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清 丰 概 况
    当前位置:首页 > >> 清丰概况 >> 清丰大事记

上古时期

玄嚣,黄帝之长子(《史记》载: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玄嚣即张姓始祖张挥之父,昌意即颛顼之父)。黄帝时期,今濮阳一带是华夏族和东夷族的交界地区,黄帝派重兵把守,把长子玄嚣封于古清河之畔的顿丘(今清丰一带),把次子昌意封于古繁水之滨(今南乐县西北吴村一带,至今此地仍有昌意城遗址)。张挥幼年随其父在古清河之畔的顿丘度过(杨根生著《濮阳人物通览》)。

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华上古五帝的第二位。颛顼在位78年,终年98岁,崩逝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外广阳里。他的9个嫔妃葬于他陵墓的北边(杨根生著《濮阳人物通览》)。

帝喾,姓姬,名俊,蟜极之子,玄嚣之孙,黄帝之重孙,帝颛顼之侄儿,继颛顼而立,是中华上古五帝的第三位。帝喾35岁时,把都城从亳邑(今偃师一带)迁至帝丘(其遗址一说在今濮阳西南,一说在今濮阳东南高城)附近的顿丘(今濮阳市清丰县境内),在位75年,高寿105岁,崩逝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之野(《山海经第六·海外南经》载:“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今固城乡北固城村有帝誉陵,为清丰县旧时八景之一。

帝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世称虞舜,颛顼的七世孙,中华上古五帝最后一帝。舜幼年丧母,家贫。他曾耕于历山,到雷泽(今濮阳县东南)捕鱼,在黄河边上制作陶器,到顿丘(今清丰县一带)做买卖,以维持家计。

(公元前2070年一公元前1600年)

帝相建都于帝丘,九年迁居斟灌(古地名。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将其标在今濮阳市东北、清丰县东南处),在位28年。境内当时有古观国(封国,在今清丰县南).今清丰县境属之(见《濮阳市志》)。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诗经·卫风·氓》记载,“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顿丘,原为卫邑,后属晋。今清丰县境属古顿丘。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

齐国、曹国、宋国的军队驻于乜北(旧县志载,地在今县境北部)。

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

黄河自宿胥口(今浚县新镇附近)溃决,经今滑县入濮阳县西部转而北上折入清丰、南乐县境,进入大名县。此为黄河中下游第一次大改道。至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方改道干涸。

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

晋国在今清丰县西南部筑顿丘城

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

卫执政孔圉死,蒯聩自戚入卫都,与卫大夫孔悝(驻戚城)之母孔姬合谋袭出公。出公奔齐,蒯聩自立为君,为庄公(元年)。孔丘弟子子路痛斥聩、悝不义,被悝部将杀死于戚。今濮阳市戚城北有子路墓(俗称子路坟);另有一座在今清丰县固城乡马厂村,且有子路墓祠(仲夫子祠)。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初,顿丘仍属晋国。韩、赵、魏三分晋国后,顿丘邑归属魏国。

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

齐将田寿率军伐魏,围观邑(又名观泽,今清丰县南部)。观开城降敌。齐占观邑,卫随成齐国附庸。

(公元前225年—公元前206年)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

秦将蒙鹜率兵攻打魏国,破顿丘等20余城,在今濮阳一带始置东郡,今清丰县境为其属地。

秦末

刘邦、项羽分割天下,顿丘邑属商王司马卬。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初,高祖始置顿丘县(治今清丰县城西南)、畔观县(治今清丰县城南),均属东郡(郡治在今县境固城一带)。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增置阴安县(候国,治所在今县城北10公里许),属冀州刺史部魏郡(治邺,今河北省磁县城南)。新朝(王莽,9年—23年)改顿丘为顺丘。后,东汉复顺丘为顿丘;改畔观为观治。光武帝刘秀更名为卫,封周后。

姬常为卫公,国于此,史称卫国;北魏(386年—435年)初,改卫国为卫国县。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卫国县为观城县(治同上)。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省观城县入昌乐县(治今南乐西北,仓颉陵北侧)、临黄县(治今范县城南临黄集)。唐大历七年(772年),复置观城县。北宋黄祐元年(1049年)省观城县入濮阳县、顿丘县;黄祐七年(1052年),复置观城县,移治于今山东省莘县观城。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

