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雅文
张雅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1,306
  • 关注人气:11,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22-07-08 14:20)
标签:

纪实

分类: 现在进行时

光的赞歌|张雅文:托起冠军的人[报告文学](人民文学 2022-07)


EMEMBER

托起冠军的人(节选)
——中国短道速滑之父孟庆余


人民文学 2022年07期

他并不是一位体育明星。他就像一块黑金的煤炭,燃烧着自己,却给他人带来了温暖与能量。他更像一座沉默的大山,默默地耸立在中国北方边陲黑龙江——在这块寒冷的黑土地上,他把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他所酷爱的滑冰事业,献给了那些叱咤在世界冰坛的运动健儿……他培养出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四位冬奥冠军,王伟、李红爽、刘秋宏、张杰、孟晓雪等十位世界冠军。截至二〇二二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共获得了二十二枚金牌,他培养出的运动员就夺得了八枚;他们至今共获得了一百七十七枚世界级金牌,十六次打破世界纪录……他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优秀党员、省劳动模范等。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故事。他没有获得过奥运奖牌,他只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校的一名基层教练,后来被提为七台河市体工队队长、高级教练、副处级调研员。他已过世多年,但在采访奥运冠军的过程中,我却听到好多有关他的故事。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老运动员的心。于是,我决定把这位身居基层、已故去多年的老教练,写进我的冬奥冠军录里,让年轻人从这位老追梦人身上,看到人类最宝贵、最执着、最不可战胜的追梦精神。虽然孟庆余的名字乏人知晓,但他所培养的运动员却家喻户晓、驰名世界。这些响亮的奥运冠军的名字,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世界冰坛上空升起,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一次次响彻世界,令国人在百年复兴的大道上感到无比振奋与自豪,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士气!


七台河,位于黑龙江东部张广才岭与完达山两座山脉之间,坐落于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哈尔滨等城市中间,是一座出产焦煤的煤城。这座近七十万人口的煤城,无论是经济还是自然环境,都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但是,它因培养出众多奥运冠军而获得了令世人惊羡的名号——“冬奥冠军之乡”“冠军摇篮”!在一个经济并不发达,连冰场上的灰尘都要比其他城市厚几层的小城,接连走出那么多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这不得不让世界瞩目,令世人称奇。人们不禁要问:这座小城为什么会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这里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人才优势?这里的教练有什么特殊的训练秘籍?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一九六八年,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哈尔滨来到七台河的知青中,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他叫孟庆余。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长相帅气,不善言辞,一说话脸就红。但他朴实能干,下井挖煤,特能吃苦。矿工们给他起个绰号叫“牤子”,意思是像牤牛一样有使不完的劲,既能干,又默不作声。下井刨煤、挖煤、装车,是一件又苦又累又脏的差事,人们称呼矿工为“煤黑子”。从没干过这种苦差事的知青们,干完一天活儿都累成了一摊泥,扒拉一口大锅饭,赶紧躺到大通铺上睡下了。但是,孟庆余却不顾一天的劳累,拿起他心爱的冰刀向冰场跑去……当时,七台河只有三处冰场。其中的第三中学和胜利小学,学校浇冰场是为了给学生上体育课,另一处则是天然冰场倭肯河。有时,两所学校的冰场都没有清理,冰面上落满了厚厚的尘土,孟庆余只好向几里外的天然冰场倭肯河跑去。一到了冰上,他就像笼中的小鸟被放飞一样,倒背着手,一圈接一圈自由自在地滑起来。零下二三十度的温度,头上很快就结满了厚厚的冰霜,他却兴致盎然、孜孜不倦,那种幸福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冰场很简陋,灰蒙蒙的冰面,微弱的灯光,刺骨的寒风,滑冰人很快就成了“白胡子老头”。天已晚,冰场上滑者寥寥,最后只剩下一个在冰场上风驰电掣的孤独身影。对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来说,这块并不明亮,而且经常打刀(冰刀被石子划出道子)的冰场,却是他追逐梦想的天堂,是他向偶像学习、努力拼搏的地方——他心中的偶像是当时中国著名的速滑运动员王金玉和罗致焕。王金玉是煤矿工人的儿子,在一九六三年日本轻井泽举办的世界速滑锦标赛上打破了全能世界纪录,并获得了男子全能第五名。罗致焕在同届锦标赛上夺得了一千五百米冠军,实现了中国速度滑冰在世锦赛上金牌零的突破。孟庆余决心努力拼搏,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站到世界赛场上为祖国争光!每当他穿上冰鞋,在冰场上倒背着手,借着蹬冰的惯力,一悠一悠地向前滑行时,他的内心就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仿佛自己正滑行在世界冰场追梦的跑道上……

孟庆余,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住哈尔滨香坊区。父母生有七个子女,他是老二,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的残疾弟弟,家境十分困难。知青上山下乡那年,按着当时的政策,哥四个同时离开了家,只留下两个妹妹和一个残疾弟弟。大哥和五弟去了宝清县七星泡插队,三弟去了伊春林区。他则去了七台河,被分配到新建矿南采区下井挖煤,当了一名挖煤工人。他从小就酷爱滑冰,在就读中小学期间,曾获得过哈尔滨滑冰比赛少年组(小学)第三名、中学组冠军。孟庆余的爱人回忆,孟庆余曾对她说过,中学的体育老师非常器重他,说他是一棵滑冰的好苗,希望他好好训练,将来当一名专业运动员,拿全国冠军,出国比赛为国争光。从此,冠军梦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并长成了参天大树。但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个少年的梦想犹如洪水中的草芥,转眼就被时代的巨浪吞没了。没等实现冠军梦,他们哥四个就一起下乡了。


临走前一天,他来到中学体育老师的家里向老师告别。不善言辞的他,红着脸说,明天就要下乡去七台河了,来告诉老师一声,他不能滑冰了。老师问他,去七台河干什么活儿?他摇摇头,说不知道。老师说:“庆余,我一直认为你在滑冰方面很有天赋,是一棵好苗,本想好好培养你,可是……你下乡以后,不管干什么活儿,都别扔掉滑冰,一定要坚持训练!”临走时,老师把一副崭新的黑龙牌带鞋的冰刀捧到了孟庆余面前,语重心长地说:“老师把这双新冰鞋送给你,希望你穿着老师送给你的这副冰刀继续滑下去!记住,一定要找时间坚持训练,不要丢了滑冰!坚持就是胜利!你要坚信,早晚有一天会恢复比赛的,早晚有一天,会有你在冰场上的用武之地……”孟庆余抱着这副崭新的冰鞋,眼里噙满了泪水,一句话没说,只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向门外跑去……对这个家境贫寒却酷爱滑冰,正处在追梦年华的十七岁少年来说,体育老师的这番话,还有这副做梦都不敢想的冰刀,令他永生难忘。这给了他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人生启蒙,从此滑冰成为他的生命支柱。从此,他一生都在践行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希望你穿着老师送给你的这副冰刀继续滑下去!记住,一定要找时间坚持训练,不要丢了滑冰!坚持就是胜利!你要坚信,早晚有一天会恢复比赛的……”坚持就是胜利!这是老师留给他的座右铭。从此以后,无论他下矿挖煤、刨煤、拉煤多苦多累,下了班,他都跑向他追梦的地方。没事时,他就磨冰刀,把冰刀擦得锃亮。冬天可以滑冰,天热了没冰可滑,他就去运动场跑步,练习滑行、滑跳、侧蹬等速滑运动员训练的陆地动作。总之,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这位少年一直默默地奋斗在追梦的路上。虽然这个梦很渺茫,但对一个少年来说——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有无坚不摧的毅力!

苍天不负有人心。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之人。就在孟庆余下井挖煤的第四个年头,一九七二年冬天,各行各业正在“抓革命、促生产”,沉默了许久的体育赛场也开始活跃起来。七台河所属的合江地区体委要举办一场滑冰比赛。有人向七台河体委领导推荐了孟庆余,让他代表七台河队参赛。苦练了多年的孟庆余,终于等来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没有辜负大家的厚望,一举夺得了男子组一千五百米、五千米、一万米三项第一,轰动了整个煤城。赛后,他又回到煤矿井下,每天跟工友们一起挖煤、运煤,像他的绰号“牤子”一样,默默地干着“煤黑子”的粗活儿。但这次比赛之后,滑冰对他来说,越发成为生命的支柱,越发激起他心底的冠军梦。他渴望有朝一日能重返赛场,去参加全国比赛……一有时间,他就背着心爱的冰刀向冰场跑去。多少个夜晚,他是在睡梦中的滑冰场上度过的。


就在他拿冠军的一九七二年,这位老实能干、矿上出名的“牤子”,获得了矿长女儿的芳心。韩平云,一个身材高挑、爱打篮球的美丽姑娘,深深地爱上了这位高大、帅气、爱滑冰却不善言辞的小伙子。身为矿长的女儿,在矿务局工会工作,不乏追求者,她却偏偏爱上了这位下井的“煤黑子”,而且不嫌他家穷,一心一意爱着这个腼腆得一说话脸就红的小伙子。父亲看到女儿真心爱上了这个憨厚老实、长相帅气、诚实可靠的小伙子,就把他调到了煤矿机电厂,当了一名仓库保管员。这对一个下井工人来说,简直是一步登天。从此不用下井挖煤了,不用一天造得一身黑。而且,孟庆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滑冰了。人生有时会遇到贵人。但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脉搏密不可分。


