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群里,我们常常围绕历史和国学方面内容进行交流、讨论,理学也是热门话题之一。应朋友所请,对讨论时引用的理学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综述。一个半小时时间,阐述理学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种完善的哲学思想体系,无论如何是不够的,也因此我避开哲学自身的复杂、深奥理论,仅从历史知识方面为宋明理学简单勾画一个外在形象,力有不逮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先来聊聊理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理学是儒家思想文化演变的重要环节,简要来说,我国历史上儒学思想演变分为这么几个环节: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孔子创建儒学
大家都知道孔子创建了儒家,但儒家的学问却不是由孔子而起,他们研究的是先秦各类典籍。孔子自谓述而不作,通过从先秦各类优秀书籍里寻找真理,阐述科学学术观点。之所以不愿意著书立作,因为难免会衍生各种观点不同的解读,被后人误解。比如论语,是孔子众弟子对孔子平时授业讲课、发蒙解惑汇集而成,并非孔子自己所著。
到了汉代,儒家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增加了很多原不曾有的观点,比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班彪的“王命论”、马融归纳的“三纲五常”,还有盛行的谶纬之术等等,这些被统称为今经文,而原来的儒家学说被称为古经文。两汉四百年,今、古经文之争十分激烈,甚至是你死我活,比如王允为何会杀名满天下的蔡邕?只是因为蔡邕为董卓叹息了一声吗?当然不是,根本的原因,在于王允研习的是今经文,而蔡邕是古经文代表之一。
有汉一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成为社会思想界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也自此登上正统思想宝座。但也正是汉代王命、神命等今经文观点,让儒学走上一条不完整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儒学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意识形态指导,却没能从理论上解决普通百姓普遍关心的生死寿夭问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鲜有提及。这种不完整,使儒学显得高高在上,与黎民百姓无缘,为之后佛教、道教的兴盛发展留下广阔空间。
何宴清谈
魏晋时期,儒家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宴、夏侯玄等人,从思想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他们经常开展辩论,并逐步成为一种时尚,还有了专用名词;清谈。翻看魏晋时期文献记载,这种清谈比比皆是。但因为朝廷势弱,政局紊乱,对儒家支持力度不够,不同时期,不同统治者,对儒、佛、道三派的观点各不相同,谈来谈去,玄之又玄,神之又神,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甚至走上消极避世之路。特别是西晋时,王衍等大臣不事实务,一味清谈,最终误己误国,导致神州陆沉。之后五胡乱华,前秦苻坚派十万大军西迎鸠摩罗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学兴起,儒学则进入发展低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隋朝有个大儒叫王通,此人《隋书》无传,却影响很大。他是《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祖父,也是隋朝首次开科取士评定的十秀才之一。他对儒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强烈反对两汉的天命论,也反对魏晋时期读书人的消极避世,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还提出“三教可一”的观点,认为儒、道、释三派不该玩命搏杀,应该相互学习融合。此外,王通还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这句话一千多年后,被明代大儒王阳明提炼为四个字:知行合一。但王通并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位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的天才,犹如昙花一现,留下了美丽瞬间,却没能带来蝴蝶效应。
到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下令规定道教在儒家和道教之上,高宗李治亲赴亳州参拜老君庙,玄宗更是诏令道士视为宗室,位在亲王之下。开元年间,凡天下观总数一千六百八十七所,道教也进入了极盛时期。此时,儒学已经只是与道教、佛教并列的学问之一,日益式微。后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对儒家思想进行新的注解,撰写了一系列言之有物、影响深远的散文,以重铸儒学,但虽三分天下,却再无独尊之势。
韩愈
需要说明的是,直至此时,儒学的研究方向始终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等“六经”,“四书”还没走上历史舞台前沿。
唐代时期,科举的科目多达五十多种,其中有明经、进士两科,考的都是诗赋文辞和经义解读。这种取才方向使六经的研究走向歧途,那就是凡文必引经据典,百般考证。甚至有的文章云里雾里写了三五万字,还没切入正题,时人称这种现象为“羞学章句,恶烦文章”。国家取材,倘若取得都是这样的人才,治国理政效果可想而知。
翻开历史,我们会感到疑惑,唐代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煌煌盛世,文治武功几乎都达到封建王朝的最高点。但是从唐末起,整个华夏迅速坠入暗无天日的黑暗时代,这就是堪比人间地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期产生的种种罪恶罄竹难书,比如黄巢,他的军队随军带着石磨子,不是碾米的,而是碾人的,把人磨成肉糜做军粮。华夏大地上各方势力终日相斗,血流盈河,各种惨剧轮番上演。为了生存,父子相残,兄弟相食,毫无人性可言,史家也因此对这段历史多有避讳。没有统一、兴盛的朝代,自然就没有灿烂的文化。这样的黑暗时代,哪里还谈得上学术发展。
五代十国杀伐不止
之后出身穷困的郭威建立后周,为消除社会上充斥的这种戾气,他十分尊崇读书人,重视思想文化发展,试图从思想学问的角度去探索人世伦理,压制邪恶本性,重建人伦纲常。
宋朝承袭了这些宝贵之处,对士人极尽优厚之能。但这时儒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大破大立的地步,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具有鲜活生命力。此时,被称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率先提出理学的思想。尤其是在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学宫执教的胡瑗,划时代创建分斋教学制,在学宫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经义自然是学习六经,治事又分治民、讲武、堰水和历算等科,这就是如今自高中至大学分文理科制度的雏形。胡瑗“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纠正了朝廷取仕的弊端,提倡德、智、体、乐全面发展,培养出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这位科举不第的落魄士人,因为在教育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被任命为国子监直讲、太子讲师,宋神宗称其“真先生”。晚年胡瑗病重离京时,相送之人百里不绝。
胡瑗堪为万世师表
后来北宋五子又进一步发展理学理论,其中有位濂溪先生,就是写《爱莲说》的周敦颐,提出了“诚敬”的思想,指出什么是理学?就是“纯粹至善”,这个是理学的基本范畴。至此,儒学由狭义的圣人学问,演变为“治天下之治”的入世、治世之学问。又因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客观的辨析宇宙的根源、治国的道路和人生的问题,而名为理学。我国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经千折百回,终于回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
总而言之,理学产生的思想文化发展背景是儒家对经学、玄学杂乱繁琐、走入歧途的拨乱反正,历史背景是对五代十国时期社会人性伦理构架坍塌的反思和重建,是我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哲学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举报/反馈

赵子晟

1526获赞 267粉丝
流水八百取一瓢饮之;大道三千择一条终之。
记者,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