十二月,黄河与酸枣(古地名,在今滑县境)决口,顿丘受其害。朝廷征发10万民工堵塞。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诏封卫不疑(大将军卫青之子)为阴安候(阴安,县名,候国)。

元帝永光、建昭(公元前43年—34年)间

顿丘鸿儒京房,多次上书朝廷,论述灾异之变,每每言中,为朝野所推崇。

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

秋,大雨连降十余日。黄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金堤在今濮阳县境)决口,淹432县,水深3丈许,淹地15万余顷,房屋倒塌4万余座,顿丘县遭灾。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25年—57年)间

推销乐昌县(古县名,汉置,后汉省,古城在今南乐县西北。后魏于此置昌乐县),其他一部并入阴安县。

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

八月,光武帝刘秀亲领杜茂、王梁、陈俊等部将镇压五校起义军,义军败于顿丘。

顺帝永和五年(140年)

顿丘、卫国(治今清丰县南)仍属东郡;阴安县仍属冀州刺史部魏郡。

灵帝建宁(168年—171年)间

曹操任顿丘令。

献帝初平三年(192年)

春,东郡太守曹操率兵镇压黑山起义军,驻于顿丘。

献帝建安九年(204年)

曹操发令堵淇水,使之改道人白沟(今流经本县边境的卫河河段为其故道河段),以通粮运。

建安十七年(212年)

顿丘县由原属东郡改属魏郡。

三国

220年—280年)

魏黄初二年(221年)

割魏郡东部置阳平郡(治馆陶,今河北省馆陶),顿丘县属之。

魏元帝景元三年(262年)

阴安县仍属冀州刺史部魏郡;顿丘县及卫国属冀州阳平郡。

西晋

265年—316年)

武帝泰始二年(266年)

析东郡置顿丘郡(治顿丘,今清丰县西南),顿丘县、阴安县为其属县。

惠帝光熙元年(306年)

北方义军首领涉桑率众数千人,攻打顿丘。

怀帝永嘉元年(307年)

晋义军进逼顿丘郡治。太宗魏植起兵抵抗,不久战败而死。

怀帝永嘉二年(308)年

三月,匈奴族汉王刘渊进军汲郡(今浚县西南一带),占据顿丘。

十二月,汉将石勒、刘曜攻占顿丘郡。

愍帝建兴二年(314年)

九月,晋北中郎将刘演攻克顿丘郡,斩石勒所任顿丘太守邵攀。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22年)

省阴安县入卫国县。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六年

44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撤繁阳(原魏郡属地,在今内黄县东北一带),入顿丘县。

北朝北魏文成帝和平五年

464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

四月,顿丘公李竣(文成皇后长兄)晋封为王。竣原籍梁国蒙县(今安徽蒙城县西北)嗣后李族遂有落户顿丘者,如李平、李崇等。

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

诏赐顿丘王李钟葵自杀。

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

顿丘县改属汲郡。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复置阴安县;析卫国县置临安黄县(治今范县城南临黄集)。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

顿丘郡(仍治顿丘)顿丘县、阴安县属相州。

景明(500年—503年)中,将畿外之余地又置顿丘县,隶顿丘郡。其时两个顿丘县并存。孝昌(525年—527年)中,分汲郡置黎阳郡,汲郡之顿丘县改属黎阳郡。永安元年(528年),析顿丘县之一部分入内黄县。

东魏天平(534年—537年)间

撤黎阳郡之顿丘县,唯有顿丘郡之顿丘县。

北齐(550年——577年,南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至

南陈宣帝太建九年)间

撤销阴安县,其地并入顿丘县。之后,又一并撤销顿丘郡及顿丘县(其地归属不详)。

581年—618年)

文帝开黄(581年—600年)间

邑人张清丰因善事双亲,为时人所称颂,朝廷征举孝廉,为尽孝道而累召不仕。

文帝开皇六年(586年)

