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善县域经济探新路

浙江嘉善县域经济探新路
2024年05月18日 15:4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浙江嘉善县域经济探新路

经济日报记者 柳文

观察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嘉善县是一个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善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全国县域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嘉善的发展,屡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进行谋划。11年前,嘉善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5年前,嘉善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2年前,嘉善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经验清单》(以下简称“经验清单”),系统梳理总结嘉善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创新驱动

步入浙江嘉善嘉胜绢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一排排细纱机、自动络筒机、倍捻机高速运转。这里生产的纱线,10万米少有疵点,倍受国际市场青睐。

一块可机洗的桑蚕丝产品引起了记者注意。该公司总经理金鸿浩说:“原先桑蚕丝产品难以打理,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后,不仅可以在洗衣机里正常清洗,还具备吸湿排汗、抗菌、防紫外线等功能,能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中,嘉善创新推出高新技术企业分类管理服务机制,将企业划分为创新示范(蓝色)、稳定成长(绿色)、督促提升(黄色)“三色”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类别针对性给予相应政策和要素等支持。例如,嘉胜绢纺公司从“督促提升类”高新技术企业提档为“稳定成长类”。

提档靠创新。近几年,嘉善科技部门鼓励嘉胜绢纺公司成立研发中心,引荐纺织研究机构和高校资源,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至2023年,嘉胜绢纺公司研发投入超1500万元,年均增长20%以上。今年,公司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亩均产值预计达1000万元。

科技创新,关键靠资金和人才。“凭‘人才码’,就可获批银行300万元授信。”在嘉善归谷产业园,源宇宙机器人(嘉兴)有限公司合伙人贡亮说,自己从上海带来人才创业团队,虽有技术优势,但流动资金紧张却让项目进展缓慢,嘉善农商银行及时提供贷款解了资金之困。在嘉善科技部门支持下,嘉善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科技金融产品“人才贷”,人才申请获得“人才码”后,个人或其经营主体就能获得相应授信额度。

嘉善农商银行行长沈毅表示,进一步实施科创金融改革,畅通人才创业企业对接渠道,完善人才金融服务体系。目前,该行已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创业型企业900多户,提供融资余额超70亿元;其中,为120多户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持,融资额超7亿元。

据悉,针对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嘉善探索形成了全流程、精准化服务模式,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全县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其中,202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0家,新认定数连续6年居嘉兴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56%,居浙江省前列。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嘉善县科技局副局长陈靖表示,今年全县研发投入强度争取达3.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80%。

城乡协调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经验清单”提到的农业“标准厂房”经营、“飞地抱团”强村发展等模式,是嘉善针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突出难题探索形成的解决路径。

在嘉善姚庄镇武长村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农业“标准厂房”内,农户王山华把刚摘下的茄子装好,准备发往上海、杭州等地的果蔬批发市场。他用家里的5亩大棚置换了农业园里的5亩大棚。“这叫以棚换棚,总面积没变,生产条件却好了不少。”王山华说,农业园内沟、渠、路以及灌溉设施是现成的,“原来的棚小且产量不高,现在的棚大,产量增加约20%”。

作为全县农业“标准厂房”试点,姚庄镇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已建设新型结构大棚900亩,节水灌区3片,机耕道路2200米,氮磷拦截渠1500米,同时配备现代农业智慧监控系统。

在农户采摘的同时,浙江亿里福供应链有限公司的物流车队会等候在农业园内的装车点,定点收购果蔬,之后送到集散中心。“产销一体化联动既解决了市场需求,也拓展了农户的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浙江亿里福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监沈纪说。

除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嘉善还通过“飞地抱团”方式,破解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激发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不久前,一场跨区域“飞地抱团”分红仪式在嘉善县大云镇举行。“我们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红利,发到3300多名村民手中。”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荣杰说,村集体出资成立公司进行开发建设,每年按投资额的10%给出资村保底分红,让薄弱村、腾退村都有机会参与抱团发展。

嘉善县发展改革局局长黄斌表示,针对经济薄弱村“实力有限无法投、没有地方无处投、看到项目不敢投”等问题,县里整合原先分散的强村扶持土地指标,化零为整,通过“飞地”集约布局,促进要素高效畅通流动。

“我们还将统筹专项资金,对重点扶持村参与‘飞地抱团’项目给予财政补助、贴息贷款等支持,确保村集体可从投资项目中获得收益。”黄斌说。

向绿而行

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底色。“经验清单”中提到的跨界水体联保共治机制,是嘉善与沪苏皖协调共进、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成果。

全长57.6公里的太浦河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西接太湖、东注黄浦江,串联起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上海青浦三地。

“一河三标准,各说各的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副局长杨潜回忆,上游吴江把太浦河定位为泄洪通道,下游的青浦和嘉善则把太浦河定位为饮用水水源,太浦河治理曾面临“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尴尬局面。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设立后,“联合河湖长制”在太浦河流域落地实施。杨潜说,嘉善联合吴江、青浦开展联合执法,制定统一执法方案,定期开展跨界执法、联合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水环境问题联防联控能力。

共同治水的机制理顺了,太浦河水质实现持续改善,跨省界断面水质连续3年均值达Ⅱ类以上。

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嘉善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质生产力。漫步嘉善县西塘镇东北的祥符荡,现代科创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嘉善正在打造的高能级科创绿谷,坐拥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引领当地产业向生态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去年,专注于电子纸产业的东方科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在西塘竣工投产。该公司董事长周爱军透露,企业将与当地研发机构合作,研发彩色柔性电子纸,集聚绿色核心产业链,扎根嘉善、布局长三角。

以“绿”为底,向“绿”而行。“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在生态保护上下功夫、在绿色转型上做谋划、在低碳发展上做文章,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浙江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