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精选
17856: 中国民族一、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在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同时,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俨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华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区,龟兹、于阗、鄯善等“城郭国”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区,戎、羌、氐等族在今藏、青地区,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百越等各族在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港、澳地区,等等,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的辛勤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在此后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或在边疆地区建立政权,或入主中原成为统治民族,都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东北的东胡(鲜卑、乌桓)、夫余等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两晋的短暂统一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曾先后建立过23个政权,其中,匈奴族建立过前赵、北凉、夏个政权,鲜卑族建立过辽西、代、北周、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等9个政权,羌族建立过后秦,巴氐族建立过后汉,汉族建立过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5个政权;隋唐后,经五代十国到宋、辽、金,我国又一次经历割据,形成各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如宋朝先后与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朝对峙等;此后,蒙古族的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元、明、清时期,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朝在内地和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满族建立的清朝,曾坚决抗击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在我国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统一。综观中国历史,虽然政权有分有合,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1851年,广西爆发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壮、瑶、回、苗、蒙古、彝、白、傣、哈尼、傈僳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进行斗争,其中的不少著名人物就是少数民族,如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以及著名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等都是壮族。鸦片战争后,沙俄强占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英军和法军分别侵略我西藏和西南地区,各族人民奋起反抗,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和西北、西南地区的各民族人民积极组织抗战,英勇抗击侵略者。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团结和统一。“五四”运动时期,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分别参加领导天津爱国运动和京津地区学生联合会的运动以及上海各界联合会的联合行动,后来,马骏、郭隆真等都加入了共产党;水族的邓恩铭参加领导了济南的爱国运动,后来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蒙古族的多松年、乌兰夫等加入共产党,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白族的张伯简、徐克家等于20年代加入共产党,并分别参加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壮族的韦拔群建立农民协会,在广西开展革命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云逸等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并与韦拔群于1929年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在新疆,党领导各族人民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进行反帝斗争;红军长征期间,沿途各族人民群众为红军带路、传递情报、买粮运粮,还积极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先后有十几万人参加了抗日战斗,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共同建立了伊克昭盟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冀中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曾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一道,于1947月间,内蒙古骑兵歼灭国民党军队2万多人;1944年,新疆各族人民发动了著名的“三区革命”,各地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者,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各族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二、56个民族的认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甚至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他们的民族成份,提出自己的族1953年,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为了使我国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斯坦、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畬、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本阶段的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某些族体的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民族工作中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1%。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 11.22%,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99%下降为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由 8.01%上升为8.41%。根据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同),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 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斯坦、傣、黎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 15个民族,他们是:傈僳、佤、畬、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民族压迫制度的废除,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医疗保健事业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的要求也比汉族宽松,因而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少数民族人口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人口兴旺、民族繁荣的景象。1990—2000年间,土家、高山、羌、毛南、保安、东乡等13个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2.00%以上,其中高山族和羌族分别高达4.31%和4.26%。