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楚雄 >> 州情简介

【行政区划】全州设8县2市(楚雄市、禄丰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103个乡镇,其中:镇65个、乡38个(民族乡4个),110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9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59个)。

【人口民族】2023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34.2万人,出生率7.42‰,死亡率8.27‰,自然增长率-0.85‰。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23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2648682人,比上年末减少3862人。其中:乡村人口1395933人,城镇人口1252749人。在户籍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83233人,占总人口的37.12%,其中彝族人口789134人,占总人口的29.79%,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26%。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89134人、傈僳族60286人、苗族51033人、傣族24467人、回族21950人、白族19347人。全年出生人口17897人,死亡人口19459人。男女性别比为103.3:100(以女性为100计算)。

【地理位置】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地跨北纬24°13′~26°30′、东经100°43′~102°32′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自古为“省垣门户、滇中走廊、川滇通道”。楚雄州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州府驻楚雄市城区,海拔1773米,东距省会昆明106.9千米。

【自然概貌】州境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南北展布看,具有中部高、南北低、北部比南部稍高的特点;从东西展布看,东西稍高、中部低缓。最高点为大姚县百草岭的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点是双柏县与玉溪市新平县交界的三江口,海拔556米。境内地层发育完全,褶皱、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盆地及江河沿岸的平坝所占面积不到10%,是一个以高中山和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主要山脉有东部的乌蒙山、西南的哀牢山、西北的百草岭,形成三山鼎立之势。

【水系】楚雄州地跨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分水岭以北为金沙江水系,以南为元江水系。金沙江属长江上游段,在楚雄州境内长约137公里(包括沿边界),流域面积17002.49平方公里,涉及除双柏县外的7县2市,占全州土地面积的59.8%。金沙江在州境内的主要支流有5条,都是南北向河流,其中4条是一级支流,蜻蛉河是二级支流,自西向东次序是:渔泡江、万马河、蜻蛉河、龙川江、勐果河。元江为红河上游主干流,上段称礼社江,与绿汁江汇合后称元江,州境内干流全长约165公里,流域面积11445.7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2%。流域涉及双柏全县及南华、楚雄、禄丰3县市。流域主要有礼社江、马龙河、绿汁江以及14条小支流,流向均从北向南流。截至2023年年底,全州共有水库1365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1座、小型水库1333座,总库容14.81亿立方米。

【气候环境】楚雄州气候宜人,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蒸发量大,降水较云南大部偏少;冬春少雨,干旱频发。因地形和海拔的差异,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区域小气候特征,呈“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2023年全州年平均降雨量629毫米,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日照2414小时。

【自然资源】全州行政区域总面积28438.54平方千米。州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共发现33种矿产,有煤、铁、铅、锌、钛、铂、金、稀土、芒硝、盐、石墨等,资源量居全省前5位的矿产有铂钯、钛、煤、铁、铜。现已探明楚雄州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为:煤炭10.69亿吨,铁矿3.31亿吨,铜矿(金属)99.66万吨,钛矿1077.48万吨,铅矿54.21万吨,锌矿40.83万吨,铂族金属50287千克,金矿9742.7千克。2023年,全州林业用地206.8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6.5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09 %。州内分布高等植物6000多种,其中,有种子植物4500多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攀枝花苏铁、陈氏苏铁、滇南苏铁、云南红豆衫、伯乐数、长蕊木兰等67种。分布有脊椎动物68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110种、鸟类390种、爬行类66种、两栖类34种、鱼类85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黑冠长臂猿、绿孔雀、黑颈长尾雉、蟒、猕猴、黑熊、大壁虎、豹猫等126种。

【历史沿革楚雄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州内金沙江流域的元谋人就已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掌握了用火技术。距今4000年以前,以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为代表,楚雄州境各地已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州境先民,创造了以铜鼓为特征的青铜文化,步入了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楚雄州境主要分布着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

西汉中期楚雄州境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分别隶属于越嶲、益州二郡;蜀汉时期,分属建宁郡、越嶲郡和云南郡;西晋时分属云南、建宁二郡;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有“爨酋威楚筑城硪碌赕居之”,故有威楚之称;南北朝时分属晋宁郡、兴宁郡和建宁郡;唐初属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南诏时属拓东节度和弄栋节度;宋属弄栋府、鄯阐府和威楚府;元初分属威楚万户、罗婺万户和大理下万户,后改设路、府、州、县,分属中庆路、威楚开南路、武定路和大理路;明代分属云南府、楚雄府、姚安军民府和武定府;清代分属云南府、武定直隶州、楚雄府。民国年间,裁府、州,设道、县,设楚雄、双柏、广通、盐兴、牟定、镇南、姚安、盐丰、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共14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设楚雄、武定两个专区。1953年,两专区合并为楚雄专区,设楚雄、镇南、牟定、姚安、大姚、盐丰、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广通、盐兴、双柏、禄劝、富民、安宁17县。1954年改镇南县为南华县。1957年划安宁县归昆明市。

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建州前夕并盐兴县入广通县。同年又合并楚雄、南华、牟定、双柏4县为楚雄县,合并姚安、大姚、盐丰、永仁4县为大姚县,合并罗次、禄丰、广通3县为禄丰县,合并武定、元谋2县为武定县,划富民县归昆明市。

1959~1961年间,先后恢复永仁、姚安、南华、双柏、牟定、元谋6县。1983年9月改楚雄县为楚雄市,10月划禄劝县归昆明市。202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禄丰县,设立县级禄丰市。至此,楚雄州形成设楚雄市、禄丰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共8县2市的格局。