复置顿丘县,属武阳郡(治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隋末移治所于阴安故城。后,析顿丘县之一部人澶渊县(今濮阳县城西北部)。

大业四年(608年)

水济渠(今卫河)开挖,经境内。

618年—907年)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顿丘县改属魏州。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澶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澶州,顿丘县再还魏州;大历七年(772年),复置澶州(州治在顿丘),顿丘县仍属之。

高宗上元元年(674年)

兴工创建园明寺(元代改名普照寺,故址在原中共清丰县委院内)。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

十月,南霁云(顿丘人,唐睢阳守将)被安禄山、史思明叛军所俘,同主将张巡一同遇难。南死后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大都督。后人于清丰县城北门外建有南将军祠,以示纪念。今清丰县城立有南霁云雕像。

代宗大历七年(772年)

朝廷诏令顿丘县贡献凤翎席、胡粉等地方特产。

朝廷析顿丘、昌乐(今南乐县)4乡置县,因境内有隋孝子张清丰门阙,于是以清丰之名名县,始治于清丰店(在今县境西北,旧址无存),属澶州,隶河南道。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后梁末帝贞明元年(915年)

七月,晋攻陷澶州(今清丰县旧城一带)。

八月,梁收复澶州。

贞明五年(919年)

八月,开封尹、北面行营招讨使王瓒,率兵5万自黎阳(今浚县境)渡黄河,掩击澶州、魏州,至顿丘遇晋兵而返回。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年)

升澶州为防御州(治顿丘),并将州治及顿丘县治移于夹河(今濮阳县城南),于州、县旧治置顿丘镇。

天福六年(941年)

改顿丘镇为德清军。

后晋出帝开运元年(944年)

正月,契丹进犯黎阳,晋王石敬瑭至澶州,诏刘知远、杜重威等抵抗。契丹诈遁,伏兵于顿丘城以掩击晋军,适逢大雨,为晋军所败。

开运二年(945年)德清军治所迁于陆家店(旧县志载,陆家店在新澶州北70里,今古城集一带,汉代为阴安县治),后又移治清丰县,并置军使。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建隆元年至太宗兴国八年

960年—983年)

澶州、顿丘等地河决10余次,蝗灾3次,内涝水灾3次,大饥1次,平均两年1灾,民甚苦。

太祖乾德元年(963年)

春,清丰、顿丘发生饥荒,官府有所赈济。

开宝八年(975年)

六月,黄河于顿丘决口,沿河数万民工堵塞。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七月,黄河于顿丘、白马(在今滑县境)等地决口,清丰、顿丘县遭灾。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黄河于顿丘决口,沿河民工堵塞,县境遭遇严重水患,朝廷免其地税。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邑人晁迥会进士。后累官至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翰林学士、太子太保。

太宗淳化四年(993年)

九月,黄河决口澶州。水入御河(今卫河),灾及顿丘、清丰等地。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七月,黄河于澶州横垅埽决口。

九月,辽兵南下,攻陷德清军直抵澶州北城,守城军使张旦及胡服等将士战死。宋真宗在主战派、丞相寇准力谏下,亲征至德胜北城(亦称北寨,今濮阳县旧城),登临北门楼,宋军士气大振。宋军获胜,真宗屈己安民,与辽议和订约,辽兵退去。史称“澶渊之盟”。

景德二年(1005年)

春,与契丹媾和,大赦天下。监察御使朱博奉命赴德清军,安葬、祭祀阵亡将士。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真宗在县境显圣灵源公母酌奠,以顿丘令为庙令,命翰林学士、澶州清丰(今清丰县阳邵乡西阳邵村)人晁迥为碑赐封。

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

迁清丰县治于德清军故城。

庆历八年(1048年)

黄河从澶州商胡埽(在今濮阳县境)决口,久未塞堵,改道北流,经县境东南、大名、馆陶等地,在天津附近入海。此次大改道,史称北流。

至和二年(1055年)

七月,黄河决小吴埽,破顿丘口。县境遭灾,百姓避水于堤上。

十二月,朝廷征发30万民工,自商胡河(故道在今濮阳县境)开六塔河(在今清丰县境),引黄河水入横陇故道,以减黄河水势。翰林院学士欧阳修力谏不可行。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夏,堵商胡引水入六塔河,六塔河容量太小,终致堤溃,沿岸百姓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何去司李宗昌因此被贬。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