一九七四年,体育工作也开始走向了正轨。这天,七台河市体委主任徐继春来到孟庆余工作的仓库,问他愿不愿意去业余体校当滑冰教练。“愿意!”这位话语极少的小伙子丝毫没犹豫,爽快地答应了。他觉得,自己虽然已过了实现冠军梦的大好年纪,但能到体校当一名滑冰教练,能带领一帮孩子练习滑冰,在孩子身上实现他没能实现的冠军梦想,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这位怀揣梦想,从下井工转为仓库保管员的小伙子,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次转折。但是,这件事却遭到未婚妻韩平云的爷爷的强烈反对:“一个大小伙子不干正事,不好好当保管员,去当孩子头,带一帮孩子打哧溜滑儿,蹦蹦跳跳的,能有啥出息?不能让他去!”当时,中国人对体育的认识远不像今天,观念很陈旧。当年,我父亲得知我找了一个滑冰运动员的男朋友,坚决不同意,说:“你一个‘白吃饱’不够,又找一个?你们这些‘白吃饱’,整天跑跑跳跳的,白浪费国家粮食,有啥用?”但是,我的态度很坚决。父亲拿我没招,气得半年不理我,而且一直叫我和爱人“白吃饱”。“白吃饱”就“白吃饱”,我才不在乎呢。孟庆余的恋人韩平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他们恋爱多年,她最理解孟庆余的心。他酷爱滑冰,一直心怀冠军梦,滑冰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支柱。他们热恋期间,没有看过电影,更没有什么花前月下。他一有时间就带她去滑冰场。她不怎么会滑,就站在冰场边,看着他在冰场上一圈又一圈地飞驰。每滑到她跟前,他总会冲她咧一咧冻僵的嘴巴,以示微笑。这就是他们最幸福、最浪漫的时刻。她知道,他已经二十三岁了,已过了滑冰的大好年龄,很难再去实现冠军梦。现在,体委领导让他到体校去当教练,教孩子们滑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可以培养小运动员,让小运动员去实现他的冠军梦。


一九七四年五月,孟庆余兴致勃勃地走进了七台河体委下属的少年业余体校,当了一名少体校的滑冰教练。对好多来体校训练滑冰的孩子们来说,他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当孟庆余走进这所业余体校时,呈现在他面前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体校的条件很差,速滑场地就是一个破旧的田径场,夏天用来跑步,冬天浇上冰就用来滑冰。只有他一个滑冰教练。运动场的看台底下有几间小屋,就是他的办公室和小运动员的宿舍。屋里没有取暖设备,四面透风。一到冬天,墙上就挂满了白花花的霜,体委根本没钱修理。谁都没有想到,一帮穷苦的孩子,居然就是从这个简陋的冰场,滑向了全国,滑向了世界,滑向了世界冰坛的最高峰……


少体校教练,其职责是选拔人才,带领一帮有潜质的八九岁或更大一点儿的孩子,教他们滑冰,训练他们的体能,其任务就是为专业滑冰队输送人才,为各大院校输送体育老师。体校教练是奖牌获得者的启蒙者,是大厦的奠基人。但是,基层的体校教练工资不高,待遇也不好。当运动员训练到能拿得出手了,就会被市、省、国家队调走。当运动员夺得奖牌获得荣誉时,基层教练常常被淡忘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且,体校教练十分辛苦,无论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还是零上三十多度的酷暑,都要早起晚归,带领小动员们在外面进行训练。他们没有假期,越是学生、老师放假时,他们越要带着孩子训练。


不过,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从事他所酷爱的事业,追求他所苦苦期盼的梦想……面对眼前的一切,孟庆余丝毫没有退却,更没有一句牢骚,表现出一种无坚不摧的个性:自己动手,改变一切!修房子、砌炉子、办食堂。没有锅碗瓢盆,就从自家里拿;没有浇冰车,就把一个能装一吨水的大铁桶安装在一支爬犁上,做成一个“浇水车”;没钱雇人浇冰,他就自己干,每天凌晨两点钟准时来到冰场……人们都知道,黑龙江的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二三十度,凌晨两三点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人们称它为“鬼龇牙”。孟庆余却顶着刺骨的寒风,先用大扫帚清扫冰面上的霜雪和灰尘,扫完四百米的冰场已是满身大汗,浑身冒着热气。接着又拉着装有一吨水的爬犁开始浇冰,沿着冰场一圈接一圈地浇,直到把四百米的冰场全部浇完。当他浇完冰时,棉衣里的汗早已凉透了,而外面的棉衣则被溅上的水珠冻成了“冰糖葫芦”,一走起路来就哗哗直响。浇完冰,清晨四点,他会准时来叫醒正在熟睡中的小队员—— 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起床!快起床!该上冰训练了!”他的话不多,只喊两遍。正在熟睡中的孩子就像听到进军号令似的,一个个揉着惺忪的睡眼,极不情愿地爬出被窝,迅速穿上衣裤,心里却暗暗地埋怨着:“魔鬼教练!这么早就叫我们起床!”孩子们穿上冰鞋,用冷水洗洗脸,戴上帽子、手套,摇摇晃晃地向冰场走去……因为是业余体校,小队员们早晨训练完、吃过早餐,要赶到学校去上课,下课以后再回来训练。小队员们背地里都叫他“魔鬼教练”。的确是魔鬼教练,专业队也没有早上四点就上冰训练的。说起“魔鬼教练”的由来,一九六五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中国女子排球队邀请日本教练大松博文来协助中国女排训练。当时,大松博文提出了“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强度和运动量把中国运动员累得不行,因此他被称为“魔鬼教练”。但是,当中国女排走向成功时,却非常感谢这位“魔鬼教练”。是的,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可能获得超人的成就。


孟庆余对小运动员的训练既严格,又以身作则,他穿上冰刀跟着孩子们一起滑。或在前面领滑,给孩子们做示范;或在后面跟滑,予以监督。一旦发现哪个小运动员直起腰来偷懒,他立刻严肃地喊道:“滑这么两圈就累了,以后还能加量吗?”他的这种示范教学,给小运动员们以极大的鼓励,也是严格的督导。小运动员们并不知道,教练跟着他们一起滑行的时候,心里仍在追逐着自己的冠军梦……他本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速滑运动员,只可惜生不逢时,错过了滑冰的最好年华。所以,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些孩子身上……虽然他对小运动员的训练很严厉,但并不急功近利,不过早地给小运动员加大力量训练,而是让他们打下良好的冰上技术基础,练出良好的体能储备,培养出无坚不摧的毅力。他知道体校与专业队对运动员的要求不同。专业队主要是训练运动员出成绩,而对体校小运动员来说,主要是训练他们的体能,给他们打好滑冰技术的基础,这样今后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对运动员来说,这些无形的训练理念至关重要。急功近利的训练,是培养少年运动员的大忌。不少有天赋的运动员,常常毁在急功近利的教练手里。所以,奥运冠军王濛曾说:“小队员背地里都叫孟老师是魔鬼教练。但也正因为孟老师的严格要求,才造就了我的今天!”

孟庆余除了魔鬼的一面,更有慈父的一面。他对小运动员的关爱,是教练中少见的。许多人对他不理解,认为他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地训练一帮孩子,只不过是给专业队输送人才,等人家运动员拿奖牌那天,又没有他的份。你说他到底图啥呢?甚至有人怀疑他是不是缺心眼儿。这些话也传到了韩平云的耳朵里,她只是一笑了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她知道,孟庆余既不傻,又不缺心眼儿。他曾对她说,每送走一名优秀运动员,他心里既感到高兴,又有一种空落落的失落感。但他总是劝自己:“你当体校教练的目的,不就是培养运动员进入省队、国家队,将来为国争光吗?不就是实现你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吗?”韩平云知道,他只是对滑冰太执着,执着得有些不近人情。


韩平云和他热恋了六年,他的世界永远是滑冰场,永远是那群滑冰的孩子……一九七八年四月三十日,相爱六年的他们终于走进了新婚的洞房—— 一间一室一厨的茅草房,是体委领导帮忙解决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最得意、最幸福的时刻。韩平云以为新婚第二天,爱人不会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又早起去训练,一定会陪在她身边……可是,当她醒来却发现,身边被窝里空空荡荡。瞬间,她心里酸酸的,想哭。她觉得她苦苦相爱了六年的男人,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的运动员、他的梦想!在今后漫长的人生路上,他岂不是天天都这样,把她一个人扔家里?没错,在今后漫长的人生路上,正如她所预料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些滑冰的孩子身上……晚上训练回来,孟庆余发现新婚妻子眼泪汪汪,一副受委屈的样子。他是聪明人,急忙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红着脸,第一次说出了那句从未说过的话:“平云,我非常爱你……但我必须对那些孩子负责……”一句“我必须对那些孩子负责”,顿时化解了妻子心中天大的委屈。她对自己说:“是啊,谁让你爱上一个怀揣冠军梦的人呢?既然你爱他,就得理解他、支持他。你要不支持他,谁还会支持他?他还能实现他的冠军梦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作为教练的妻子,她对孟庆余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宽容,不是一般女人所能做到的。这远远超出了一位教练妻子所能承受的压力。我也曾是滑冰教练的妻子,先生干了十年教练,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滑冰教练的妻子的不易。她们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肩膀,支撑着一个家,买煤、买米、劈柴、挑水、背着孩子骑车上班……但是,她们理解丈夫的事业。她们知道,她们的丈夫把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运动员身上。

从体校运动员宿舍到冰场,还有一段距离。好多孩子的冰刀没有刀套,再说刚刚睡醒,孟庆余怕他们走不稳,容易摔倒。于是,他将强壮的肩膀变成了摆渡孩子们的小舟。他把他们一个个背到冰场。有时,腋下同时夹着两个小的,一只胳膊夹一个。孟庆余深知七台河是矿区,并不富裕。来训练的孩子多是底层的苦孩子,家里很穷,有的连伙食费都交不起。他常常自己掏腰包,替孩子们交伙食费。他知道小运动员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训练又苦又累,伙食必须跟上。但孩子们交的伙食费根本不够加营养的。于是他就自己掏腰包买牛肉、羊肉、蛋,给小运动员们改善伙食,增加营养。孩子们一看到餐桌上又有肉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刻狼吞虎咽起来。他把自己那点工资,全部花在了孩子们身上。孟庆余的妻子说:“他的工资从不往家拿,我已经习惯了。我知道他都花在小运动员身上了。既然他这么爱他的事业,就让他爱吧。我只能支持他了。”不仅如此,体校宿舍的条件有限,有时小运动员就住在他家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月。


