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郝柏林院士“最后的话”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上述视频是郝柏林院士在某次课程结尾最后的总结发言,他讲了亚历山大的图书馆,讲了秦始皇、项羽的焚书。也谈到中国文化传统。这方面他在其他场合也提过。如2007年他说:

    “在中国的传统里,大家常说的话是‘学而优则仕’,过去叫‘寒窗十年’,苦读圣贤书,最后考试出来,得个功名。根据你考的成绩,大小弄个官做,你的状况就改变了。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从海外回来的比较优秀的学者,不是让他潜心发挥作用,给他时间做学问,而是给他头衔、封官,好像这样才是重视人才。这种思想表现在各个方面,也表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之中。”

    与之类似,郝柏林也曾说:

    中国使用图像化的文字而没有采用基于有限个字母的符号系统。它不利于简捷、定量地表达客观规律,可能是限制了自然科学发展的一种技术性的原因。古代中国数学体系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中心,而不强调证明。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没有涉及自然科学的内容,教育界的高层领导根本不懂科学,“是故废而不理”。这更是比今日“高考”强大得多的指挥棒,长期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教育体系及其内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多少代优秀知识分子把毕生精力消耗在遣词造句的文字游戏中,使我们这个民族浪费了多少大脑资源!

    读者可能对视频内容有不同意见,转载供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