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科技金融时报 | 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能否“重建”?2019.12.20三农版
发布日期:2019-12-20 作者:王利明 编辑:宣传部 来源:新闻中心
字体: [大] [中] [小]

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能否“重建”?

浙江海洋大学计划三年内让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到1000吨

  2019年的冬天,舟山的天气有些反常,连续多日气温都在20℃上下,但经历过几场寒潮的树木层次分明,绿的依旧绿,黄的已是金黄。12月17日,冬日里一个暖阳天,一大批国内渔业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浙江海洋大学,为一个项目出咨询意见,这个项目的关注点正是很多舟山人乃至浙江人常挂嘴边的话题——东海野生大黄鱼还能不能吃到?

  选择

  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2019年推出了2个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择优委托项目,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就是其中之一。“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目标也很明确,通过三年时间,让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从现在的几乎没有恢复到1000吨。大黄鱼是一种多年生鱼类,根据种群不同,鱼的寿命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寿命最长的是岱衢族的大黄鱼,最长鱼龄可达29岁。鱼龄越长,意味着鱼类的性成熟年龄也越久,资源的修复难度自然也就越大,而项目组要恢复的就是岱衢族大黄鱼渔业资源。

  为什么要盯着资源恢复难度这么大的大黄鱼不放?项目组的首席科学家、浙江海洋大学校长严小军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大黄鱼位列中国四大海产之首,是中国最著名的海洋经济鱼类,产量曾长期处在万吨以上,是以前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修复起来。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督查专员朱华潭的着眼点则更宏观,他认为浙江省2013年启动了东海渔场修复振兴计划,经过多年努力,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大黄鱼的资源恢复效果不明显,浙江海洋大学勇挑重担,主持这个项目意义特别重大。但项目难度非常大,指标特别高,三年能否如期完成,他表示担忧。

  渔业资源修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最典型的是加拿大纽芬兰渔场鳕鱼资源丰富,曾经承载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经历几个世纪肆意捕捞后,鳕鱼几乎在那里绝迹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孙松教授认为,目前对大黄鱼的全生活史、洄游机理、生物习性等研究还不深入,原有的自然栖息地是否还适合大黄鱼生存,这些问题都有待科学家们去研究,前期工作量非常大,但对这样的开放性研究课题他感到非常欣喜。

  野化

  传统东海大黄鱼,主要是指岱衢族大黄鱼,严小军团队通过前期研究已经可以通过基因特定序列比对及特定肌肉脂肪酸比值的方法指标明显辨别出来,但目前多年生的野生岱衢族大黄鱼资源量非常少,偶尔捕到成体野生大黄鱼都会成为网络新闻。好在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每年的增殖放流也一直在进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吕为群指出,大黄鱼的游泳能力并不强,投放鱼苗后,在自然海域能否捕到食物,自己又能否逃脱其他鱼类的捕食,他并不表示乐观。

  这个问题,项目组也早有考虑。在研究了大黄鱼在东海的活动区域后,项目组选择了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作为野化训练基地。严小军告诉记者,野化训练非常重要,是项目组为提高增殖放流大黄鱼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创举。野化训练将采取从纯人工到纯野生的逐渐过渡方法。为此,项目组研发了一款专用的大型可降解网具。在鱼苗投入海区后,先在网具内生活,定时投喂足够食物,网具能有效保护投入海区初期大黄鱼避免被大型鱼类捕食,自然的海况也将提升他们的游泳、捕食能力。合理设计的网眼尺寸也能保证一些小型鱼类进入,补充食物来源。该网具具备自然降解能力,在3~5个月内将完成降解,网具的降解周期,刚好与大黄鱼在该海域生活的周期吻合,确保了投放的大黄鱼能够融入野生大黄鱼的队伍。

  严小军用了成都大熊猫保护的案例来介绍该野化训练基地的基本思路和建设意义,而现在,东海里的大黄鱼又何尝不是大熊猫一般的存在呢?

  重建

  专家们对项目充满了欣喜与激动。孙松认为,我国渔业产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近海养殖业受可用空间、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发展空间几近饱和,近海的捕捞产量也很难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这个项目将深海养殖和大型海洋牧场建设结合起来,不仅经济价值大,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大,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将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但专家组的乐观情绪并没有保持多久,很多困难摆在面前。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黄大吉研究员担心的是大黄鱼自然资源衰退几十年了,新的生态平衡已经建立,突然投放这么多大黄鱼进入自然海域,生态环境是否能支撑是个问题。集美大学农业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志勇教授认为,按照目前增殖放流技术,放流存活率在1%左右,按1000吨产量计算,需要投放2000万至2亿尾大黄鱼幼鱼,需要投入的经费巨大。更多的专家则把目光聚集在大黄鱼洄游习性等基础研究上,认为这块工作以前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后续开展工作可能困难重重。

  “这些困难项目组在前期研讨中也充分考虑到了。”严小军说,“东海渔业资源的修复,特别是大黄鱼渔业资源的修复,困难特别多,仅仅依靠传统的增殖放流,效果不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人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思路。”专家们的顾虑更多是项目能否顺利结题,项目资金是否足以支撑项目实施等现实问题,而严小军团队则显得洒脱很多:“这是省科技厅历史上资助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我们也只有在这样的资金支持下才敢去想象这样的一个大项目。”“省科技厅的资金可以比做是药引子,下去了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可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海洋、关注东海渔业资源的目光,我们也将从各方筹集资金和物资,总投入资金放大100倍应该不成问题。”项目组成员、舟山绿色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方成胸有成竹地说。

  但一个核心问题,专家们没有提出来,严小军心里却很清楚,用这样的技术,恢复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即便还是原有本地种群,还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源修复吗?这些大黄鱼还会准确地进行洄游、捕食、产卵吗?所以他把项目名称定位在东海渔业资源的重建上。重建意味着选择野生大黄鱼为典型种类创建东海渔业资源的示范性重建,通过智能装备与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突破群体野化训练与季节性定居化两项关键技术,重建野生群体种质资源与栖息地,创新野化训练与集聚化的智能技术系统,重新确立洄游路线与机制,重新估算食物链结构与生态承载力,重新建立新型生产方式:形成养—钓—捕新型生产方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全海域海洋牧场。

  通讯员 王利明 本报记者 刘根深

原文链接http://kjb.zjol.com.cn/html/2019-12/20/content_2692191.htm?div=-1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