孟庆余把滑冰事业当成了生命,对于有天赋的运动员更视若掌上明珠,格外关照。队里有一名小运动员很有滑冰天赋,也很刻苦,孟庆余觉得将来肯定有出息。但她家里很穷,交不起伙食费,更买不起冰刀。这孩子如果因贫穷而荒废了滑冰,就太可惜了。于是,孟庆余不仅为她交伙食费,而且花两千五百元给她买了一副新冰刀,对她说:“这副冰刀的钱我先给你垫着,等你将来拿了世界冠军再还我。”“老师,我将来真能拿世界冠军吗?”女孩子瞪大眼睛,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疑惑。“你好好训练,将来肯定能拿世界冠军!”这时,女孩子无意中发现教练脚上的袜子露出了脚后跟……她知道教练家并不富裕,他自己连双袜子都舍不得买,却给她花这么多钱买了一副新冰刀,这让她心里特别感动。当时,两千五百元对她这种贫穷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这时,她又听到教练说了一句:“等你拿了冠军,别忘了把金牌挂到老师的脖子上……”“老师,我肯定忘不了!”说这话时,她已哽咽,心里说:“老师,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您的恩情!是您成就了我的滑冰梦……”孟庆余的这番鼓励,对这个十几岁的小运动员来说,不仅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且是人生追梦的灵魂启迪,就像当年中学体育老师送给孟庆余那副冰刀一样。从此,这个小运动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因营养不良导致贫血,被省队退回来;因伤病住院……她从不气馁,从不放弃,一直拼搏在冰场上,直到登上世界体坛的最高峰——冬奥冠军的领奖台。她,就是在二〇二二年北京冬奥会上与曲春雨、张雨婷、任子威和武大靖携手拼搏,夺得短道速滑男女两千米混合接力金牌的范可新!当她终于获得了冬奥冠军时,满含热泪,跪在冰场上,亲吻着银色的冰面,心里在说,这一刻终于来了!我想,她一定会想起恩师说的那句话:“等你拿了冠军,别忘了把金牌挂到老师的脖子上……”


一个具有潜质的优秀运动员苗子,是教练眼中的宝贝。为了能找到一棵好苗,孟庆余跑遍了七台河大大小小所有的学校,包括周围农村的学校。赵小兵是从农村过来的女孩子,学校离家很远,每天上学来回要跑二十多里路,这练就了她两条强有力的大腿和吃苦的精神。在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十五岁的她以突出的成绩及顽强的拼搏精神,被慧眼识珠的孟庆余相中了。赵小兵进队以后,虽然训练很刻苦,但成绩并不理想。她觉得自己学滑冰太晚,对冰面不熟,不会有太大发展,家里又很困难。于是,趁孟老师带队参加全国比赛的当儿,她悄悄地跑回家去,准备专心读书,将来考个师范学校,变成城市户口。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孟庆余带队参加全国比赛结束后,得知赵小兵离队回家了,立刻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几里路,来到赵小兵的家。可是赵小兵不在。他来了两次,都扑空了。当天晚上六点多钟,天已黑,刚到家的赵小兵从母亲那里得知孟老师来过,很是惊讶,她以为他不会再来了。说话间,孟庆余第三次走进了赵小兵的家门……一天之内,骑着自行车三次往返于十几里并不平坦的土路,孟庆余不为别的,只为挽留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滑冰运动员。不善言辞的孟庆余,苦口婆心地劝了两个多小时。他说赵小兵身体素质好,训练刻苦,以后肯定有出息,不练就太可惜了。赵小兵却说出了她的心里话:“老师,我家里很穷,我爸每月挣三十七块钱,我交不起每月十五元的伙食费……”“伙食费我替你交!还有什么困难?”孟庆余问道。“我从体校到学校要跑十几里路……”“那我把自行车给你!”他话语不多,却掷地有声。两句话说得赵小兵热泪盈眶。她知道那台孔雀牌自行车是老师的座驾,他一天都离不开它。她一个成绩并不突出的少年运动员,哪能让老师如此破费呢?“老师,那我明天就回队训练……”赵小兵终于说出了这句话。孟庆余长吁了一口气,起身说:“那我走了。明天我等你来训练!”赵小兵站在大门口,望着老师骑着自行车远去的背影。老师迅速消失在乡村的夜幕中,她心里百感交集,眼里噙满了泪水。第二天,赵小兵准时回体校训练了。孟庆余从不食言,当天就替赵小兵交了十五元的伙食费,并把新买来不久的崭新孔雀牌自行车,交到了赵小兵手里。从此以后,赵小兵就骑着这辆自行车去上学。孟庆余要用车时,还得向她“借”呢。就这样,一位未来的冬奥冠军教练,在孟庆余三顾茅庐的苦劝下,终于留了下来。 

赵小兵在孟庆余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虽然没有夺得世界冠军,但却成为一名肯吃苦、高度负责的优秀教练。她说,孟老师是她的人生楷模,是她心中的精神导师!所以,她也像孟老师那样吃苦、爱才,一直在追梦的路上拼搏着。如今,她已从教三十三年,培养出了冬奥冠军孙琳琳,世界冠军王伟、李红爽,青奥冠军曲爱丽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但在当时,还是懵懂少年的赵小兵并不能真正理解教练的这番苦心。看着孟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带运动员训练,给运动员修冰刀,凌晨两点钟就跑来浇冰,自己掏腰包给运动员买肉、蛋增加营养,而他自己却连双袜子都舍不得买,她心想,他这么干到底是图啥呢?


后来,赵小兵也成了一名教练。她怀孕要临产时,请孟老师帮她带一个月的队员,等她休完产假再接过来。孟老师说:“小兵,把你的队员给我吧。”一听这话,赵小兵既吃惊又生气,毫不客气地说道:“您都是队长了,取得那么多成绩,还当教练干啥?回办公室好好当您的领导,享享清福多好,何必吃这份苦呢?”赵小兵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孟庆余那颗常人无法理解的心……只见这位身材高大、毅力超群的七尺男儿,眼里突然噙满泪水,说出一句令赵小兵当时大惑不解却终生难忘的话:“小兵,要没有队员训练,让我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听他说出这话,赵小兵急忙说:“行行行!我给您,您要谁我都给!这回行了吧?”当时,她并不能真正理解老师的内心。直到多年以后,当她深受孟庆余身体力行的影响,也成为一名敬业且爱才如命的教练时,才真正理解了恩师当时的心情——他早已把他所追求的梦想、所奋斗的事业,全部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运动员就是他的命根子,是支撑他生命的强大支柱!没有了运动员,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活力,他的生命之树也就干枯了。他对运动员的爱,甚至远远超出了对自己儿子的爱。儿子出生时,他没能陪在妻子身边,而是在准备比赛的运动员身边。赵小兵说,她在年少时能遇到这样一位恩师,是她一生最大的幸事。孟庆余老师就像她心目中的一盏灯,永远指引她朝着梦想的方向,勇往直前……

人们常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好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智慧。孟庆余,这位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酷爱的滑冰事业上的体校教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两个问题:如何在不影响小运动员身心健康的情况下,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作为教练,如何拿出最佳的训练方案,让运动员尽快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是当时国家提出的奋斗口号,也是摆在每一位教练和运动员面前的重要任务。孟庆余平时话不多,在冰场上喊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把脚底下踩实喽!”这是一句滑冰运动员的术语,意思就是脚下不要发飘,只有踩扎实了,蹬冰才会有力,才会产生速度。他根据多年的训练经验,根据冰刀与冰面摩擦所产生的前进动力的原理,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训练理念,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并在训练中加以实施。他不仅训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他们的冰上技术,而且训练他们的胆量和心理承受力。他知道体育竞技赛场很残酷,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强大的内心承受力,即使训练出不错的成绩,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也很难得到最佳的发挥。于是,为了提高小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锻炼他们的胆量,孟庆余采取了独特的训练方式,带领运动员到倭肯河大桥跳水。他身先士卒,第一个从桥上跳了下去……在一次次战胜自我胆怯的心理训练中,小运动员不仅练就了良好的体能和冰上技术,而且练出了一颗强大而无所畏惧的心脏!正因如此,他们在后来激烈的赛场上才表现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孟庆余可谓绞尽脑汁。当时,我们国家运动员所使用的训练器材都比较落后,只有省队和国家队的优秀运动员才有资格穿上进口冰刀,如挪威的马蹄金、荷兰的枫叶等。少年运动员穿的都是国产冰刀,冰刀钢质较差,鞋帮很软,一滑起来鞋帮起不到固定脚踝的作用,即使鞋带系得再紧也没用,这对运动员的滑行影响很大。孟庆余挖空心思琢磨,怎样才能让冰鞋硬起来,让运动员穿起来更合脚。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用J39混合胶和棉布头糊冰鞋,给冰鞋穿上一层层“马甲”,让冰鞋的鞋帮硬实起来,从而起到固定脚踝的作用。他让妻子从岳母那里要来一大包做衣服剩下的布头,什么颜色都有。他先在冰鞋上抹一层胶,再把一块布头贴在胶上,一层接一层地糊,直到鞋帮坚挺地硬起来。J39胶味道特别刺鼻,孟老师怕对小运动员有伤害,从不让他们靠近。只有他一个人在楼顶,给每双冰鞋完成这项“穿马甲”的任务。有几次,他的手都被烈性胶烧得起了大泡。就这样,一双双“特制”的冰鞋,在这位教练的手中诞生了。这在中国冰坛上还是第一次。小运动员们穿着一双双五颜六色的特殊冰鞋,在冰场上排成一行,风驰电掣,成为冰场上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