撤销顿丘县,其他并入清丰县。

元丰五年(1082年)

黄河从大吴埽(在今浚县境)决口,河水经县境西部北去。

元丰六年(1083年)

清丰县学宫(县学)创建。学宫后为金兵所焚,金皇统五年(1145年)重建。元、明、清时期,学宫内相继增建有大成殿、明伦堂、文昌阁、名宦祠、尊经阁等大型建筑,形成估摸宏大的建筑群。日军侵占清丰县期间,古迹文物毁坏殆尽。

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

都水使者吴安特为解南宫堤防危急,邃开孙村口(今清丰县双庙乡孙村附近),以为迥河之策。孙村口狭窄, 德清军等处皆遭水患。

元祐八年(1093年)

黄河于内黄决口,入德清军。

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

金兵占领县境,百姓遭掳掠之苦。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

宋副元帅宗泽诸军渡河同金兵作战,收复大名府、开德府、德清军。

1115年—1234年)

熙宗皇统四年(111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

十一月,黄河以北诸郡发生地震,人畜死亡甚多。

澶州改成开州,州治濮阳,属大名府路,清丰县属之。是年,撤销德清军。

哀宗天兴年间

1232年—1234年,南宋理宗绍定至端平年间)

清丰县人王珍隋元伐宋抗金,因功升任镇国上将军、大名路治中、军前行元帅府事。后擢辅国上将军,并兼大名路安抚使。

1271年—1368年)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大名、清丰县大旱,朝廷减免田赋840石。

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

九月至次年三月,久旱不雨,年景遭歉。

至正四年(1344年)

清丰出现水灾、旱灾、蝗灾。

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

刘福通率农民军起义(后称红巾军),功入县境。

至正(1341年—1368年)末年

元贵族帖木黎第四子化名关杰,避难于县境西部沙区,后定居此地,其村后名关焦夫。

1368年—1644年)

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

是年大雨连降,县境遭严重水患。

洪武四年(1371年)

由知县金雍主持于县城东南方位创建县属,此后历代扩建,相继沿用。日军侵占清丰后,大部分建筑遭毁。

洪武十九年(1386年)

太祖诏选邑人葛川两女人入宫。长女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生伊王木彝,二十六年(1393年)进位丽妃;次女殉葬太祖,封为美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从山西洪洞等地首次向县境移民。次年及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八年(1410年)又相继向县境移民。

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

户部遣官核实大名府、州、县户口。

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

自上年以来大旱不雨,禾苗尽死,百姓无以度日,要求免其地税。

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

四月,冰雹成灾,小麦大面积毁坏,人有伤亡。

县民马凤率众百人起义,活动于大名、东昌、广平等地,震动颇大。不久,被官府镇压,马凤遇难。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纠工修建普照寺,并于寺院内创建大雄宝殿(即中共清丰县委原院内的大殿)。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久旱不雨,遭遇大灾荒,百姓嗷嗷待哺,志载“人相食”。

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

县内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里,一里由十大户轮管)。此制沿袭到清末。

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

蓟人刘六起义,率部数万攻进县境。

正德九年(1514年)

四月,冰雹成灾,大者如卵、如拳、如盂;小麦大面积毁坏,人畜有伤亡。

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三月,大风猛刮十多日。是年夏旱秋霖,遭致灾荒。

嘉靖七年—十九年(1528年—1540年)

县内春夏常不雨,多旱灾、蝗灾;或秋大雨不止。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本县征发大批车辆、丁夫,守护边防。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九月,第一部《清丰县志》修成,主修者为知县李汝宽。

是年,于县境西南马厂村附近重修子路坟,遂有“仲墓寒烟”一胜。

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

黄河决口,水漫县境。

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

境内施行新税制——“一条鞭法”。

万历十六年(1588年)

七月,县内大雨成灾,禾苗全部被淹。

万历十七年(1589年)

