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镇:湖州南浔镇

浙江名镇:湖州南浔镇

南浔简介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景区”,拥有中国魅力名镇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等诸多荣誉称号。

地处杭嘉湖平原之北的湖州南浔镇,在明清时期就已是江南市镇群体中一个著名的水乡古镇。南浔位于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土壤为水稻粘土,有利于水稻、蚕桑生产。镇区面积现为140.87平方千米(2017年)。建国初,镇人口为12,400人。现有人口211066人(2017年)。

南浔建置沿革

南浔自南宋淳祐十年(1250)建镇至今已有737年历史。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南浔东57里的地区划归平江(苏州),镇地始为湖州境东之重要门户,聚居居民日增,村落规模初具,因滨于浔溪(东苕溪支流),遂以溪名镇。浔溪之名一直沿用至南宋宁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时(1225~1264)文献记载:“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南宋淳祐十年(1250)左右建镇,取南林、浔溪两名之首字,称南浔,并设镇官。

元末张士诚据南浔,于至正十六年(1356)筑城。

明洪武二年(1369)拆城修建苏州城。明中叶至清代为南浔经济繁荣时期。明万历和清康熙、乾隆、道光时,史家都有南浔“烟火万家”的记述。南浔自南宋建镇至清末,一直隶属于乌程县(今湖州)震泽下乡。

民国初属吴兴县。民国16年(1927)属吴兴县第三行政区(后改南浔区)。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初属吴兴县南浔区。1953年为吴兴县直属五大镇之一。1979年县市合并,镇属湖州市。1983年属省辖湖州市郊区人民政府管辖。1986年撤北里乡,归并入镇。1988年,湖州市撤郊区政府,南浔直接由市领导,下辖27个村。1993年9月,湖州市区下设城区、南浔区、菱湖区3个区,南浔镇隶属南浔区,延续至今。

南浔镇:耕桑之富 甲于浙右

历史上南浔经济发展,是以蚕桑生产为基础的。南浔桑丝生产始于唐代,至南宋,南浔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清时期,“桑蚕之利,其盛于湖”;“家家门外桑荫绕,不患叶稀患地少”;“田中所入,与桑蚕各具半年之资”;“无尺地之不桑,无匹妇之不蚕”。以上记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浔桑园种植经济的盛貌,也反映了南浔在湖州地区蚕桑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了在南浔农业生产中的举足轻重的位置。

南宋以后,湖丝就驰名江南。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南浔辑里(距南浔七里,即七里村)村民多次改进缫丝方法,使丝色具有白、净、柔、韧等特点。明万历年间(1573~1620)缫丝技术又进行革新,辑里湖丝声名大起,杭、嘉、湖、苏所产生丝都冠以“辑里”之名。辑里丝绸自清康熙始,也被指定为宫廷帝后用衣料。至清乾嘉年间,行销范围除江南外,远及广州、北京,英、美、日等国外商也纷至沓来,竞相采购。而转销外洋的,均由广州转口。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从广州大量收购以谋利。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鸦片战争失败,上海辟为通商口岸,辑里丝遂经上海销与洋商出口,南浔就成了我国主要丝织贸易市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史料记载,自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国23年(1934)的近100年中,从上海出口蚕丝平均每年33885包,其中辑里丝每年达5454包,占总出口包数的16.10%。1870年,辑里丝出口,主要销往美国,价值白银2000余万两,占当时全国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清末民初,南浔有丝栈42家,而上海的91家丝行中,有70%为南浔人所开设。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南浔镇的经济结构以生丝加工和销售为主要组成部分。是以生丝销售为主兼有生丝加工的商业性市镇。

辑里丝之所以蜚声国内外,是由优质取胜。据传,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过生日,有人以辑里丝绸为礼品,获得女王赞赏。清宣统二年(1910),辑里丝在南洋劝业会评比中获奖。民国4年(1915)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民国10年(1921)在美国旧金山、民国12年(1923)在纽约召开的两次万国丝绸博览会上展示,均载誉而归。

鸦片战争前后,南浔出现了一批以经营丝业起家的民族资本家,俗传“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家族群,将拥资500万银元以上者称“象”,拥资百万银元以上者称“牛”,拥资10万银元以上者称“金狗”。这是对富商大小的形象比喻。

四“象”之首的刘镛,以在乡里、上海经营辑里丝买卖、出口而致富。继而在通州建垦牧公司;又在上海投资大达轮埠;并经销淮盐,在扬州设盐务总管理处,因而成为全国的大盐商。刘镛子孙较多,其中多人在历史上成为有影晌的人物,如次子刘锦藻,曾投资商办沪杭铁路,在南浔担任过浔溪书院董事兼协理。他还入股浙江兴业银行,在南浔合资办浔震电灯公司,为发展民族工商业作出了贡献。

