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 小于号 ,>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十一、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十二、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十三、其他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2、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5、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乘法的两种意义:

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

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

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

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4=12 乘数乘号乘数积,12÷4=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 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用字母表示是:km、m、dm、cm、mm。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 1米=10分米,1m=10dm,1分米=10厘米,1dm=10cm,1厘米=10毫米,1cm=10mm,1米=100厘米,1m=100cm,1分米=100毫米,1dm=100mm,1米=1000毫米,1m=1000mm,1千米=1000米,1km=1000m

27、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8、三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笔算方法:⑴相同数位对齐;⑵从个位加起;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9、三位数减法(退位减)的笔算方法:⑴相同数位对齐;⑵从个位减起;⑶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在这位上加10再减。

30、本单元估算时,可以把数字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千整百数,这样估计答案会更接近实际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 厘米=10毫米

一支铅笔长20厘米 一个铅笔盒厚10毫米 数学书厚6毫米 一个人高100厘米

人每分钟走70米 飞机 轮船 火车 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

二、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人狗牛猪的重量用千克,大象、鲨鱼的重量用 吨

三、货币单位换算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四、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五、运算方法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六、几何知识

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或 边长*4=周长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 (长+宽)*2=周长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 容易变形 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子×因子=积  积÷ 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四、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五、倍数和因数

0是自然数。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它的最大因数相等。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什么是偶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不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和0。2的倍数都是双数。

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和0。个位上是0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注意: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一定是4的倍数。

什么是素数(或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什么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注意:1的因子只有1个(是1)。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4。没有最大的素数和合数。

六、一些定义、定律、计算公式和法则

(一)四则混和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就从左至右依此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就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子=积÷另一个因子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出6。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这就叫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a ×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 ×c= a ×c+ b×c

简便计算的方法很多:如,利用上面的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还可以用凑整法,分解法,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两个数的和,等都可以使计算简便。在简便计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计算简便,就用什么方法,要灵活运用。

因子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子不变,另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一个因子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子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两个因子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之积。

如果一个因子扩大几倍,另一个因子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像0.7,0.45,0.025,0.1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上的数较大的那个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元元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较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以此类推。

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即: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再在数的后面加上“万”或“亿”字。如果小数的位数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

名数的改写:(1)分清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决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2)分清改写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确定小数点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几位。

(四)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1)相同数字要对齐,要从低位算起。(2)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满十进一”,进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遇到某数字上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3)注意在得数里对齐横在线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的四则混和运算方法相同,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方法也差不多。

(五)图形的认识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高与底互相垂直。任一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任一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度。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大小,可以把三角形分为3类,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60度。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和底边垂直的线段。平行四边形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梯形的高是和两底都垂直的线段。梯形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六)条形统计图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不少。(2)先合后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²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²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x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

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

(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²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

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

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

【相互联系】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

(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

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

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

(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³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²h ④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 1/3πr²h

【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统一成:V=sh即底面积×高。等体积等底的长、正、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高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高的3倍。

三.数量关系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5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注意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扩大100倍。

9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0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一个人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另一个人的速度

11 平均速度问题 平均速度=总路程÷(顺流时间+逆流时间)注意: 折(往)返=路程×2

12 浓度问题: 溶质(药)+溶剂(水)=溶液(药水) 溶质(药)÷溶液(药水)=浓度 溶液(药水)×浓度=溶质(药) 溶质(药)÷浓度=溶液(药水)

13 折扣问题: 折扣=现价÷原价 (折扣<1)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年) =本金×月利率×时间(月)

14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15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易错题:

1、周长和面积不相等。

2、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

3、增加和扩大、缩小与减少的区别

4、地砖块数与面积的计算。

5、时间的进率60,平方米与公顷的进率是10000

6、一种立体图形转化为另一种立体图形,体积不变。

7、填空、应用题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易错);要求保留时,无要求用什么法,要结合实际用“四舍五入”还是“进一法”。

8、计算表面积时结合实际求哪些面。

9、 车轮、压路机前进的距离就是周长×转数。

10、数的改写用小数点表示,再添单位;精确到(保留时)看下一位并用“四舍五入”法表示,再添单位。

1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1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如A、B同走一段路时间比是5:4,A、B的速度比是4:5。(工作总量类似)。

13、看到高和垂线想到直角(符号)。

14、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点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绕一点旋转就是以这点为顶点,作与这个点相关的两条边的垂线,定出另两个点。旋转时逆时针是向左。

15、确定方向要注意观测点。

16、计算时要留意跟整数相差一点的数.如9.9 ;10.1。

17、应用题分析时注意抓共同量或不变量分析。如实际与计划中的总量,男生转入人数时的女生人数;同一面积中换不同边长的地砖。

18、两个圆的面积比是半径比的平方倍;图形面积扩大的倍数是边长扩大的平方倍。

原创

展开全部

广告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