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国内机构报告 > 正文
 
天则研究所报告:今年经济增长近9成靠投资和消费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1月23日 09:25
张曙光 高辉清 牛犁

    天则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认为,要保持2006年中国经济的 快速稳定增长,消费的增长要有所提升,投资的增长也不能放慢,但结构必须调整。今年经济增长将近90%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来拉动。

    2005年,中国的经济运行在高增长、低通胀中平稳走过,GDP增长9.8%,CPI上涨1.8%,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6年进出口增长将一升一降,净出口的贡献度将从30%减少到11%左右,提升消费,稳定投资就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其中可供选择的重要政策之一是,通过增加政府对教育、医疗等社会支出,稳定消费预期,通过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开民间资本进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和要素市场化,稳定投资,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总量态势

    经济高位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2005年,中国经济在高位平台上快速增长,季度间经济波动明显减小,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175546亿元(未考虑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9.8%。

    在实际投资快速增长、外部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491亿元,增长16.4%,增幅较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其中,重工业增长17%,增幅下降1.3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5.2%,二者的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个百分点缩小为1.8个百分点。

    物价上涨明显减弱,通货紧缩可能增加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稳步下行的态势,除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上涨较快外,其余各月不断回落,9月份涨幅跌至全年最低(0.9%),以后几个月受技术因素等的影响有所反弹。其原因在于,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粮价涨幅明显趋缓;而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的传导不畅。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1.8%左右,通货膨胀压力解除,由于产能过剩等问题增加了通缩的可能性。

    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目标已告完成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三季度比二季度分别增加近36万人和31万人,增幅分别为9.4%和7.8%;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约71万人和65万人,增幅分别为20.9%和18.3%。用人需求相对集中的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外汇储备超常增加

    2005年继续保持了双顺差的态势,货物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600多亿美元,国际收支大量盈余,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2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0702元人民币,较7月21日汇率重新定值后升值0.5%左右。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汇率升值压力依旧,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因素与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市场商品销售比较活跃

    2005年,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了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虽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3259.85亿元,同比增长27.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2067亿元,增长12.5%,增幅回落1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0亿元,增长22.2%,增幅回落7个百分点。

    2005年,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使前几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36.2元,同比增长12.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比去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额38.94亿元,增长1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8742亿元,增长11%。

    净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略有下降

    2005年,外贸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增幅回落7个百分点;而进口增长大幅放缓,进口总额6601.2亿美元,增长17.6%,增幅回落18.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8.8亿美元,为去年的3倍多,创下历史最高,且连续第十二年顺差。

    200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603.25亿美元,同比下降0.5%,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001家,同比增长0.77%。

    税收突破3万亿,地方支出高增长

    2005年,我国税收收入达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长20%,增收的主体是流转税和所得税。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的贡献率为49.5%,与上年基本持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34.8%,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东中西三大地区税收分别增长19.2%、22.4%、21.7%,中西部分别快于东部3.2和2.5个百分点。

    1999年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2003年突破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从2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仅用了2年时间。2005年1-11月,全国财政支出达到25326.28亿元,增长17.3%。其中,中央财政支出达到6660亿元,增长6.2%,地方财政支出达到18666.4亿元,增长21.8%。

    货币供应增速加快,存贷差继续扩大

    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8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7%,增幅比上年末高2.9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幅比上年末低1.8个百分点;M2与M1增速的差距由上年末的1个百分点扩大至5.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4%。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2563亿元,同比多投放841亿元。

    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

    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增幅比上年末低1.52个百分点。

    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足,成交量大幅增加,市场利率基本稳定。1-11月,同业拆借成交额11117.14亿元,其中,1天和7天的成交额分别是2103.41亿元和8002亿元,合计超过了90%;银行间债券市场7天和14天的债券回购成交额为68267.91亿元,也超过了全部回购成交额的90%。

    银行间市场利率低而平稳。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72%,比去年同期低0.35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54%,比去年同期低0.34个百分点。

    股市波动下滑,股改取得进展

    2005年是中国股市急剧波动下滑的一年,上证指数一度下探998点,许多股票跌破原始发行价,5元以下的股票比比皆是,股票市值大幅缩水,无论从综合指数看,还是从流通股个体看,中国股市确实在经历10多年的发展之后,又回到了原始起点,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都对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担忧和不安全感,基金更是有苦难言。

    但是,2005年的证券市场并非一无所是,股权分置改革取得突破,20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其他上市公司也在研究和制定股改方案,压在中国股市头上的一座大山正在被移去。今年年初开盘,股市开始出现了上涨的势头。

1,2,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