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模型制作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附件1 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 现状三维数字模型制作规范 (适用于二期北片)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00八年十一月 广州市“数字详规” 现状三维数字模型制作规范 目 录 TOC \o 1-4 \h \z 第一章 前言 2 现状三维数字模型的基本要求 2 本规范的编写目的和适用范围 2 第二章 建模要素、模型精度及模型效果 3 建模要素 3 房屋模型精度 4 2.2.1 一级精度 4 2.2.2 二级精度 4 2.2.3 三级精度 5 房屋精度划分原则 6 场景效果 6 第三章 建模技术路线及模型技术标准 9 建模工具 9 总体流程 9 3.2.1 资料收集分析 9 3.2.2 模型造型与光影烘焙制作 10 3.2.3 模型转换合成优化 10 3.3 模型技术指标 10 3.3.1 模型格式 10 3.3.2 坐标系与长度单位 11 3.3.3 镂空物体材质设置 11 3.3.4 模型文件与组节点的命名 11 3.3.5 烘焙后贴图命名 13 3.4 3dMax建模指引 13 第四章 成果要求 15 提交成果内容 15 模型质量检查 15 附件1:二期北片范围及规划管理单元编码图 17 PAGE 12 前言 现状三维数字模型的基本要求 广州“数字详规”现状三维数字模型应用于规划管理的微观层面,一般根据道路、地段或规划管理单元来组建场景,浏览方式主要是地面步行和底空浏览,要求总体上达到城市整体轮廓准确,重要地段形态清晰,局部重点刻画精细。 本规范的编写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的编写目的是指导和约束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二期北片的城市现状三维数字建模工作,要求各模型制作单位和人员采用相同的建模方法、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以相同的形式提交建模成果。从而,保证不同单位、不同人员、不同阶段制作的模型可以安全、高效地整合。 本规范仅适用于的广州市“数字详规”项目二期北片的城市现状三维数字建模。 建模要素、模型精度及模型效果 建模要素 (一)地面 地面模型包括地块面模型、道路模型与水系模型,它们一起构成完整的地面模型。 1、道路 1:500地形图中的道路都需要建模,模型几何结构包括车行道、分车绿带和路牙,通过纹理表现各类交通标线,非重点地段的道路贴通用纹理,重点地段需要按实际情况制作隧道、交通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交通指示灯模型。道路模型不需要烘焙。 本期重点路段有:广州大道,东风路,环市路,中山路,天河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天河北路,体育东路,体育西路,龙口东路,龙口西路,天河东路,石牌西路,五山路,林和西路,林和中路。 2、水系 水系。1:500地形图中的水系都需要建模,模型几何结构包括水面、堤岸,贴通用纹理。水系模型与地块面一起渲染回贴。 3、地块面 包括人行道地面和建筑地面,对于重点路段人行道地面铺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贴图,对于非重点路段人行道地面铺地根据整体效果选用通用纹理贴图。建筑地面根据整体效果选用通用纹理贴图。地块面模型需要分割为200X200的面,渲染回贴。 (二)房屋 按照1:500地形图中的房屋要素确定房屋模型,房屋的位置、形态和体量应遵循地形图,现状与地形图不一致时,以现状为准。房屋(及其附属的绿化、标志牌、广告牌、雕塑、花池等)分三个精度级别建立,有光影表现,房屋模型需要烘焙。 (三)桥梁 桥梁包括过江桥、高架路、高架桥、立交、人行天桥,模型应体现桥梁的主体结构(桥面、防护栏、匝道、桥墩)及其附属的绿化、路灯和广告牌。桥梁(高架路除外)模型需要烘焙。 (四)配景 配景主要是指人行道上的建构筑物,包括:路灯、绿化(行道树、景观树、花坛、灌木)、雕塑、凉亭、公交站、地铁出入口、广告牌、指示牌等构筑物;以及社区内环境绿化,包括:绿地、植被。重点路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配景模型不需要烘焙。 房屋模型精度 一级精度 采用精细建模,能反映建筑细部(如:屋顶结构,建筑转折面(转折大于2米),建筑与地面交界的铺地、台阶、柱子、出入口等),能反映建筑附属元素,模型纹理采用真实的拍摄影像。 图 2-1 18层以上建筑、大型公建、中轴线建筑均属于一级精度建筑。 二级精度 纹理表现的层数应与现状一致,不改变原建筑的几何形状,可删除模型和地面相交长宽小于3米的模型,减少模型附属元素,(如:花坛、基座、柱子段数等),模型纹理采用真实的拍摄影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mengchu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