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知识普及系列之五:无舵雪橇

香幽若兰

无舵雪橇<br><br>  也称平底雪橇、运动雪橇或短雪橇。雪橇运动项目之一。一种仰面躺在雪橇上,双脚在前,通过变换身体姿势来操纵雪橇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雪橇为木制,底面有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滑板不得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男、女单人项目比赛每队限报3人,每名运动员可滑行4次,以4次滑降时间总和计算名次,少者为胜。双人项目比赛时每队不得超过两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可滑行两次,以两次滑降时间总和评定名次,少者列前。 比赛分项<br><br>单人赛<br><br>  单人赛的赛事中,所用的雪橇重量不可超於20公斤。当中单人赛会进行两日的赛事,每日进行两次的滑行,首次的出发名次以抽签决定,及後的出场次序以成绩定断,在四次的滑行中所得时间会合计起来,所有时间最短的一队为优胜,如若成绩相同,则会以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br><br>双人赛<br><br>  双人赛方面,雪橇重量的最高上限为22公斤,赛事为期一天,进行两次的滑行,赛事第一次的出发名次以抽签决定,之後的出场次序会以成绩决定,在两次的滑行中所得时间会合计起来,所有时间最短的一队为优胜,如若成绩相同,则会以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 比赛规则<br><br>  无舵雪橇是乘木制或金属制的双橇滑板在专用的冰雪线路上高速滑降、回转的一项冬季运动项目。木制雪撬表面有一对宽不超过45厘米的平行金属滑板,滑板前部翘起部分可有一定柔软性。作为比赛项目,雪撬仅限于人工操纵,不准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br><br>  无舵雪撬是一种乘坐或卧在雪撬上,变换身体姿势式以操纵雪撬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运动员坐在雪撬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而使雪撬起动。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仰卧在雪撬上,单手拉住雪撬皮带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操纵雪撬,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在雪撬上,否则成绩无效。单座需要滑4次,双座滑2次,成绩相加,最后以时间少者获胜。<br><br> 历史及发展<br><br>  无舵雪橇(Luge)起源于北欧,又称北欧冰橇。据记载,早在1480年挪威就已出现无舵雪橇。1883年2月12日,瑞士人皮特(Peter Minsch)和澳大利亚人乔治(George Robertson)联手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国际冰橇比赛”,他们用时9分15秒滑过在瑞士达沃斯4公里的赛道。随后这个运动在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迅速兴起。1889年德国成立无舵雪橇俱乐部。有男子单人、双人和女子单人3个比赛项目。<br><br>  1957年国际无舵雪橇联合会(International Luge Federation)正式成立,决定从第9届冬奥会开始进行无舵雪橇比赛,在非冬奥会年份,每年举行世界锦标赛、欧洲锦标赛及各种杯赛。无舵雪橇有男子单人、双人及女子单人3个比赛项目。男子线路长1000米左右,女子线路长800米左右。1964年在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现代的无舵雪橇比赛中,选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0公里或者更大,其离心力超越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