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众多方法之一,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不是上市公司的公司对员工进行的长期激励的方法。

作为一种长效激励工具,股权所迸发的持续激情是工资、提成和奖金等短期激励工具所无法比拟的。鉴于此,股权激励受到越来越多非上市公司的追捧和青睐。

01 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对公司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薪酬结构,从而吸引、保留、激励优秀人才,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对非上市公司,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来讲,股权激励往往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一,对非上市公司来讲,股权激励有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薪酬压力。由于绝大多数非上市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能够适当地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现金流出。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

第二,对原有股东来讲,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降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从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导致公司的“三会”制度等在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经营权将逐渐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由于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第三,对公司员工来讲,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动问题。由于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管理和科研人才。实践证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由于员工的长期价值能够通过股权激励得到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股权激励的约束作用,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有所增强。

02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

1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占我国企业数量的大部分,创造了大部分的产值和利润。在我国经济中,最活跃、最有增长潜力的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很多都是非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非上市公司股份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但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也是可以转让的,即可以在股东之间及股东与第三人之间,或在各地的产权交易所转让。随着国内产权交易体系的不断完善,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外部条件更加成熟,股权激励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提上日程。

2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特点

与上市公司相比,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及变动受到的限制较少,可以通过合同安排实现股权激励,为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性较差,股权激励的实际效益不能通过公开证券交易市场实现,它有赖于公司章程及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以保障激励对象股权的退出途径。

从制度保障来看,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可免征所得税,而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则不属于免税范畴,需要激励对象承担税收,这样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实际效益减少了。同时,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未明确非上市公司用于股权激励的费用是否可在公司成本中列支,不利于鼓励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从可运用的激励工具来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工具大多为期权、限制性股票及股票增值权。而非上市公司,除上述工具外,

发布于 2021-03-09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