【旅游资源】楚雄境内“三山鼎立、二水环流”,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姿的地文、水文、生物气候等自然景观和特点,是发展楚雄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楚雄州有“恐龙化石”、“腊玛古猿”、“元谋人”、万家坝铜鼓、元谋土林、狮子山牡丹、紫溪山茶花、彝族十月太阳历等旅游资源,享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4张世界级名片。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绚丽多彩风韵独特。各种民族服饰多达400余种,传统的民族节日和集会达50多个,影响深远广泛的有“火把节”、“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南华“野生菌美食节”、牟定“三月会”左脚舞文化节、大姚“插花节”、姚安“荷花文化旅游节”、禄丰“恐龙文化旅游节”、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双柏“虎文化节”等。主要景区(点)有禄丰世界恐龙谷、楚雄彝人古镇、武定狮子山、元谋土林、楚雄州博物馆、楚雄紫溪山、姚安光禄古镇、大姚石羊古镇、元谋人世界公园、禄丰黑井古镇、永仁方山、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双柏查姆湖、禄丰金山古镇、南华咪依噜风情谷、元谋人博物馆、牟定化佛山、楚雄紫溪彝村等。目前全州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40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6个;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有星级住宿设施(含星级饭店、经济型酒店、特色民居客栈)71家,接待床位8.9万余个,全州有星级标准以上酒店25家;有旅行社及分社20家,旅游商品企业76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全州旅游业直接、间接从业人员10万余人。旅游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在内的旅游产业体系。

【综合实力】2023年,全州生产总值(GDP)1827.04亿元,增长5.5%;重点产业增加值达1102.6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9%;地方财政总收入2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3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6%;外贸进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65.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5413元和16846元,分别增长3.4%和9.2%;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7.3%。

【社会事业】教育:2023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90所,在校学生405634人,教职工35930人,其中专任教师27586人。有高等学校3所,专任教师1040人,招生14194人,在校生35675人,毕业生793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5所(含成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职业高级中学10所和技工学校1所),专任教师1207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36人),招生7042人,在校生21308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358人),毕业生10491人;高中25所,专任教师3718人,招生17993人,在校生50840人,毕业生16430人;初中112所,专任教师6382人,招生24298人,在校生75243人,毕业生25103人;小学590所,专任教师10810人,招生30039人,在校生153554人,毕业生24482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专任教师114人,招生122人,在校生550人,毕业生156人;幼儿园732所,专任教师4315人,在园幼儿68464人。全州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94.02%,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25%,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4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88%,残疾儿童入学率99.75%。

体育:2023年体育健儿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135枚,其中:金牌43枚、银牌37枚、铜牌55枚。

科技:2023年,新增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26家,全州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达96个。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全州院士专家工作站总数达249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9、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6户,全州高新技术企业达128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51户。成功举办第七届科技入楚,签约项目166项,签约投资总额346亿元。新增省级星创天地7个。组织种植中药材71万亩。13个项目获2023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奖励,2人获2023年云南省第九届科普讲解大赛表彰;举办第九届楚雄州创新创业大赛,15个参赛项目获奖;举办楚雄州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10名选手荣获“2023年楚雄州十佳科普使者”称号。

知识产权:2023年,全州专利授权1333件,年度专利授权量列全省第4位,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4件;全州新增注册商标2102件,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8581,同比增长11%;州内有12户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全州地理标志产品累计实现产值12亿元;楚雄高新区被确定为云南省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楚雄市被确定为云南省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县;15户企业被认定为云南省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14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所学校(禄丰市城南小学)被确定为云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件发明专利获云南省专利奖;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企业53户,备案产品129个;兑现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扶持、地理标志奖补资金165万元。截至2023年底,楚雄州拥有地理标志34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证明商标29件;累计30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46户企业被认定为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二;全州3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14项专利获云南省专利奖。

民族团结:楚雄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2016年2月,楚雄市紫溪镇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乡镇)”。2016年12月,楚雄市鹿城镇栗子园社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社区)”。2017年12月,楚雄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武定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018年12月,楚雄市东瓜镇彝人古镇社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019年12月,双柏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020年8月、12月牟定县等243家单位被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2021年1月、12月永仁县、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2月,南华县等21家单位被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2022年12月,楚雄市、姚安县、元谋县、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26家单位被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获命名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2023年12月,禄丰市等34家单位被命名为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楚雄州博物馆被命名为第二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24年1月,楚雄州被国家民委第2轮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区)”、楚雄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区)”;楚雄州民族中学等18所学校被命名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创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2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1个。

文化:2016年,楚雄州被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23年末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234.56万册,文化馆11个,博物馆7个,纪念馆1个,文管所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106个。全州有广播电视台11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6座,电视覆盖率99.72%,广播覆盖率99.70%。

卫生:2023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827个,其中:医院77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12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个,卫生院115所,村卫生室1085所,门诊部2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4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所,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所,健康教育所(站、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急救中心(站)2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个;其他卫生机构1所。有卫生技术人员23251人,其中,执业医师6368人,执业助理医师1874人,注册护士1088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017张,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9567张,其中,医院床位15848张。

养老:2023年底,全州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47.2万人,占全州常住人口数的20.15%,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34万人,占全州常住人口数的14.52%。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27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25个,运营床位数8723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6365张,护理型床占运营床位的73%。公办养老机构109个,提供床位6812张;民办养老机构7个,提供床位1139张;公建民营养老机构9个,提供床位772张;养老服务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