蒙古、藏、维吾尔等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也在1.40%—2.00%之间,高于全国总人口年均增长率0.91%的水平。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在1964—1982年、1982—1990年和1990—2000年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5.8%分别提高到6.7%、8.01%和8.41%。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差距悬殊,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 1.8总的来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第一,小聚居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l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又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如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的汉族人口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新疆的汉族人口也占40%强。同样,在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近20年来,少数民族杂、散居人口增长快,民族杂散居的县市越来越多。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其中29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再加上辽宁、湖南、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北、西藏、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和宁夏,以上1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1.32%。另外,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都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民族人口数据:中文名称标准罗马字母 /代码标准数字代码拼音 2010年人口汉族 Han/HA 1220844520蒙古族 Mongol/MG 5981840回族 Hui/HU 10586087藏族 Tibetan/ZA 6282187维吾尔族 Uyghur/UG 10069346苗族 Miao/MH 9426007彝族 Yi/YI 8714393壮族 Zhuang/ZH 16926381布依族 Buyei/BY 2870034朝鲜族 Chosen/CS 10 Choxiǎn 1830929满族 Man/MA 11 10387958侗族 Dong/DO 12 Dng 2879974瑶族 Yao/YA 13 2796003白族 Bai/BA 14 1933510土家族 Tujia/TJ 15 Tǔji 8353912哈尼族 Hani/HN 16 1660932哈萨克斯坦族 Kazak/KZ 17 1462588傣族 Dai/DA 18 1261311黎族 Li/LI 19 1463064傈僳族 Lisu/LS 20 702839佤族 Va/VA 21 429709畲族 She/SH 22 Sh 708651拉祜族 Lahu/LH 23 485966水族 Sui/SU 24 Shuǐ 411847东乡族 Dongxiang/DX 25 Dngxing 621500纳西族 Naxi/NX 26 326295景颇族 Jingpo/JP 27 Jǐngp 147828柯尔克孜族 Kirgiz/KG 28 Krkz 186708土族 Tu/TU 29 289565达斡尔族 Daur/DU 30 131992仫佬族 Mulao/ML 31 216257羌族 Qiang/QI 32 Qing 309576布朗族 Blang/BL 33 Blǎng 119639撒拉族 Salar/SL 34 130607毛南族 Maonan/MN 35 101192仡佬族 Gelao/GL 36 550746锡伯族 Xibe/XB 37 190481阿昌族 Achang/AC 38 chng 39555普米族 Pumi/PM 39 42861塔吉克族 Tajik/TA 40 51069怒族 Nu/NU 41 37523乌兹别克族 Uzbek/UZ 42 Wzbik 10569俄罗斯族 Russ/RS 43 lus 15393鄂温克族 Ewenki/EW 44 wnk 30875德昂族 Deang/DE 45 Dng 20556保安族 Bonan/BO 46 20074裕固族 Yugur/YG 47 14378京族 Gin/GI 48 Jng 28199塔塔尔族 Tatar/TT 49 3556独龙族 Derung/DR 50 Dlng 6930鄂伦春族 Oroqen/OR 51 lnchn 8659赫哲族 Hezhen/HZ 52 Hzh 5354门巴族 Monba/MB 53 Mnb 10561珞巴族 Lhoba/LB 54 Lub 3682基诺族 Jino/JN 55 Jnu 23143高山族 Gaoshan/GS 56 Goshn 4,009“中国民族分布略图”数据源:扫描自《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大观》(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2其他未承认的民族列表汉语名称拉丁文字官方分类人口现状布达里人Aynu/Ab dallar维吾尔族说艾努语,居住在新疆疏勒、英吉沙、莎车、巴楚、墨玉、洛浦、于阗、和田市肖尔巴克乡以及罗布泊附近。 Bajia未识别民族 1106居住在云南省勐海县勐阿镇勐康村,使用和傣语接近的八甲语,信奉原始宗教。 Chuanqing汉族 67 Deng未识别民族 2000居住在西藏南部麦克马洪线附近。他们向中国政府申请成为独立民族,但因为中国结束民族识别,故无结果。亻革家人/家人 Gejia未识别民族 Gelu藏族 11.6说嘉绒语,居住在四川阿坝州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市宝兴县,甘孜州丹巴县。 kuiqang藏族 6000说贵琼语,居住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乡,泸定县长征、烹坝、泸桥乡及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克木人 Khmu布朗族 3300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和勐腊县。 Kucong拉祜族居住在云南省镇沅、金平、绿春、新平和墨江等县。土生葡人 Macane se葡萄牙人后裔葡萄牙人与澳门当地人结婚后生育的人群,澳门特区政府将其定为少数族群,中国大陆定为未识别民族,说葡萄牙语、汉语、土生葡语,分居于港澳地区。 Mang布朗族 680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水河镇。摩梭人 Mosuo云南归为纳西族,四川归为蒙古族 Mao藏族 8000说扎贝语,居住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瓦多乡、木绒乡。 Shan布依族/壮族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互通,居住在中缅边境,缅甸掸族为独立民族。 Sherpa未识别民族 2000大部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地,以充当登山向导为生。 Tuvans蒙古族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喀纳斯湖。布里亚特 Buryat蒙古族居住在内蒙古东部。 Utsul回族 4958居住在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西家人 Xijia苗族 300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州。 Yi未识别民族 300居住在四川省叙永县赤水镇、古蔺县纳盘沟和贵州省毕节县普宜。犹太人 Youtai/J ews回族传统称为「蓝帽回回」,实际上与回族无关。散居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的边境附近。 Zhelaizhai汉族 400居住在甘肃永昌县者来寨。阿尔巴津 Albazinians北京、天津归为满族,黑龙江归为汉族 500为斯拉夫人、满人、汉人等民族的混血儿。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罗斯语、教会斯拉夫语、满语。信奉东正教。主要居住在北京、哈尔滨、呼伦贝尔、上海、天津、武汉、锦州等地。富裕柯尔 Hakas柯尔克孜族 1500实为哈卡斯人,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五家子村、富裕牧场七家子村,使用黑龙江柯尔克孜语(哈卡斯语的一种方言)和卫拉特蒙古语,信奉萨满教。雅库特人 Yakutia鄂温克族 2600使用雅库特语,属于突厥语族的北支,他们的语言有很多来自南方突厥语的字眼,与其他民族不同。参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民族.Retrieved from:台湾国立政治大学(N/A).中国民族分布略图. Retrieved from:维基百科中国民族列表.Retrieved from: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介绍_视频

视频聚合
全部2462条

中国民族介绍_360图片

图片聚合
查看6万张图片
没有更多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