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现设有公共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共四个本科专业(含10个专业方向),所有专业均设有中外联合培养2+2双学历双学位项目。其中,公共艺术和环境设计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且两个专业均上榜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设计学类本科A+专业,其中公共艺术在该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

视觉传达设计下设视觉传达、数码艺术、插画设计、动画设计四个专业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设有专业计算机房、丝网印刷车间、包装模型切割机车间、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设备、VR虚拟眼镜设备、半自动平面丝印机、自动四色滑动座移印机、彩色打印一体机等教学配套实验室及设备。

一 、视觉传达专业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学科的基础专业,贯穿了设计专业所必备的诸如构成布局、色彩匹配、空间平衡、细节设定、装饰语言、文字表述、视觉系统设计等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系统环节,也是目前在设计领域中就业面最广、个人能力体现最完整的设计专业之一。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与布局彻底改变了设计知识碎片化的传授方式,在每个学期的课程中都由理论课程引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原理、历史发展、经典案例、专业规范和设计思维,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设计实践课程。每个学年的最后,学生将在综合性表现课程中体验知识融合的过程,获得更综合、更全面的理论知识及创作经验与技巧,并为日后的升学、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平面设计史、字体与编排设计、编辑平面设计、基础设计与企业标识、包装与品牌标识、艺术指导1、艺术指导2(艺术与拷贝、研究方法)、插图设计、传播理论、广告策划与设计、运动图形和网页设计、声效语言与技术、品牌设计、数字技术与实践、当代艺术现象学、符号学、市场营销等。

二、 数码艺术专业方向

数码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涵盖了企业与产品的多媒体宣传、多媒体展示系统演示、网页界面设计、动画影视广告、游戏设计、界面交互设计、可视化数码系统设计等领域。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是关注新媒体介质、用户行为以及数字交互技术等方面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或数字技术等工具,了解当代媒体与传播方式的特性,掌握现代信息设计思维与技术。

数码艺术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数字图像基础、插图设计、三维动画技术、特效与剪辑技术、创意媒体策略、交互设计原理、交互设计工作室、跨学科项目研讨、设计创意思维、FLASH动画设计、动态设计、交互设计原理与实践、网页与程序设计等。

三、 插画设计专业方向

对插画设计的研究和对插画设计运用与传播的讨论是贯穿整个插画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本专业方向强调插画设计的专业性、多样性、创新性、跨界性,并实现从实用到艺术性的感性转变,以及借用插画的叙事性,强调设计师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强调以人为中心,用设计和艺术的方式去介入一些社会问题。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有质疑能力的人,以及有批判性思考和艺术表达能力的人。

插画设计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绘画I:传统与创新、软件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摄影I:摄影基础、绘画II:当代实践、形式与变体、插图:手绘、数码插画:板绘、摄影II:图像表达、拼贴叙事、立体书、动态插画、速写、形式与空间、艺术史、专业考察等。

四、 动画设计专业方向

动画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融合了动画方法、制作过程、写作技巧、策略等各种动画设计创意及创作途径。本专业方向侧重培养实验动画创作人才,课程注重思维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注重技术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艺术涵养及人文修养的启迪,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专业比赛中获奖,毕业生大都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中坚力量。

动画设计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电影史、动画电影史(实验动画、中国动画史)、媒介与形式(实验动画方法)、三维动画(Maya)、叙事策略(线性与非线性)、课题式创作工作室(分镜创作、视觉音乐、定格动画、CGI动画)、动画速写、AE特效与合成、运动规律、三维动画创作与实践、剧本创作、声音制作、影像创作等。

产品设计专业设有专业计算机房、精工车间、快速成型机实验工作室、陶瓷工艺车间、干式喷漆房、激光雕刻机、锂电电刨、电锤、牛头刨铣床、电磁抛光机、电动打磨机、台车式电阻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西仪格车床、迪玛特台锯、砂带机、砂轮机(落地)、轻型台钻、制陶电动拉坯机、数字打印机、3D打印机、3D自动成像、彩色打印一体机等教学配套实验室及设备。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具有设计研发创新型产品的初步能力,学习产品设计方法、设计表达、设计调研、设计体验、人机交互、设计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强调艺术、经济、科技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服务于人群及其环境优化的创新研发能力。十多年来,本专业学生获得20多项包括德国“红点”奖、IF奖在内的国际国内顶尖的专业设计大奖,学生作品多次参加包括意大利米兰三年展、法国圣埃蒂安设计双年展在内的一系列国际顶尖的专业设计大展,共获得近200项设计专利。产品设计专业每年举办多次国际工作营,建立了特殊人群产品设计、公共交通产品及设施、文化创意衍生产品设计等多个实验创新研究课题及团队。

产品设计专业主要课程:体验设计、产品制图、制造与生产系统、可持续设计、材料与工艺、交互设计方法与工具、产品社会学调研、设计研究方法与工具、跨学科工作室、家居产品设计、绿色设计、时尚产品设计、设计史、视觉化叙事、人因工学、设计心理学、数字建模技术等。

环境设计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设计专业设有景观设计、空间与展览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环境设计专业设有专业计算机机房、模型切割机设备、激光雕刻机、快速成型机、牛头刨铣床、数字打印机、3D打印机、DJI航拍飞行系统、彩色打印一体机、电子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教学配套实验室及设备。

 

一、 景观设计专业方向

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注重培养兼具人文与工程技术双重素质的新型景观规划与设计师。本专业方向强调社会性、实践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及应用,使学生拥有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及微型景观和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能力。本专业方向学生在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及项目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由本专业主持的中国城镇与乡村更新设计国际学术年会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本专业方向师生参与由学院承担2010年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上海河口科技馆及大量的城乡更新设计与休闲旅游规划设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声誉。

