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与伟人的游学之旅对话 纪红建新作《游学·1917》首发

红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3月24日,《游学·1917》新书分享会在新华书店·湖南大剧院店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3月25日讯(记者 蔡娟)“游学”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由学校、教育机构、孩子父母组织的游学活动层出不穷。但为什么游学?游学在中国有怎样的历史?产生过怎样的意义?在“游学热”的背景下,回顾1917年青年毛泽东的游学之路,或许能给更多寻找人生答案的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们,带来新的启示。

3月24日,在31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分会场新华书店·湖南大剧院店,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纪红建带着新作《游学·1917》走进历史现场,与活动嘉宾廖妹芳展开对话,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伟人百年前的游学,学习他们是如何在旅途中观世间万象,应对困难,思考未来与人生。

启程:走出校门,读无字之书

1916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从《民报》读到两个中国学生旅行全国的故事。这则消息使毛泽东很受鼓舞,第二年暑假,他便约上好友萧瑜,即萧子升,计划在湖南做一次游学旅行。

纪红建新作《游学·1917》以地理为线索,完整还原了这次游学。从1917年7月中旬至8月16日,毛泽东与萧子升步行漫游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行程九百余里。两人未带一文钱,或拜访当地的同学,或写些对联送人以解决食宿。他们沿途接触城乡社会各阶层的人,了解风土民情,获得许多新鲜知识。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纪红建与廖妹芳展开对话。

“在学校,获取知识的方式是读‘有字之书’,走出校门,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获取知识就需要读‘无字之书’。或许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观念影响,在青年毛泽东眼中,两样‘书本’对他有同样的吸引力。”分享会上,纪红建如是说。

谈及《游学·1917》的创作思路,纪红建说,选择1917年这样的年份,也经过了一番思考。1917年,青年毛泽东正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发生在这一年的暑期游学,又是毛泽东第一次相对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的游学经历。暑期一个月的所见所思,对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以及此后革命路线的选择,定然埋下了许多深远影响。

纪红建分享《游学·1917》创作思路。

纪红建说,《游学·1917》不仅仅需要回到历史现场,更希望以1917这一片段,打开了解毛泽东、了解当时的中国,乃至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脉络的一扇窗口。他注意到,毛泽东他们那一代青年不断深入现实和基层,在步行中最大限度地接触真实的国情、人民的心声,最终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中国走的道路。只不过一切的起点,还要回到他们背起行囊,翻开中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的那一天。

历练: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沿着《游学·1917》书中的讲述,一位有血有肉的青年毛泽东形象越来越清晰。

与其他伟人传记、史料汇编不同,纪红建的创作使用了很多从实地走访、采访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像百余年前的毛泽东一样,纪红建从亲身行走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下许多故事,这使得他的叙事兼具学者的严谨与文学作者的流畅自然,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纪红建讲到,毛泽东与萧子升的游学路上,他们有意锻炼自己,特意没有带钱,常常要到相识的同学家中借宿。活动嘉宾廖妹芳的曾祖父是毛泽东同学廖时旸的哥哥,廖妹芳不仅热心研究1917年毛主席去廖时旸家的历史,还曾走了毛主席1917年游学走过的路。

廖妹芳分享毛泽东游学故事。

廖妹芳分享到,毛泽东到访的是宁乡万寿山的廖家老屋,当时廖时旸的父亲有事外出,廖时旸跟哥哥、母亲一起招待了他。现在,在廖家老屋里仍旧保留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雕花木床。

当年毛泽东傍晚来到廖家,吃过晚饭,与廖时旸在屋前池塘游过泳,又一同在池塘边的小道散步。他们聊了宁乡一带的书院,毛泽东对宁乡云山书院的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办学理念很感兴趣。他们也聊了田地和农业,第二天早上,毛泽东还多留了一段时间,帮廖家一起做农活。

其实,不仅在廖家,毛泽东每到一处,都会对当地的社会现实格外关注。以宁乡的经历为例,毛泽东在同学王熙带领下,走访了附近印染行业的手工业者、小作坊经营者的生存现状。他们一家家小作坊地看,与经营者攀谈,从谈话中深刻感受到了手工业者、小作坊经营者的不易。

在何叔衡家,毛泽东在与何叔衡的父亲谈论农业时,通过交流和分析得出结论,因为何家是自耕农,为自己而劳作,这才是他们快乐的原因。而那些起早贪黑干活,到头来只有三成能留给自己、其余七成劳动成果都要拱手送给地主的人,必然是痛苦的。这便是当时中国土地占有的不合理。

纪红建新作《游学·1917》首发。

纪红建说,在今天来看,毛泽东的游学,实际上是他最早的社会调查。学生时代的“步行漫游”,便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的“调查研究”。通过游学,他了解了当下中国的民情习俗和社会状况,为他日后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提倡“调查研究”,同样需要真正地深入社会,由此进一步思考从而提出的见解会更有价值。

回首:迷茫并不可怕,脚下就是未来和方向

1917年8月,在从沅江坐船返回长沙的途中,毛泽东与萧子升对他们的游历作了总结,部分内容如下:

“首先,我们知道,一切困难并不是不可能克服的,只要我们完全彻底认识到我们的目标。一分钱没有的日子真不容易,不过我们到底挺过来了。”

“饥饿是最坏的事,饿着肚子走路真痛苦。当你饿着肚子时,手脚都发软了。这个世上有许多人,大部分时间在挨饿。”

“我们发现,这个社会里有许许多多的势利鬼!乞丐被视为最低下最令人讨厌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钱!”

“那个捕快和衙门文书。他们都是有饭吃的人,但还是偷东西,打架。这就证明金钱不能提高道德水准,只有知识才能。”

……

纪红建说,两个青年人的语言虽然朴素稚嫩,但谈到的内容却已经隐约触及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1917年暑假“穷游”圆满结束了,但对于毛泽东的漫漫人生来说,还只是序幕。

彼时,正是他们那一代青年在迷茫与黑暗中苦苦求索的岁月。受新知识、新思想的影响,他们都是胸怀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但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都还处于过渡期,还在改良阶段,有矛盾、纠结、困惑、徘徊。

在纪红建看来,对于毛泽东那一代青年,迷茫已经并不可怕,学会实践和探索的正确方法,一定可以从实践中找到未来和方向。“读无字之书,立寻本之志,得信仰之源,到今天,青年毛泽东的游学之路仍然可以给予当代青年前行的力量。在不知所措的时刻,走到生活中去,在行动中磨练意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便是《游学·1917》对当代人的启示意义。对于当代的学子来说,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游学都是一种宝贵的学习体验。”纪红建说。

《游学·1917》,纪红建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为第31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十大分会场之一,新华书店·湖南大剧院店是一家全新开业的书店,承接了1986年开业的袁家岭新华书店的文化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长沙市民读者的国民记忆与文化情缘。

本届长沙图交会期间,为了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新华书店·湖南大剧院店联合湖南文艺出版社举办了一系列作家活动,邀请了王跃文、龚旭东、张森、纪红建、廖妹芳等知名作家、学者聚焦“湖湘文化”“红色游学”等主题,开展《沈从文读库》新书发布会、《游学·1917》作家分享会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和市民参加,现场气氛火爆。

据了解,历经30多年发展的袁家岭新华书店将在旧址上拆除重建,未来这里将建设“惟楚文化广场”,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发布于:湖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