三月八日,大风拔树倒屋,人畜有伤亡。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邑人张养正会进士。日后在任四川灌县令期间,热心教导百姓种植棉花,并令夫人高氏亲手传授纺织技术。当地百姓为感念高氏夫妇,把所织的布称为“高姑姑布”。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邑人朱冠始任安阳县知县。在任六年,督民凿井数千眼,开渠数十道,大获“泉珠米泥”之益,深受民众拥戴。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城隍庙遭火,殿宇化为灰烬。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四月某夜,陨星火光闪烁,声震如雷,自西而东坠入城西南小崔村一井旁,入地尺余。陨星色如墨,形如杵。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于县城文庙前创建一书院(名无考),是为本县已知最早的书院。

七月,大旱,遍地蝗虫,秋禾毁坏殆尽。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于县署前创建崇宁宫书院。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五月,冰雹成灾,小麦绝收。

嘉宗天启元年(1621年)

三月某夜,地震,自西北向东南,声响如雷,房屋摇动,鸡犬不宁。

天启二年(1622年)

山东境内有民众起义,波及清丰县;知县潘士闻奉命招募兵丁300人,置中军官领镇卫城,于县境东部镇压,义军首领张士桢等被害。

天启四年(1624年)

八月二十二日已时,地震,响声如雷,房屋摇动,人畜震惊。

冬,知县潘世闻主持续修《清丰县志》。

毅宗崇祯十一年(1638年)

夏,飞蝗蔽日,小树有的被压折,庄稼多被压倒咬烂。

是年,纠工兴役,驻修城垣,改土城为砖城。

崇祯十二年(1639年)

蝗蝻成灾,秋禾绝收,大饥,疫行。

崇祯十三年(1640年)

八月,县民因饥饿起事,占据寒泗滨一带;官府派王元芝统兵镇压。饥民拼死反抗,杀死王元芝。不久,起义民众被镇压。

崇祯十四年(1641年)

是年久旱,遭大灾荒,斗粟千钱,父子不相顾,人“相食”;兼之瘟疫流行,人死十之八九。

崇祯十五年(1642年)

冬,清兵攻破县城,官绅、居民死者甚众。

1644年—1911年)

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

六月,李自成余部首领邓名扬、苏自兴、李悦门、刘文明聚众数万,围攻县城8昼夜,消灭拥清地主武装百余人。不久,抗清失败,邓、苏为清兵总镇王国宝、参府白宝所杀害;翌年李、刘遇难。

顺治二年(1645年)

五月,知县李木肃生主持续修《清丰县志》。

顺治五年(1648年)

冬,山东起事民众攻占县境东部;次年春,围攻城东乜庄村,历时4昼夜。不久,起事民众被官军镇压。

顺治十一年(1654年)

夏、秋连降大雨,平地可行船。庄稼淹没,房屋倒塌甚多,朝廷有所赈济。

顺治十四年(1657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戍时,狂风大作,县城西北角起火,烈焰随风延烧,焚民房数百间,百姓死伤数百人。

圣祖康熙七年(1668年)

六月十七日傍晚,地震有声,自西北而东南,人仆不能立,鸡犬震惊,房舍倒塌甚多。

八月中旬复震多次。

康熙十一年(1672年)

秋,飞蝗遍野,庄稼几乎绝收。

康熙十三年(1674年)

夏,清兵南征,县境驻有官军。

康熙十五年(1676年)

夏,知县杨燝主持重修《清丰县志》,书成刊印。

康熙十六年(1677年)

向大户加征赋税,银米增加三成。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秋,大水自开州赵村坡漫至县城西,水到之处田禾淹没,陆地行舟,房屋倾倒,大饥。随后自开州郭家堰经本县江渎庙、八角寨、东佛店河口,挖沟泄水于潴龙河。县内瘟疫流行,人死甚众。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是年,童生入学增额3名。

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

是年,童生入学增额7名。

雍正二年(1724年)

县内始行“摊丁人亩”赋税制,丁银并入田赋,地丁合一,按田亩征收。无地或地少的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雍正三年(1725年)

县学招考,学额增为23名,永为定例。

雍正八年(1730年)