四“象”之一的张颂贤,在鸦片战争后经营辑里湖丝,在南浔、上海分设恒和丝号,后转营浙盐,成为全国著名大盐商。又投资浙江兴业银行。其孙张弁群,在南浔办新学制正蒙学社,创办浔溪女校。其孙张静江则与孙中山、陈英士关系密切,是中国国民党元老之一。他以巨款资助孙中山进行革命,并以他经营的巴黎通运公司(营湖丝、绸缎)作为孙中山的国外联络中心。辛亥革命后,他先后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代理广州国民政府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等。他主浙后,曾于1930年仿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形式,在杭城举办“西湖博览会”,规模超过费城,盛况轰动一时。后退出政治舞台,1950年在美国纽约病逝。

四“象”之一的庞云曾,以开设庞怡泰丝经行致富。长子庞莱臣,为庞家的代表人物,他在上海投资商办中国银行,收买洋商正广和汽水公司的大量股票;在杭州办世经缫丝厂,投资商办浙江兴业银行和商办沪杭铁路公司,在塘栖办大纶缫丝厂,在苏州合资办纱厂和印染厂;在上海开办龙章造纸厂等等。他还为修建湖州到南浔的荻塘捐资数万元。

四“象”之一的顾福昌,曾在上海开设最早最大的一家丝经行——顾丰盛丝经行。他也是最早与洋商直接进行蚕丝贸易的关系人。

八“牛”也是靠蚕丝而起家的。八牛,即邢、周、邱、张、陈、金、梅、邵八家。邢赓星,八代营丝业,他因独资设恒顺丝经行而致富。周昌大与其弟先后开设申泰、申昌丝号。其子周庆云,转营盐务,曾办浙西鹾务学校,合资办杭州虎林丝织公司,投资浙江兴业银行和商办沪杭甬铁路公司。又在湖州办模范丝厂,在南浔合股办浔震电灯公司,还发起开采长兴铁矿等,是南浔有建树的民族工商业资本家。邱仙槎,以开设邱启昌丝行而发家。陈煦元,旅居上海数十年,为丝业界著名的丝通事。金桐,以营丝发迹;是上海有名的丝通事。张佩绅,父营丝业,他则任商办上海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主任。梅鸿吉,开设梅恒裕丝经行,其孙履中、履正开设南恒裕丝经行,产品“金双雀”、“绣麟”牌厂丝曾驰名国内外市场。邵易森,开设邵森大丝经行致富,在上海设有邵月记丝号,出品“青狮”牌丝经驰名海内外。

至于七十二“金狗”,其中绝大多数也是经营蚕丝、丝经而起家的。他们不仅在南浔设厂,而且在外地开设丝厂。如周湘舲在杭州办了天章丝厂,黄佐卿1881年在沪办了第一家丝厂——公和永缫丝厂等等。而后南浔丝商还投资于盐业、铁路等部门,这都是从生丝贸易所积累的商业资本转化成骨干民族工业资本的史实。他们中还有些人也投资当铺、米行、绸布、羊毛、南货等等行业。

自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前,蚕丝事业逐步萎缩,但其中1911年至1920年左右,南浔经济尚有所发展,镇人口一度达4万人,但这时仍以蚕丝贸易为主,商行中丝栈、丝行众多。

南浔:办学有传统 “嘉业”藏书多

南浔成为江南富镇,当地富商及有识之士夙有热心办学传统,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其创始,最早在元朝,称为儒学,又名镇学。明代改为社学。私人办学者,称为义塾。同治十年(1871)始建浔溪书院,为当时南浔唯一学府。书院由民间出钱,地方官主持。光绪戊戌(1898)变法失败后,新思潮抬头,废科举,兴策论,成为一时时尚。光绪二十六年(1900)书院山长蒋观云增设数学、物理、化学,开始传授西洋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同年,镇人李维奎为提倡新学,独立捐资创办明理学塾,聘汉学家王文濡主持校务,学制为高等小学,为南浔第一所新学制的学校。在此期间,著名学者蔡元培曾一度成为浔溪书院山长。

光绪二十七年(1901),庞青城独立捐资开办浔溪公学,学制仿日本中学,并聘杭州名流叶翰为校务主任,聘请邵力子、杜亚泉、周梅泉等任教,四方来学者甚众,是当时吴兴县第一所中学。翌年浔溪书院与明理学塾合并,改为浔溪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又改名浔溪高等小学堂,民国2年(1913)改为浔溪完全小学,成为南浔第一所公立的完全小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静江的兄弟张弁群为改造旧学,在南浔创设正蒙学社。当时学生中有朱家骅与张乃燕等。三十二年正蒙学社停办后,张弁群提倡妇女教育,仿蔡元培主办的上海爱国女校,创建浔溪女校,聘徐自华任校长。中国同盟会浙江主盟秋瑾自日本归来后,经蔡元培、褚辅成介绍,曾于该年到浔溪女校执教,为南浔妇女解放播下了种子。后徐自华辞职,浔溪女校停办。张明良等征得上海爱国女校同意,于宣统元年(1909)在浔溪女校原址设爱国女校南浔分校。浔溪女校和爱国女校虽办学不长,但开创了南浔的妇女教育。

