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苏木镇动态

2024年

05月17日

09:42

来源:

乌审旗无定河镇人民政府

【字体:

无定河镇:掘“红”融“绿”上春山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春晚上一曲《上春山》火爆出圈。镜头聚焦乌审旗无定河镇,3.8万勤劳的无定河人正在用“奋斗”二字书写春天的“红绿”故事。

  站在包日陶勒盖村的“灰梁梁”上,抬眼望去天蓝地绿水清美如画。翻开这本“红绿”故事书,无定河镇正沿着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阔。

  第一篇 护“绿”前行生态兴

  生态优先,绿色更添新彩。殷实的“生态家底”是最大的底气。从“生态立镇”到“生态发展”再到“生态惠民”,无定河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用最严格的生态标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擦亮“生态靓镇”金字招牌。“管绿”致力把生态建设落得更实。建立包村领导负总责、村“两委”及监委会成员负责社、全镇干部包图斑,一年三次验收、全年巡回检查的生态保护机制,实现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护绿”致力把绿色屏障筑得更牢。聘用58名护林员,每月至少巡护22天,每天至少巡护30分钟,巡护轨迹超5km,确保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增绿”致力把幸福无定河建得更美。广泛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划分出治沙地块4.3万余亩,储备柠条、杨柴、旱柳等苗木200余万株,运用“三元套嵌”治理模式,坚决扛起打赢毛乌素沙地歼灭战责任。

  第二篇 点“绿”成金产业兴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如何成为金山银山?答案就在蓬勃发展的林业特色产业之中。无定河镇始终坚持“绿起来”带动“富起来”,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林药模式。采取“企业+村集体+村民”模式,盘活庙滩村、无定河村闲置土地,引进中药材企业发展林药产业,并建立“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一药三赢”(种植中药材,企业得利、村集体得利、农牧民得利)。林粮模式。大力推广“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机制,鼓励农牧民大面积种植柠条,并以柠条产业服务于肉牛、肉羊、奶牛等养殖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林果模式。在巴图湾村、毛布拉格村实施“庭院经济”林果种植项目,技术员蹲点进行全程指导,方寸“小庭院”变成农牧民致富“大产业”,3年挂果后,可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第三篇 向“绿”而生党建兴

  红绿融合,激活党建引擎。绿色是最动人的底色,红色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定河镇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以“党建+”为“牵引力”,融合“红”与“绿”,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党建+队伍建设。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创建“3大”目标,搭建村党组织+党员群众+社队网格“3级”联动治理体系,动员广大村民成为“环境美化人”“卫生监督员”,扮靓镇容村貌。党建+文化旅游。以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为关键节点,用活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乌审旗生态文明展等展馆,发展线路经济、红色研学经济,推动生态资源与红色资源相映生辉。党建+现代农业。沿无定河上中下游打造“窑洞、红色、田园”休闲农业集中展示区,发展蔬果采摘,特色餐饮、窑洞住宿等,形成具有自然生态、乡土文化、健康养生特色融合产业。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下一步,无定河镇将更加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耕绿色发展沃土,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擦亮绿色发展名片,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