十一月,知县段世奕主持续修《清丰县志》。

雍正十三年(1735年)

雍正皇帝两次颁发圣旨,先赐李元升(今高堡乡西吉村人,曾任山西蓝田县令等职,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祖父李新生为文林郎,祖母离氏为儒人;后赐李父李琰为文林郎,李母王氏为儒人。后敕赐墓地约90亩,免交皇粮;赐建牌坊、华表、石像生,树碑立传。

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

秋,大雨连降,苗禾淹没。粮米腾贵,小麦斗价620钱,豆类530钱,谷类400钱。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三月二十五日,下冰雹,大如鸡卵、核桃。县境东北方,麦苗十之七八被打烂。

仁宗嘉庆十七年(1812年)

二月—8月不雨,麦禾绝收,大饥。

嘉庆十八年(1813年)

县境驻有官军,待命去滑县镇压白莲教起义。

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

境内瘟疫流行,人死甚多。

道光二年(1822年)

邑武举张云亭会武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

道光十三年(1833年)

由知县吴人彦主持,于县城创建进贤书院(清末改为模范小学堂)。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五月初一,日食。

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

元旦,日食;正月初三,大风,日中有黑子。

咸丰八年(1858年)

境内见彗星。

咸丰十一年(1861年)

三月五日,濮州(今范县濮城)捻军首领刘占考率众数万围攻清丰县城;3日后离去,联合王来凤占据县南百余村。四月,义军攻打山柳寨,地方乡团(地主武装)与之对抗,被捻军击败于南夏固一带,死亡34人。地方统治者遭致沉重打击,县令无奈称病去职。之后,代理县令王怀清纠集乡团武装,先后与义军交战于张二庄、武强镇、卫城等地。八月十八日,义军万余人结营于山柳寨,王怀清亲自督军作战,乡团败北,王怀清一命呜呼。

嗣后数年间,各村乡绅大户与义军为敌,争相修筑村围寨墙。

五月,境内彗星见于东南。

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

七月十五日,境内见彗星。

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

山东黑旗军首领宋景诗率部入县之东境,与清兵将领僧格林心交战,代理知县胡源纠集乡团与之为敌。

同治七年(1868年)

三月二十五日,西捻张宗禹入县西北霍町等村,杀死乡团40余人。

同治十年(1871年)

十一月,知县高俊主持续修《清丰县志》告成。

同治十三年(1874年)

六月二十日,境内见彗星。

德宗光绪三年(1877年)

十二月十日处更时,境内流星光如斗,自西北向东南流逝,声如雷。

光绪八年(1882年)

八月,境内彗星似白练,下窄上阔,经9日乃灭。

是年武乡试,本县中试者7人。

光绪十三年(1887年)

夏、秋大旱,秋禾绝收。

光绪十六年(1890年)

五、六月,大雨连降,平地积水,可行舟船,农作物全部被淹。

光绪十七年(1891年)

是年乡试,本县中式者5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十月,县试院建成,院址在县城青云街西侧(今县物价局东侧)。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义和团首领韩大申、韩顺江(本县南永固村人),高举“清邑义和团”大旗,聚众数万,打富济贫,焚烧帝国主义教堂。他们的口号是“反清灭洋”“砍洋头、杀贪官、均粮食、过好时光”。他们曾一举捣毁帝国主义分子在濮阳胡干城(靠近清丰县境)设立的天主教堂;曾杀进大地主王化远家院,打开粮仓,救苦恤贫。由于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起义不久失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夏季遭旱,秋季无收。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清丰县始办学堂。至三十一年(1905年),全县先后兴办小学堂64处,在校学生3000余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贾郎轩由濮阳来清丰县传教,带来一些眼药水、西药片给人治病,从此西医开始传入清丰县。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是年,创办清丰县官立高等小学堂,主办人王文朗。始招1个班,学生30余人;修业年限为4年。

是年,清丰县劝学所成立。此为本县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宣统二年(1910年)

创办清丰县师范讲习所,这是本县中等教育之始。

宣统三年(1911年)

山东曹州一带的农民起义首领李士考率众入县境,知县郑元浚领乡团与之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