景观设计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环境设计史、景观设计基础、景观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3D、建筑制图与AutoCAD、建筑设计基础、植物配置、景观设计工作室课程(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公园、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等)、建筑与景观营造、景观构造施工图、景观规划、景观测绘、空间形态与模型制作、人机工程学、城市设施设计、建筑动画、环境照明、景观生态设计、城市更新设计等。

二、 空间与展览设计方向

空间与展览设计专业方向涵盖“室内空间设计”与“外部空间设计”两大部分,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并探索有趣的交叉学科问题,从而发展出创意,其中包括公共空间、建筑、室内、陈列、家具、装置、场地等。专业以中小型文化建筑与空间的设计为培养特色,融入社会问题思考,实现人文空间设计,并创建一个立足于扎实的设计基础知识技能之上的,富有针对性的特色专业构架。空间与展览设计专业旨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个性化的培养,使其具有知识创新应用的能力,注重空间和展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使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将设计与社会问题研究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对现代设计思想和技术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

空间与展览设计专业方向主要课程:平面与色彩构成、信息图像化、设计材料基础、建筑设计初步、建筑制图(Cad & Sketch)与电脑绘图、设计系统、设计方法论、数字建模技术、建筑结构与技术、产品设计、人体感知环境、室内空间设计、照明设计、材料与空间构成、材料与技术、展示场景设计、设计文化及管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市场与管理、展示空间设计、互动设计、设计系统、城市设计、项目交流与表现等。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全国唯一的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的公共艺术专业。公共艺术专业下设公共艺术设计、影像艺术和时尚设计三个专业方向。

公共艺术专业设有计算机机房、各类型号的数码相机设备、网络线拍系统、音效实验工作室、大型影棚、摄影暗房、产品广告拍摄台、摄像轨道、数码套装(灯光设备)、黑白摄影照片放大机、聚光投射器、高清动态便携式摄像机、视频显示系统、DJI航拍飞行系统、服装制版车间、服装材料工作室、花色缝纫机、服装粘合机、包缝机、拷边机、工业平缝机、3D扫描仪、电脑绣花机、铜版画机等教学配套实验室及设备。

 

一、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方向

对当代艺术创作的研究和对艺术公共性的讨论是贯穿整个公共艺术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本专业强调艺术创作的跨界性与多元化,并对公共空间定义的延伸,以及艺术在公共空间如何和观众发生交流互动进行探索。

本专业方向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以艺术作为提问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艺术表达的能力。公共艺术本科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并尝试运用影像、装置、网络新媒体、身体剧场等不同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艺术创作和展示的职业素养,强化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能力的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展览和相关艺术机构的实习,培养能适应现实艺术世界要求的专业人才和艺术创作者。本专业方向设有中外联合培养2+2双学位项目。学生作品多次在欧美各国举办艺术展并在一系列国内外艺术大展中获奖。自本专业创办以来,已培养了多位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青年艺术家。

公共艺术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 创作研讨(观念、材料、空间)、跨媒介艺术(虚拟空间、网络艺术)、空间艺术创作、观念摄影、实验影像、当代艺术理论与分析、跨媒介艺术(声音、肢体、空间、影像)、雕塑、工作室与自由创作、专业考察、艺术策展与管理、综合材料和数字造型、艺术家职业技能、材料与空间、观念摄影、当代艺术分析与创作等。

二、 影像艺术专业方向

影像艺术专业方向是艺术设计学科为适应媒体信息高速发展的一个新型学科,其专业结构是以艺术与设计为基础、新媒体为媒介、传播为理念的交叉性学科,该专业方向设有摄影与视频两大核心专业板块。影像艺术专业培养具有人文修养、艺术眼光、社会洞察、专业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学生,使之具备图像思考、信息分析、影像创意等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该专业创建于2007年,现建有专业影像摄影棚、摄影暗房、专业音效工作室。影像艺术专业所配备的教师都有国内外名校的教育背景,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准。影像艺术专业于2008年起同荷兰“一分钟影像基金会”(本基金会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青年影像教学项目)合作,2009年与东方电视台人文艺术频道合作《一分钟影像大赛》,为学生搭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知名度的专业平台,学生的一分钟影像作品入选。学生作品入选“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海世博会、上海电视节、上海当代艺术馆等重要展览

影像艺术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 摄影基础、摄影写作圆桌讨论、数字摄影基础、摄影史、伦理与图像、灯光、实验摄影、纪实摄影、摄影考察、中级数字摄影(摄影表现)、主题摄影与纪录片、视觉叙事、在线杂志、摄影输出与书籍艺术、影像与声音、影像与字体、影像与空间等。

三、 时尚设计专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有设计思想和设计实现能力的时尚设计人才,与多家海外设计院校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深造的良机。邀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举办各类专业工作营、参与时尚设计实践活动、参与设计企业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设计实践机会、专业授课注重学生的设计过程,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设计细节。最终作品的呈现也将包括过程的记录。专业课程要求介入艺术设计创意,目的在于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思维设计创造能力;同时利用其他专业知识和工艺辅助教学,综合设计技能,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学生具备将艺术创意与设计工艺相结合,完整准确、表达设计概念的能力。学生作品参加了上海及意大利米兰的时装秀表演,获得了中外业内人士的好评。

时尚设计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设置:现当代艺术史、时尚绘画、服装材料学、时尚摄影、服装与时尚史、版型设计与缝纫工艺、服装设计元素、时尚造型、立体裁剪、配饰设计、时尚市场与管理、服装设计方法与实践、纺织品设计与工艺、时尚采购、戏服设计等。

合作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