番号。

作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去聆听杨老的故事。

“共产党好的地方很多,在战争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的。很多时候,攻下一个地方,最先找的是弹药。那时候真的很苦……”杨老说着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来,以前的回忆对他来说可能并不美好,但好在,现在杨老的生活他很满足。

杨老的腿上还留着一块钢板,走路很是不便,但他说:“在上战场是跑不动了,但只要有需要,管个仓库、弹药库我都愿意!”

余浪木

吃饱穿暖,这都是党给的。这辈子都记得共产党的好!

蒋树友

那时候当共产党是有生命危险的,但现在这么好的生活,都值了!

“党对我们好啊!现在的生活爽爽的,都是党给的。当年冒险送信、入党,都值了。”老党员蒋树友颇有些感慨。“可不是么,当年入党是要被杀头的,单线联系,送信剿匪也没想过以后。做梦也想不到现在的生活能那么好,你们年轻人要学会珍惜啊!”90多岁余浪木边说着边有些困难地竖起大拇指,同时还不忘叮嘱年轻一辈珍惜当下。

老人们苍老的声音缓慢的叙说着他们经历过的故事,夏风微微拂来,带走了一些燥热,而在其他党员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不忘初心的种子。

樊妙丹——现在的生活那么好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到樊妙丹的家,还未进门,老人已经迎了出来,“你们又来啦,这么大热天,赶紧跟我进屋喝口水!”已经91岁高龄的樊妙丹,顶着一头银发,拉着记者进屋。三年时间,樊妙丹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但记者还是感觉到老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花去了她更多的气力。曾担任村里的支部委员、妇女主任的樊妙丹最常跟我们说的事儿,就是当年给地下党送信。

出生在旧社会的樊妙丹还未成年就被送到别人家里当童养媳,过惯了苦日子的她从未想过能拥有像今天这样富足、安稳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好的不得了,就跟这灯笼一样红,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老人坐在屋檐下,看着过年时挂上的红灯笼,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平和的微笑:“看到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我就越发觉得自己当年冒险为地下党组织送信,真是太值得了。”

陶东汉 ——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

“12军,31师,91团。”这是92岁的陶东汉跟我说的第一句话。1946年10月,陶东汉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随后应征入伍,奔赴朝鲜。战争中,炮弹带走了他的战友,同时给他留下了永久性的创伤——耳聋。虽然带着助听器,但我们的提问的声音依然没有被接受,只有在提起“部队”两字时,老人突然开口,报上了当年所在部队的番号。

“飞机飞过,来不及跑的人再也没有回来;炮弹打下来,满山都是红的……”老人慢慢回忆起当时战争的场景,我们没有一个人开口,虽然老人说的断断续续,但我们却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听的我们鼻子一酸。“当时抗美援朝,想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老人越说越激动,浑身止不住的颤抖,眼角泛泪,但他的背却依然挺的笔直。

老人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那段历史,还有他对党的初心。

李成义 ——现在的生活是相当好的了,所以省下来的要捐给慈善捐给国家

没入党之前,李成义是个手艺人,靠着每天的做裁缝钱换些米粮来养活一家人。但在那个战争的年代,生命受到威胁不仅是因为粮食,还因为动荡。

辗转见,李成义到了宁波讨生活。“我就是在宁波入的党。没出门之前,不知道党的政策,但在宁波,政策宣传的就很好,当时毫不犹豫就入党了。”李成义毫不犹豫的背后是对生活的期望,也是他对党的信任。

“当时对手艺人的盘查比较宽松,我就帮着各地送信。仙居到温州永嘉一百多里地,都是走着去的呢!”李成义笑着说起往事,这些过去的岁月都像印子一样在他的骨血中,一提起就那样清清楚楚。

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些苦日子,李成义才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在他的家中,我们看到了一叠叠的奖状、奖杯、证书,这些都是他做慈善得来的。“现在生活生活那么好,所以省下来的要做慈善,捐给国家!”

蒋达海 ——转业后,给我发了预备役军官证,有这个证,只要一声令下,我就能上战场

得知记者要来走访,蒋达海前一天晚上就在准备自己想说的话,足足写了三张纸。91岁高龄的他,在回忆往昔时,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

“我参加过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参加过攻打天台城、解放三门县城的战斗,还去宁波各地剿过匪。”对于蒋达海来说,战争虽然早已远去,可这些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对我们这样的古稀老人来说,生命的时限已然不多,但一心向党,是永远没有时限的。”说这句话时,蒋达海身体控制不住地有些颤抖,但他的神情无比坚定。

今年是蒋达海退休的第35个年头,小学文凭的他,在离休后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会了写古典诗词,也出版过个人诗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当记者问及是否愿意再上战场时,老人神情严肃,字字铿锵,“转业后,给我发了预备役军官证,有这个证,只要一声令下,我就能为国家战斗。”

战争时代,他们冲锋陷阵;和平年代,他们默默奉献。在被这些老党员所深深感动的同时,小布也倍感欣慰地了解到,在仙居,这些老党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爱。

来源:仙居发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