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 片

易华录董事长韩建国解读智慧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 2016-01-04 10:39: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宋若冰  |  责任编辑: 宋若冰
直接点击图片或者使用键盘'←' '→'键翻页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政府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正式签署“智慧离石”建设、运营总包协议,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专业公司运营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中国网专访易华录公司董事长韩建国,解读智慧城市建设、PPP模式以及与吕梁的此次合作。

 

 

中国网:您如何理解智慧城市?

韩建国: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精神,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

其实智慧城市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我理解的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实现人的更大解放和人得更好发展。怎么把人从原来的不方便中解放出来,怎么让人得到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是智慧城市的追求。。经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是信息社会,或者说是知识社会、智慧社会,利用科学技术和人类最新的研究成果——信息化、互联网去改造我们的生活,这就叫智慧城市。

解放人和发展人要求“宜居宜业”,“宜居”是要住的舒服,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衣、食、住、行、用,生活品质更高。“宜业”包括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手段给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我们都集中往大城市去,甚至不怕雾霾,因为大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信息的中心,实际上那是信息的不对称。现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在任何一个地方,哪怕深山老林里面,只要有互联网覆盖,照样能够站在家里面连通全世界,这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变化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再具体体现在生活方式、业务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很朴素、很简单的追求,那就是满足人最基本的所谓“懒人”需求,谁能满足这个需求谁就是赢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是一句虚话。过去不太容易实现,但是信息网络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在网络上建立城市,在网上完成交水电费等等事情,这样效率提升了、时间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让我们省出时间再进一步充实发展自己。

 



中国网:您认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韩建国:首先还是对智慧城市的理念普及,尤其是政府对于顶层设计的重视。过去产生了很多的信息碎片,那是缺乏顶层设计,并没有把信息共享成为一个大数据。因为共享之后才有大数据,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才能做出宏观判断,才是有指导意义的决策参考。十八大时提出了新理念“第五个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导我们怎么样去经营一方水土,去管理社会。过去也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但第一落后,第二不成系统。现在需要把这些整合起来。政府在做的过程当中,能够有这样新的理念,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提高,把智慧城市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新鲜有效的工具。

另一个难点是体制的问题。我刚才说了,生产力的进步必然改变生产关系,我们几个社会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都是因为工具的生产力变化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过去设了那么多的委办局,形成条条框框,随着信息化的冲击,在某种意义上是变革,是颠覆性、革命性的,实际上就冲击到原来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我们遇到的阻力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这些方面。例如个人和企业的征信系统,一个企业是不是遵纪守法,坑蒙拐骗的事干没有干过,品质出了什么问题,全都清楚。原来信息不对称大家不知道,现在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工具,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地知道,政府管理起来也就不用那么费劲了。这样何乐而不为,这样的好事挡都挡不住。尽管在整个的过程中会有曲折,会有一些阻力,但这是大势所趋,是未来的代表方向。受到消费者、老百姓的欢迎,就是有前途、有生命力。

1   2   3   4   下一页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