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舌尖上的中国》海报疑侵权 设计者致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05日10:13  北京晚报
张发财承认《舌尖上的中国》腊肉海报采自当代山水画《岭云带雨》 张发财承认《舌尖上的中国》腊肉海报采自当代山水画《岭云带雨》

许钦松作品《岭云带雨》 许钦松作品《岭云带雨》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当下炙手可热的《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免卷入是非的旋涡。昨天,《舌尖上的中国》那张著名海报的设计者张发财(微博)在微博上发布声明,承认自己侵权窜改了画家许钦松(微博)的山水画《岭云带雨》。张发财表示,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网上的一幅山水画改成海报,后来看到相关报道后,他已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致以了诚挚的歉意。

  《舌尖上的中国》海报上似有中国山水画意境,实则是一双筷子,夹着一片腊肉,画面上还有一叶小舟荡漾在腊肉连绵起伏的肥瘦肉之间。设计者张发财是微博上的热门人物,以编纂历史小段子走红网络。其本职是设计师,因与《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微博)交好,在《舌》片去戛纳电视节参展前受命设计海报,算是友情客串免费帮忙。

  张发财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海报创意,称其“山水腊肉图”,当初只用了4个小时就搞定了设计。“他(陈晓卿)大概跟我讲了一下主题,我想,去国外参赛嘛,给外国人看就得注重中国元素,而创意上得有一个类比,吃毕竟还是个俗事,所以我想用雅来体现平常的东西。”于是画面就在张发财面前浮现,一块肉,红色的部分就是起伏的山水,再加上一副筷子……导演陈晓卿很满意这款设计。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立刻有广州记者发现,这片“腊肉”似曾相识,和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的山水画有点像。立即与画家许钦松联系并发去相关图片,许钦松确认海报确是自己山水画《岭云带雨》的画面,只是在颜色处理上,黑白的水墨变成了朱红色,层峦起伏的山峰变成了腊肉的瘦肉部分,平静无波的水面则是肥肉部分,仍保留了水面上的一叶小舟。得知此事的许钦松并未动怒,反而挺高兴,因为自己的作品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但他指出,央视和海报设计者并没有和他联系过,使用前没有征求他的同意。

  为此,张发财昨晚的道歉声明称,他是在网上搜索了一堆山水画,才筛选出这张最满意的画面,一直认为是古人古画,因此疏忽了版权问题。张发财对此表示十分惭愧,并希望向原作者许钦松当面致歉,昨晚他已经与许先生联系上,并收到了回复。这条微博被转发近3000次,其中的八百余条评论中,张发财迅速道歉认错的坦诚态度赢得赞声一片。

  延伸阅读

  自5月14日CCTV-1首播以来,《舌尖上的中国》热度不减,至今还在CCTV-9纪录频道多个时段重播,其网络搜索量和点击量居高不下,网友亦不吝惜溢美之词。“舌尖体”应运而生,“舌尖热”席卷中国,至今由该片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继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部片子获得观众的热捧?

  提升纪录片

  在中国观众中的影响力

  在22时晚黄金档,用纪录片取代电视剧是央视今年的一项大胆尝试,《魅力纪录》栏目在晚黄金档开播一个多月来,收视率超过原有电视剧时段30%,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回归电视荧屏。在上周《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上,央视台长胡占凡坦言,央视本着媒体社会责任,不为收视的初衷将纪录片引入黄金档,所获得的收视成绩大大超出预期。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作为《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不仅极大提升了纪录片在全国电视观众中的传播影响力,同时在海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很可能实现中央电视台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是纪录频道的重要诉求,而打造国际化影像品质、探索国际化传播路径,是纪录频道坚持的一贯宗旨,《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部作品。该片热播所带来的启示是,现实类纪录片更多的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能引发全人类的情感共鸣。该片在今年年初的戛纳电视节上被很多海外传播机构看好,在国内热播之际,又吸引了更多海外电视台的抢购。刘文透露,将筹拍第二辑,并逐步将视角从美食延展至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传播蕴含在中国人生活之中的中华文化,同时让《舌尖上的中国》外延至《舌尖上的世界》,用中国人的东方视角和文化价值观来观察世界各国特色美食背后的文明,打造央视纪录片的舌尖品牌。

  确立纪录片

  怎样拍好看的成熟模板

  “我是西安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里面刚好有很多西安的美食,当我看到一个肉夹馍被刀切开的时候,我全身的毛孔都收紧了,我的味蕾都在呐喊:不要这么真实啊!这部片子就是这样勾起了我的乡愁。”观众代表、80后女孩姬少亭用极感性的语言描述了《舌尖上的中国》带给她的感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表示,他做过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对中国最感兴趣的首先是美食,其次才是服装、功夫等等。“从美食入手来传播中华文化,《舌尖上的中国》立意非常高远。从美食的味道里品出中国味道,进而呈现中国人的人生百态、日常生活,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赢得广泛关注的关键。”他说。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指出,《舌尖上的中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告诉观众这种文化就在我们中间,是根植于老百姓、根植于民间的,这一点非常难得。他表示,中国烹饪协会计划将《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参加国际活动的礼品赠送给海外友人,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中华饮食文化之美。清华大学(微博)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微博)教授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很多观众对《舌尖上的中国》高品质的画面、音效及独特的叙事方式评价颇高,对此专家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先生赞赏《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精美。“片中使用的微距摄影,把所有食材里面的天然图案表现得非常唯美,令人惊叹。还有很多对人和生物的特写镜头,让我看了非常感动。比如说片中出现的一头牛的眼睛,很细腻很传神,看了真让人忘不了。”她特别指出,《舌尖上的中国》在创作中追求纪实与诗意的融合,因此别具韵味。

  《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坦言,用最浅显的叙述语态来讲故事是这部纪录片被观众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我们的导演和创作团队都读了大量的书,但片子里的解说词都是大白话,没有任何的唐诗宋词。一方面是考虑到我们观众的接受;另外一方面,这个片子还有一个使命是面向世界观众,全球的观众介绍中国的情况。就像英国BBC的同行给我们传授经验,一个编导说他做完片子首先问他7岁的儿子感不感兴趣,是一样的道理。”金力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更多关于 《舌尖上的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