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漂一族的真实生活现状

每次从外面进入地下室,我的心情都会莫名的沉重和压抑,闷、霉味儿、湿气重是地下室的代名词。我想着得尽快离开地下室,我微薄的工资告诉我,这无疑是个奢望。

鲁大头强烈建议我去卖血,他说,很简单的,伸出胳膊,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你就可以拿到500元人民币。

我想,一个总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在北京是混不出什么名堂的。一个常说自己消费很低,住地下室,整天混兼职的人是不可能暴富的。

地下室里住着一批心理扭曲的神经病。

有一次,我跟学长一块出去吃饭,途径一个人的门口时,那人大喊一声“站住!”,他气势汹汹地说我们偷了他的饭菜,我们被这个从黑屋里跑出来的玩意儿吓傻了。

不等我们张口,他上来抓住学长就是一拳。

学长不甘示弱,一拳将他打的后退一步。

他嘴里喊着要在晚上趁我们睡着的时候把我们全灭了……现在想想都感觉瘆得慌,万一他哪天心情不好,很可能在晚上把我们一个个全部干掉。

“北京是年轻人的梦想之城,他们的梦想得以在这儿展翅高飞”,很多人可能听过这句话,这是一句典型的给年轻人洗脑的屁话,年轻人在北京闯荡真的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吗?

我很怀疑,这儿是一座适合正常人长久待的城市吗?通过我的观察,这座城市存活着一些脑子木讷、行为诡异的人。

人不怕被别人洗脑,自我洗脑才是无可救药的,被大都市的繁华、富裕给洗脑更是可悲。

很多人来这儿追寻梦想,梦想没实现不说,还自己给自己洗脑,他们很愚蠢地认为,只要坚持到底就能实现梦想,哪怕再奋斗五年、十年、二十年……他们最终难逃梦想破灭于的命运。

曾经有一个做咖啡的人在北京坚持了很多年后来终于成功了,他的事迹被媒体大肆报道,说他幸亏在北京坚持了下来,如果坚持不下去必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这种极少数的成功报道真他妈是害死人不偿命,一直坚持下去能百分之百成功吗?

我现在可以很正确的告诉你,未必!

很多人在北京坚持了不知道多少年,他们没成功,反而混的穷困潦倒、过的吊儿郎当、连个媳妇也没有,就像我的好兄弟鲁大头一样。

千万不要在大城市耗尽青春去追求梦想,更不要幻想着在大城市实现暴富梦,这类人大多数痴心妄想,当然成功者也是有的,这类人属于凤毛麟角。

再说说艺术家,很多“艺术家”因北京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而纷纷“投奔”于此,混的惨的人在坚持着,就像鲁大头一样,立誓漂死在北京,终生不婚,哪怕混吃等死也不走,大不了四十岁身家过亿,五十岁买枪自杀。

在我的朋友中有一位艺术家,他就是老张,他几乎符合艺术家的所有标签,一头乌黑靓丽的披头散发、邋遢的嘴毛、两片像啤酒瓶底子一样厚的高度近视镜。

老张和鲁大头都有着武大郎一样的肥胖身材,但老张的身材更具艺术个性,看起来像个金刚葫芦娃。

老张,我高中时的美术老师,曾复读八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画画画的出神入化,能在五分钟之内,以一种高度自恋、自我感觉良好的姿态完成一组别人需要花费一个中午才能画完的静物素描。尽管画的一塌糊涂,但他依然对自己的“杰作”洋洋得意,认为那是具有个性和艺术的作品。

老张长的跟鲁大头有八分相似,用我的话说就是,二人除了头发长度不同之外,其他地方像的像是从模子里刻出来的。

老张比我提前毕业一年,虽然他的年龄比我大的多,他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北京,他是我心目中最具艺术家风范的“艺术家”,他从考上央美的第一天就搬离了舒适的标准四人间宿舍,转而去租了一间地下室。

老张说他讨厌彻夜打游戏的室友,他独来独往,喜欢安静,他认为搞艺术的当然要耐得住寂寞,在北京不住地下室那还叫艺术家吗?

北漂族的想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北京有钱,错误地认为在北京混能发大财;

另一种是想当“艺术家”的人,他们认为这里文化氛围浓厚,适合搞艺术,搞不好一下子就搞成名了。

这儿的“流浪艺术家”遍地都是,天桥下有自弹自唱的歌手,路边有画画的画家,大街小巷有拍微电影的“大导演”……

总之,在北京随处可见艺术家的身影,混的穷困潦倒、坑蒙拐骗、夜里居住地下室的艺术家多如牛毛。

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上还能随处看到自言自语、不断傻笑、脑子不正常的人,这儿的生活压力太大,久而久之,一些人难免精神出问题。

北京太过繁华,看到别人腰缠万贯,想想自己是一个连北京户口也没有的外来人,难免会想钱想疯。

房东曾说我,你们这些大学生来北京纯属瞎胡混,实力派的人才在这儿能站稳脚步,来北京打工或上班的人有什么前途?去任何一个南方城市都比在这儿混强……

房东的话说的尽管不太对,混的差的,租不起房的,存不住钱的,只有来北京混的才有吗,哪里没有啊?这一点我不赞同,也不否定,我知道的是,在其他城市打拼的人至少不会混到住地下室的地步,至少不会有挤地铁挤得几乎把屎给挤出来的地步。

对于普通打工仔而言,即使他赚到了钱也很难存住,物价贵先不说,光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儿的一些房东很土匪,房东中河南人、山东人和安徽人居多,有的房东在租客退房时故意刁难人家,找各种借口克扣押金,这是人做的事吗?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啊。

刚毕业的学生到哪儿都不好混,到北京更不好混。既然北京的生存残酷,如果在这儿混的一般般,无法在这儿买房定居,那就暂且留下,努力拼一把,学点儿生存的技巧,反正年轻有时间和精力去拼,不拼怎么在社会上吃饭呢?

说到拼我就很恼火,我再不会像上学时那样艰苦奋斗了,奋斗到大学毕业落得个失业的下场,你说奋斗有什么用?

老师们当年把我们忽悠的团团转,说什么努力读书考大学,未来享受荣华富贵,他们倒是靠教书拿到钱了,而我们毕业却失业了。

离开北京的人往往不愿再回来,在这儿存不住钱,生活节奏太快,大家来这儿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既然赚不到钱或一年到头存不住钱,那正常人还愿意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在这儿浪费时间吗?

鲁大头常说,没背景的男人来这儿混实在是太难了,不过女人还好混一些,先在北京做两年小姐存一笔钱,然后再回家开个店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一直不承认自己北漂纯粹是为了写书,我是来北京找工作混饭吃的,其实我连北漂都不算,最多是假装在北漂……

过了很久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最适合自己做的只有写书,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不如意,常在夜里拿着个大屏的国产垃圾手机、快速敲击屏幕努力写书,把北漂经历、所见所闻写进书里,写书成了我北漂的精神支柱。

——节选自长篇青春小说《北漂回头是岸》片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