一个人如果有梦想,并且一直在为实现梦想而全力拼搏,那么他的思维及人生格局,通常会超出常人的想象……一九八七年,国际奥委会提出把短道速滑从速度滑冰项目中分列出来,单独立项。但当时只是列为冬奥赛场的表演项目。大道速滑的场地与短道速滑的场地大小不同,比赛规则也完全不同。大道速滑是四百米一圈,短道速滑场地是一百一十一点一二米一圈。大道速滑比赛只有两个人,一个内道,一个外道,两人只能在换道区交叉,身体很难接触;而短道速滑同时在起跑线上站着四个或更多的人,枪一响,参赛者同时起跑,然后争夺抢先进入弯道的机会,其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大道速度滑冰。这个消息传到黑龙江七台河的体校教练孟庆余那里,他一连几夜失眠了。他在认真思考、冷静分析当前国内外的冰雪竞技形势,分析亚洲人的体质特点。与欧美运动员相比,亚洲人矮小灵活、行动快、爆发力强,更有利于短道赛场上的竞争……于是,他向七台河体委领导大胆地提出了一项建议:“把我们七台河的速滑队,改成专攻短道速滑的滑冰队!”一名基层教练能如此大胆地提出这般建议,充分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体现了他对滑冰项目的深入研究。而七台河体委的领导,能遵从一位基层教练的建议,把大道速滑改成专攻短道速滑,说明他们对这位教练的充分信赖,以及对他高远目光的肯定。从此,孟庆余为众多滑冰运动员开启了一扇实现冠军梦的大门,也为七台河开辟了通往“冬奥冠军之乡”的大道…………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2年07期)[责任编辑  梁  豪]

阅读    收藏 
标签:

纪实

分类: 昨日文章

永 远 难 忘

《为你而生——刘永坦传》创作谈

https://www.hljpic.cn/23d3d5a9dae53d103de3be628ef1ead1?w=860

  当我还是一个单纯傻气、满脑子异想天开的少女,第一次读到一本厚厚的大书,很旧,借来的,名叫《科学家奋斗史话》。翻开这部书,就像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我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傻丫头,第一次发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智慧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真是太伟大、太了不起了!从此,我对科学家产生了敬慕之情,觉得他们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照亮了世界,照亮了人类,也照亮了我这颗懵懂无知的心。我甚至不自量力地想:我长大以后也当一名科学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敬慕之情越发强烈。如今,生命的小船已泊进夕阳的港湾,但内心仍然像孩童一般充满了激情,喜欢唱歌,喜欢数星星,喜欢仰慕伟大而崇高的人物。所以,2019年2月28日,当我接到邀请,写雷达专家、哈工大教授刘永坦院士传记时,我欣然接受了。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科学家则是民族的擎天之柱!他们支撑着国家的科技大厦,从而改变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落后面貌。有幸走近这位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的院士,亲耳聆听他的故事,近距离地触摸他的灵魂,书写他的人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但也深知,这将是对我创作实力、思想境界、知识积累等各方面的巨大考验。

  2019年5月28日,当我手捧鲜花,满怀期待,兴致勃勃地走进刘永坦院士的办公室时,没想到,却遭到了不苟言笑的老院士的严肃拒绝。先前就得知,老院士淡泊名利,从不肯接受他人的采访,曾拒绝了好多北京来访的记者或作家,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他越是拒绝,我越发心生敬意,越想“拿下”他。可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无论来的领导怎样劝说,并出示相关文件,老院士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我只好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刘院士,您与夫人都是83岁高龄了,都到了耄耋之年,而我也到了古稀之年。我们都不年轻了,都饱尝了中华民族被人欺凌的苦难,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强大起来了,再也不受霸权的欺凌了!我不是为了给您个人树碑立传,而是觉得您的成就值得写,这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的需要!为了这次采访,我是推着坐轮椅的老伴一起来的,他腿骨折了需要我照顾……”一听我是推着老伴来的,刘院士夫妇顿时一脸惊讶,忙问我老伴在哪,怎么骨折的,多长时间了?冯老师还说,她也被汽车撞骨折过,拄了20年的拐。我告诉他们,老伴是2017年12月25日骑自行车摔的,他需要我照顾,我走到哪都用轮椅推着他。或许是我的真情打动了院士夫妇,或许是曾经沧海的人生,使我们三位老人产生了共鸣。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没想到,坐轮椅的老伴“帮”我敲开了这扇紧闭的大门。

  我从老院士严肃认真的拒绝中,从他侠骨柔肠的表现中,看到一颗崇高而脱俗的灵魂。显然,这是一位真正淡泊名利之人。不为虚荣所屈服,不为名利所困扰,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新体制雷达的项目上,所以,才获得了今天的辉煌。接下来,我把老伴放在宾馆里,由出版社编辑小姜陪着他,我开始了半个多月的采访,随后又去雷达基地威海采访,初稿完成后,我又推着老伴去上海,请刘院士夫妇审阅初稿。在创作中,我遇到了40年来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以往每创作一部作品,动笔前,我都采取恶补的方式,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填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写二战中的人物,就阅读大量二战方面的书籍;写香港的题材,就阅读大量香港的历史资料。这次动笔前,我也阅读了大量的科学家传记。但写刘永坦院士,所涉及的是理工方面的高深学问,绝不是靠恶补所能填补的。我只能用文学语言,把我所理解的雷达,在不影响国家保密原则的情况下描述出来。其艰难,就像在爬山。这座山太高、太陡,远不是我这个学识浅薄之人所能征服的。

  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我那颗无眠的心总是在爬山,爬得我筋疲力尽,抬头瞅瞅,仍不见遥远的山顶。我常常觉得,江郎才尽,生命之泉已快枯竭,再没有了以往的欢快流淌。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已是凌晨一点,我在蒙眬中,脑海里忽然闪现出我问刘院士的话:“您实验失败了,有没有绝望的时候?”他说:“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从未绝望过。我坚信办法总会有的……如果在科研项目上,没有难点,没有风险,也无须攻关,那还叫什么科研?还需要我们这些教授、博导、院士干什么?要知道,每一次失败,不仅是对我们知识储备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团队毅力的考验!”蓦然间,我这颗疲惫的心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是啊,没有难点,还叫什么创作?不登高山,哪能领略山顶的风光无限?

  老院士从不言败的精神,成为激励我前行的动力,无论是大年初一,还是因疫情小区封闭,无论我有多苦多累,我都以老院士的精神为动力,竭尽全力履行着我的创作使命,直到完稿那天。

  刘永坦院士出生在民族危难之际,出生在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不管你将来学什么专业,最好是学数理化,只希望你能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做点事!”我在书中写道:“母亲,用爱国诗篇启蒙他幼小的心灵;父亲,则用家国情怀铸就他一生的信念。残暴血腥的杀戮,则给刘永坦幼小心灵烙上无法愈合的伤痕,使他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一个命题——为多灾多难的国家干点事,使我们的国家早日强大起来!”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构成科学家人生支柱的有两大要件:一个是他苦苦追求的科学事业;一个是他的精神世界。二者构成了科学家闪光的宇宙。他婉言拒绝了英国导师的三次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他将国家奖励他的800万奖金,以夫妇二人“永瑞基金”的名义,全部捐献给哈工大用以奖励优秀学生。

  刘永坦院士是一部大书,绝非几天采访所能阅透的,我只能高山仰止般地写出我对这部大书的读后感,献给亲爱的读者。

  遗憾的是,帮我敲开刘院士大门的老伴却走了。他因骨质疏松今年3月再次骨折,于9月9日我们结婚54周年纪念日那天走了,我肝肠寸断般地痛苦。出殡那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领导特意派来两名同志赶到北京昌平殡仪馆,将一本带着墨香的《为你而生——刘永坦传》精装本送到我手里。我捧着这部饱含着老伴心血和希望的作品,站在老伴的棂前,抚摸着他冰冷的脸,怀着无比的揪心之痛,对他说:“亲爱的老伴,我们的书终于出版了,你睁眼看看啊……”老伴非常支持我的创作,他疼我、爱我,用心捧了我一生。我知道,我正面临着一座真正的冰山。我相信,老伴的在天之灵正看着我,他绝不希望我就此沉沦下去,他一定希望我带着他生前的美好愿望,继续写下去,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写出我们美好的爱情……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切。

阅读    收藏 
标签:

纪实

分类: 现在进行时



 《为你而生—刘永坦传》,我苦苦奋斗了两年多, 终于出版了。  

  926日下午4点,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作协、哈工大、 黑龙江出版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举行隆重的新书发布会。 因疫情原因我不能亲临会场,只能在线上做了发言。

 刘永坦是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双院院士,近日被评为时代楷模,央视一套将于929日晚9时正式公布。






 

《一次灵魂的洗礼》

各位领导、参会的朋友:

大家好!

