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眼科专家介绍

发表者:于刚 人已读

眼科专家介绍

于刚 眼科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 主要从事斜视弱视、小儿眼病治疗及视光学工作的研究。尤其在斜视的手术治疗上有独到见解。近年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长特别奖一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五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从事小儿眼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工作二十四年。临床主要擅长儿童斜视弱视,屈光治疗及成人各种斜视、上睑下垂、小儿白内障、小儿青光眼小儿泪道疾患的手术治疗。

眼科门诊出诊:出诊时间:每周2上午 挂号级别:正主任医师号挂号费: 14元出诊地点:门诊楼五楼二.特需门诊出诊时间 每周1、3上午(需要特需专家会诊及特需手术服务病人)

挂号级别: 特需专家号挂号费: 200元

出诊地点: 门诊楼六楼特需门诊

个人专业获奖情况:
1. 1997年由于在小儿斜视以及屈光领域工作的综合成绩,获斜视弱视个人项目省长特别奖。
2. 1994年主研平顶双焦点镜治疗高AC/A型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研究课题,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1995年主研上直肌后徙联合后固定缝线术治疗分离性垂直偏斜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1991年主研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 1996年主研A形斜视伴上斜肌过强的手术治疗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 1991年主研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 1998年主研并承担河北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8. 2002年主研生物膜脉络膜上腔植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 同时其他科研项目还获省卫生厅,市科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2 项(第一主研人)。
10.在中华眼科杂志等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
11. 主研省级、市级科研课题16余项,主研省科委自然基金科研项目1项。
12.1991年获得平顶双焦点镜国家专利一项。

王建华 副主任医师 专业:小儿眼科首都医科大学毕业、从事小儿眼科临床工作多年,对小儿眼科疾病;小儿泪道手术、斜视、弱视及疑难重症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已经成功

为数千例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儿童成功施行了泪道探通手术。在治疗儿童弱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眼科门诊出诊:出诊时间: 每周3、4上午
挂号级别: 副主任医师号挂号费: 7元
出诊地点: 门诊楼五楼

二.特需门诊出诊时间 每周5全天(需要特需专家会诊及特需手术服务病人)
挂号级别: 特需专家号挂号费: 200元
出诊地点: 门诊楼六楼特需门诊

吴倩 女 副主任医师 业务特长:儿童各种疑难眼病诊断治疗,儿童斜视、弱视;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儿童白内障、眼部肿瘤眼眶病、泪道疾病等诊断及治疗近年来发表文章5篇,曾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一:眼科门诊出诊: 出诊时间:每周1,5上午

挂号级别:主任医师号

挂号费:9元

出诊地点:眼科门诊五楼

二.特需门诊出诊时间 每周2上午(需要特需专家会诊及特需手术服务病人)

挂号级别: 特需专家号挂号费: 200元

出诊地点: 门诊楼六楼特需

本文是于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