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探索书法艺术的路径--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浅谈学习探索书法艺术的路径

2012年12月27日02:22        手机看新闻

  万兴坤,浙江玉环人。1976年1月入伍。现任解放军某部政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从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入手,对王羲之《兰亭序》、米芾《蜀素帖》下工夫最深。故以行书见长,名家称之颇有“晋唐风韵”。因受古匾、摩崖石刻影响,也写榜书,形成古朴、苍劲、浑厚的艺术特色。作品先后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军书法大赛,获佳作奖;参加全军第一、二届军营廉政文化书法展,均获优秀奖。1996、1997年,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届刻字艺术展》和《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作品还被周恩来纪念馆等地收藏。

书毛泽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书杜甫诗《蜀相》

书毛泽东诗《答友人》

龙腾盛世

书张九龄诗《望月怀远》

书郭沫若诗《访徐悲鸿醉题》

虎卧凤阁

鱼跃龙门

  金台记: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万兴坤先生是一个军人,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依然笔耕不辍。

  他痴迷书法艺术四十余年,勤奋刻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从没考虑过要让市场给予什么回报。

  体现在万兴坤身上的是他对书法艺术的无限喜爱,这种喜爱来自内心,是从骨子里生发出来的。我认为这样的没有功利心的爱,更容易探寻到书法艺术的真谛与奥妙。在当下浮躁的书画界,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这样的真爱。

  研学书法艺术,是我的第二职业。四十余年来,工作之余的几乎全部空闲时间都在苦练书法上。回顾记述这一路径,一方面与读者交流研习书法的经验和体会,另一方面作为我今后艺术追求和探索的新起点。

  父亲是我学习书法的第一个老师

  我出生在浙江东海之滨偏僻的农村,上小学至中学时,书法、碑帖之类的书籍,几乎见不到。激发我对书法的兴趣爱好,首先是我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家里经济困难。父亲学历不高,早年只上过几年私塾,他的开明之处是,家里再穷,也得让孩子们上学读书,先要把字写好,写端正。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他每天要检查我的作业,特别是语文生字练习。当时用的是田字格,一个生字要写一行,十来个字。一次要写二、三页。有一次因跟同学玩,没有完成规定的练习。父亲检查时,我把以前的作业来应付他,结果被父亲发现了,遭到加倍的“惩罚”,不抄写一百个字,不让吃饭。那时我一边写,一边抹眼泪,直到写完为止,至今历历在目。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当时在班里,因写字用功、规范、端正,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我才领悟了父亲的用意,即古人所说的心正则笔正,做人也如此。

  读小学三年级时,因父亲是生产队会计,要公布大量的账目。那时,学校里还没开设毛笔字课程,父亲就让我用毛笔来抄写。我怕写不好,父亲一直鼓励我说,只要字写得工整,村里人能看懂就行。这使我体验了毛笔字书写过程中墨韵的变化,当时感觉神奇好玩,兴趣大增,在家里的木板墙上写满了一段段毛主席语录,从此喜欢上了书法艺术,痴迷至今。

  到了小学五年级和中学,课程有毛笔字训练,我就占有优势,与其他同学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班里的墙报、黑板报、学习园地都让我来主办抄写,使我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直到1976年入伍,连队出黑板报仍是我的任务。1986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全国硬笔书法大赛,结果获二等奖。紧接着,参加上海全国“文明杯”硬笔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作品发表在《中国硬笔书法》杂志,并由著名书法家作为“佳作欣赏”点评。而后,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还被编入《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浙江大学出版社),我把一个个喜讯告诉父亲。父亲又把喜讯转告左邻右舍。我也感受到真正的父爱。

