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重阳
马重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49,307
  • 关注人气:6,2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篮近期to体坛周报(上周)

(2014-08-09 09:44:03)
标签:

体育

这个夏天比赛密集,以往功勋老将们数届奥运、亚运、全运下来,虽然拿过各种荣誉,但永远处于没完没了的“周期”,转一圈叫大满贯,转到死那就是拉磨了,一个个身心俱疲压力山大,好脸都看不见,这次一个“大老虎”都没有,中国篮球是一副真要好好干了的样子。

新男篮经过了斯杯和两站中欧对抗赛,不论胜负,每场都有看得见的进步,收获宝贵的经验。 新人起点低,提高就明显,问题暴露的多,但解决起来也很见针对性,船小好调头,人小好调动。

斯杯就比前面打的好。中欧对抗赛的时候,内线攻的非常少,一改数年来国家队以内为主的局面,外线虽然火力全开,但由于内线牵制太少因而效果也一般,到斯杯时内线开始发威了,球员也有自信了,内外均衡了打出好球的比例就上升了,比赛中也看到很多时候球员一下气势起来了,不光会咬牙,也能使上劲了。

宫鲁鸣谈新国家队,有八个字很有味道:“人才济济,能力弱弱”。宫指导有点意思,岁数大了还卖上萌了。说人才济济是现在能打国家队的人很多,五六十人都能打一队,这在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没有过,黄金一代厉害也非得那常年集训的十几个人,还经常阴沟里翻船。但是现如今能打的多,条件都不错,真拔尖儿的没有。不管翻数据,还是比录像,还是凭印象,中国篮球赖以成名的投手都见不着了,胡卫东什么的就不比了,比现役的朱八王七还有很大差距,论把握性论论打硬仗没有能跟刘玉栋比的。说现在球员年轻稚嫩吧,90后有多小似的,大致打亚特兰大奥运17岁,巴特19,姚明横扫cba拿冠军当巨无霸时21岁。

论天赋,论条件,现在的孩子比以前好。大家都记得光姚明吃不吃得上牛肉都说得哪个单位特批,为什么能力弱弱了?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常听这话,你爸我17岁就参加革命啦你妈我16岁就下乡啦,好像以前的人很早就开始懂得为了自己的人生拼搏了。练体育进专业队,吃喝穿用各方面比社会上条件好得多,你练得好,不用上学就能找一算不得出人头地但也相当体面的工作,你练得不好该干嘛干嘛去没学历没人要。现在不一样,天赋好是大球星,打得一般也好歹是小球星,大球星穿美国名牌,小球星就穿福建名牌,日子都不错,就没有那种挣命的劲儿,就练不出刘玉栋那种球。这不是篮球一家的毛病,全社会都这样。

日子好了,自找苦吃毕竟不现实,不是军训就能解决的。欧洲球队,人家日子几十年就是好,但球员能力依然与日俱增,原来咱们能跟他们打,现在来青年队咱都打不过,这里面一定有些不传之密,或者是看上去练的都一样,但具体一定有些事儿需要中国篮球人自己琢磨。

中国篮球从文革后争雄亚洲,几代人打下基础到90年代开始缔造辉煌,黄金一代和移动长城积累的财富,到雅典至北京这个奥运周期花光了,北京到伦敦这个周期彻底透支,直至负台北无缘亚洲前四,何止是在还债,借的是高利贷让人泼油漆。花钱爽,攒钱难,好在中国篮球的产业坐大了,负责国家队的又是这批90年代创业的原班人马,都是攒钱的行家里手,现在是前景可以期待,但一定要有攒钱的耐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放开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