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登革热流行季,小心被“花蚊子”叮上!

我国进入登革热流行季,小心被“花蚊子”叮上!
2024年05月11日 10:52 生态中国网

近期,全球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巴西2024年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上升至4603825例,死亡病例2451例。而我国周边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和斯里兰卡等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目前国际上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每年的5月起我国进入登革热流行季,8-10月是发病的高峰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相关部门已密切关注今年登革热的全球疫情形势,并要求各地加强防范。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也称为蚊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途径主要表现为“患者→伊蚊→其他人”,不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患者遭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过8-10天的增殖,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

图/健康中国

登革热疫情多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是登革热疫情流行的多发区;而我国的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多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

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我国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没有表现出明显病症的人,即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归纳为“高热三痛三红+皮疹”,其中主要症状还是突发高热

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的健康提示介绍,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花斑蚊”。目前登革热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避免“花蚊子”叮咬是预防的关键。要想防止疾病的传播,就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清除伊蚊的栖息环境。

5月9日,广州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出现登革热本地病例,并提醒广大市民务必科学防范,如果出现发热、皮疹或全身酸痛等症状,请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居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健康中国、人民网、小康头条;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