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徐浩良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称作为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

2023-06-28 08:38:37 来源:九派新闻

据新华社6月26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6日宣布任命来自中国的徐浩良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协理署长,以接替来自印度的乌莎·拉奥-莫纳里。古特雷斯表示,徐浩良在国际发展领域拥有近30年的经验。他在联合国系统内担任过多个职务,在总部以及亚太、欧洲和中亚的多个地区办事处工作过。

徐浩良自2019年以来一直担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开发署政策和方案支助局局长。此前,他在2013年至2019年期间担任开发署助理署长和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局长。

在加入联合国工作之前,徐浩良曾在中国和美国的土木工程领域工作。他拥有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学士学位、美国史蒂文斯技术学院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硕士学位。徐浩良1993年加入联合国工作,现在他担任副秘书长,是中国人目前在联合国担任的最高职位。


(资料图)

凭自身努力在联合国崭露头角,古特雷斯赞其高效有领导力

同济大学官网2015年6月刊文《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校友做客卓越土木讲坛》介绍,徐浩良是同济大学1979级桥梁专业校友,毕业之后在李国豪课题组工作,后赴美求学辗转土木、管理等学科。

徐浩良在拉贾斯坦的斋浦尔参观印度的农村就业保障计划 图源上海美国研究

徐浩良从纽约读大学史蒂文斯学院毕业后,对他吸引力最大的专业是国际关系研究,并报考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政策分析与管理专业。虽然没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但在准备期间,徐浩良针对性地从事了一些实习工作,在与国际援助有关的非政府组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徐浩良的努力下,他顺利进入哥大读书,正式接触到联合国。

1993年,徐浩良在亚洲发展银行实习了一段时间,并在同年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参与到关于图们江地区发展的调研项目中。此外,徐浩良还参与到了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会的项目中,帮助落后国家,通过给予地方政府经济、技术资助推动地区发展。徐浩良参与了大量的背景调研工作,包括到世界银行和美国发展银行等机构调研,采访了很多人,为撰写相关报告贡献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锻炼了与国际机构打交道的能力。

一开始,他获得的都是短期合同,但是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也因为他在其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徐浩良和联合国的合同不断地获得续签。“15天合同到期后,再续15天,后来延长到30天,又再延长到3个月,就这样通过不断续签短期合同,逐渐在联合国立住了脚。”徐浩良解释道。直到1995年,已经以“实习”和“兼职”身份在联合国工作了两年的徐浩良获得了第一份正式合同,被派驻哈萨克斯坦,为期2年。此后,他又先后被派往纽约总部、伊朗、东帝汶和巴基斯坦等地任职。

徐浩良与不丹总理会面交谈 图源上海美国研究

2007年,他被派回哈萨克斯坦,被任命为联合国驻哈萨克斯坦协调员。2010年起被任命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洲和独联体局副局长;2013年9月,获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开始担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同时任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局长。2017年8月,鉴于其优秀的工作表现,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决定延长对徐浩良助理秘书长的任命。2019年7月,古特雷斯又任命徐浩良担任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策和方案支助局局长。2023年6月26日,古特雷斯宣布徐浩良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理署长,正式接替来自印度的乌莎·拉奥-莫纳里。

评价徐浩良时,古特雷斯赞许有加,他表示,“徐浩良在多个任务区领导了大规模的变革进程,建立了高绩效团队,并显著地提升了效率。他非常重视明确的战略愿景、协作文化和持续创新的思维模式,与同事合作提供有影响力的发展解决方案。”

让他触动最大的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来,徐浩良到访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年中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让他触动最大的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问题。“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贫富差距这么大的世界肯定是不安宁的,”他感叹道。作为联合国的高级官员,徐浩良经常会参加一些高规格的会议,那些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场景总会让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他去过的最穷、最落后的地方,“想到这个世界上的贫富差距还如此巨大,我的内心很难平静。每当这时,我总会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值得我们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问题的关键不是绝对平等,而是社会发展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徐浩良坦言,在进入联合国工作之前,对这个国际组织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对它的名字有一种简单的、遥远的敬仰,但在亲赴一线工作了多年之后,他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徐浩良(左二)在担任开发计划署亚太区域局局长期间为尼泊尔一个村庄的生姜加工社区中心奠基 图源上海美国研究

对于有志于到联合国工作的中国青年,徐浩良给出了三条建议

多年来,徐浩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工作狂”特质,坚持对工作尽心尽责、对自己严格要求。或许正是凭着这种争分夺秒干实事的敬业精神,徐浩良才得以在联合国这块人才济济的大天地里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据新华社此前报道,联合国秘书处系统内中国籍职员不足百分之一,高级别职员占比更是少之甚少。

从拿到第一份正式合同到拿到联合国公务员系统里最高级别的合同,徐浩良用了18年时间。这18年里他晋升6次,平均每三年晋升一级。这样的晋升速度在联合国系统内是相当少见的。然而,徐浩良的“仕途”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很多次,他都是靠自己过关斩将,才得以竞聘成功,通过努力奋斗、主动争取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拼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中国争得了荣誉。“我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别人可以做到的事,中国人同样可以做到。作为一个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他骄傲地说。

国际机构的组织文化是西方式的,更欣赏能主动展示才能的职工,对外向型人才更有利,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强调“低调”“中庸”的思想,或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国员工的升职机会,徐浩良分析道。“中国人在联合国任职的总体人数相对比较少,这与中国作为会费缴纳大国的地位以及对联合国的贡献明显不相称。”徐浩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徐浩良会谈后给时任伊朗副总统赠送纪念品 图源上海美国研究

作为联合国重要官员,徐浩良曾多次接受《卫报》、《印度教徒报》等外媒采访,参加“全球领导力”辩论并为地区发展提供专业意见。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对在联合国就职非常感兴趣,一些国内高校也开设了专门的国际公务员班进行定向培训。然而,“神圣的使命”意味着人才选拔上的高标准、高要求。以2012年联合国“青年专业人才计划”为例,联合国共收到来自79个国家的4.1万份应聘简历,而最终进入联合国初级业务官员待聘名单的人数不足100人,录取比例大约为410:1——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对于有志于到联合国工作的中国青年,徐浩良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超出别人的期待。只有拿出真本事,用优秀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别人才会信服。第二,不能完全中国式埋头苦干,要敢于表达自己,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第三,要真诚待人,尊重别人,善于与人交流,建立并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徐浩良还透露,在招聘过程中,联合国相关机构不仅注重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还非常注意考察应聘者的写作、口语表达和逻辑能力。“要想在联合国发展得很好,我个人觉得还有两点很重要,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相当程度的情商。”联合国工作讲究团队精神,而在一个团队中,不可能人人都是领导,一定要有做“跟随者”的意愿。团队中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担当不同的岗位,但是都应该以整体大局为重,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好、出成果。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孙知蔚 赵梓茜

【来源:九派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