这部奋斗了两年多的作品,今天终于出版了。

首先,感谢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把采访刘永坦院士这项重大选题交给我,是对我的莫大信赖与首肯。这是我创作四十年来,第一次获得此殊荣。

同时感谢哈工大领导、教授在我采访期间所给予我的大力支持,使我能圆满地完成这次创作任务。也感谢出版社金社长、众多编辑,为本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在此,向各位有关领导、各位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

下面谈谈我在创作中的体会与感受。


《为你而生——刘永坦传》的创作,

  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

2019228日,当我接到子建主席打来的电话,邀我写刘永坦院士的传记时,我欣然接受。我从小就对科学家怀有崇拜情结,觉得科学家很伟大,是人类的精英、民族的骄傲,对科学家充满了敬慕。

这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两院院士、哈工大著名教授刘永坦先生,是哈工大的骄傲,也是我们黑龙江的骄傲。而我,有幸走近这位荣获国家科技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院士,亲耳聆听他的人生故事,近距离地触摸他的灵魂,并书写他的人生,我深感荣幸,但也深知,这将是对我创作实力、思想境界、知识积累等各方面的巨大考验。所以,我提前进入创作前的准备,阅读大量世界科学家的传记,以便更好地完成创作任务。

2019528日,我在省委宣传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领导的陪同下,带着省委宣传部的文件,第一次邀见刘永坦院士。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先生,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对不起,我没有什么好写的,我所获得的成就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所做的,不过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做的而已。”不是客套,而是真心拒绝。

我早就听说,老院士从不接受他人的采访,曾拒绝过好多北京来访的记者或作家,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老院士仍然不肯松口。

无奈,我只好说出我的心里话:“刘院士,您与夫人都是83岁高龄了,都到了耄耋之年,而我也是到了古稀之年。我们都不年轻了,都饱尝了中华民族被人欺凌的苦难,都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次从南方专程回到哈尔滨来采访您,还带着摔折了腿、拄着双拐、需要我照顾的先生,不是为了给您个人树碑立传,而是觉得您的成就值得写,这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的需要……”

听到我这番肺腑之言,刘院士和夫人冯老师都一脸惊讶,忙问我先生是怎么骨折的,多长时间了。冯老师说她也被汽车撞骨折过,拄了二十年的拐。

也许是我的真情打动了老院士,也许是我的话触动了刘院士内心的侠骨柔肠,也许是曾经沧海的人生,使我们三位老人产生了共鸣……

总之,当我最后问道:“刘院士,我什么时候来采访您”时,他犹豫了片刻,终于说“那就明天上午吧。”

而我却从老院士严肃认真的拒绝中,从他侠骨柔肠的表现中,看到一颗崇高而脱俗的灵魂。显然,这是一位真正淡漠名利之人。不为虚荣所屈服,不为名利所困扰,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新体制雷达的项目上,所以,他才获得今天的辉煌。

当我得知他将国家奖励的800万奖金,和夫人冯秉瑞老师以“永瑞基金”的名义全部捐献给哈工大用以奖励优秀学生时,我对老先生夫妇的人格越发敬佩。我感到我这颗平凡的灵魂,又受到一次净化、一次洗礼,我再一次不由自主地自我追问:“你能做到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一位科学家的人生格局,

             将决定着我这部作品的格局

刘永坦院士出生在民族危难之际,出生在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不管你将来学什么专业,最好是学数理化,只希望你能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做点儿事!”

我在书中写道:“母亲,用爱国诗篇启蒙他幼小的心灵;父亲,则用家国情怀铸就他一生的信念。残暴血腥的杀戮,给刘永坦幼小心灵烙上无法愈合的伤痕,使他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一个命题——为多灾多难的国家干点事,使我们的国家早日强大起来!”

15岁考入中国著名的“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座有着严格校训,有着“八百壮士”精神的工业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哈工大这个人才辈出的大环境,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刘永坦院士就出自这里。他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时代的脚步;每一项重要决定,都离不开他心中至高无尚的家国情怀。下放到农村劳动,他时时在学习外语,他深信早晚有一天能用得着;被派往英国留学,他拒绝导师的再三挽留,他说祖国更需要我;为了给国防建起强大而先进的新体制雷达,他百折不挠,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带领团队苦苦奋斗了近四十年。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份承诺:为国家干点事。

 

           院士的精神,成为我创作的动力

写刘永坦传,我创作四十年来,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以往,每创作一部作品,动笔前,我都采取恶补的方式,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填补自身的知识。写二战中的人物,就阅读大量二战方面的书籍;写香港的题材,就阅读大量香港的资料。但这次,写刘永坦院士,所涉及的是理工方面的高深学问,绝不是靠恶补所能填补的。

雷达,对我这个作者来说,太高深,太深奥,根本弄不懂。而刘院士的生命,却因雷达而闪光!不了解雷达,如何来撰写他的传记?而我只能用文学语言,把我所理解的雷达,在不影响国家保密原则的情况下,把它写出来,

其艰难,就像在爬山。

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我那颗无眠的心总是在爬山,爬得筋疲力尽,抬头瞅瞅,仍不见遥远的山顶。这座山太高、太陡,远不是我这个学识浅薄之人所能征服的。我常常觉得,生命之泉已快枯竭,江郎才尽。

又是一个无眠之夜,凌晨一点,我在朦胧中,脑海中忽然闪现出我问刘院士的话:“您实验失败了,有没有绝望过?”他回答说:“即使实验失败,也从未绝望过。我坚信办法总会有的……如果在科研项目上没有难点,没有风险,也无须攻关,那还叫什么科研?还需要我们这些教授、博导、院士干什么?要知道,每一次失败,不仅是对我们知识储备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毅力的考验!”

蓦然间,我这疲惫的心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是啊,没有难点,还叫什么创作?不登高山,哪能领略山顶的风光无限?

为了攻关新体制雷达项目,刘院士带领他的团队,苦苦奋斗了近四十年,其中的艰辛、困难,绝非几次失眠、几次绞尽脑汁所能解决的,而是要把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攻关的项目当中!

我不由得问自己:再难,还有他们攻关雷达项目难吗?从那天起,我换个角度,开始寻找老院士生命的闪光点,寻找支撑他人生的支点,不达胜利,决不罢休!

就这样,老院士从不言败的精神,成为激励我前行的动力,无论是大年初一,还是因疫情小区被封闭,无论先生拄着双腿,我有多苦多难多累,都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当中,竭尽全力履行着我的创作使命,直到完稿那天。

在作品中,我不仅写了刘永坦本人,而且写了他的妻子、他的团队。因为雷达项目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它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雷达是战争的眼睛,更是海防的“千里眼”,中国需要强大的海军,更需要走在世界前端的“千里眼”……

一位科学家,构成他人生支柱的有两大要件:

一个是他苦苦追求的科学事业;一个是他的精神世界。二者构成了科学家闪光的宇宙。而一个科研团队里的核心人物,就是团队里的灵魂。灵魂人物的优劣,将决定着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决定着这支团队能否持续地发展下去。

刘永坦院士,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具有凝聚力的领军人物。因此才带出一支被称为雷达铁军的团队!

刘永坦院士是一部大书,绝非几天采访所能阅透的,我只能高山仰止般地写出我对这部大书的读后感,献给亲爱的读者,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希望这部书能给读者带去启迪!

谢谢!

                                 2021-9-26

 

 

阅读    收藏 
(2021-05-30 13:40)
标签:

纪实

分类: 现在进行时














阅读    收藏 
标签:

纪实

分类: 昨日文章

      采访:

     新疆未管所改造“暴恐”未成年犯

              (一)

    新疆未管所并不在我此次采访的计划之内。

   那天,我在山东未管所采访期间偶然遇到几位来山东未管所参观学习的新疆未管所警官,出于作家的敏感,我意识到:这是一次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

       当天晚上八点钟,我贸然敲开了新疆未管所所长所住宾馆的房间门,从而听到了新疆未管所警察独特而令人震惊的真实经历。

    一连两个晚上,我对他们进行了“紧急”采访。

    几位警官带着新疆口音,带着他们惊心动魄的经历,走进了我的笔端……

    采访就在老所长的房间里进行,六七名警官挤在一张床上,时间紧,无暇询问每位警官的履历,只知道他们当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其他都是汉族,都是新疆未管所的中层领导。

    老所长从事监狱工作三十六年,是一位经验丰富、高度负责的老警官。他们纯朴、热情,争先恐后地把所经历的故事讲给我听,使我的采访拓宽了视野,也使广大读者有幸看到鲜为人知的新疆警察挽救“暴恐”少年的感人故事。

    他们说,内地未管所关押的未成年犯大多是刑事犯罪,而新疆未管所关押的大多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简称“危安罪”)。这些未成年孩子有的才十四五岁,却受到境内外暴恐分子的蛊惑,受地下讲经点(网上)的洗脑,向他们煽动民族分裂情绪,推崇极端宗教,崇尚恐怖暴力等等。而且,成人暴恐分子欺骗这些孩子,极力鼓吹被捕入狱是真主对你的最大考验,你要经得住考验。所以,不少孩子入监后拒不认罪,抗改,绝食,要求做宗教祈祷(监规不允许)。可是那些成人暴恐分子,一进监狱就老老实实地交代了罪行,因为他们知道对抗法律毫无用处。

    这些孩子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则是文盲。他们懵懂无知,思想单纯,大多数人都不懂汉语,未管所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双语教育和法治教育。

   老所长说:“看到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我感到很痛心,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把他们从极端思想中拯救出来。因为这不仅是拯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而且是为国家、为民族消除一个暴恐隐患。在新疆,家国情怀并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空话,而是时时刻刻考验人的客观存在。一个个被暴恐思想、极端宗教洗脑的少年,就站在面前,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拯救他,想办法扶正这一棵棵长歪的小苗。否则,孩子将来出狱以后,很可能就是一个危害国家安全的暴恐极端分子。”

    可是,拯救一个被洗过脑的少年,谈何容易!

    老所长讲到他所负责的一个少年,维吾尔族,十七岁,长得很帅,叫买买提(化名),参加过暴恐活动,判了十一年,罪名是“煽动民族仇恨罪”。买买提文化水平很低,中毒却很深,极端宗教思想严重,一心想参加圣战去天堂。进未管所后,抗改,绝食,只好给他输液补充营养。所长多次找他谈话,毫无效果。所长请来宗教学者,给他讲授宗教发展史,讲什么是正常宗教,什么是极端宗教,什么是国家与民族。可他文化水平太低,根本听不懂。老所长说,这些孩子好多都是“三盲”,即文盲、法盲、教盲(宗教),所以,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双语“扫盲”教育,有文化才能接受道理,明白道理才能接受改造。

    所长说,对这种顽固不化的孩子,亲情帮教是最好的拯救方式。可是,新疆地域辽阔,大多数孩子的家庭都在千里之外,而且交通不便,家长根本来不了,通一次电话都很困难。有的家庭根本没有电话。

   于是,老所长带着几位警察,在茫茫戈壁滩上驱车行驶五千多公里,对诸多未成年犯家庭进行大巡访。

    这天,他们驱车一千五百多公里来到南疆,带着礼品和录像走进了买买提的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贫穷而纯朴的农民家庭:父亲半身不遂行动不便,母亲忙碌的脸上写满了操劳与沧桑。当夫妻俩在惊愕中看完警官带去的录像视频,看到儿子买买提在监狱里绝食、抗改的情景,母亲哭了。她说,他们坚决反对儿子去参加暴恐活动,好端端的日子不过,跑去砍人干什么!儿子参加暴恐活动那天,她拼命地拉着儿子回家,可是儿子力气太大,挣脱她的手跑掉了。父亲看完录像,气得满脸通红,操着不太灵活的舌头,说他要去监狱看儿子,要告诉儿子,不要再胡闹了,好好改造早点回家。父母还等着他回家帮家里减轻点负担呢!