南浔自开创新学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维熊等创组南浔教育普及社,以普及儿童教育为宗旨。普及社开办了四所初等小学。辛亥革命后,普及社撤销,初等小学改名为初级国民小学。以后又先后设立三所女子初级国民小学。

最早出现的两所私立小学:一所是孺嫠小学,创办于1916年,是慈善组织——孺嫠会创办,专收贫寒子弟入学;另一所是丝业小学,1912年设立在丝业公会内,招收丝业从业人员的子弟。

民国14年(1925)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在圣约翰、交通等大学读书的沈石麒等人,出于爱国热忱,返回故乡南浔办学,于1925年6月创立了私立南浔中学。开办初,经费由张静江、刘湖涵等人士资助。同时,成立以张静江为董事长的校董会。至民国17年(1928),该校除三年制初中外,附小部完成了六年制的完全小学体制。民国21年,为发展生产教育,曾开辟农场,培育果树与养殖鱼畜。抗战爆发,校舍被焚,学校停办。抗战结束,该校成立校委会,以林黎元为校长,徐迟为教务主任,恢复教学。新中国成立后,该校于1956年改公立,更名“吴兴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63年又改名为南浔中学。

清末民初,南浔人士在兴教育的同时,大力提倡体育,使南浔成为我国近代体育传播和发展的一个窗口。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浔徐一冰自日本大森体操学校学成回国,创办中国体操专门学校于上海,并设女子部。民国8年,徐一冰毁家兴学,在镇西西庄村兴建了占地数十亩的体操学校,落成后,将中国体操学校由上海迁南浔。该校于1925年停办,办学16年,毕业生达1531人。

南浔:人文荟萃地 代有名人出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其中许多人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卓有建树,影响所及,从乡里以至海内外。

宋、元、明三代有知名人士46人,如宋淳熙时的兵部尚书华文胜,宋绍熙甲寅状元张定,曾参与编撰宋辽金三史的元史官庞朴。明代,有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学士、工部尚书、管吏部左侍郎事董份,有著《西游补》、《易发》等数百卷文献、考的董说,有著《明史概》的万历宰相朱国桢,有“医家四书”(《诊翼》、《药准》、《方纪》、《医镜》)的作者、名医许兆桢,有《吴兴备志》、《弁山志辑》、《广博物志》、《吴兴艺文补》的编篡者董斯张;《后水浒》的作者小说家陈忱。清代知名人士列入旧镇志者有数百人,在这些人物中,有对文化发展有推进作用的学者、画家、名医、藏书家以及在编修地方志中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例如,著有《新疆私议》等书的地理学家沈元,善画山水的周霈霖,清初被称为国医神手的薛观奇等。有清康熙年间被推举为复社领袖的董思。乾隆时,有在台湾募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张升吉。清末民初的徐自华,曾资助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又以全部首饰供秋、徐(锡麟)组织光复军。秋瑾就义后,徐自华冒险从绍兴偷运秋的棺木至杭,安葬于西泠桥畔。有捐巨款资助孙中山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庞青城、张静江。有参与组织光复军攻打上海制造局的周柏年。南浔历史上,还有许多著名的藏书家,除前面提到的嘉业堂藏书楼主刘承干外,还有建适园藏书楼的张石铭,建密韵楼藏书的蒋汝藻。

张乃燕

近百年来,南浔又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诸如: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陆志韦;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大学校长的张乃燕;曾为我国远程火箭作出杰出贡献的屠守锷;我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徐舜寿;曾被联邦德国授予“荣誉会员”称号的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李宗浩;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生物化学家张龙翔;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范希武;核物理学家、中央核能研究所所长蒋心雄;以及在东京参加国际力学会议亚太地区会议,获“最杰出论文奖”的天津大学教授赵子丹,等等。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和繁荣昌盛作出了奉献。

南浔民俗风情

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烟花,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南浔婚俗,每当南浔人婚嫁,因当地都以蚕丝业发家,家家都会以蚕丝被作为嫁礼。婚庆喝自家酿的桑果酒,米酒等。

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南浔人有家家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还有各类娱乐场所举行元宵猜谜等有趣的活动。

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南浔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

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都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正午用苍树、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南浔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中元河灯,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南浔俗称“七月半”,当日,道观作斋醮荐福,佛寺行“盂兰盆会”,释道两教共举法事,民间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故又称“鬼节”。南宋后已有中元夜入河灯的风俗流行,篾编纸糊的各式花形灯笼,灯中燃烛,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纸糊成船形,内装少许灯草油类点燃,入夜到水边或驾小船至河中摆放,佛徒为此乃“慈航普渡”,道徒称这是“照冥引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