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安置点的新年第一天
来源:    时间:2024年01月02日    

海东日报记者 赵新秋 陶成录 摄影报道

元旦的清晨,暖阳照在大地,玛尼山披上金色“外衣”,新年的首次“日照金山”仿佛驱散了寒冷和阴霾。阳光下,新的希望和憧憬正在“生长”着。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一社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的烟囱里飘出缕缕炊烟。环卫工人们正在打扫卫生,村民们有的正接水洗漱,有的正准备做早饭,整个安置点整洁有序。

走进村民祁芝兰家的临时板房,干净整洁的板房内米、面、牛奶等物资一应俱全,刚打扫完卫生的祁芝兰正准备做早饭,祁芝兰告诉记者,虽然暂时住在板房里,但是新年新气象,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49号板房里,喇家村一社村民李金福一家五口开始起床烧水洗漱,开启了新的一天。

“欢迎参观我们的新家。”李金福热情地邀请记者来到他的家里。板房里五张单人床,全部铺上了厚实的被褥。每张床还配了电热毯和毛毯。房间的一角,整齐地码放着政府配发的生活物资,另外一边则是水桶、洗脸盆、烧水壶等生活用品。房间里还有一台火炉,李金福一边往火炉里添加煤炭一边告诉记者:“房间里暖和得很,已经体验一周了,一点儿也不冷。”

“我们家人少,板房里宽敞着哩。”走进村民李进如家,一阵暖意扑面而来。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一旁的袋子里放着满满的优质大煤。“快坐快坐,我烧些开水,你们喝上一口热乎的。”话语间他便开始忙活起来了。

“煤够烧不?”记者向李进如问道。

“够烧够烧,政府定时给我们送着呢,我们一点儿也不担心。”李进如回答道。

另一边的板房内,村民喇云芝和姐姐一副大厨模样,将肉、蘑菇、辣椒整齐地放在菜板上,嘴里哼唱着歌曲《春风十里报新年》。

一旁的母亲将热好的馒头放在盘中,煮上了奶茶,父亲拿着桶出去接水,全家人在“新家”里度过的第一个元旦,热闹又暖心。

“家虽是临时家,但年是新一年,不能凑合!”喇云芝说,新的一年,一家人也会过好每一天,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希望早日重建家园。

“开饭喽!”随着饭菜全部上桌,板房里顿时其乐融融。“新年吉祥!大家过个新年,开春重建更有劲!”一家之主喇国福以茶代酒祝福道。

“老爸说得对,安心过元旦,振奋精神,重建家园。”接过话茬,喇云芝和姐姐信心满满地回敬父母,“国家在管,个人努力,不等不靠,最重要的是你俩要保重身体!”一家人围坐共餐。

“爷爷奶奶,新年快乐呀,我今天过来再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给你们说一遍,你们使用明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喇家村安置点的板房里,消防安全负责人邹海潮再三叮嘱道。

连日来,邹海潮和战友入户宣讲的频次越来越高。除了宣讲,还要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杜绝一切火灾隐患。

新年清晨,喇家村安置点的医疗保障人员挨个走访板房内的村民。据了解,民和县第二人民医院派出35名医护人员分布在15个安置点,负责安置点群众的慢性病、常见病的诊疗和监测,重大疾病随访,以及心理疏导。

……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个元旦假期,他们无私奉献,坚守岗位,守护着灾区群众,他们用自己的一份初心,一缕真情换来百姓的十分满意,万家平安。

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板房可暖心,人间可并肩,来自党和国家的关怀、来自各级政府的帮扶、来自社会各方的救助,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自救互救,终究会汇聚成一股股修复创伤的暖流,让受损的生活重燃希望,让灾区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