    可是,从买买提家到乌鲁木齐一千五百多公里,交通不便,乘汽车,换火车,要走两天两夜。而且,父亲又行动不便,去一趟乌鲁木齐谈何容易!

    但不久,在乌鲁木齐新疆未管所会见室里,却发生了这样一幕——

    买买提满脸疑惑地走进会见室,突然惊呆了,他看到母亲和舅舅搀扶着父亲,拖着一条不太灵活的腿,出现在他的面前……

    “爸爸——妈妈——”他眼里倏地充满了泪水,张开双臂踉踉跄跄地向父母扑过去。

    很久不见的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会见室里响起一片呜呜的哭声。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来了?”买买提知道,他家很穷,从他家到乌鲁木齐要花好多钱。

    满脸泪水的母亲抚摸着儿子帅气但消瘦的脸颊,告诉他,他们来的旅费和食宿费全部是未管所承担的。

    为了挽救这个中毒颇深的少年,未管所领导决定,对他家特殊照顾,邀请其父母来所对少年进行亲情帮教,并承担全部费用。母亲一个人照顾不了父亲,又请来孩子的舅舅一起帮助。

    为了拯救一个迷失的孩子,未管所的领导和警官们真是煞费苦心。

阅读    收藏 
(2021-02-09 15:11)
祝朋友们:
     新春快乐!
          特殊时期
              多多保重
                  健康幸福!
                                    
阅读    收藏 
(2020-07-19 14:50)
标签:

纪实

分类: 昨日文章

走进少管所:

冲动是魔鬼

    人们都说冲动是魔鬼。多少人因冲动而酿成了千古恨,从而毁掉了前程,毁掉了家庭,甚至毁掉了性命。

    但是,冲动的魔鬼从未远离我们,它首选的目标往往就是未成年的孩子——易冲动,不计后果,缺少理性。这是未成年孩子的共同特点。

    采访中遇到不少孩子,就因一两句话不投机,或因失去一段恋情,就怒火冲天,从而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当年,一个十五岁少年就是喊着这句话,向他深深爱恋的女友挥起了拳头。

    在河北省未管所,我采访了这个叫柳臣(化名)的十八岁少年,从他声音低沉、微蹙的眉宇间,看得出他心事很重,似乎仍然没能从昔日的痛苦中走出来。

    我微笑着,试探着绕开敏感的话题,跟他聊起家常。得知他出生在河北某城市,父亲是公交司机,母亲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将来出人头地。他很听话,读书也很好。小学三年级时,不知为什么,父母之间闹起了矛盾,没离婚却开始分居了。他这个曾被父母视为全家希望的独生子,从此便像玻璃球似的在父母之间滚来滚去。在父亲那边住两年,再到母亲这边住两年,父母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母亲对他百般疼爱,他对母亲也有着很深的感情。父亲却很少管他,下班就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家,对他不管不问。他也从不跟父亲交流。他在外面挨打受气,没人倾诉,更没人护着,只能靠自己并不强壮的肩膀扛着。没事时,他爱上网,爱打游戏,爱在竞技战中打比赛,最爱打《英雄联盟》,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以称王称霸来宣泄内心的压抑。但他学习不错,每科考试都在80分以上。

    聊着聊着,我们终于聊到了那个绕不开的话题——

那是201412月,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最后一个周六的上午,天阴阴的,空气很污浊,天地间灰蒙蒙的。他像以往周末一样,怀着一周以来最盼望、最快乐的心情,向他心爱的姑娘家里走去,去找她一起补习功课。

    她是他的同班同学,也是他心中的女神,美丽、聪慧,学习好。半年来,他们深深地相爱着,享受着人生最美好、最难忘的初恋。每次见面,他们都热烈地拥抱,疯狂地亲吻……

    但这次见面他却发现,她情绪低落,脸上写满了厌烦。

    他以为是学校公布的一中高中特招的名单里,没有他俩的名字,她心里郁闷呢。俩人见面谈得很不愉快。末了,她说了一句:“咱俩分手吧。整天这么泡在一起,太浪费时间了!”

    对他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生活在父母半离异家庭,把爱情当成自己的全部精神寄托。半年来,她是他情感世界里的唯一,也是他全部的寄托,现在她却突然提出分手……

    “你真的要跟我分手?”

    “当然是真的,我对这种关系早就厌烦了!以后你不要来找我了!”

    刹那间,他觉得他的世界开始下雪了。不!不是下雪,而是结冰,零下四十摄氏度!脑海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可怕的念头占据着他那颗被冲动掏空了的心。瞬间,那句不知被多少人重复过,多少人又因它而丧命的催命咒语,在他脑海里冒出来,成为他心中最后的主宰:“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于是,他像许多爱冲动的少年一样,向他心爱的恋人奔过去,一拳将她击倒在地,一只胳膊死死地勒住了她的脖子……

    讲到这里,他沉默了。他低着头,似乎沉浸在深深的自责当中。

    我为他,也为那个花季少女感到深深的惋惜。两个人都是十五岁,初三学生,还有半年就步入中考。人生还没有开始,就因冲动而毁灭了,一个死,一个被关进铁窗。

    我问他,后来呢?

    他说发现她不动了,立刻吓坏了,忙给要好的朋友打电话,说他出事了!打完电话他就往山上逃跑,途中扔掉了手机。跑着跑着,又不想跑了,想自杀,用小刀割腕,但划得浅,没死了。他用小卖店的电话打给了母亲,向母亲哭诉了事情的经过。

    母亲说他是过失杀人,让他立刻回家自首!

    他刚进家门,警察就来了。

    他被判了五年,并向被害人家属赔偿了大笔钱。究竟赔了多少,母亲一直不肯告诉他,怕他心里有负担。

    我为他有一个理性的母亲而感到庆幸,否则,他真要潜逃那就更麻烦了。

    我问他,你的性格像谁,像母亲还是像父亲?

    他说谁都不像,他的性格是自己养成的。小时候,父亲不管他,他在外面挨打受气只能自己扛着,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脾气暴躁,爱冲动、爱报复的性格。他不爱打架,也不爱讲话,但谁要惹着他,一旦暴怒起来,同学都怕他,都不敢惹他。他说进来以后,他的性格变化很大,变得理性了。在这里,他开始看书,练书法……学会了克制自己的坏脾气,不像过去那么爱冲动、那么暴躁了。

    末了他说,他非常后悔一时冲动,觉得对不起女友,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亲人。如果不出事,他和女友也许正面临高考呢。一切都毁在瞬间的冲动之中。

 

阅读    收藏 
标签:

纪实

分类: 昨日文章

 可悲的“毒”家孩子

    这又是一个很典型的家庭。

    十六岁的徐学文(化名)刑期不长,抢劫罪,有期徒刑三年。父母并没有被收监,而是被派出所警察送去强行戒毒了。

当少年带着云贵高原的强烈紫外线染成的健康肤色坐在我面前,怀着孩子般的率真向我敞开心扉,爽快地讲述起他的故事时,我的眼泪却几次在眼里打转……

   十六年前,徐学文出生在云南某县一个普通家庭。他的世界从出生以来就是畸形的,混乱的,父母怀他之前已经染上了毒瘾。从他记事起,父母最大的营生不是经营食品店,而是吵架、吸毒和戒毒。他不记得父母被警察送去强行戒毒多少次,只恍惚记得,在他十二岁之前,大概有八九年的时光,父母都被关在戒毒所里。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他还记得,每次父母从戒毒所出来,都觉得很陌生,不敢认他们,总是躲在外婆身后偷偷地盯着那两个似曾相识的男女……

母亲每次从戒毒所回来都对他特别宠爱,带他去餐馆,去游乐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撑得他小肚皮圆鼓鼓的,玩得特开心。渐渐地,他从母亲对他恶补性的玩乐中,寻到几分从小缺失的母爱。他记得十二岁那年,父母又被警察带走了,他被接到派出所。警察叔叔告诉他,你父母又被送到戒毒所强行戒毒了,要把你送到外婆家。外婆家离他家有十几里路。

十二岁的他,到外婆家第二天就跑了。外婆年龄大了追不上他。他四年级就辍学了,从此在社会上胡混,开始了极其可怕的灰色生活……

整天在社会上游荡,泡网吧、泡酒吧、泡歌厅,结交社会上的混混,学会了吸毒、抢劫、干坏事,成了那座城市里有名的小混混。

我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抢劫的?一共抢了多少次?他的回答令我半天无语。

 

“十二岁开始抢劫,抢了一百多次,没钱就抢!网吧、学校门口、路上、超市门口……几乎天天都抢!”

要知道,抢劫是重刑,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关于抢劫罪的条款写道: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抢劫一百多次,这是什么概念?

我问他:“警察抓没抓过你?”

“抓过,多次被抓。十二岁那年第一次被抓,三个同伙都被判了,就把我一个人放了,因我未满十四周岁。当时,警察把我送到爷爷家,爷爷跟奶奶早就离婚了,爷爷找了一个年龄小的女人,不肯收留我,让警察把我带走,还说让国家管我好了。警察刚走,爷爷打车就把我送回了派出所。他不肯收留我。”

于是,他又被警察送到外婆家。可他很快就从外婆家逃跑了。

在戒毒所戒毒的父亲听说儿子犯了抢劫罪,再也无法在戒毒所戒毒,以吞刀片的方式强烈要求出去找儿子,找到儿子,劝他、打他,让他回家,劝他不要吸毒,不要出去抢劫了!