  登泰山方知天下阔

  我先后两次登泰山。尤其是观赏“五岳独尊”刻石群和“天下大观”刻石群,使我感悟到,学书如登泰山极顶,展示胸襟怀抱,开阔视野,转换视角,审视古今。

  从古碑帖中汲取营养。1983年,我调总后政治部工作。在总部机关工作要求高,出差机会多,接触面广,为我学习书法提供了更宽的路子。我第一次出差到古城西安,“五一”劳动节那天,我是在碑林里度过的。当我走进碑林的游廊和陈列室,这里荟萃各代名家墨迹刻石,真草隶篆,琳琅满目,俨然是一座石质书法宝库。特别是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人的手笔刻石,让我激动无比,千年前的这些鲜活人物仿佛就站立在我面前。于是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自己喜欢的字临摹下来。我完全被石碑刻字艺术陶醉了,犹如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从上午9点开馆,一直到下午5点闭馆,甚至忘了吃午饭。自那以后,我每次到西安出差,都要去碑林,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还买一些经典的拓片进行鉴赏、研学。如黄庭坚的《松风阁》、褚遂良的《雁塔碑》、《汉曹全碑》等。我还买了历代名家名帖,下工夫最深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怀仁集字圣教序》和米芾的《蜀素帖》。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知识和艺术的重要载体,每到一个城市,博物馆是我必去的地方。有一年出差到上海,正赶上博物馆举办《千年遗珍——晋唐宋元国宝书画展》。当看到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孙过庭、欧阳修、苏轼、米芾、陆游、赵孟頫等名家真迹和临摹品,让我大开眼界,感到看法帖与看原作完全不同。仿佛看到了书家的情绪变化,刚刚写完搁笔,人还站在你身边!通过赏石碑、看名帖,使我受益匪浅,心中竖起了艺术的丰碑。

  从名山胜迹中吸取营养。画家,把写生作为自己长年坚守的本分,在写生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受自然万物与社会生活的无穷魅力。书法创作亦然。我喜游览名山大川,像读帖、赏帖、背帖一样对待。通过这种艺术实践,来体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真谛。同时,也锤炼自己的“字外功”。先后多次去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广东肇庆的七星岩,重庆合川钓鱼城和长江三峡等名胜,那里既是旅游胜地,又是书法艺术宝库,当我看到古人那雄浑厚重,大气磅礴、苍劲有力的笔法,让我驻足不前,反复揣摩,流连忘返,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庙宇的匾额、楹联既是佛教文化的反映,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先后多次去过峨眉山、普陀山、五台山,以及金山寺、灵隐寺、白马寺,北京的戒台寺、潭柘寺等,身临其境,既能感受佛教文化的奥秘,又获饱览书法艺术的眼福。为了使这些刻字、名匾、名联对我发挥永久作用,当时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买了照相机,除了看、摹、记以外,还拍照汇集,反复鉴赏,从中吸取养料,对自己书法风貌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当代书法名家中吸取营养。1989年,华艺出版社开始编纂《中国人物年鉴》,出版社请著名书法家李铎作为书法家条目编审。李铎先生邀我作为条目的撰稿人。使我有机会通过撰写书法名家,结识当代大家。从1989年至2001年的十余年间,先后组织撰写了百余位书画名家条目。通过现场采访、登门拜见、书信往来,既得到文学艺术的锻炼提高,又是书法艺术的交流,既学习了他们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又学习了道德风范。他们大多是当代名家、大家,代表了当代艺术流派风格。在与他们的接触交往中,有的成为挚友,亦师亦友。特别是他们的艺术思想给了我启迪,如李铎先生对我讲,学书必须经过“临帖、入帖、立帖、出帖”几个阶段。只有经过由临而立,才能由变到创。欧阳中石先生谈到,看作品,要先看从哪儿来,再往哪去。从哪儿来,就是出处、源头。往哪去,就是你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自己的面貌。还有李可染先生的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至今记忆犹新。博采众长,融铸百家。饱览历代名迹碑帖和当代书法名家真迹,拓宽了我的书法视野。

  把研习书法艺术作为提升学养和精神品位来追求

  从1993年至2011年,我的作品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军书法大赛,获佳作奖;参加全军第一、二届军营廉政文化书法展,均获优秀奖;参加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九十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览。作品还参加《全国第三届刻字艺术展》和《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期间,机关的同事为我领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入会申请表》。可是,由于当时我工作忙,经常出差在外,就把此事搁置下来,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热心的同事提醒我,你够加入中国书协条件为何不去办?这时,我找出十多年前领的入会申请表,但已过时,只好重新领表。著名书法家张荣庆先生作为我加入书协推荐人,提起这事,说我够入会条件不办,当今像我这样的人很少,便提笔写道:“兴坤君不善张扬,注重传统,书法功底甚深,我愿推荐其入会”。直到我2009年领到中国书协会员证时,有同事说,我晚办了十年。但对我来说,并没有感到有什么损失。这十年间我临池不辍,把书法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提升精神品位来对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