可是,儿子的心已经野了,已经习惯了打打抢抢的混混生活。他曾经渴望的家,再也拴不住他了。过去,他是多么渴望回家,多么渴望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呀!但现在,家的概念没有了,已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他很快又结识了一帮新伙伴,十一人组成一个抢劫团伙,更加疯狂地作案。不久,第二次被抓,而且上了云南省电视台新闻,同伙的十个人全部被判刑,又把他一个人放了,因他还不满十四周岁。外婆看到电视报道,急忙接他回家,哭着责怪他不争气,劝他今后好好做人,再不要跑出去干坏事了。

此刻,他也想不干了,快满十四周岁了,再抢劫就要被判刑了。他也想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是,打工挣的钱太少,根本无法养活吸毒的自己。

我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吸毒的?

“十三岁。”

他说外婆曾多次告诫他,千万不要吸毒,不要像你父母一样毁了自己!第一次,他在宾馆里看到两个比他大的哥们儿,用锡纸点着一撮白粉,送到鼻子底下用力吸,觉得好玩,出于好奇,他就学着哥们儿的样子,点着锡纸上的白粉,用力吸了两口。之后,他觉得头晕,身上奇痒,心里却很快活,把父母被送去戒毒所那些痛心的事全忘了,觉得特想睡觉,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

就这样,他像许多吸毒的孩子一样,怀着好奇,怀着好玩心理,不经意地“玩”了两口,从此走上了与父母相同的道路。而且上瘾极快,开始一天吸两次,很快就两三个小时吸一次,不吸就全身疼,发烧,难受。而且,毒瘾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始是吸海洛因,很快发展到注射海洛因,剂量一天比一天大,一天需要几百元钱买毒品。无奈,每天凌晨4点多就去网吧抢劫,以筹集一天的毒资,否则这一天就没法活。从此,别人的腰包成了他的钱袋。每天上网、吸毒、抢劫、小摊上吃喝、旅馆里睡觉,这就是他的全部生活。

201412月,在他刚满十四周岁的第十六天,因抢劫第三次被抓。这次他在看守所关了八个月,没有了毒品,经历了极其痛苦的强行戒毒。

开庭那天,外婆和母亲都去了,外婆哭着责怪他:“让你好好做人,你就是不听,现在只能去坐牢了!”他觉得很对不住外婆。

 

法官以他满十四周岁后的第一次抢劫定罪,判了他有期徒刑三年。

三年刑期并不长,对一个孩子来说,一晃就过去了。

可是在入监体检中,一张能压垮任何一个成年人的体检报告,一个不得不告诉本人的信息,还是把这个十四岁少年吓坏了。尽管未管所警官用很平和的语气告诉了他,但还是如天塌一般,令他情绪一落千丈,一连数天,彻夜无眠。干涩的眼睛整夜整夜地盯着铁窗,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幕幕,一件件,在他眼前过电影:毒品、共用的针头、稀释海洛因使用的脏水、一帮混混在一起鬼混,还有父母孕育他时的吸毒史……

听着他平静的叙述,真不知这个十四岁少年经历了怎样炼狱般的煎熬,才熬过了那段绝望的时光!

他说:“我非常感谢警官医生和未管所的领导,在我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他们一次次地找我谈心,安慰我、鼓励我,告诉我这病并不可怕,有药物可以控制。警官还对我说,自己的过错不要怪罪别人,要敢于面对现实,要勇敢地告别过去,才能拥有未来。并一再鼓励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挺起胸膛做人,这才是一个男子汉。未管所食堂还为我们几个病人每天增加了牛奶和鸡蛋。天冷了,未管所的副所长怕我们着凉,自己掏腰包给我们五个人买来棉拖鞋。监狱警官对我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讲了好多做人的道理,给我送来励志的书,我们每天都有书看。我非常感谢这所特殊的学校……”

未管所警官的关怀,点点滴滴,像雨露,悄悄地滋润着少年干涸的心田;像春风,吹拂着他过早干枯的枝叶,复苏着少年尚未泯灭的良知,重新唤起了他对人生的希望。

 

未成年孩子的可塑性,就在这里。

这个从小被命运蹂躏,被抛到人生低谷的十四岁少年,终于走出了绝望的阴影,战胜了内心的软弱,给父母打去电话,告诉父母他得了那种病……

父母先是震惊,继而又急忙安慰他,说这种病并不可怕,按时吃药就行,不要想太多,要乐观地面对。父母还告诉他,他们也都染上了这种病……

应该说,这个少年是不幸的,他出生在一个吸毒者的家庭,从小缺失应有的家教,小小年纪就走上了吸毒、抢劫的犯罪道路。但他又是幸运的,在刚刚十四周岁的法律最低年限,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被送到了未成年犯管教所,使他受到重新做人的教育。尽管这种教育来得太迟,但毕竟来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像好多未成年犯一样,继续在社会上乱搞胡混、为非作歹,直到有一天被判以重刑……

在审判少年的法庭上,母亲痛心疾首地哭诉道:“孩子,这都是妈妈的错!妈妈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妈妈对不起你!孩子,请你不要怪罪妈妈……”

少年说,他并不怪罪母亲,都是自己干的,怪谁都没有用,只能由自己来承担后果。

孩子可以原谅父母,可是作为父母能原谅自己吗?如果不是父母染上毒品,孩子能走到今天吗?孩子能小小年纪就染上了那种病吗?想想这些,当父母的怎能不痛心自责!

最后,少年说,他非常感谢这所特殊的学校,挽救了他,使他迷途知返,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使他这个从小没人管教、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少年,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克制自己的坏脾气,学会了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放纵自己。他又说,他要送给自己一句

话:“努力,加油!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我所渴望的样子,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

看到这个命运多舛的少年,灰暗的内心变得阳光,我心里很感动。

可是转而又想,三年刑满释放之后,他又回到那个吸毒人家,一家三口真能战胜毒魔、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吗?在此,真心奉劝那些怀着好奇心尝试毒品的人们,尤其是未成年孩子,千万切记,吸毒就是玩命!有多少人无法自拔,一生都毁在毒魔里。

有的吸毒者不仅胃、肾、肝等器官受到破坏,同时还出现了强烈的致幻感,总感觉有人在追杀,和朋友在一起会觉得他像蟒蛇、野兽,必须杀其而快之,从而造成犯罪。

阅读    收藏 
标签:

纪实

分类: 昨日文章

我曾走进全国十一个省的少年犯管教所,采访了二百多人,他们的故事令人震撼,令人触目惊心,更令人深思。       

          父母:你们为什么要生我?

    采访中,最令人痛心的是父母涉毒犯罪,最后使孩子走投无路,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有的一家三口被分别关在三座不同的监狱;有的父母虽然没有进监狱,却进了强行戒毒所,他们的孩子因父母疏于管教而犯罪;有的一家三口都染上了艾滋病……

    采访中,不止一个少年对我说:“我真想问问我的父母,你们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扔在这个世界上?”

    这是一个父母犯罪,子女遭受歧视,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典型案例——

    在广东未管所,身材纤瘦、目光忧郁的李大西(化名)用他低沉而沙哑的声音,向我讲述了他十七年的悲剧人生——

    他在十二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美丽谎言当中。

    他永远忘不了20131225日,他十三岁时那个地狱般的圣诞之夜,美丽的谎言被喝醉酒的爷爷给彻底揭穿了。

       那天晚上,李大西跟一个女同学约好,要在圣诞之夜一起出去玩。可是,喝醉酒的爷爷却不许他出门,用皮带抽他,操着发硬的舌头咬牙切齿地骂他:“你个早死崽儿(广东地区的咒人话),你以为你父母真在外面打工啊!哼!我告诉你,你、你父母是贩毒的大毒犯!你的父亲早就被枪毙了!你的母亲被判了无期徒刑,现在还关在大牢里呢!你个早死崽儿,你今天要敢走出这个家门,就永远不许回来!”

    刹那间,天崩地裂,李大西顿时蒙了。

    从记事起,他就跟着奶奶住在城里的大伯父家,他年纪小,懵懂无知,跟着伯父家的孩子一样,管大伯父、大伯母叫爸爸、妈妈。他以为大伯父、大伯母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呢。有一天,爷爷从老家来了,酒喝高了,酒精烧焦了理智,瞪着醉眼大骂李大西:“你是一个没爹娘教养的早死崽儿,是个逆子!你白活了你!长这么大,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居然管别人的父母叫爸妈……”

    听到爷爷恶毒的咒骂,李大西不知咋回事,哭着问奶奶:“我爸爸妈妈到底是谁?他们在哪里?”

    奶奶急忙用谎言哄他,说他父母在深圳打工呢。

    他说:“深圳离得这么近,他们为什么一次都不来看我?”

    奶奶半天无语,搂着他瘦小的肩膀,极力安慰他,说他父母打工太忙,老板不给假,等有时间就会来看他。

    他对奶奶的话半信半疑,心中的谜团就像驱不散的雾霾,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从此以后,他不再叫伯父、伯母“爸爸妈妈”,改口为“伯父、伯母”。他一扫以往的单纯快乐,变得沉默寡言,孤独无助,就像一个人生活在凄冷无人的孤岛上。小小年纪的他,开始失眠,夜晚,瞪着眼睛望着窗外的星星,想着解不开的谜团:我的爸爸妈妈到底在哪里?长这么大为什么从没见过他们,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如果在深圳打工,他们为什么一次不来看我,连个电话都不打?

   不久,他破天荒地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妈妈的声音,他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哽咽道:“妈妈……真是妈妈吗?……妈妈,你和爸爸在哪里呀?为什么不来看我?妈妈,我好想你……妈妈……我要去找你们……”

   母亲只说了两句话,就急忙挂断了电话。她说她和爸爸在深圳打工,非常忙,让他千万不要去找她!

   他急忙回拨电话,却死活打不通。他哪里知道,那是一个永远无法“打通”的特殊电话。

    后来,他接到母亲的一封来信,妈妈在信中叮嘱他要好好学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还说他们在深圳打工太忙,老板不给假,不能来看他。他捧着母亲的来信,就像捧着一份沉甸甸的母爱,看了一遍又一遍,晚上把信放在枕头底下,就像妈妈陪在他身边一样,感到特别亲切。

    可是,谎言终于被爷爷彻底揭穿了。

    李大西瞪大惊愕的眼睛,呆呆地盯着自己的亲爷爷,感到一阵透心的寒冷,浑身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世——一个大毒犯的儿子,一个连亲爷爷都看不上的“早死崽儿”……

    身为医生的爷爷,本不该把对儿子的怨恨迁怒到一个无辜的孩子身上。爷爷不会想到,十三岁的孩子就像刚破土的小苗,承受不住这冰雹般的打击。李大西告诉我,他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班上的好学生。

    然而,那个圣诞之夜,他却经历了有生以来最残酷、最毁灭性的打击。他觉得头顶那片纸糊的天被爷爷捅破了,天塌了,周围一团漆黑,世界一片透心的寒冷。他第一次怨恨起父母: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扔在这冰冷的世界上?

    他蜷曲在被窝里,躺在被泪水打湿的枕头上,浑身打着冷战,听着全家人熟睡的鼾声,想着爷爷抽在身上火辣辣的皮带。这是爷爷第一次打他,比皮带更刺痛他内心的则是爷爷长期以来的冷眼,爷爷咬牙切齿的咒骂。

   凌晨一点,他爬起来,找出攒了很久的两千元钱,悄悄地走了。离开了大伯父家,没带任何衣物,随同他离去的还有那颗决绝的心——他屏蔽了家里所有人的电话。

   从此,这个十三岁少年开始了另一种人生,在朋友家住过,在出租屋住过,整天泡在网吧里。钱花光了,没地方住,跑到一座寺庙前的草地上睡觉。一个舞狮队的领队发现他蜷曲在草地上睡着,得知他是离家出走的孩子,便收留了他,让他每天跟着舞狮队干零活,包他吃住。可是,舞狮队很快传出风言风语,说他不会舞狮,吃白饭。他只好离开,去城里打工,在酒吧里当服务员,月薪一千三百元。他花一百元租的那间小屋,只有一张破木床,没有被褥,只好花几十元买了一张小毛毯遮挡风寒。后来,奶奶用别人的电话终于打通了他的手机,劝他回大伯父家,他一口回绝了。奶奶找到他,说他不愿回大伯父家,让他回老家去,并给他找了一份卖摩托车配件的工作。

    他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那里不少人都知道他父母是毒犯,一个被枪毙,一个被关在大牢里。他不愿再待下去,又回到了原来的城市,在一家KTV歌厅打工,并升为领班,月薪二千四百元,但挣的钱仍不够花。

    卢梭在《忏悔录》里说:“人性本善,所以儿童学坏的第一步,往往是因为被他人引入了邪路。”的确,李大西十四岁时,在歌厅里结识了七个朋友,六个是他辍学的同学,只有一个成年人刚从监狱里放出来。20154月的一天,这个成年人对几个少年说,要出去找点“事”

做。开始,李大西并不想去,但朋友们开着摩托来歌厅找他,数落他——你那么缺钱为啥还不出去“找事”干?

   于是,他骑着摩托跟着朋友糊里糊涂地去了,起初是站在一旁看热闹,看着一帮朋友骑着摩托堵住道路,挥舞着棍棒、砍刀,抢劫骑摩托的路人。他觉得好玩,刺激,并不觉得是犯罪。

   采访中发现,好多孩子都像他一样,糊里糊涂地犯罪,糊里糊涂地进了监狱。

   四天后,这帮拦路抢劫团伙再次作案,李大西依然是糊里糊涂地跟着去了,依然是这场抢劫案的“旁观者”,而且,两次抢劫没分到一分钱。但在法律上,抢劫团伙没有旁观者,不管你分没分到钱。

   第二次抢劫的当时晚上,八个人全部落网。

   进了看守所,李大西以为很快就能出去的。狱友却说:“你别做梦了,抢劫是重罪,肯定会被判刑的!”

   不久,他因抢劫罪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然而他却感到轻松了。

我不解,问他为什么判了刑还会感到轻松?

   他的回答惊得我汗毛孔都张开了,半天才弄明白在少年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又是一个早“婚”少年,又是一对未婚先育的少男少女。

   他离家出走第二年,十四岁,跟比他大三岁的河南女孩儿同居了。可是,两个乳臭未干的少男少女天天吵架,两个月就分手了。不久,女孩儿又来找他,说她怀孕了。他给了她三千元钱,让她把孩子打掉。数月之后,他却看到女孩儿抱着一个婴儿来找他了。

   他开玩笑说:“这是你的儿子?”

   她点点头。

  “跟谁的?咋这么快?”

   她看着他,不说话。

   他戏谑道:“不会是我的吧?”

   “就是你的!”

   “啊?”

   十五岁少年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当了父亲,并承担起抚养母子俩的生活担子。为此,他只好拼命地打工赚钱,当餐厅传菜员部长,月薪二千八百元,不够花,只好打两份工,早十点到晚十二点,在餐厅当传菜员,下了班再去KTV歌厅上班,一直干到凌晨四点。可他发现,婴儿用品太贵,一袋奶粉就好几十块,第一次觉得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远不像想的那么简单。

    采访中获悉,未成年犯有小孩的并非个案。他们本身还是个孩子,无论是经济来源还是生活经历,都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能力。他们年幼无知,无法承担为父为母的责任,不少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其少年父母就为他(她)们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我问他:“家里人知道你有孩子吗?”

    “不知道。我没告诉他们。”

    “你进来一年多了,家里人和女友来看过你吗?”

    他摇摇头。他说每当接见日,他都眼巴巴地盼着警官能叫到自己的名字,可是从没有叫过他。他一再安慰自己,也许下一次就该叫到我了。一年多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看他。他对自己说,别再抱幻想了,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自己做的事自己挺着吧。

    我问他,你的女友和孩子现在哪里?你出去以后能跟他们一起生活吗?

    他说:“不知道,顺其自然吧。”他说最好能在一起,他毕竟是孩子的父亲,他应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这样,从小就没爹没妈,遭受他人的歧视。他的童年本来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污点,是爷爷给他泼上了墨汁,为他的人生投上了阴影。如果永远不知道父母是毒贩的身世,他不可能走到今天。父母贩毒害得他全家人在当地都抬不起头来,爷爷恨他恨得咬牙切齿,害得他一辈子都得背着父母是毒贩的黑锅……他很后悔,不该盲目地跟着别人出去抢劫,要老老实实地打工赚钱就不会进来了,他觉得对不住奶奶,对不住大伯父一家……

    在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十七岁少年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始终写满了沉重。他双手放在双膝上,微微前倾的臂膀向前弓着,就像一棵被过早压弯的小树。

    看着眼前的少年,我不由得想到他的儿子,应该两岁多了。我担心,十七岁的父亲能担当起为父的责任吗?能为孩子撑起那片破碎的天吗?这孩子会不会又重复着父亲的故事?

    此刻,我不由得想到李大西在监狱里的母亲,她是否知道由于他们为父为母的罪行,给这个家庭带来的灾难?是否知道自己的儿子如今也在监狱里,而且已经有了孙子……她听没听到儿子向父母发出的质问:“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扔在这个世界上?”

   天下父母们,听听孩子的呐喊,请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阅读    收藏 
标签:

纪实

分类: 现在进行时

 

择自《百年钟声》

 全国人代会终于出台“涉港重磅决定草案”

早在八年前,我曾赴香港采访,创作《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亲眼目睹了一幕: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烧国旗,居然没人制止。我大为震惊,血液沸腾,一股难以扼制的情绪直撞胸膛……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尊严的象征。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的象征!

很遗憾,香港却没有这方面的法律,因此没人肯上前制止。

有人说,国旗只是一个符号,烧国旗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而已。

它是一个符号,但它是有灵魂的符号!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世界的象征!它不可随便拿来焚烧或玷污!

我只在纪录片中见过外国侵略者凌辱中华民族尊严的场面,而亲眼见到中国人自己践踏国家尊严的场面,还是第一次。

我知道,英国对香港统治了一百五十多年,在漫长的岁月里,英国人把其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并影响着香港同胞……

英国是世界上最老牌的殖民帝国,有一套对付被殖民者的成熟招法。这套招法令其殖民统治结束之后,让那些获得独立的国家或地区,长期陷入混乱,使英国人的阴魂久久不散,令那些独立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纷争不断,鸡犬不宁,直到今天仍然无法消停。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东的好多问题,都源于英属殖民地撤走时所埋下的祸根。英国对香港更是如此。英国称香港是“英国的提款机”“是会生金蛋的鹅”。

最后,彭定康上任后,对香港实施怀柔政策,拼命提升香港的社会福利、医疗、公务员工资,减免税收,暗地给部分港人发放永久性居住权,大肆收买人心。

据英国作家弗兰克·韦尔什在《香港史》中披露:19907月,英国政府曾考虑过,动议将拥有英国公民权的香港560万人口中330万人,为其提供永久性居住权。但遭到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因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任何大规模授予居留权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中国的严重冒犯。”最后,英政府决定向22.5万名香港精英人士及其家属,发放了英属地永久性居住权。是有分配比例的:7 000份给“纪律部门”(警察和海关);6 000份给“敏感部门”(资深公务员、媒体人士);3 650份给关键性岗位的工作者;500份留给重要的投资者。英政府曾请一位资深港人在伦敦唐宁街住了三个月,旨在挑选获英属永久性居住权的“人才”。

就此问题,中国政府曾向英方严正提出:英国政府以这种方式签发护照,严重违背了《联合声明》,称其行为是对中国的侮辱和挑衅。

关于国家安全法,即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董建华执政期间,就遭到了强烈反对。香港因此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唯一一个对国家安全缺失完整法律保障的地区。

今天,第十三届全国人代会终于提出《关于建立建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很是令人欣慰。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